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骨超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陶颖 方煜 +2 位作者 吉小静 牟洪宾 焦成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握力、骨骼肌质量指数等指标,使用肌骨超声测量腓肠肌厚度。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分析...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握力、骨骼肌质量指数等指标,使用肌骨超声测量腓肠肌厚度。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分析腓肠肌厚度与肌少症诊断指标之间的关系,使用ROC曲线分析腓肠肌厚度的最佳截断值。结果共纳入237例患者,其中男性147例,女性90例。腓肠肌厚度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诊断指标存在相关性:腓肠肌厚度与握力和骨骼肌质量指数均呈正相关[总体(r=0.570、0.520,均P<0.001);男性组(r=0.631、0.535,均P<0.001);女性组(r=0.251、0.356,P=0.017、0.001)]。与非肌少症组相比,肌少症组患者的腓肠肌厚度减小[男性组(t=8.975,P<0.001),女性组(t=4.725,P<0.001)]。腓肠肌厚度预测不同性别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的ROC曲线显示:男性组AUC、最佳截断值、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903、15.3、0.882、0.823;女性组AUC、最佳截断值、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868、14.1、0.750、0.857。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腓肠肌厚度与握力、骨骼肌质量指数呈正相关;男性腓肠肌厚度<15.3mm,女性<14.1mm时提示患者可能发生肌少症,临床医护人员可以将肌骨超声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的早期筛查,及早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超声 腓肠肌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肌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血流形态学及动力学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姜燕茹 钱晓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863-866,共4页
目的:将能量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良恶性肿瘤血流形态学及动力学的分析,试图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有价值的信息。方法:术前1周运用能量多普勒超声对76例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原发灶的血流形态学以及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能... 目的:将能量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良恶性肿瘤血流形态学及动力学的分析,试图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有价值的信息。方法:术前1周运用能量多普勒超声对76例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原发灶的血流形态学以及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能量多普勒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彩色血流分级总体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级血流信号的检出是乳癌的非常重要的指标(P<0·05)。但χ2分割后发现良恶性肿瘤在血流分级Ⅱ级有部分重叠,且25%的良性肿瘤可检出Ⅲ级血流信号。良性肿瘤以分支型和散在星点状为主,其中散在星点状为最多见的良性肿瘤血管形态学特征。恶性肿瘤以中央穿入型和分支型为主(P<0·05),其中中央穿入型为最多见的恶性肿瘤血管形态学特征。只有肿瘤内部的Vmax在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方面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周边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肿瘤内的RI在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如果用百分位数法求得肿瘤内部Vmax:13cm/s为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的最佳界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83%。结论: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血流形态学及动力学指标的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瘤 能量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乳头状细胞癌的超声造影特征分析并与增强CT对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万金香 沈德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1712-171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肾乳头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例肾乳头状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及增强CT的增强特征,并比较两者敏感性、假包膜显示率、坏死区显示率。结果肾乳头状细胞癌超声造影模式主要为"慢进"、增...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肾乳头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例肾乳头状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及增强CT的增强特征,并比较两者敏感性、假包膜显示率、坏死区显示率。结果肾乳头状细胞癌超声造影模式主要为"慢进"、增强程度为低增强;增强CT主要表现为轻度强化或不强化;两者的敏感性及假包膜显示率无统计学差异,超声造影坏死区显示率高于增强CT。结论超声造影结合增强CT有助于肾乳头状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乳头状细胞癌 假包膜 超声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男性乳腺疾病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伟 储海婷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6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5月检查并确诊的男性乳腺疾病患者6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67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或药物治疗后随...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5月检查并确诊的男性乳腺疾病患者6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67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或药物治疗后随访证实,其中乳腺发育症50例,乳腺癌4例,男性乳腺发育症合并低级别导管内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脂肪瘤4例,表皮样囊肿3例,炎性包块4例。结论:根据男性乳腺良恶性病变不同的声像图特征、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病变内部回声及血流的差异、腋窝有无肿大淋巴结等特点,高频超声对男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男性乳腺发育症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乳静脉注射后并发脾脏脂肪异位沉积1例
5
作者 乔敏 夏炳兰 +1 位作者 熊春锦 沈德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217-217,共1页
脂肪异位沉积是指脂肪沉积于非脂肪组织,如胰腺、肝脏、骨骼肌、心肌等器官,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1]。脂肪最常异位于肝脏,形成脂肪肝,异位沉积于脾脏器官临床非常罕见。笔者报道1例急性胰腺炎儿童患者脂肪... 脂肪异位沉积是指脂肪沉积于非脂肪组织,如胰腺、肝脏、骨骼肌、心肌等器官,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1]。脂肪最常异位于肝脏,形成脂肪肝,异位沉积于脾脏器官临床非常罕见。笔者报道1例急性胰腺炎儿童患者脂肪乳静脉注射后并发脾脏脂肪异位沉积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脂肪组织 脂肪乳 代谢综合征 儿童患者 急性胰腺炎 脂肪肝 2型糖尿病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5
6
作者 乔敏 冯尚勇 +1 位作者 沈德娟 夏炳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70-1075,共6页
目的评价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3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433个结节的超声图像,按照C-TIRADS提出的超声特征分析各征象的... 目的评价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3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433个结节的超声图像,按照C-TIRADS提出的超声特征分析各征象的恶性比例,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TIRADS)及C-TIRADS对433个甲状腺结节进行风险分层,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各风险分层的恶性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实性、垂直位、极低回声、微钙化、边缘模糊/不规则或甲状腺外侵犯超声征象恶性率明显高于同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60、32.042、22.056、92.479、87.454,P均<0.01);良性彗尾征恶性率明显低于同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3,P<0.01)。433个结节根据ACR-TIRADS分为1~5类,恶性率分别为0、0、2.6%、10.8%、66.0%;根据C-TIRADS分为2、3、4A、4B、4C、5类,恶性率分别为0、0、3.9%、36.4%、69.0%、100.0%。ACR-TIRADS与C-TIRADS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0.831、94.1%、57.6%、66.0%、91.7%、74.6%及0.830、79.2%、72.7%、71.7%、80.0%、75.8%。结论ACR-TIRADS及C-TIRADS对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ACR-TIRADS的诊断敏感度更高;C-TIRADS的特异度更高,且操作简便,分层更细,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瘤 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取石术后多发脓肿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乔敏 夏炳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8期610-611,共2页
腹腔腹膜后脓肿是胆总管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病因为术前结石嵌顿压迫损伤胆管管壁及术中医源性胆管损伤。目前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以致其常被漏诊或误诊。本文报道胆道感染胆总管取石术后反复并发多部位脓肿1例,以提高... 腹腔腹膜后脓肿是胆总管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病因为术前结石嵌顿压迫损伤胆管管壁及术中医源性胆管损伤。目前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以致其常被漏诊或误诊。本文报道胆道感染胆总管取石术后反复并发多部位脓肿1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取石术 脓肿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