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骨超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陶颖 方煜 +2 位作者 吉小静 牟洪宾 焦成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握力、骨骼肌质量指数等指标,使用肌骨超声测量腓肠肌厚度。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分析...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握力、骨骼肌质量指数等指标,使用肌骨超声测量腓肠肌厚度。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分析腓肠肌厚度与肌少症诊断指标之间的关系,使用ROC曲线分析腓肠肌厚度的最佳截断值。结果共纳入237例患者,其中男性147例,女性90例。腓肠肌厚度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诊断指标存在相关性:腓肠肌厚度与握力和骨骼肌质量指数均呈正相关[总体(r=0.570、0.520,均P<0.001);男性组(r=0.631、0.535,均P<0.001);女性组(r=0.251、0.356,P=0.017、0.001)]。与非肌少症组相比,肌少症组患者的腓肠肌厚度减小[男性组(t=8.975,P<0.001),女性组(t=4.725,P<0.001)]。腓肠肌厚度预测不同性别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的ROC曲线显示:男性组AUC、最佳截断值、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903、15.3、0.882、0.823;女性组AUC、最佳截断值、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868、14.1、0.750、0.857。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腓肠肌厚度与握力、骨骼肌质量指数呈正相关;男性腓肠肌厚度<15.3mm,女性<14.1mm时提示患者可能发生肌少症,临床医护人员可以将肌骨超声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的早期筛查,及早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超声 腓肠肌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肌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2
作者 杨群 戴莉敏 +1 位作者 施杨 徐骏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基于LASSO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muscle wasting syndrome,MWS)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MHD患者,参照亚洲肌肉衰减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肌肉正... 目的基于LASSO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muscle wasting syndrome,MWS)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MHD患者,参照亚洲肌肉衰减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肌肉正常组及肌肉衰减组,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通过LASSO回归分析影响MHD患者MWS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度。结果共纳入280例患者,其中肌肉正常组152例,肌肉衰减组128例。LASSO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64,95%CI:1.043~1.299,P=0.007)、透析后体质量(OR=0.749,95%CI:0.610~0.920,P=0.006)、上臂围(OR=1.802,95%CI:1.299~2.500,P<0.001)、腿围(OR=2.787,95%CI:1.463~5.311,P=0.002)、肌肉量(OR=0.680,95%CI:0.532~0.868,P=0.002)、肌酐(OR=0.456,95%CI:0.232~0.897,P=0.023)、尿素氮(OR=0.162,95%CI:0.070~0.373,P<0.001)是MHD患者MWS的危险因素。ROC曲线验证LASSO回归结果的AUC为0.713(95%CI:0.654~0.773),敏感度为76.60%,特异度为64.60%,Youden指数J=0.412。结论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可预测MHD患者MWS发生的高危因素且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为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SO回归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肌肉衰减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3
作者 石彬 汪小华 +4 位作者 吉小静 顾蓉 戴欢欢 张利华 于新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10,共3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容量管理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对2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容量管理行为总分(18.07±4.50)分,饮食管理得分(5....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容量管理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对2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容量管理行为总分(18.07±4.50)分,饮食管理得分(5.53±1.95)分,血液透析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监测得分(12.54±3.47)分。不同文化程度、透析龄、1年总医疗费用患者的容量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文化程度、透析龄及1年总医疗费用是容量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需进行针对性的容量管理行为宣教,进而提高患者容量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容量管理 容量管理行为 饮食管理 并发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热康普照射在预防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龚爱萍 高波 +1 位作者 朱潇菲 戴欢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4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非热康普照射内瘘穿刺部位对动静脉内瘘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动静脉内瘘规律性血液透析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毛巾湿热敷,实验组使用非热康普照射内瘘穿刺部位... 目的分析非热康普照射内瘘穿刺部位对动静脉内瘘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动静脉内瘘规律性血液透析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毛巾湿热敷,实验组使用非热康普照射内瘘穿刺部位。分析2组在针眼处渗血、针眼愈合、血肿吸收、透析血流量、静脉压、Kt/V值、内瘘血栓形成、内瘘狭窄及内瘘闭塞的差异,评估非热康普照射内瘘穿刺部位对动静脉内瘘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针眼处渗血发生率低(P<0.05)、针眼愈合良好(P<0.01)、血肿吸收快(P<0.05)、透析血流量高(P<0.05)、静脉压低(P<0.01)、Kt/V值更高(P<0.05),内瘘血栓、狭窄及闭塞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热康普照射内瘘穿刺部位能够降低动静脉内瘘近期和远期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康普照射 预防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减少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中的运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吉小静 戴欢欢 徐骏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5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品管圈模式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采用品管圈模式发挥团队管理、成员间的相互协作精神,探讨90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总结防护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透析期间体质量增长超过干体质量5%以... 目的观察品管圈模式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采用品管圈模式发挥团队管理、成员间的相互协作精神,探讨90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总结防护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透析期间体质量增长超过干体质量5%以及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药物性皮炎的护理
6
作者 郭素萍 戴欢欢 +3 位作者 吉小静 黄丽璇 黄静 刘顺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2期199-201,共3页
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皮肤或黏膜反应。本研究回顾了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药物性皮炎的治疗和护理,将动静脉内瘘护理、保护性隔离、病情观察等作为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重点,保证患者安... 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皮肤或黏膜反应。本研究回顾了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药物性皮炎的治疗和护理,将动静脉内瘘护理、保护性隔离、病情观察等作为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重点,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皮炎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保护性隔离 心电监护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中运动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3
7
作者 于新涛 曹松梅 +2 位作者 吉小静 常美 徐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运动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透析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记录治疗参数和健康教育,透析中不进行运动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自制的透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运动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透析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记录治疗参数和健康教育,透析中不进行运动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自制的透析中运动方案进行运动干预,其中有氧运动40 min、阻力运动20 min。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透析充分性、运动能力、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透析充分性、运动能力、炎症指标测评结果和生理健康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透析中运动干预,能够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增强运动能力,改善炎症指标,提升生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运动干预 透析充分性 运动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7
8
作者 董丽 石彬 +3 位作者 王海芳 过骁忆 王丽丽 汪小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1期22-25,共4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的测评量表,为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提供一个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查阅文献,并重点参考腹膜透析容量管理量表,发展条目池;2轮Delphi专家评定和预调查后形成初始量表;调查江苏省4... 目的构建适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的测评量表,为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提供一个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查阅文献,并重点参考腹膜透析容量管理量表,发展条目池;2轮Delphi专家评定和预调查后形成初始量表;调查江苏省4所三甲医院的2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含有9个条目的2个公因子的正式量表,累积解释变异量61.515%,内容效度为0.970,Cronbach′sα系数为0.830,重测信度系数为0.978。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容量管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容量管理行为测评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中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能力和透析效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于新涛 曹松梅 吉小静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8期526-53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透析中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能力和透析效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VIP、WanFang Data等数据库中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透析中运动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系统评价透析中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能力和透析效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VIP、WanFang Data等数据库中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透析中运动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至2020年7月。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2篇,共计10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透析中运动组在延长6min步行距离[MD=69.070,95%CI(54.710-83.440),P<0.001]、缩短10次坐立时间[SMD=-0.770,95%CI(-1.170--0.380),P<0.001]、提高峰值摄氧量[SMD=0.460,95%CI(0.070-0.850),P=0.020]、提高Kt/V[MD=0.090,95%CI(0.020-0.170),P=0.010]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透析中运动可增强患者运动能力,提高透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中运动 运动能力 透析效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蔚蔚 戴欢欢 吉小静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21例SLE患者进行48次免疫吸附治疗,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心理、饮食、血管通路、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多方面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21例患者纳差和乏力... 目的探讨应用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21例SLE患者进行48次免疫吸附治疗,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心理、饮食、血管通路、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多方面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21例患者纳差和乏力症状改善,免疫吸附治疗2周后复查血清抗双链DNA抗体水平(ds-DNA)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2例血小板减少。结论 DNA免疫吸附是治疗SLE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治疗顺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免疫吸附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郭素萍 钱敏 +3 位作者 吉小静 徐骏 于新涛 田志娟 《护理学杂志》 2025年第9期15-20,共6页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特征的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以提高家庭抗逆力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扬州市4所三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弹性...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特征的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以提高家庭抗逆力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扬州市4所三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弹性评定量表中文简化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家庭抗逆力特征的类别,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得分为(79.95±6.05)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特征分为3个类别:家庭抗逆力脆弱型(33.5%)、家庭抗逆力平衡型(55.6%)、家庭抗逆力积极型(10.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家庭抗逆力脆弱型,文化程度高、短透析龄、无合并症的患者归属于家庭抗逆力平衡型的概率更高;文化程度高、家庭月收入>6000元、无合并症、较高社会支持水平的患者更倾向于发展为家庭抗逆力积极型(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特征存在异质性,文化程度、透析龄、合并症数量、家庭月收入和社会支持水平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的分类。医护人员应针对不同家庭的特点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以增强其应对疾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脏替代治疗 家庭抗逆力 脆弱家庭 社会支持 潜在剖面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