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俄亥俄州国立儿童医院居家护理见闻及借鉴
1
作者 凡国华 Daiwei Lo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8期893-896,共4页
居家护理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基本卫生政策。目前,居家护理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介绍了美国俄亥俄州国立儿童医院居家护理中心的运营模式及管理特色,以供国内护理管理者学习和借鉴,并尝试将其应用到三级医院... 居家护理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基本卫生政策。目前,居家护理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介绍了美国俄亥俄州国立儿童医院居家护理中心的运营模式及管理特色,以供国内护理管理者学习和借鉴,并尝试将其应用到三级医院住院患者的居家护理中,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延续性护理服务,也为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居家护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护理 见闻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与消化系统肿瘤 被引量:6
2
作者 施明亮 陈勇 刘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604-1607,共4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蛋白短链RNA,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重要活动的调控近来研究发现miRNA具有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样作用,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演进,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其中miR-21最受关注。miR-21...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蛋白短链RNA,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重要活动的调控近来研究发现miRNA具有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样作用,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演进,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其中miR-21最受关注。miR-21在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的细胞或组织中表达上调,发挥着类似于癌基因的作用。miR-21通过对靶基因的调控,增强了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及转移能力,并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无复发时间与总生存时间密切相关。目前体外研究证实,miR-21抑制物能够提高恶性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使化疗药物的杀伤肿瘤效果更加明显,而miR-21类似物,可抵消一部分化疗药物的疗效,从而提示抑制miR-21的表达或阻碍miR-21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在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miR-21在消化系统肿瘤的调控机制、增殖与凋亡、侵袭、耐药与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消化系统肿瘤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抑制剂对钛颗粒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志强 王强 +4 位作者 陈勇 方永超 袁涛 王北岳 赵建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外培养的RAW246.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以体外正常培养RAW246.7细胞为A组,以0.1 mg/m L钛颗粒(Ti Ps)刺激RAW246.7细胞为B组,以10μmol/L SB203... 目的:探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外培养的RAW246.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以体外正常培养RAW246.7细胞为A组,以0.1 mg/m L钛颗粒(Ti Ps)刺激RAW246.7细胞为B组,以10μmol/L SB203580干预的B组细胞为C组。Western blot检测p-p38MAPK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p-p38MAPK蛋白含量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都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p-p38MAPK蛋白明显抑制(P<0.05),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都明显下降(P<0.05);与A组比较,C组p-p38MAPK蛋白明显抑制(P<0.05),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亦有所减少,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 Ps能通过刺激RAW246.7细胞,激活p38MAPK通路,上调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p38MAPK信号通路可作为抑制炎性骨溶解的新靶点,对临床上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38MAPK抑制剂 巨噬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全程营养管理 被引量:30
4
作者 周燕 王莉 卢秀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全程营养管理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住院时采用常规营养健康教育模式,出院后门诊放疗期间常规电话回访予饮食指导;观察组由肿瘤专科护士与临床... 目的探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全程营养管理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住院时采用常规营养健康教育模式,出院后门诊放疗期间常规电话回访予饮食指导;观察组由肿瘤专科护士与临床营养师合作,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门诊放疗期间给予全程营养管理。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实施全程营养管理,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疗 化疗 营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痛随访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21
5
作者 陶志芳 何莉 唐仁兄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4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癌痛随访评估体系动态评估出院癌痛患者疼痛控制,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120例出院癌痛患者按出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建立与实施癌痛随访评估体系,对出院癌痛患者定期评价癌痛控... 目的探讨癌痛随访评估体系动态评估出院癌痛患者疼痛控制,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120例出院癌痛患者按出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建立与实施癌痛随访评估体系,对出院癌痛患者定期评价癌痛控制效果、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团队合作随访等。于出院和出院后2个月测量患者疼痛评分及其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癌痛出院患者实施癌痛随访评估,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癌痛随访评估体系 癌痛 出院患者 疼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心理维护对癌症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陶志芳 王亚华 何莉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9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三级心理维护对癌症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癌症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临床医生、护士提供的一般性心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建立由心理科医生、临床医生、护士... 目的探讨三级心理维护对癌症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癌症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临床医生、护士提供的一般性心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建立由心理科医生、临床医生、护士组成的三级心理维护团队,实行团队式心理维护干预。结果干预后2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CL-90量表7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全程团队式的三级心理维护,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癌症的心理应对能力,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三级心理维护 心理医生 医生 护士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机访谈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干预联合握力训练在乳腺癌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姚丹 仲君 +1 位作者 汪薇 高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11-15,共5页
目的调查乳腺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患者应用基于动机访谈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干预联合握力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 目的调查乳腺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患者应用基于动机访谈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干预联合握力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需行PICC置管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训练,研究组实施基于动机访谈的IMB干预联合握力训练,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91.43%)优于对照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上肢肿胀、导管移位、血栓、静脉炎及非计划拔管等并发症发生率(5.71%)少于对照组(37.14%)(P<0.05)。结论在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基于动机访谈的IMB干预联合握力训练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疾病治疗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动机访谈的IMB干预 握力训练 乳腺癌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LFOX4方案化疗结肠癌患者的疾病管理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莉 周燕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3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疾病管理对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的结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FOLFOX4方案化疗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肿瘤专科疾病管理师给予全程疾病管理:建立个人疾病管理档案,系统、... 目的探讨疾病管理对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的结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FOLFOX4方案化疗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肿瘤专科疾病管理师给予全程疾病管理:建立个人疾病管理档案,系统、全程、规范的个性化健康知识教育,化疗毒副反应的全程监测、干预,专业的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严重神经毒性反应及负性情绪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P<0.01)。结论对FOLFOX4方案化疗的结肠癌患者实施疾病管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自我护理能力,降低神经毒性反应及负性情绪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化疗 FOLFOX4方案 疾病管理 神经毒性反应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疾病获益感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被引量:27
9
作者 陈晨 陈园园 +3 位作者 刘欣怡 谷薇娜 凡国华 祝娉婷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9-43,共5页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疾病获益感的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为探索疾病获益感的干预模式奠定基础。方法 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扬州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肺癌患者301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获益感量表、...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疾病获益感的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为探索疾病获益感的干预模式奠定基础。方法 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扬州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肺癌患者301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获益感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及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肺癌患者疾病获益感总分为(61.43±7.43)分。心理韧性总分为(54.16±11.97)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4.61±6.01)分,应对方式中面对、回避、屈服维度评分分别为20(17,22)、18(17,19)、10(9,11)分,简易疾病感知总分为(42.24±6.15)分。疾病获益感总分与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中面对得分均呈正相关,与应对方式中屈服、疾病感知得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社会支持对疾病获益有正向效应,其次为心理韧性,应对方式中面对对疾病获益感有直接效应,疾病感知对疾病获益感有负向效应。结论 肺癌患者疾病获益感水平较低,应帮助其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增强其心理韧性,正确认知疾病并积极面对,从而提高获益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疾病获益感 心理韧性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疾病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转换标志物及其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白细胞介素⁃6构建的预测模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林 王正芳 +3 位作者 俞俊杰 吴银霞 韩崇旭 王广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97-3201,共5页
目的研究骨转换标志物及其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构建的预测模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分析骨钙素(N⁃MID osteocalcin,Osteocalcin)、总I... 目的研究骨转换标志物及其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构建的预测模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分析骨钙素(N⁃MID osteocalcin,Osteocalcin)、总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otal procollagen type 1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TPINP)、β⁃异构化的C⁃端肽I型胶原片段(β⁃CrossLaps,β⁃CTx)、tPSA、IL⁃6在发生和未发生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上述血清标志物中筛选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并通过筛选的危险因素,构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测模型,进一步绘制ROC曲线评估该预测模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诊断效能。结果Osteocalcin、TPINP、β⁃CTx及tPSA、IL⁃6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骨转移患者(P<0.05);其中Osteocalcin、TPINP、tPSA、IL⁃6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8、1.021、1.037、1.415,P<0.05);通过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为logit(P)=(-5.058)+0.085×(Osteocalcin)+0.020×(TPINP)+0.037×(tPSA)+0.347×(IL⁃6),该模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曲线下面积(AUC)=0.908(P<0.001)。结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存在异常的骨代谢;且由Osteocalcin、TPINP、tPSA、IL⁃6构建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白细胞介素⁃6 骨转换标志物 预测模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kin瘤术后^(18)F-FDGPET/CT显像1例
11
作者 刘晓强 杜鹃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2-93,共2页
1病例简介 患者男,55岁,左侧胸痛2个月。体格检查:左侧第9后肋处包块,约1cm×2cm,不活动,压痛。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CA50)、神经烯醇化酶(NSE)、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1病例简介 患者男,55岁,左侧胸痛2个月。体格检查:左侧第9后肋处包块,约1cm×2cm,不活动,压痛。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CA50)、神经烯醇化酶(NSE)、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为阴性。胸、腹部CT示:左侧第9后肋10mm×20mm局灶性软组织密度影伴骨质破坏,余未见明湿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胚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