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戴炳译 关兵 +3 位作者 于爱民 陈骋 严齐 王茂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9-684,共6页
目的比较在麻醉监护下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下咽鼓管扩张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证实麻醉监护下局部麻醉可行。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40例(48耳),随机分为局... 目的比较在麻醉监护下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下咽鼓管扩张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证实麻醉监护下局部麻醉可行。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40例(48耳),随机分为局麻组和全麻组,各20例,分别在麻醉监护下局部麻醉、全身麻醉下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比较两组术后平均听阈、EDTQ-7结果、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手术费用等。结果麻醉监护下局麻存在患者术中知晓及疼痛等反应,但两组患者EDTQ-7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短期疗效(t=0.004,P=0.997)及术后疼痛评分(以术区疼痛为主;t=1.133,P=0.2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手术时间、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及住院费用均少于或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在局部麻醉伴监护与全身麻醉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术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相当,局麻存在术中患者手术知晓及疼痛等反应,但局部麻醉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费用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球囊扩张 局麻 麻醉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中耳胆脂瘤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戴炳译 关兵 +2 位作者 于爱民 严齐 王茂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耳胆脂瘤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7月在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12例单侧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先天性中耳胆脂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方法。结果 12例先天...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耳胆脂瘤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7月在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12例单侧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先天性中耳胆脂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方法。结果 12例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均符合Levenson诊断标准,其中2例伴耳鸣,1例伴耳后肿物,1例伴面瘫;12例术前0.5、1、2kHz平均听阈为55±4.2dB HL,平均气骨导差为45±3.7dB;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HRCT)示8例胆脂瘤位于中后鼓室,主要是在砧镫关节处,2例位于中上鼓室,2例病变广泛侵及上鼓室及鼓窦。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6例经耳内径路鼓室探查清除胆脂瘤后行鼓室成形术,2例行完璧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4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其中1例伴面瘫患者病变累及面神经管壁,面神经受损,术中行面神经端端吻合术。术后6个月12例患者0.5、1、2kHz 6个月平均听阈35±6.3dB HL,平均气骨导差20±2.5dB。术后1年所有病例复查HRCT,未见胆脂瘤残留或复发。术后16个月时伴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由术前的Ⅲ级恢复至Ⅱ级。结论先天性中耳胆脂瘤临床少见,主要表现为传导性聋,HRCT为首选辅助检查,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方式,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脂瘤 高分辨率CT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初筛未通过婴幼儿DPOAE和AABR联合复筛的意义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莹 袁玲 +3 位作者 关兵 张俊中 常玲美 戴炳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听力初筛未通过婴幼儿联合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ABR)进行听力复筛的意义。方法运用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对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扬州地区听力初筛未通过的... 目的探讨听力初筛未通过婴幼儿联合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ABR)进行听力复筛的意义。方法运用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对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扬州地区听力初筛未通过的300例(600耳)婴幼儿同时进行DPOAE和AABR联合听力复筛,其中任何一项未通过者均在3月龄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听性稳态反应等诊断性检查。结果在600耳中,500耳(双耳240例,单耳20例)DPOAE和AABR均通过;63耳(双耳24例,单耳15例)DPOAE和AABR均未通过,其中,有38耳(单耳6例,双耳16例)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7耳(双耳3例,单耳1例)诊断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38耳(双耳13例,单耳12例)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聋;DPOAE通过而AABR未通过的4耳(2例双耳)诊断为小儿听神经病;DPOAE未通过而AABR通过的33耳(双耳3例,单耳27例)中,10耳(双耳3例,单耳4例)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23耳(单耳23例)听力正常。结论 AABR和DPOAE联合听力复筛,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患儿,有利于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新生儿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与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及侵袭转移相关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关兵 王茂华 +4 位作者 于爱民 戴炳译 严齐 施淑君 何庆庆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4-660,共7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发生、侵袭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国知网及万方等数据库检索2005~2...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发生、侵袭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国知网及万方等数据库检索2005~2017年国内外发表的OPN表达与喉癌发生、侵袭转移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应用RevMan5.3统计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3篇,纳入其中符合要求的文献15篇,喉癌组787例患者中检出OPN阳性者558例(70.90%,558/787),正常对照组453例中检出OPN阳性者84例(18.54%,84/453),喉癌组OPN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Meta分析显示,在喉癌组中,OPN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OR=12.44,95%CI为9.13~16.95)、淋巴结转移(OR=4.92,95%CI为3.32~7.31)、组织分化程度(OR=3.39,95%CI为2.37~4.86)、临床分期(OR=4.67,95%CI为3.21~6.79)显著相关;而与性别(OR=1.01,95%CI为0.57~1.77)、年龄(OR=0.93,95%CI为0.61~1.43)、肿瘤部位(OR=1.48,95%CI为0.93~2.38)无关。结论 OPN的表达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喉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喉鳞状细胞癌 转移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气管导管应用方法的改进
5
作者 张小林 王艳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0期72-73,共2页
目的避免喉癌术后患者气管导管痰液及分泌物堵管。方法将99例喉癌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按常规使用1配1的金属气管导管,内导管由病房护士清洗消毒;观察组在1配1的基础上增配4个内导管,内导管交由消... 目的避免喉癌术后患者气管导管痰液及分泌物堵管。方法将99例喉癌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按常规使用1配1的金属气管导管,内导管由病房护士清洗消毒;观察组在1配1的基础上增配4个内导管,内导管交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记录两组住院及带管出院患者堵管发生例次。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带管1个月未发生堵管,对照组共发生16例次。结论改进后的金属气管导管应用方法可避免喉癌术后患者因内外导管分离引起的堵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手术后 金属气管导管 堵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瘤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戴炳译 关兵 +2 位作者 于爱民 曹武 曹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面神经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6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面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特点,诊断要点及手术技巧。结果5例患者均表现为中、重度面瘫,按HB分级法,面... 目的探讨面神经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6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面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特点,诊断要点及手术技巧。结果5例患者均表现为中、重度面瘫,按HB分级法,面神经功能Ⅲ级2例,Ⅳ级1例,Ⅵ级2例,其中面瘫病程1年以内3例,1年半1例,18年1例。5例均伴一定程度听力下降,1例感音神经性聋,言语频率纯音平均听阈60dB HL,1例传导性聋,言语频率纯音平均听阈65dB HL;3例混合性聋,言语频率纯音平均听阈分别为65、80、100dB HL。3例患者术前磁共振成像(MRI)示瘤体累及面神经水平段及垂直段,1例累及腮腺,近颈静脉孔区,1例接近桥小脑角及内听道段。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经乳突径路、2例经颞下窝A型径路手术,切除肿瘤同时行Ⅰ期面神经重建3例,肿瘤与面神经同时切除2例;术后病理报告面神经鞘瘤4例,面神经纤维瘤1例。随访6个月~7年,均未复发。3例Ⅰ期面神经重建的患者中2例面神经功能Ⅳ级、1例Ⅴ级。结论面神经瘤术前需行高分辨率CT(HRCT)或MRI检查,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目前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彻底切除肿瘤同时应尽可能保留面神经纤维或术中行面神经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瘤 面瘫 高分辨率CT 磁共振成像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