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璐 赵伟 陈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2期150-151,154,共3页
探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2014—2016年,130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试验组70例,采用国产奥美拉唑针剂80 mg 0.9%氯化钠溶液首次进行静脉滴注,然后以8 mg/h的速度泵入,持续72 h;对照组60例采用进口洛赛克... 探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2014—2016年,130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试验组70例,采用国产奥美拉唑针剂80 mg 0.9%氯化钠溶液首次进行静脉滴注,然后以8 mg/h的速度泵入,持续72 h;对照组60例采用进口洛赛克80mg 0.9%氯化钠溶液首次进行静脉滴注,然后以8 mg/h的速度泵入,持续72 h。结果显示,治疗0、12、24、48及72 h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胃管引流液中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治疗1 d、3 d后的心率、收缩压、血H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 d后的血Hb水平较本组治疗1 d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7 d试验组的治疗愈显率84.3%,对照组86.7%,治疗后7 d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6%,对照组100.0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大剂量国产奥美拉唑针剂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与进口洛赛克在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等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奥美拉唑 洛赛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管支架置入术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反复胰管导丝插入患者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陈超伍 朱海杭 +4 位作者 邓登豪 刘军 陈娟 陈炜炜 朱振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胰管支架置入术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反复胰管导丝插入患者术后胰腺炎(PEP)的预防作用。方法前瞻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因插管困难而导致导丝反复进入胰管的胆道疾病患者64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胰管支架置入术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反复胰管导丝插入患者术后胰腺炎(PEP)的预防作用。方法前瞻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因插管困难而导致导丝反复进入胰管的胆道疾病患者64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皆常规行ERCP术,观察组术中置入胰管支架,对照组术后不置入胰管支架或者鼻胰管,术后监测腹痛症状,血淀粉酶。统计并对比分析两组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腹痛评分、Ranson评分、淀粉酶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发生5例PEP,发生率为15.6%,其中轻型4例(12.5%)、中型1例(3.1%);对照组发生13例PEP,发生率为40.6%,其中轻型6例(18.8%)、中型4例(12.5%)、重型3例(9.4%)。观察组PE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轻、中、重型PE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中、重型PE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Ranson评分为(1.2±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1.2)分(P<0.05);观察组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3.0±0.6)d,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1.4)d(P<0.01)。两组皆未发生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胰管支架置入能够有效预防因导丝反复进入胰管患者的PEP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痛楚、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困难插管 胰管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模拟病房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敏 黄慧文 +3 位作者 王艳 王加凤 曹文学 陈月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1期17-19,共3页
目的通过信息化模拟病房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培养实用型和实践型护理人才。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方法,将2014年103名接受传统规范化培训的新护士设为对照组,2015年接受新型信息化模拟病房培训的100名新护士设为实验组,均规范化培训1年... 目的通过信息化模拟病房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培养实用型和实践型护理人才。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方法,将2014年103名接受传统规范化培训的新护士设为对照组,2015年接受新型信息化模拟病房培训的100名新护士设为实验组,均规范化培训1年。结果实验组理论、操作和临床实践能力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护士和病房护士长对培训效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新型信息化模拟病房培训方法能有效提高新护士的理论操作水平、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信息化模拟病房 规范化培训 临床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辅助化疗及内镜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合并腺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陆伟 王璐 +5 位作者 刘军 张竞秋 李永坤 汪刘华 汤东 王道荣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8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加辅助化疗加二期内镜下治疗结直肠癌合并根治术切除范围外结直肠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10年6月对54例进展期结直肠癌合并根治术切除范围外结直肠腺瘤(>1.0 cm)的患者(研究组)行腹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加辅助化疗加二期内镜下治疗结直肠癌合并根治术切除范围外结直肠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10年6月对54例进展期结直肠癌合并根治术切除范围外结直肠腺瘤(>1.0 cm)的患者(研究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加辅助化疗(FOLFOX4方案)加二期内镜下腺瘤切除的综合治疗,对同期396例单发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对照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加辅助化疗(FOLFOX4方案)。通过并发症发生率、长期随访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1、3和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辅助化疗后对合并腺瘤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4例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成功止血,未发生穿孔、狭窄等严重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为腺瘤癌变,其中2例癌变局限于腺瘤中,1例癌细胞侵犯达黏膜下层,该例患者再次行腹腔镜下切除,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辅助化疗及内镜为合并结直肠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外腺瘤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腺瘤 腹腔镜检查 内镜 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付嘉鑫 陈娟 +2 位作者 邓登豪 刘军 陈超伍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1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8年6月于苏北人民医院行ERCP检查的300例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十二指肠憩室分为两组,A组为...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8年6月于苏北人民医院行ERCP检查的300例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十二指肠憩室分为两组,A组为十二指肠憩室患者,B组为非十二指肠憩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胆管结石的复发率、不同憩室类型的胆管结石复发的差异、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胆管结石复发率为32.08%,B组为18.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患者的胆管结石复发率高于憩室旁乳头及憩室间乳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例患者的取石成功率为93.00%,其中一次性成功取石231例,48例行第2次ERCP术后完全取出,21例取石失败。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3%,其中高淀粉酶血症8例,一过性胆管炎2例,轻型急性胰腺炎3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应用ERCP治疗高龄胆管结石的安全性较好,十二指肠憩室可促进胆管结石形成,其中憩室内乳头对结石的复发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憩室 高龄 胆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及胰周淋巴结结核误诊病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燕楠 刘军 朱海杭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及胰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胰腺癌并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胰腺及胰周淋巴结结核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双下肢结节性红斑6年,加重1个月入院。体型消瘦,行腹部增强CT扫描及正电子发射型计... 目的探讨胰腺及胰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胰腺癌并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胰腺及胰周淋巴结结核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双下肢结节性红斑6年,加重1个月入院。体型消瘦,行腹部增强CT扫描及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高度可疑胰腺癌并腹腔淋巴结转移,为明确病变性质,进一步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及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为胰腺及胰周淋巴结结核,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试验性抗结核治疗,病情好转后带药出院。4.5个月后复查腹部CT示结核灶明显缩小。结论胰腺及胰周淋巴结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及时行EUS-FNA等相关医技检查可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胰腺 结核 淋巴结 结核 内分泌系统 误诊 干燥综合征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