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内血肿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程矫 甄勇 +2 位作者 宋炳伟 刘健伟 耿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7-572,共6页
目的 对比分析伴不同脑内血肿量的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纳入2013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11例高级别aSAH患者,根据脑内血肿量分为无血肿组(105例)、血肿量<50 ml组(69... 目的 对比分析伴不同脑内血肿量的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纳入2013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11例高级别aSAH患者,根据脑内血肿量分为无血肿组(105例)、血肿量<50 ml组(69例)和血肿量≥50 ml组(37例),均行动脉瘤夹闭术或动脉瘤栓塞术,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临床预后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211例患者中139例(65.88%)行动脉瘤夹闭术,72例(34.12%)行动脉瘤栓塞术,除3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因术中恶性脑膨出行去骨瓣减压术外,其余208例均成功夹闭或栓塞动脉瘤,术后无一例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预后良好58例(27.49%)、预后不良59例(27.96%)、死亡94例(44.55%),3组患者临床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24,P=0.024),仅血肿量≥50 ml组临床预后差于无血肿组(Z=-2.655,P=0.008)。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95.73%(202/211),无血肿组为95.24%(100/105)、血肿量<50 ml组为95.65%(66/69)、血肿量≥50 ml组为97.30%(36/37),3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4,P=0.867)。结论 伴脑内血肿的高级别aSAH患者预后较差,特别是血肿量≥50 ml患者,术后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肺炎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健伟 甄勇 +3 位作者 宋炳伟 程矫 耿平 胡建兵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探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肺炎病原学特点和其耐药性,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20年12月手术治疗的Hunt-Hess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痰培养病原... 目的探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肺炎病原学特点和其耐药性,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20年12月手术治疗的Hunt-Hess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痰培养病原菌情况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共纳入183例患者,均有肺部感染,其中122例(66.7%)行气管切开治疗。有451份痰培养标本,其中284份(63.0%)痰培养标本为阳性,检出病原菌3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29株(75.1%)、革兰阳性菌38株(12.5%)、真菌38株(12.5%),未发现厌氧菌,混合感染有21份(7.4%)。183例肺部感染患者中痰培养病原菌改变者44例(24.0%)。革兰阴性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杆菌(32.8%)、鲍曼不动杆菌(16.2%)、铜绿假单胞菌(14.4%)和大肠杆菌(12.7%),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比例分别为36.0%、51.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替加环素敏感性高。革兰阳性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属(92.1%),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为48.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利福平敏感性高。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39.5%),对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结论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强,应根据其病原学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HUNT-HESS分级 卒中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