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麻醉诱导和正压通气对不同容量状态时双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罗超
高巨
+2 位作者
杨柳青
葛亚丽
陈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全麻诱导和正压通气对不同容量状态患者双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胃肠手术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50-70岁,ASAⅠ或Ⅱ级。入室监护后行容量负荷试验,20 min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50 ml。于容...
目的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全麻诱导和正压通气对不同容量状态患者双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胃肠手术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50-70岁,ASAⅠ或Ⅱ级。入室监护后行容量负荷试验,20 min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50 ml。于容量负荷试验前、后分别测量左心室流出道(LVOT)直径(D)和主动脉瓣速度时间积分(VTI),记录容量负荷试验前、后每搏输出量(SV),并计算ΔSV。根据ΔSV将患者分为两组:容量反应性阳性组(R组,ΔSV≥15%,n=33)和容量反应性阴性组(N组,ΔSV<15%,n=27)。容量负荷试验结束后10 min麻醉诱导前,行第1次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随后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行肺保护性通气(V_(T)7 ml/kg,PEEP 5 cmH_(2)O,FiO_(2) 60%),待麻醉诱导后10 min血流动力学平稳,行第2次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诱导前和诱导后心肌功能参数,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左心室GLS)和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右心室FWLS),计算各指标诱导前后的相对变化值。结果与诱导前比较,诱导后两组VTI、左心室GLS、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FWLS明显降低(P<0.05);三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右心室E/E′)、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右心室MPI)明显升高(P<0.05)。诱导前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左心室E/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组比较,R组主动脉瓣速度时间积分变化值(ΔVTI)、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变化值(左心室ΔGLS)、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变化值(ΔTAPSE)、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变化值(右心室ΔFWLS)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做功指数变化值(左心室ΔMPI)、三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变化值(右心室ΔE/E′)、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变化值(右心室ΔMPI)明显升高(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值(ΔLVEF)、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变化值(左心室ΔE/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诱导和正压通气会诱发全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在低血容量患者中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诱导
正压通气
斑点追踪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脉僵硬度与影响高血压预后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松鹤
何胜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6-198,共3页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影响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发生和预后的危险因素众多,作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指标之一,动脉僵硬度不仅直接影响高血压预后,同时也与这些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
动脉僵硬度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斑点追踪技术在围术期心肌保护策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罗超
高巨
+1 位作者
陈勇
葛亚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04-1207,共4页
围术期心肌功能的准确评价在心肺疾病的诊断分级和预后评估中起着决定作用,但传统的监测手段常难以进行实时、动态评估且操作较为复杂。斑点追踪技术是近年来超声医学领域内的一种新技术,可以对心肌组织的斑点回声进行追踪,能实时、定...
围术期心肌功能的准确评价在心肺疾病的诊断分级和预后评估中起着决定作用,但传统的监测手段常难以进行实时、动态评估且操作较为复杂。斑点追踪技术是近年来超声医学领域内的一种新技术,可以对心肌组织的斑点回声进行追踪,能实时、定量监测围术期患者心肌功能变化。全文主要就斑点追踪技术在围术期心肌保护策略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评价围术期患者心肌功能变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斑点追踪
心肌保护
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麻醉诱导和正压通气对不同容量状态时双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罗超
高巨
杨柳青
葛亚丽
陈勇
机构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
江苏省
苏北人民医院
麻醉科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功能检查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3-104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1679)
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BRA2018020)。
文摘
目的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全麻诱导和正压通气对不同容量状态患者双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胃肠手术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50-70岁,ASAⅠ或Ⅱ级。入室监护后行容量负荷试验,20 min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50 ml。于容量负荷试验前、后分别测量左心室流出道(LVOT)直径(D)和主动脉瓣速度时间积分(VTI),记录容量负荷试验前、后每搏输出量(SV),并计算ΔSV。根据ΔSV将患者分为两组:容量反应性阳性组(R组,ΔSV≥15%,n=33)和容量反应性阴性组(N组,ΔSV<15%,n=27)。容量负荷试验结束后10 min麻醉诱导前,行第1次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随后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行肺保护性通气(V_(T)7 ml/kg,PEEP 5 cmH_(2)O,FiO_(2) 60%),待麻醉诱导后10 min血流动力学平稳,行第2次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诱导前和诱导后心肌功能参数,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左心室GLS)和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右心室FWLS),计算各指标诱导前后的相对变化值。结果与诱导前比较,诱导后两组VTI、左心室GLS、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FWLS明显降低(P<0.05);三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右心室E/E′)、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右心室MPI)明显升高(P<0.05)。诱导前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左心室E/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组比较,R组主动脉瓣速度时间积分变化值(ΔVTI)、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变化值(左心室ΔGLS)、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变化值(ΔTAPSE)、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变化值(右心室ΔFWLS)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做功指数变化值(左心室ΔMPI)、三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变化值(右心室ΔE/E′)、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变化值(右心室ΔMPI)明显升高(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值(ΔLVEF)、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变化值(左心室ΔE/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诱导和正压通气会诱发全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在低血容量患者中尤为显著。
关键词
麻醉诱导
正压通气
斑点追踪
心室功能
Keywords
Anaesthesia induction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Speckle tracking
Ventricular function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脉僵硬度与影响高血压预后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松鹤
何胜虎
机构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功能检查科
江苏省
苏北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6-198,共3页
文摘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影响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发生和预后的危险因素众多,作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指标之一,动脉僵硬度不仅直接影响高血压预后,同时也与这些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
动脉僵硬度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斑点追踪技术在围术期心肌保护策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罗超
高巨
陈勇
葛亚丽
机构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04-120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1936)
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Z2019145)。
文摘
围术期心肌功能的准确评价在心肺疾病的诊断分级和预后评估中起着决定作用,但传统的监测手段常难以进行实时、动态评估且操作较为复杂。斑点追踪技术是近年来超声医学领域内的一种新技术,可以对心肌组织的斑点回声进行追踪,能实时、定量监测围术期患者心肌功能变化。全文主要就斑点追踪技术在围术期心肌保护策略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评价围术期患者心肌功能变化提供帮助。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斑点追踪
心肌保护
心肌应变
Keywords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Speckle tracking
Myocardial protection
Myocardial strain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麻醉诱导和正压通气对不同容量状态时双心室功能的影响
罗超
高巨
杨柳青
葛亚丽
陈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动脉僵硬度与影响高血压预后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王松鹤
何胜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斑点追踪技术在围术期心肌保护策略中的应用进展
罗超
高巨
陈勇
葛亚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