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2WI序列纹理分析联合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分级 被引量:9
1
作者 石博文 叶靖 +3 位作者 段绍峰 赵泓博 刘路路 许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29-63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T2加权图像纹理分析联合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评价肾透明细胞癌(ccRCC)病理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cRCC的63例患者,术前行腹部3.0T MR扫描,首先使用ITK-Snap软件在T2序列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T2加权图像纹理分析联合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评价肾透明细胞癌(ccRCC)病理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cRCC的63例患者,术前行腹部3.0T MR扫描,首先使用ITK-Snap软件在T2序列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再采用A.K.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得到对术后病理分级最具有诊断价值的特征参数,最后构建随机森林(RF)机器学习模型对最具特征参数进行分类训练和测试。结果通过特征筛选后最后筛选出5个影像组学特征参数,分别为Uniformity、Compactness2、Correlation_AllDirection_offset7_SD、GLCMEntropy_AllDirection_offset7_SD和LongRunHigh GreyLevelEmphasis_angle90_offset7。使用RF模型计算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5%、100%、72%、0.87。结论基于T2WI图像纹理分析联合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对高级别和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帕金森病脑灌注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王雪 伍雅婷 +3 位作者 陆瑶 张洪英 尚松安 吴晶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9-997,共9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型动脉自旋标记(eASL)技术对细化帕金森病(PD)患者脑血流灌注损伤的价值以及在P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HC)中的分类效能。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7月-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34例PD患者及年龄、性别以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35...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型动脉自旋标记(eASL)技术对细化帕金森病(PD)患者脑血流灌注损伤的价值以及在P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HC)中的分类效能。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7月-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34例PD患者及年龄、性别以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35例HCs纳入本研究。采用eASL和常规ASL技术对每例被试行颅脑MR灌注成像,并通过数据后处理获取eASL定量参数[校正脑血流量(CBF)、动脉通过时间(ATT)]和常规ASL定量参数(未校正CBF)。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各项灌注参数的组间差异,并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有显著差异脑区的灌注参数值与临床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基于灌注参数构建机器学习模型,评估各分类模型对PD的诊断效能。结果:与未校正CBF相比,校正CBF能更为精准地检测出PD患者的运动相关责任脑区的灌注损伤,表现为PD患者右侧丘脑、双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等脑区的CBF值增高以及右侧额中回的CBF值减低(FWE校正,P<0.001);而且,PD组左侧额中回的ATT值缩短(FWE校正,P<0.001)。PD组左侧壳核、左侧中央前回及左侧中央后回的校正CBF值、左侧壳核的未校正CBF值均与运动功能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右侧角回的校正CBF值、左侧额中回的ATT值均与认知功能评分呈正相关(P<0.05)。未校正CBF模型在区分PD患者与HC受试者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校正CBF模型的AUC为0.85,基于eASL的多参数联合模型的AUC为0.87。Delong检验显示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优于未校正CBF模型(P<0.05)。结论:eASL技术能够准确显示PD患者灌注损伤脑区,并可反映脑组织ATT的异常改变,多灌注参数的结合能具有较好地PD分类诊断效能,从而为PD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石CT能谱最佳单能量图像在下肢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夏巍 宋旭升 +2 位作者 尹肖睿 李瑞雪 吴晶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42-845,共4页
目的采用CT能谱模式对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探讨宝石CT能谱提高下肢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地连续选择临床拟诊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4例采用CT能... 目的采用CT能谱模式对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探讨宝石CT能谱提高下肢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地连续选择临床拟诊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4例采用CT能谱模式行下肢动脉造影,对照组24例采用多层螺旋CT模式行下肢动脉造影。对两组图像中的髂总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及其分支进行测量,并计算对比噪声比,由2名影像诊断医师采用5分制独立评价两组图像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髂总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的CT值及对比噪声比均大于对照组(t=8.7、7.9、12.6、17.2,P<0.01),背景噪声小于对照组(t=1.5,P<0.01)。医师1、医师2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10分、90分和111分、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6、-8.0,P<0.01)。结论下肢动脉造影中使用CT能谱最佳千电子伏的单能量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多层螺旋CT混合能量模式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宝石能谱成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梅毒MRI表现及血流灌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洁 叶靖 张洪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提高对神经梅毒MRI特点的认识,并探讨MR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在神经梅毒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苏北人民医院确诊为神经梅毒的13例患者(研究组),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3~65岁;选取20... 目的提高对神经梅毒MRI特点的认识,并探讨MR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在神经梅毒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苏北人民医院确诊为神经梅毒的13例患者(研究组),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3~65岁;选取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行常规头颅MR检查及ASL扫描。分别在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小脑半球皮层勾画感兴趣区测量脑血流量(CBF)。评价两组各部位CBF的差别。研究组中6例患者在开始治疗后1周到2个月内复查常规头颅MR及ASL扫描,比较治疗前后MRI表现及CBF的变化。结果 13例患者共发现21处病灶,其中额叶5处,颞叶8处,半卵圆中心、顶叶、枕叶和基底节区各2处,呈散在、多发或大片状异常信号。研究组额叶、顶叶及颞叶CBF值分别为(63.22±5.41)ml/(min·100 g)、(65.63±5.12)ml/(min·100 g)和(72.12±4.81)ml/(min·100 g),均高于对照组相应部位[(42.67±4.89 ml/(min·100 g)、(43.76±5.43)ml/(min·100 g)和(47.27±5.15)ml/(min·100 g),P<0.05]。6例患者正规治疗后复查,原CBF值降低的部位现未见明显变化,而原CBF值升高的部位现减低。结论神经梅毒的MRI表现多样,无特异性。神经梅毒ASL反映脑血流灌注改变和神经梅毒疗效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磁共振成像 血液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原发性输卵管癌与卵巢囊腺癌的CT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洁 吴晶涛 陈文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4-85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典型原发性输卵管癌(PCFT)和卵巢囊腺癌(OCA)的临床及CT影像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不典型PCFT患者(PCFT组)和20例OCA患者(OCA组)的CT检查和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A125值、临... 目的探讨不典型原发性输卵管癌(PCFT)和卵巢囊腺癌(OCA)的临床及CT影像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不典型PCFT患者(PCFT组)和20例OCA患者(OCA组)的CT检查和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A125值、临床表现及CT特征。结果 PCFT组和OCA组CA125值分别为(486.13±23.89)U/ml和(1606.94±62.86)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FT组和OCA组阴道流血与阴道排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FT组CT表现不规则实性肿块4例,囊实性肿块8例,无囊性肿块;OCA组无不规则实性肿块,囊实性肿块16例,囊性肿块4例;两组实性肿块、囊实性肿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侧卵巢静脉直径、患侧子宫圆韧带直径、病灶体积、病灶增强扫描后静脉期与延迟期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转移淋巴结大小、病灶平扫与动脉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均血清CA125值、阴道流血与阴道排液等临床表现与患侧卵巢静脉直径、患侧子宫圆韧带直径、病灶体积、病灶增强扫描后静脉期与延迟期CT值相结合是诊断PCFT与OCA的鉴别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肿瘤 卵巢肿瘤 囊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A-125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图像预处理全脑平均信号对静息态网络连接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洪英 陈文新 +4 位作者 田彤彤 叶靖 李洁 尹昳丽 吴晶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897-901,共5页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预处理步骤中去除与非去除全脑平均信号对功能网络连接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23例健康受试者接受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以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及前额叶背外侧区(dorsal lateral p...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预处理步骤中去除与非去除全脑平均信号对功能网络连接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23例健康受试者接受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以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及前额叶背外侧区(dors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 LPFC)分别为种子区,用时程相关分析方法分别获取默认网络及执行网络以及其负相关网络;在其他图像预处理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计算去除与非去除全脑平均信号时功能网络连接性在组内特征,及配对双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以PCC、d LPFC为种子区的组内分析显示能定位默认网络及执行网络,并能获得其负相关网络;经Alphasim校正的P<0.005统计阈值下的配对t检验发现,非去除较去除全脑平均信号的PCC、d LPFC正相关网络连接性在全脑水平显著增强。结论本研究证明了去除与非去除全脑平均信号两种模式预处理产生不同的脑网络特征,非去除全脑平均信号导致全脑功能连接性向正相关偏移。所以在体素水平的脑网络分析中,全脑平均信号的预处理问题应给予足够重视,建议在国内的相关磁共振脑功能连接分析研究中同时展示去除与非去除全脑平均信号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全脑平均信号 磁共振成像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纹理分析联合机器学习对椎体隐匿性骨折辅助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18
7
作者 彭云 王猛 +3 位作者 刘畅 贾宏茹 吴晶涛 罗先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8-275,共8页
目的:探究CT纹理分析联合机器学习多层感知模型对椎体隐匿性骨折早期检出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84例经MRI证实为胸/腰椎隐匿性骨折病例的CT资料,每例患者选择一个隐匿性骨折椎体纳入实验组,选择一个相邻... 目的:探究CT纹理分析联合机器学习多层感知模型对椎体隐匿性骨折早期检出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84例经MRI证实为胸/腰椎隐匿性骨折病例的CT资料,每例患者选择一个隐匿性骨折椎体纳入实验组,选择一个相邻正常椎体纳入对照组.对CT图像进行标准化后,使用A.K.(artificial intelligent kit)软件分别提取椎体CT矢状位及轴位图像纹理特征.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椎体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M-W秩和检验以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依次对训练组椎体矢状位及轴位CT图像纹理参数进行筛选,采用多层感知模型对筛选出的参数进行建模,最后采用验证组验证其诊断效能.结果:椎体矢状位CT图像纹理参数筛选后获得最低密度值、能量、峰度、低密度增强值、Hara方差5个参数,对训练组参数进行学习建立多层感知模型后,训练组与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00和0.84.椎体轴位CT图像纹理特征进行筛选后获得均值、能量、均质性、偏度、范围、区域百分比6个参数,对训练组参数进行学习建立多层感知模型后,训练组与验证组的AUC分别为1.00和0.85.结论:机器学习多层感知模型对椎体CT图像纹理特征进行筛选及建模,能够辅助诊断椎体隐匿性骨折,从而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纹理分析 隐匿性骨折 多层感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石CT能谱成像140keV单能图结合水基图检查肝脏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军 叶靖 +6 位作者 孙骏 吴晶涛 王守安 罗先富 孙继全 朱庆强 王志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SI)140keV单能图结合水基图扫查肝脏的价值。方法对45例接受肝脏平扫和增强扫描CT患者,在完成常规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后,采用肝脏能谱后处理分析软件生成140keV单能图和水基图;比较平扫图像、140keV单能图和水... 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SI)140keV单能图结合水基图扫查肝脏的价值。方法对45例接受肝脏平扫和增强扫描CT患者,在完成常规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后,采用肝脏能谱后处理分析软件生成140keV单能图和水基图;比较平扫图像、140keV单能图和水基图对肝内病灶的显示情况,对比分析平扫图像与140keV单能图中肝脏、肌肉的CT值、SNR以及单期和总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在显示病灶方面,140keV单能图、水基图与平扫图像无明显差异;肝脏CT值140keV单能图略高于平扫图像,而SNR 140keV单能图低于平扫图像(P均<0.05);140keV单能图和水基图的总CTDIvol和DLP均低于平扫图像(P均<0.05)。结论 GSI肝脏三期增强扫描中,利用140keV单能图结合水基图有可能取代平扫图像,以利于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小肠造影与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对Crohn病活动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可乐 李响 +3 位作者 王兴东 李德龙 朱庆强 陈文新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MR小肠造影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评估Crohn病(Crohndisease,CD)患者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CD常规MR小肠造影及DWI特征,基于肠壁增厚、肠壁异常强化、肠壁DWI信号及... 目的探讨常规MR小肠造影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评估Crohn病(Crohndisease,CD)患者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CD常规MR小肠造影及DWI特征,基于肠壁增厚、肠壁异常强化、肠壁DWI信号及ADC值、肠腔狭窄后扩张、"木梳征"、肠系膜肿大淋巴结、瘘管、溃疡、脓肿、腹腔蜂窝织炎10个征象,制定CD活动性的MR影像诊断标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ROC曲线评价ADC值诊断CD活动性的诊断效能,3.0 T MRI与临床及病理评估CD活动度之间的一致性采用Kappa值分析,非活动性CD肠壁及活动性CD肠壁ADC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共评估了232组肠段,共发现116组肠段有异常。受累肠壁的平均厚度为(8.18±0.29)mm。49例CD,病变活动期41例,活动期指标:肠壁分层、中~重度强化、溃疡、肠腔狭窄后扩张、木梳征、淋巴结肿大、蜂窝织炎,发生例数分别为:(33、39、21、18、22、19、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567、30.467、7.171、5.552、7.790、6.055、6.055,P<0.05或0.01)。CD活动期,DWI(b=1000)显示病变肠壁呈明显高信号,信号明显高于非活动期CD肠壁。活动期CD肠壁ADC值(0.89~1.31)×10-3 mm2/s,平均(1.08±0.12)×10-3 mm2/s。非活动期CD肠壁ADC值(1.16~1.56)×10-3 mm2/s,平均ADC值(1.35±0.15)×10-3 mm2/s。非活动期CD肠壁ADC值升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6,P<0.01)。ROC分析鉴别CD活动性和非活动性的ADC值诊断阈值为1.145×10-3 mm2/s,在该阈值时,CD活动性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73.2%。MR小肠造影诊断CD活动度评分为7.63±1.06,其中40例患者的评分>5分,诊断为CD活动期。MR小肠造影与DWI相结合,对CD活动性的定位准确率为100%,敏感度为97.4%,特异度为80.0%,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为88.9%,Kappa值为0.832(P<0.05)。结论在传统的MRI序列基础上,应用DWI成像技术,对于CD活动性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小肠造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合理化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技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巍 尹肖睿 +1 位作者 吴晶涛 吴海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14-1917,共4页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在不同扫描参数及呼吸模式下的肺动脉强化程度,探讨获得最佳图像质量的合理化技术。方法前瞻性选择90例接受MSCTPA检查的PE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Ⅰ、Ⅱ、Ⅲ组,分别设定50、80、120HU作为监测阈值进...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在不同扫描参数及呼吸模式下的肺动脉强化程度,探讨获得最佳图像质量的合理化技术。方法前瞻性选择90例接受MSCTPA检查的PE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Ⅰ、Ⅱ、Ⅲ组,分别设定50、80、120HU作为监测阈值进行追踪触发扫描;将每组再随机均分为A、B两亚组,分别于平静呼吸状态下进行扫描或吸气后屏气进行扫描,比较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强化CT值及不同组别MSCTPA的重建图像质量。结果Ⅰ、Ⅱ、Ⅲ组肺动脉CT值分别为(488.12±17.21)HU、(344.53±10.43)HU、(181.95±24.13)HU(P<0.05);肺静脉CT值分别为(92.26±16.76)HU、(210.57±18.28)HU、(320.82±26.25)HU(P<0.05);主动脉CT值分别为(128.48±20.36)HU、(280.35±25.56)HU、(402.75±32.64)HU(P<0.05)。ⅠA、ⅠB亚组肺动脉干CT值分别为(502.28±9.34)HU、(474.94±11.78)HU(P=0.446);ⅡA、ⅡB组肺动脉干CT值分别为(352.47±8.16)HU、(336.38±6.46)HU(P=0.034);ⅢA、ⅢB组肺动脉干CT值分别为(197.32±7.34)HU、(165.78±24.67)HU(P=0.005)。Ⅰ、Ⅱ、Ⅲ各组图像质量评分均值分别为3.97、3.43、2.60分。结论 MSCTPA中,设定50HU为监测阈值,于平静呼吸下行追踪触发扫描,可获得最佳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监测阈值 呼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韦艳秋 董珍 +6 位作者 徐耀 马灿灿 李琳 胡月 张洪英 姜君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9-613,共5页
目的总结帕金森病认知障碍(PDCI)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9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166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正常组52例(MoCA评分≥26... 目的总结帕金森病认知障碍(PDCI)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9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166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正常组52例(MoCA评分≥26分),PDCI组114例(MoCA评分<26分)。方法采用MoCA评分评估认知,PD统一评定量表(UPDRS)、Hoehn Yahr(H-Y)分期、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自主神经量表(SCOPA-AU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结果入选者中,PDCI发生率为68.7%。PDCI组年龄、病程、步态慌张、冻结、翻身困难、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农药接触史、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男性和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DCI组UPDRS总分、UPDRSⅡ、UPDRSⅢ、H-Y分期、FSS、HDRS、HAMA、NMSQ、SCOPA-AUT、PSQI评分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5,95%CI:1.008~1.213,P=0.033)、病程(OR=1.454,95%CI:1.163~1.819,P=0.001)、受教育年限(OR=0.627,95%CI:0.524~0.749,P=0.001)、FSS评分(OR=1.921,95%CI:1.113~3.313,P=0.019)、SCOPA-AUT评分(OR=1.117,95%CI:1.002~1.246,P=0.047)与PDCI独立相关。结论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疲劳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较严重的P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Α突触核蛋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关节摄影中DR VolumnRAD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夏巍 尹肖睿 +1 位作者 周媛 吴海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68-2369,共2页
寰枢椎是头与脊柱的连接、移行部位,具有较复杂且独特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寰枢椎常规张口位摄片成为X线摄片的难点。本文采用GE Discovery XR650型DR的VolumnRAD连续断层融合成像(digital tomosynthesis,DTS)技术,探讨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寰枢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