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凡国华 谢金兰 +1 位作者 宋亚男 谢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无湿化与湿化两种吸氧模式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9月住院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00例,按入住病室分为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湿化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采用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比较两组不同吸氧... 目的探讨无湿化与湿化两种吸氧模式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9月住院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00例,按入住病室分为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湿化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采用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比较两组不同吸氧时间的舒适度、湿化瓶细菌污染情况、睡眠质量以及执行两种吸氧模式的操作耗费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吸氧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湿化瓶细菌污染率比较:吸氧24 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吸氧48 h和72 h时对照组湿化瓶细菌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 <0. 05,P <0. 01)。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1);护士执行无湿化吸氧的操作时间比执行湿化吸氧的操作时间显著缩短(P <0. 01)。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实施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可减少湿化瓶细菌污染率,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护士的操作时间,且不增加患者呼吸道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氧疗 中低流量吸氧 无湿化吸氧 细菌污染 患者舒适 睡眠质量 护理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日间病房管理模式及效果的差异性探讨 被引量:34
2
作者 凡国华 徐兴祥 +2 位作者 林征 王丽君 梁文园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0期1244-1247,共4页
通过开展病区内日间病房与独立日间病房两种模式,有效缓解了患者多、床位有限、住院难、费用高等问题,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两种日间病房模式在运行管理及服务流程方面的差异,比较了两种日间病房2014年各项运行效率指标,分析了两... 通过开展病区内日间病房与独立日间病房两种模式,有效缓解了患者多、床位有限、住院难、费用高等问题,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两种日间病房模式在运行管理及服务流程方面的差异,比较了两种日间病房2014年各项运行效率指标,分析了两种管理模式中各自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结合实践提出了整改措施,为进一步建立、完善多种日间病房管理模式、适应医改新要求,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病房 管理 差异性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耳穴联合腧穴治疗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凡国华 宋亚男 +1 位作者 孙静云 卢开信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9期1803-1807,共5页
目的观察揿针耳穴联合腧穴治疗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12月我院呼吸科化疗期间出现睡眠障碍的肺癌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予揿针耳穴联合腧穴,对照组予以口服艾司唑... 目的观察揿针耳穴联合腧穴治疗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12月我院呼吸科化疗期间出现睡眠障碍的肺癌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予揿针耳穴联合腧穴,对照组予以口服艾司唑仑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随访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治疗后及随访时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SQI评分时间的主效应显著(P<0.01),组间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显著(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6%和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1.4%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耳穴联合腧穴疗法、口服艾司唑仑均能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状况,而揿针疗法具有疗效持久、不易复发、无不良反应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耳穴联合腧穴 肺癌 化疗 睡眠障碍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案管理对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晓红 曾燕 +1 位作者 杨进 丁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对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行膀胱癌手术治疗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患者术后均常规膀胱内灌注化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观察患者化疗期间不良...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对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行膀胱癌手术治疗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患者术后均常规膀胱内灌注化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观察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自制量表调查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时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纳入最终研究。治疗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我护理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干预后治疗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的实施能降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 膀胱肿瘤 灌注化疗 自我护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合一吸痰盒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凡国华 刘云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4期381-381,共1页
吸痰是一种高度危险的操作,在临床上因其操作流程不当或物品管理不规范而引起的呼吸道相关性感染多有报道[1-2]。按照吸痰操作的标准要求:吸痰管在吸痰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要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3]。而现在常规使用的吸痰包内仅有吸痰管... 吸痰是一种高度危险的操作,在临床上因其操作流程不当或物品管理不规范而引起的呼吸道相关性感染多有报道[1-2]。按照吸痰操作的标准要求:吸痰管在吸痰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要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3]。而现在常规使用的吸痰包内仅有吸痰管和手套,所以操作前常需另外准备一次性换药碗来盛装冲洗用水,以保证吸痰各个步骤的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盒 吸痰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盛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1期274-275,共2页
目的:探究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REF组和TRE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解痉等常规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REF组和TRE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解痉等常规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TRE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哮喘症状的评分、活动受限的评分、心理状况的评分、对刺激源反应的评分及对自身健康关心程度的评分。结果 :接受治护后,TRE组患者哮喘症状的评分、活动受限的评分、心理状况的评分、对刺激源反应的评分及对自身健康关心程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支气管哮喘 老年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妍 徐兴祥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3期32-37,共6页
高通量测序技术又称二代测序技术(NGS),与被认为是第一代测序技术的传统Sanger毛细管电泳测序方法相比,二代测序技术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通量的数据,并实现大规模的基因组研究,单次运行数据量大,可以同时对数百万个DNA分子实施测序。... 高通量测序技术又称二代测序技术(NGS),与被认为是第一代测序技术的传统Sanger毛细管电泳测序方法相比,二代测序技术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通量的数据,并实现大规模的基因组研究,单次运行数据量大,可以同时对数百万个DNA分子实施测序。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二代测序平台已逐渐被引入包括肿瘤学在内的众多领域中,如临床诊断,农业基因组学和法医学等。尽管NGS目前已广泛用于目的性研究,但由于该方法的新颖性,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尚未完全指南式化,大多数临床医生对NGS认知及解读能力参差不齐。该文就NGS方法、原理及其优劣性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利用NGS技术对疾病进行更全方位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454焦磷酸测序 Solexa测序 SOLiD测序 DNA测序 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生活质量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5
8
作者 冯春霞 乔云飞 +2 位作者 肖文焕 王莉 戴明娣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6期75-79,共5页
目的调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生活质量的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43名首发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入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2组的生活质量... 目的调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生活质量的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43名首发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入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2组的生活质量,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汉密尔顿抑郁(HAMD)和焦虑量表(HAMA)分别评估患者的家庭功能情况、抑郁和焦虑情绪。结果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方面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AMA(β=-0.475,t=-3.458,P=0.001)是患者生活质量心理领域的独立危险因素;阴性症状(β=-0.520,t=-4.031,P<0.001)和受教育程度(β=0.269,t=2.083,P=0.044)是患者环境领域的独立影响因素;FACESII-CV适应性(β=0.590,t=4.879,P<0.001)和HAMA(β=-0.249,t=-2.060,P=0.046)是患者生理领域的独立影响因素;FACESII-CV亲密度(β=0.671,t=5.792,P<0.001)是患者社会关系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精神症状、抑郁、焦虑和家庭功能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醒医护人员对处于缓解期患者仍需要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专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缓解期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巧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8期270-271,共2页
目的:分析对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科107病区接受内科药物治疗的60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均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 目的:分析对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科107病区接受内科药物治疗的60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均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护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咯血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较高,其病情的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显著缩短其咯血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从而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咯血 针对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