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艺参数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性和抗水化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瑞 孙旭东 +5 位作者 魏瀚 袁彪 王俊涛 袁林 刘士范 陈松林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了研究各因素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其制备工艺,以板状刚玉、Al粉、电熔锆刚玉、活性氧化铝粉、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使用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采用液压成型制成?50 mm×50 mm的圆柱体试样,... 为了研究各因素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其制备工艺,以板状刚玉、Al粉、电熔锆刚玉、活性氧化铝粉、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使用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采用液压成型制成?50 mm×50 mm的圆柱体试样,在埋碳气氛下对试样进行了热处理。选取Al粉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6%、9%和12%)、石墨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5%、15%和25%)、热处理温度(680、950、1 500℃)和保温时间(3、6、9 h)为研究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正交设计,分析了其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Al粉加入量和石墨加入量为影响抗氧化性能的主要因素,而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为次要因素;2)Al粉加入量和热处理温度是影响抗水化性能的主要因素,而石墨加入量和保温时间为次要因素;3)综合考虑,最优工艺为:Al粉加入量9%(w),石墨加入量5%(w),热处理温度1 500℃,保温时间6 h,制备的试样中存在柱状的Al_(4)O_(4)C,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抗氧化和抗水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C耐火材料 Al_(4)O_(4)C 抗水化性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炭黑和鳞片石墨对低碳铝碳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廖宁 李亚伟 +2 位作者 桑绍柏 陈松林 曾鲁举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2,共7页
采用板状刚玉(3.0~1.0、1.0~0.5、0.6~0.2、≤0.3、≤0.045和≤0.02 mm )、活性氧化铝微粉(≤2μm)、单质硅(≤0.045 mm)为主要原料,引入纳米炭黑(N220型)或天然鳞片石墨(≤0.074 mm)为碳源,在埋焦炭条件下经... 采用板状刚玉(3.0~1.0、1.0~0.5、0.6~0.2、≤0.3、≤0.045和≤0.02 mm )、活性氧化铝微粉(≤2μm)、单质硅(≤0.045 mm)为主要原料,引入纳米炭黑(N220型)或天然鳞片石墨(≤0.074 mm)为碳源,在埋焦炭条件下经800、1000、1200和1400℃处理制备了低碳 Al2O3-C耐火材料。对比研究了炭黑和鳞片石墨不同加入量对试样的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的影响。采用三点弯曲法研究两种碳源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取水淬冷法研究材料的抗热震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材料的物相组成变化,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当铝碳材料处理温度低于1000℃时,碳源种类对其强度影响不明显;当处理温度高于1200℃时,由于更多碳化硅晶须的生成,添加石墨试样的强度远高于添加纳米炭黑的铝碳材料。2)纳米炭黑粒径小,易填充于氧化铝颗粒间隙并形成纳米碳网络,有利于吸收和平衡热膨胀和收缩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其热震后强度保持率高于含石墨的铝碳材料。3)通过纳米炭黑与微米鳞片石墨的有效复合可以制备出强度高,抗热震性好的低碳铝碳耐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炭黑 鳞片石墨 力学性能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合成理论基础和合成SiC/Si_3N_4复相原料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松林 曾鲁举 +5 位作者 曾大凡 袁林 王俊涛 魏翰 徐如林 李江涛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综述了燃烧合成法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基础,并介绍了计算机模拟燃烧合成过程的研究进展。随着高性能SiC/Si3N4纳米陶瓷的发展,采用燃烧合成方法廉价制备SiC/Si3N4原料粉体将成为研究热点,机械活化法、化学激励法、气相法、低温合成法... 综述了燃烧合成法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基础,并介绍了计算机模拟燃烧合成过程的研究进展。随着高性能SiC/Si3N4纳米陶瓷的发展,采用燃烧合成方法廉价制备SiC/Si3N4原料粉体将成为研究热点,机械活化法、化学激励法、气相法、低温合成法、复合法和计算机模拟等技术将加速高性能SiC/Si3N4原料粉体商业化开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Si3N4复相原料 燃烧合成 热力学 动力学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