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性分区异常下限衬值法圈定化探异常的优劣:以江苏金山地区为例
1
作者 杨用彪 曹积飞 +1 位作者 王丽娟 黄顺生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8-325,共8页
笔者以金山地区1∶10000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例,利用岩性分区异常下限衬值法圈定异常,通过与传统方法对比,发现岩性分区异常下限衬值法可以有效避免岩性对异常的控制作用,消除背景的影响,圈定的化探异常能提供更有效的找矿信息。通... 笔者以金山地区1∶10000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例,利用岩性分区异常下限衬值法圈定异常,通过与传统方法对比,发现岩性分区异常下限衬值法可以有效避免岩性对异常的控制作用,消除背景的影响,圈定的化探异常能提供更有效的找矿信息。通过野外踏勘和异常查证,并对有找矿意义的重点异常进行槽探、钻探验证,发现具工业价值钨矿体和铅锌矿脉。研究表明,利用岩性分区异常下限衬值法在岩性较复杂区确定异常下限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探异常圈定 异常下限衬值法 岩性分区 MAPGIS异常图绘制 江苏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井干热岩超临界发电系统工质优选
2
作者 孙斌 杜建国 +3 位作者 王令宝 卜宪标 龚宇烈 李华山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945-4953,共9页
U型井超临界循环发电技术是开发干热岩的重要途径,其中循环工质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建立了U型井干热岩超临界发电系统模型,分析了7种制冷剂作为U型井超临界发电系统循环工质的应用潜力,研究了流体流量、垂直井深度、水... U型井超临界循环发电技术是开发干热岩的重要途径,其中循环工质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建立了U型井干热岩超临界发电系统模型,分析了7种制冷剂作为U型井超临界发电系统循环工质的应用潜力,研究了流体流量、垂直井深度、水平井长度、地温梯度和岩石热导率对系统发电能力和经济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将所得结果与CO_(2)进行对比,旨在选择出理想的循环工质。选用的性能指标为年均发电量和平准化度电成本。结果表明,工况条件发生变化时,不同工质年均发电量的变化规律非常相似,平准化度电成本则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情况,7种备选流体中,R152a和R143a的性能表现优于CO_(2),R152a在所研究的工况范围内具有更大的年均发电量和更小的平准化度电成本,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循环工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U型井 闭式地热系统 地热发电 循环工质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加玄武岩对小麦生长和籽粒干重的影响
3
作者 高伟斌 王少华 +2 位作者 王浩贤 陈旸 王一剑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0-870,共11页
为探究玄武岩对农作物生长和籽粒干重的影响,研究了温室条件下向农田土壤中施加不同粒径的玄武岩粉末(粗粒粒径<1000μm,细粒粒径<100μm,施加量为5 kg·m^(-2))对小麦籽粒干重、不同生长阶段小麦器官中主量元素(K,Ca,Mg)含... 为探究玄武岩对农作物生长和籽粒干重的影响,研究了温室条件下向农田土壤中施加不同粒径的玄武岩粉末(粗粒粒径<1000μm,细粒粒径<100μm,施加量为5 kg·m^(-2))对小麦籽粒干重、不同生长阶段小麦器官中主量元素(K,Ca,Mg)含量和土壤潜在可交换阳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玄武岩粉末可以促进小麦植株(尤其是叶和穗)的生长并提高小麦籽粒干重.在小麦生长的整个阶段,小麦器官中单种主量元素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但小麦植株中K,Ca,Mg的含量随小麦的生长而增加,且施加玄武岩的效果更显著(P<0.01).施加玄武岩没有提高土壤潜在可交换离子总量(P<0.01).研究表明施加玄武岩粉末可以提高小麦籽粒干重,促进小麦生长,并改善小麦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风化 玄武岩 矿质元素 硅酸盐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