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versus Lobectomy for Operable Stage Ⅰ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A Pooled Analysis of Two Randomized Trials——胸外科医生的解读 被引量:101
1
作者 许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1-322,共2页
最近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胸部肿瘤放疗科的张玉蛟教授在国际著名杂志The Lancet Oncology上发表了一项随机研究结果[1]。该研究汇总分析了2项(共58例)对比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SABR)和手术在... 最近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胸部肿瘤放疗科的张玉蛟教授在国际著名杂志The Lancet Oncology上发表了一项随机研究结果[1]。该研究汇总分析了2项(共58例)对比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SABR)和手术在可手术I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作用的随机研究。该研究对可手术的I期NSCLC患者应用SABR和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法(有创性手术治疗)的总生存期、复发率及毒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手术组及SABR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9%和95%,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0%和86%;手术组中有6例患者死亡,而SABR组中仅1例死亡;SABR组未发现严重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医生 胸部 ANDERSON 手术治疗 肿瘤放疗科 NSCLC 解读 LANC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手术致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建 许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205-208,共4页
随着胸外科的发展,围手术期并发的急性肺损伤,已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术中多种因素会导致急性肺损伤,现就胸外科手术中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措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急性肺损伤 研究进展 治疗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治疗侵犯心脏大血管的局部晚期肺癌 被引量:19
3
作者 许林 袁方良 +7 位作者 俞明锋 邱宁雷 刘建良 蒋明 黄建峰 范朝晖 胡振东 陆欣欣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 总结外科手术治疗侵犯心脏大血管的局部晚期肺癌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80~ 2 0 0 1年 118例侵犯心脏大血管肺癌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118例患者中左心房及左心耳部分切除术3 8例 ,肺动脉成形术 48例 ,上腔静脉置换或... 目的 总结外科手术治疗侵犯心脏大血管的局部晚期肺癌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80~ 2 0 0 1年 118例侵犯心脏大血管肺癌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118例患者中左心房及左心耳部分切除术3 8例 ,肺动脉成形术 48例 ,上腔静脉置换或部分切除 2 5例 ,肺动脉圆锥部分切除 3例 ,自体肺叶再植 4例。全组无手术死亡 ,本组 1年生存率为 72 .68% ,3年生存率为 5 5 .2 0 % ,5年生存率为 2 8.62 % ,10年生存率为2 0 .3 6%。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侵犯心脏大血管的局部晚期肺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心脏大血管的局部晚期肺癌 肺肿瘤 外科治疗 心脏大血管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三管法”介入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 被引量:19
4
作者 尹国文 陈世晞 +5 位作者 冯纯伟 张勤 胡振东 席玮 吴建达 余明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812-814,共3页
目的探讨新"三管法"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价值。方法透视下对27例明确诊断为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用介入方法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瘘腔引流管,同时保留胸腔引流管。经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瘘腔引流管,胸... 目的探讨新"三管法"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价值。方法透视下对27例明确诊断为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用介入方法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瘘腔引流管,同时保留胸腔引流管。经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瘘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行负压吸引,充分引流瘘腔脓液。结果27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瘘口平均愈合时间23d。结论介入方法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瘘腔引流管,同时保留胸腔引流管的新"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安全、有效、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吻合口 引流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外科中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建 许林 +3 位作者 蒋峰 丁忠海 杨民 张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建立兔单侧肺血管阻断后再开放模型,用于探讨肺外科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方法:同种新西兰白兔96只,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对照组(n=36);Ⅱ组为单纯阻断肺动脉组(n=30);Ⅲ组为阻断肺循环组(n=30)。术中监测动物血流动力学指标;... 目的:建立兔单侧肺血管阻断后再开放模型,用于探讨肺外科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方法:同种新西兰白兔96只,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对照组(n=36);Ⅱ组为单纯阻断肺动脉组(n=30);Ⅲ组为阻断肺循环组(n=30)。术中监测动物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开胸时(仅Ⅰ组)、缺血1h和再灌注1、2、4、6h测定左肺静脉血氧分压;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取肺组织作病理学观察,并测定手术侧肺湿/干比。结果:各组动物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在缺血1h和再灌注1、2、4、6h,Ⅰ组与Ⅱ、Ⅲ组相比,氧分压、肺湿/干重比及肺组织中MDA含量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和P<0.01),Ⅲ组与Ⅱ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Ⅲ组呈现相似的肺损伤病理改变过程,均在再灌注4h出现较为明显的肺损伤,再灌注6h肺损伤呈恢复趋势。结论:该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肺外科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外科 缺血-再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及上消化道重复癌32例外科治疗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勤 魏林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58-259,共2页
我科1978年1月至1995年7月手术治疗食管及贲门癌4171例,其中食管及上消化道重复癌32例。重复癌较易漏诊,所以对适合手术的食管及贲门癌患者,应常规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在进行食管镜检查时应注意有重复癌的可能。对... 我科1978年1月至1995年7月手术治疗食管及贲门癌4171例,其中食管及上消化道重复癌32例。重复癌较易漏诊,所以对适合手术的食管及贲门癌患者,应常规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在进行食管镜检查时应注意有重复癌的可能。对食管及上消化道重复癌,手术治疗效果已基本肯定。应在明确诊断上予以重视,以便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保证手术质量,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上消化道肿瘤 重复癌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外科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特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建 许林 +3 位作者 蒋峰 丁忠海 杨民 张彤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675-680,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血管阻断术是局部晚期中央型肺癌外科治疗中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单纯肺动脉阻断和单侧肺循环阻断。然而,肺血管的阻断与再通必然会导致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研究通过建立兔左侧肺血管的阻断及再开放动物模型,探讨肺外科中... 背景与目的肺血管阻断术是局部晚期中央型肺癌外科治疗中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单纯肺动脉阻断和单侧肺循环阻断。然而,肺血管的阻断与再通必然会导致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研究通过建立兔左侧肺血管的阻断及再开放动物模型,探讨肺外科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为临床肺血管阻断术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14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对照组(n=42);Ⅱ组为单纯左侧肺动脉阻断组(n=36);Ⅲ组为左侧肺循环阻断组(n=36)。术中监测动物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开胸时(Ⅰ组)、缺血1h和再灌注1h、2h、4h、6h、24h检测左肺静脉动脉血氧分压;检测肺组织中MDA含量;取肺组织作病理学观察;并测定手术侧肺湿/干重比。结果各组动物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在缺血1h和再灌注1h、2h、4h、6h,Ⅰ组与Ⅱ、Ⅲ组相比,血氧分压、肺湿/干重比及肺组织中MDA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Ⅲ组与Ⅱ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再灌注24h后,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相同的时间点,Ⅱ、Ⅲ组呈现相似的肺损伤病理改变,且较为明显的肺损伤出现在再灌注4h,再灌注6h肺损伤均呈恢复趋势,再灌注24h肺损伤大致恢复正常。结论肺外科中,单侧肺循环阻断与单纯肺动脉阻断1h后再开放所致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变相似,且均是可逆的,1h的阻断时限对于患侧肺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肺损伤 肺循环 动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6
8
作者 钱冬兰 张伟 刘腊根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6期35-36,共2页
总结23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乳糜胸的观察和护理。重点加强对胸腔引流液的观察,正确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做好呼吸道管理,合理营养支持,重视饮食宣教。除1例经生长抑素治疗无效、行二次开胸结扎胸导管治愈外,余22例应用生长抑素保守治... 总结23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乳糜胸的观察和护理。重点加强对胸腔引流液的观察,正确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做好呼吸道管理,合理营养支持,重视饮食宣教。除1例经生长抑素治疗无效、行二次开胸结扎胸导管治愈外,余22例应用生长抑素保守治疗均治愈,治愈时间8~22d,平均11.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并发症 乳糜胸 生长抑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癌手术胸腹联合切口径路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尔炘 明学志 张庆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口径路的选择,以求彻底切除病灶及清除转移淋巴结。方法:采用胸腹联合切口46例,经腹259例,经胸617例。比较胸内下段食管旁、幽门上、肝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及清除率。结果:胸腹联合切口组胸内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率13.04%,...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口径路的选择,以求彻底切除病灶及清除转移淋巴结。方法:采用胸腹联合切口46例,经腹259例,经胸617例。比较胸内下段食管旁、幽门上、肝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及清除率。结果:胸腹联合切口组胸内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率13.04%,幽门上、肝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19.56%,均得到清除,没有发生呃逆及残胃排空延缓。结论:贲门癌患者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采用胸腹联合切口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外科手术 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肿瘤患者医患共同决策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19
10
作者 项进 张特 尹荣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2期20-21,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也在持续升高。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肿瘤都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肺癌则是目前肿瘤中的头号杀手。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肺癌的早期筛查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也在持续升高。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肿瘤都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肺癌则是目前肿瘤中的头号杀手。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肺癌的早期筛查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恶性肿瘤是特殊的疾病,其临床决策过程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也需要多次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笔者将结合自身在江苏省肿瘤医院与临床肿瘤患者的沟通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共同决策 肿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支镜在胸部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庆震 张勤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98-298,共1页
胸部手术后,产生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食管癌为7%,肺切除为4.4%。其中部分患者气管内分泌物积聚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严重时威胁生命。本科自1985年至1992年8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处理此种病人43例,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胸部外科手术 支气管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低剂量CT联合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王峻 孟丽娟 +4 位作者 王友 刘福银 樊卫飞 杨民 许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754-756,共3页
肺癌高居我国肿瘤相关死亡的首位。其早期常无特异症状,绝大多数患者临床诊断时已属晚期,50%以上的患者失去手术机会[1],故5年生存率甚低。如何提高早期诊断率是当前降低疾病相关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肺癌 肺肿瘤 P16 甲基化 烷基化 钙化结节 低剂量 基因 血清 早期诊断 胸部 躯干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评分系统在肿瘤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鸿宇(综述) 许林(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5-770,共6页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患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趋势。目前临床普遍采用TNM分期系统来评估患者的预后,然而该系统在临床实践中受到了挑战,有研究表明,相同TNM分期的患者术后生存周期存在显著差异。以肿瘤细胞类型、分子通...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患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趋势。目前临床普遍采用TNM分期系统来评估患者的预后,然而该系统在临床实践中受到了挑战,有研究表明,相同TNM分期的患者术后生存周期存在显著差异。以肿瘤细胞类型、分子通路、突变状态和肿瘤基因表达为基础的新的分类方法也只有一定的预测准确性和有限的临床用途。近期多项研究表明免疫评分系统可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预后,能够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文章主要阐述当前免疫评分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并就免疫评分系统在指导治疗中的价值及其优势和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评分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预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5通过下调OCT4基因抑制肺腺癌干细胞增殖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帅 武雅琴 +4 位作者 冯冬杰 张治 蒋峰 尹荣 许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17-322,共6页
背景与目的 miR-145是通过miRNA芯片及qPCR验证筛选出的一种潜在肺癌"保护性"miRNA。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45与肺癌干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分子机制。方法 miRNA芯片对肺腺癌患者瘤旁和正常组织进行表达谱分析;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 背景与目的 miR-145是通过miRNA芯片及qPCR验证筛选出的一种潜在肺癌"保护性"miRNA。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45与肺癌干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分子机制。方法 miRNA芯片对肺腺癌患者瘤旁和正常组织进行表达谱分析;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45潜在的靶基因;脂质体2000介导转染miR-145模拟物和阻遏物进入A549细胞株;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45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OCT4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45是否作用于OCT4mRNA的3'UTR区预测靶位;细胞增殖实验检测miR-145对于A549细胞生长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型CD133+的表达。结果在肺腺癌组织中miR-145表达明显低于瘤旁正常组织;miRanda软件预测OCT4是miR-145潜在靶基因;与对照组相比,miR-145模拟物组和阻遏物组miR-145表达分别明显上调和下调;miR-145对A549细胞的生长有双向调节作用,过表达miR-145抑制细胞生长;过表达miR-145可明显降低OCT4蛋白水平及干细胞表型CD133百分比,而抑制miR-145表达则明显增加OCT4蛋白水平及CD133百分比。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明miR-145可作用于OCT4mRNA的3'UTR区预测靶位。结论 miR-145可通过下调OCT4基因表达抑制A549肺腺癌细胞株中干细胞的增殖,是一种潜在的肺癌"保护性"mi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5 肺癌干细胞 A549细胞株 OCT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凸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41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许林 俞明锋 +4 位作者 袁方良 邱宁雷 黄建峰 陆欣欣 张治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9-13,共5页
背景与目的 对累及隆凸中心型肺癌实施隆凸成形术一直是普胸外科研究的难点。本研究拟探讨隆凸成形术在肺癌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1982~2004年41例中心型肺癌侵犯隆凸的外科治疗资料。41例均行隆凸成形术,其中25例同时行心脏大... 背景与目的 对累及隆凸中心型肺癌实施隆凸成形术一直是普胸外科研究的难点。本研究拟探讨隆凸成形术在肺癌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1982~2004年41例中心型肺癌侵犯隆凸的外科治疗资料。41例均行隆凸成形术,其中25例同时行心脏大血管切除,手术采用12种不同类型的隆凸切除重建方式。结果 全组围术期死亡1例(原因为吻合口瘘),术后并发症为各种心律失常12例、肺不张6例、肺部感染5例。呼吸功能衰竭行呼吸机辅助通气5例。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21%、47.23%、26.83%。结论 对侵犯隆凸的中心型肺癌应用隆凸成形术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肺癌组织,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术后多学科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凸 肺肿瘤 隆凸切除 隆凸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引导下经鼻置入瘘腔引流管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 被引量:12
16
作者 尹国文 徐清宇 +7 位作者 白向君 陈世唏 张勤 冯纯伟 蒋峰 俞明峰 吴建达 杜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评价瘘腔引流管在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中的价值。方法 2004年5月-2010年9月共诊治食管贲门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78例。32例患者(Ⅰ组)采用胸腔引流管为主的"三管"法传统治疗,即透视下放置胃肠减压管...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评价瘘腔引流管在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中的价值。方法 2004年5月-2010年9月共诊治食管贲门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78例。32例患者(Ⅰ组)采用胸腔引流管为主的"三管"法传统治疗,即透视下放置胃肠减压管,空肠营养管,术后常规放置胸腔引流管。46例患者(Ⅱ组)采用透视引导下经鼻瘘腔负压引流管置入为主的新"三管"法介入治疗,即透视引导下放置胃肠减压管,空肠营养管,瘘腔负压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在瘘腔引流管置放成功后即拔除。结果所有患者均在DSA透视引导下一次置管成功,胸腔引流管在I组患者术后常规置放,位置准确。Ⅰ组24例存活患者的瘘腔平均治疗时间为(54.6±7.9)d;死亡8例,病死率为25.0%。而Ⅱ组44例存活患者的瘘腔平均治疗时间为(31.0±8.1)d;死亡2例,病死率为4.3%。两组患者的瘘腔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SA透视引导下留置胃肠减压管,空肠营养管,瘘腔引流管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安全,有效,经济。经鼻置入瘘腔引流管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住院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胃吻合口瘘 瘘腔引流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透视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单肺通气时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的可信度 被引量:14
17
作者 马曙亮 何建华 +3 位作者 顾连兵 鲁振 黄凤伦 许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人单肺通气(OLV)麻醉时PETCO2和PaCO2的相关性,以评定PETCO2监测在老年人单肺通气麻醉的可信度。方法37例老年肺部肿瘤患者,胸腔镜下行胸部肿瘤切除、活检或肿瘤根治术,采用静脉复合全麻,术中行OLV。记录麻醉前及OLV30、60... 目的观察老年人单肺通气(OLV)麻醉时PETCO2和PaCO2的相关性,以评定PETCO2监测在老年人单肺通气麻醉的可信度。方法37例老年肺部肿瘤患者,胸腔镜下行胸部肿瘤切除、活检或肿瘤根治术,采用静脉复合全麻,术中行OLV。记录麻醉前及OLV30、60、90、120、180和240min时BP、HR、SpO2、PETCO2和动脉血气,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及对应时间点PETCO2和PaCO2的相关性。结果除OLV180min时点外,术中各时点PaCO2与PETCO2有较好的相关性。术中5例发生低氧血症。结论老年人OLV麻醉中PETCO2不能完全反映PaCO2的变化,长时间OLV者需同时行血气分析,以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老年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iRNA-221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吕俊杰 徐磊 +5 位作者 许有涛 邱满堂 杨欣 王洁 尹荣 许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5,共5页
背景与目的 microRNAs是肿瘤的重要调控因子,其中miRNA-221的表达与多种肿瘤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NA-22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05年11月-2007年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117例非小细胞肺... 背景与目的 microRNAs是肿瘤的重要调控因子,其中miRNA-221的表达与多种肿瘤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NA-22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05年11月-2007年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11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上述病例肺癌标本中miRNA-221的水平;应用χ2检验分析miRNA-221表达水平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miRNA-22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关系;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各个协变量的联合效应。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iRNA-221的表达量与患者年龄相关,与患者性别(χ2=0.070,P=0.791)、病理类型(χ2=0.414,P=0.520)、p-TNM分期(χ2=0.068,P=0.794)及吸烟史(χ2=0.206,P=0.650)无明显关系;生存分析显示miRNA-221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01)。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miRNA-221表达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结论 miRNA-221的高表达提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是潜在的肺癌预后预测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21 肺肿瘤 基因表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P53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19
作者 卞春安 李忠佑 +3 位作者 许有涛 王洁 许林 沈洪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8,共6页
背景与目的突变型TP53基因不仅丧失了抑癌功能,其编码的突变型P53蛋白还能获得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等功能。目前TP53基因在肺腺癌中突变的临床意义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突变型P5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背景与目的突变型TP53基因不仅丧失了抑癌功能,其编码的突变型P53蛋白还能获得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等功能。目前TP53基因在肺腺癌中突变的临床意义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突变型P5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肺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组织标本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单因素生存分析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法分析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突变型P5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3.7%,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0.041)及病理分期(P=0.025)有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肿瘤大小(P=0.031)、淋巴结转移(P<0.001)、病理分期(P<0.001)以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P=0.038)与患者总生存期密切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仅有淋巴结转移(P=0.014)是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P53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突变型P53蛋白可以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基因 突变 肺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组分抑制肺腺癌干细胞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振东 尹荣 +5 位作者 武雅琴 张治 李明 贾辉 许林 李宁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22,共7页
比较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各有效成分抑制肺腺癌干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筛选出最强组分,并探讨其量效关系.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及SPC-A-1进行无血清培养,待肿瘤干细胞(CSC)微球形成后,每日分别加入50μmol/L的α-亚麻酸(LA)、二十碳五烯酸... 比较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各有效成分抑制肺腺癌干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筛选出最强组分,并探讨其量效关系.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及SPC-A-1进行无血清培养,待肿瘤干细胞(CSC)微球形成后,每日分别加入50μmol/L的α-亚麻酸(L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9,t11-共轭亚油酸(c9,t11-CLA)和t10,c12-共轭亚油酸(t10,c12-CLA),连续3d.分别行干细胞微球形成观察、干细胞微球定量分析,筛选出最强组分.加入不同浓度最强组分进行侵袭试验.干细胞微球定量分析显示:除LA外,EPA、DHA、c9,t11-CLA和t10,c12-CLA都可不同程度地抑制A549及SPC-A-1干细胞微球的形成.在两种细胞株中,与EPA及DHA组相比,同等浓度CLA组平均干细胞微球个数及单个微球干细胞密度均显著下降,表明两种CLA为抑制作用最强组分.选取最强组分CLA行侵袭试验,c9,t11-CLA、t10,c12-CLA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肺癌干细胞的迁移及浸润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加,两者混合物的抑制作用最强.结果说明,PUFA组分EPA、DHA、c9,t11-CLA和t10,c12-CLA对A549及SPC-A-1干细胞微球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c9,t11-CLA和t10,c12-CLA为最强组分.c9,t11-CLA和t10,c12-CLA体外试验能够不同程度的抑制肺腺癌干细胞的浸润和迁移能力,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干细胞微球 干细胞微球定量分析 侵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