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模式负压伤口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琪霞 周济宏 +3 位作者 董珊 牛妞 彭青 黄秀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86-2191,共6页
背景负压伤口治疗是全球公认的有效技术,国外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和家庭。国内主要在医院环境中实施,研究能否在家庭环境中安全、有效开展此技术,对提高我国慢性伤口患者的家庭治疗水平和效果有积极意义。目的评价家庭模式负压治疗处... 背景负压伤口治疗是全球公认的有效技术,国外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和家庭。国内主要在医院环境中实施,研究能否在家庭环境中安全、有效开展此技术,对提高我国慢性伤口患者的家庭治疗水平和效果有积极意义。目的评价家庭模式负压治疗处理慢性伤口的安全性与效果,为在家庭中开展此技术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共纳入128例慢性伤口患者,非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干预组66例,对照组在伤口护理门诊接受负压伤口治疗(门诊模式),干预组在家庭环境中接受负压伤口治疗(家庭模式),均连续治疗14 d,然后采用标准湿性疗法随访治疗3个月。安全性指标:负压治疗过程中观察伤口出血、皮肤浸渍、漏气报警、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效果指标:观察负压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细菌阳性率、面积缩小率、深度缩小率及随访治疗3个月的伤口治愈率、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脱落率为8.1%(5/62)、干预组脱落率为1.5%(1/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7例、干预组65例完成了3个月的负压治疗和随访,两组负压治疗时间接近[(17.5±7.6)d比(18.4±7.9)d,P>0.05]。两组皮肤浸渍、漏气报警次数及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例发生伤口出血。干预组治疗14 d的面积缩小率[(49.4±22.1)%]高于对照组[(33.4±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伤口治愈率比较[(81.5%(53/65)比54.4%(3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愈合时间短于后者[(51.7±16.9)d比(61.9±1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模式负压伤口治疗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各类慢性伤口,改善伤口治疗效果,可用于慢性伤口的家庭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慢性伤口 伤口感染 家庭护理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