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组织和血清中内皮细胞抑制素VEGF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建华 唐金海 +2 位作者 孟凡青 秦建伟 赵祥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内皮细胞抑制素(ES)、VEGF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间的关系,初步探讨乳腺癌血管生成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9例乳腺癌组织ES、VEGF表达及其微血管密度(MVC);分别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试验和ELISA...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内皮细胞抑制素(ES)、VEGF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间的关系,初步探讨乳腺癌血管生成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9例乳腺癌组织ES、VEGF表达及其微血管密度(MVC);分别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试验和ELISA测定患者乳腺癌组织和手术前、后血清ES及VEGF水平。结果:1)癌组织ES、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和59.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5)。2)手术前乳腺癌组血清ES和VEGF水平显著增高;手术3周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下降,而ES仍保持在较高水平。3)癌组织VEGF表达、组织和血清VEGF水平间具有密切相关性(P<0.05);癌组织ES表达和血清ES水平间仅有弱的关联(P=0.06)。4)癌组织VEGF阳性和阴性组,MVC分别为37.5±10.3和22.8±8.3,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血清VEGF浓度与MVC呈正相关(P<0.0001,r=0.63);癌组织VEGF表达阴性组,血清ES与MVC显示负相关(P=0.03,r=-0.45)。结论:VEGF是促进乳腺癌血管生成的直接相关因子,而ES可能是肿瘤及其转移的血管生成负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乳腺癌 内皮细胞抑制素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和老年乳腺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韦达 秦建伟 +2 位作者 俞乔 唐金海 潘立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探讨≤35岁青年和≥65岁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992年1月~2001年6月间120例35岁及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与同期老年乳腺癌病例作对照分析。结果:青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后5... 目的:探讨≤35岁青年和≥65岁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992年1月~2001年6月间120例35岁及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与同期老年乳腺癌病例作对照分析。结果:青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71.7%、50.8%;老年乳腺癌患者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72.5%、40.8%,2组5年、10年生存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组青年乳腺癌与老年乳腺癌预后相近,综合治疗可能改善生存期。年龄不一定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年龄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WWOX和FHI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许红霞 周建农 +3 位作者 莫伏根 侯宁 胡赛男 束永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2-815,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包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OX)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在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两者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75...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包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OX)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在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两者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75例结直肠癌和30例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WWOX和FHIT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WWOX和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大肠组织(P<0.05),且这种表达状态与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及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而与部位和年龄无显著相关。WWOX和FHIT蛋白表达之间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能与常见脆性位点对DNA损伤的易感性相一致有关。结论:WWOX和FHIT基因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并可能联合预测结直肠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包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免疫组织化学 常见脆性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处理 被引量:8
4
作者 顾荣民 李刚 +2 位作者 文旭 明学志 陈环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EN)术前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常不一致,文中探讨术前内镜诊断为胃HGIEN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比较分析65例术前内镜诊断胃HGIEN患者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术前内... 目的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EN)术前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常不一致,文中探讨术前内镜诊断为胃HGIEN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比较分析65例术前内镜诊断胃HGIEN患者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HGIEN,手术标本病理学诊断:5例患者为胃HGIEN,占7.7%;余60例皆为胃癌,占92.3%。60例胃癌中32例为早期胃癌,占53.3%,28例为进展期胃癌,占46.7%;Bormann′sⅠ型2例,Ⅱ型9例,Ⅱ型9例,Ⅳ型8例。组织学分型:高分化腺癌12例,中分化腺癌23例,低分化腺癌19例,印戒细胞癌4例,黏液腺癌2例。美国肿瘤研究联合会(2002版)肿瘤结节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Ⅰ期37例,占61.7%;Ⅱ期5例,占8.3%;Ⅲ期11例,占18.3%;Ⅳ期7例,占11.7%。结论内镜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胃HGIEN患者,伴浸润性癌的可能性大,应根据具体情况,积极进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水平的定量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秦建伟 张建 +2 位作者 唐金海 刘敏 赵建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建立准确定量survivin表达水平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探讨其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与VEGF、CerbB-2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9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利用所建方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survivin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VEGF... 目的:建立准确定量survivin表达水平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探讨其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与VEGF、CerbB-2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9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利用所建方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survivin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VEGF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癌组织survivin表达的中位数水平为225393(75%CI,44366~581709)拷贝/μg总RNA,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4119拷贝/μg总RNA;75%CI,5082~61081;P<0.0001)。同一患者癌组织survivin表达量远大于其癌旁组织,两者比值的中位数是22.5(75%CI,8.4~71.3);癌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与肿块大小(P=0.036)、癌浸润分级(P<0.0001)、腋淋巴结转移(P=0.005)、雌激素受体状态(P=0.001)以及VEGF(P<0.0001)和CerbB-2(P=0.009)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建立survivin mRNA定量新方法,检测结果直观可靠。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量明显增高且与VEGF、CerbB-2表达正相关,可能有助于乳腺癌的靶向或联合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实时RT-PCR SURVIVIN VEGF CERB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化疗对乳腺癌组织激素受体及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龚建平 姚宇锋 +1 位作者 唐金海 秦建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896-1898,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乳腺癌组织激素受体及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行术前化疗并手术治疗的9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化疗前B超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乳腺癌组织以及手术标本采用免...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乳腺癌组织激素受体及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行术前化疗并手术治疗的9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化疗前B超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乳腺癌组织以及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R、PR、P-gp、GST-π、TOPO-Ⅱ的表达,比较化疗前后表达差异。结果:经术前化疗后,ER、PR的阳性表达分别由65.2%、56.5%降为50.0%、52.2%,其中ER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GST-π的表达分别由54.3%、32.6%增高到82.6%、45.7%,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者共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由化疗前的22例增加为32例,TOPO-Ⅱ的阳性表达则由化疗前的48.9%降为41.3%,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化疗影响乳腺癌组织中激素受体及耐药基因蛋白的表达,监测其表达对于选择药物、判断预后以及指导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术前化疗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R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紫杉联合蒽环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健 唐金海 +5 位作者 钟山亮 赵建华 孙鹤庆 张凤霞 龚建平 季明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态性对乳腺癌紫杉联合蒽环类(TA)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PCR—RFLP技术对14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MDR1基因变异检测,观察其多态性分布;并对其中接受TA方案的具有完整疗效评价资料的63例新辅助...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态性对乳腺癌紫杉联合蒽环类(TA)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PCR—RFLP技术对14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MDR1基因变异检测,观察其多态性分布;并对其中接受TA方案的具有完整疗效评价资料的63例新辅助化疗患者,开展MDR112外显子c1236T、21外显子G2677T/A和26外显子C3435T基因多态性与化{吁疗效的相关分析。结果:c1236T、G2677T/A和C3435T在142例中国汉族乳腺癌女性人群中的变异频率分别为70.7%、55.0%和46.5%。其中,3435TT基因型在63例新辅助化疗患者中表现出与TA疗效的关联,其有效率(23.1%)显著低于携带c等位基因的患者(73.5%;x^2=9.125,P=0.003)。3个位点多态之间存在连锁不均衡性,携带3435C-2677G单体型的患者,化疗有效率(72.1%)高于其他单体型携带者(40.0%;X^2=5.962,P=0.015),携带3435T-2677T或3435T-1236T单体型者,化疗有效率(54.3%或54.9%)低于对应的其他单体型携带者(82.4%和91.7%;x^2=4.128和X^2=4.118,P均为0.042);携带有3435T-2677T—1236T单体型者,化疗有效率(54.3%)低于其他单体型携带者(82.4%;X^2=4.128,P=-0.042)。结论:MDR1C3435T基因型及其与G2677T/A和(或)c1236T的单体型检测对于乳腺癌TA联合化疗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R1 多态性 乳腺癌 化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0通过抑制PLK1提高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东正 魏尉 +3 位作者 安勇 顾荣民 文旭 李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在胰腺癌治疗中,吉西他滨的化疗耐受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文中探讨miR-100对胰腺癌患者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00对PLK1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利用荧光素酶试验验... 目的在胰腺癌治疗中,吉西他滨的化疗耐受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文中探讨miR-100对胰腺癌患者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00对PLK1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利用荧光素酶试验验证PLK1是miR-100的靶基因。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miR-100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PCR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00能够降低PLK1基因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00能够使PLKA1蛋白表达降低。荧光素酶试验结果显示,miR-100能够显著降低PLK1-3'-UTR质粒的荧光素活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00能使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 miR-100能提高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miR-100抑制PLK1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00 PLK1 胰腺癌 吉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 2E1基因多态性、烟酒习惯与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龚建平 高长明 +7 位作者 Takezaki Toshiro 吴建中 陈敏斌 曹海霞 曹佳 Hamajima Nobuyuki Tajima Kazuo 周建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RsaⅠ多态性、烟酒习惯与直肠癌遗产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江苏省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直肠癌患者210例,人群对照439例),调查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惯,抽取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采用PCR-RFLP检测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RsaⅠ多态性、烟酒习惯与直肠癌遗产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江苏省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直肠癌患者210例,人群对照439例),调查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惯,抽取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采用PCR-RFLP检测研究对象的CYP2E1RsaⅠ位点基因型。结果:CYP2E1RsaⅠc1/c1、c1/c2和c2/c2基因型分布频度在直肠癌组分别为58.4%、34.0%和7.7%,对照组分别为61.4%、35.6%和3.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MH=7.07,P=0.029)。在调整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习惯后,CYP2E1c2/c2基因型携带者与c1/c1基因型者相比,发生直肠癌的危险性显著升高(OR=1.64,95%CI:1.12~2.4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饮酒习惯者发生直肠癌的危险性显著升高,其调整后OR为2.08(95%CI:1.36~3.19),而吸烟与增加或降低直肠癌的危险性无显著相关。CYP2E1基因多态与吸烟、饮酒相互作用的分层分析发现,在不吸烟者中,c2/c2基因型者与c1等位基因型者相比,发生直肠癌的危险性显著上升(性别和年龄调整OR=2.30,95%CI:1.32~3.99);在饮酒者中,携带c2/c2基因型者发生直肠癌的调整OR为5.75(95%CI:1.65~20.05),提示CYP2E1RsaⅠ多态与饮酒习惯有显著的协同作用。结论:CYP2E1RsaⅠ基因多态和饮酒习惯影响直肠癌的易感性,二者在直肠癌发生中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遗传学 细胞色素P450 基因多态性 饮酒习惯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患者CyclinA_1、A_2、D_1、E_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吉爱军 唐金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90-1294,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1、cyclinA2、cyclinD1及cyclinE1在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研究组为41例术后5年随访期内出现复发者,对照组为40例5年未复发仍存活者。取患者标本石蜡切片...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1、cyclinA2、cyclinD1及cyclinE1在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研究组为41例术后5年随访期内出现复发者,对照组为40例5年未复发仍存活者。取患者标本石蜡切片,应用实时定量RT-PCR芯片技术平行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1、cyclinA2、cyclinD1及cyclinE1的表达情况,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cyclinA1、cyclinA2、cyclinD1及cyclinE1中cyclinA2、cyclinD1在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中呈现高表达,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OR值、95%CI分别为3.600(2.337~5.574)、2.604(1.726~3.927),cyclinA2、cyclinD1为乳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性因素。cyclinA1、cyclinE1表达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2、cyclinD1在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中呈现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术后复发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A1 cyclinA2 CYCLIND1 cyclinE1 乳腺癌 术后复发 COX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癌手术胸腹联合切口径路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尔炘 明学志 张庆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口径路的选择,以求彻底切除病灶及清除转移淋巴结。方法:采用胸腹联合切口46例,经腹259例,经胸617例。比较胸内下段食管旁、幽门上、肝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及清除率。结果:胸腹联合切口组胸内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率13.04%,...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口径路的选择,以求彻底切除病灶及清除转移淋巴结。方法:采用胸腹联合切口46例,经腹259例,经胸617例。比较胸内下段食管旁、幽门上、肝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及清除率。结果:胸腹联合切口组胸内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率13.04%,幽门上、肝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19.56%,均得到清除,没有发生呃逆及残胃排空延缓。结论:贲门癌患者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采用胸腹联合切口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外科手术 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腺癌多西紫杉醇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特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文静 张磊 +4 位作者 赖娅娜 唐金海 钟山亮 恽文 赵建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97-2299,共3页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耐药细胞模型MCF-7/Doc,初步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Doc低浓度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MCF-7/Doc耐药株;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测定、MTT法药物敏感试验及流式细胞术评...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耐药细胞模型MCF-7/Doc,初步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Doc低浓度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MCF-7/Doc耐药株;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测定、MTT法药物敏感试验及流式细胞术评价其生物学特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经10个月的诱导成功建立MCF-7/Doc细胞株,可在100 ng/ml Doc培养液中稳定生长,耐药指数为亲代敏感细胞MCF-7/S的33.3倍,对其他多种化疗药物呈交叉耐药状态。光镜下,药物处理后细胞变圆变小、核分裂象减少;MCF-7/Doc倍增时间较MCF-7/S延长[(41.6±1.6)h vs(30.6±1.1)h;P<0.01]。与亲代相比,耐药细胞处于G1期和G2期的细胞增加、S期减少;MDR1基因表达水平增高90.7倍,蛋白表达转为阳性,而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丢失。结论 MCF-7/Doc细胞具有典型的多药耐药性,MDR1基因和蛋白过表达是其获得性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多西紫杉醇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顺铂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华 唐金海 +1 位作者 季明华 吴建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顺铂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抑制作用,探讨药物作用过程中与MAPK通路、Bcl-2基因家族关系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顺铂单独或联合作用MCF-7细胞48 h后对细胞增殖的50%抑制浓度(IC50)...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顺铂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抑制作用,探讨药物作用过程中与MAPK通路、Bcl-2基因家族关系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顺铂单独或联合作用MCF-7细胞48 h后对细胞增殖的50%抑制浓度(IC50),以及紫杉醇、顺铂分别联合ERK通路阻断剂(U0126)、JNK通路阻断剂(sp600125)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紫杉醇、顺铂作用细胞48 h后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应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紫杉醇、顺铂及两药联合作用MCF-7细胞48 h后MAPK通路蛋白及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紫杉醇(0.025~0.400μmol/L)、顺铂(1~16μmol/L)联合作用细胞时呈协同作用(CI<0.95)。sp600125对MCF-7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p600125联合紫杉醇、顺铂的抑制作用强于紫杉醇、顺铂单独作用细胞时的抑制作用。两药联合时处于G2期的细胞较紫杉醇单独作用时减少,较顺铂单独作用增加。紫杉醇、顺铂联合作用细胞48 h后p-ERK、Bcl-2蛋白表达较两药单独作用时降低,p-JNK/SAPK、p-p38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作用MCF-7细胞时具有协同作用,两药与JNK通路阻断剂联用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单独用药时。紫杉醇联合顺铂时可以减少细胞在G2/M期的积聚,同时可以激活JNK、p38通路,抑制ERK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顺铂 MCF-7 MAP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X方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尉 李东正 +2 位作者 顾荣民 陈环球 文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希罗达(DOX)方案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0月~2011年3月本院确诊进展期胃癌的患者58例纳入化疗组,术前行DOX方案2周期,于化疗后14—21d期间行手术治疗。同期收治...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希罗达(DOX)方案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0月~2011年3月本院确诊进展期胃癌的患者58例纳入化疗组,术前行DOX方案2周期,于化疗后14—21d期间行手术治疗。同期收治的未经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58例作为对照,对照组确诊后2周内手术,术后根据胃癌的规范治疗原则行辅助化疗。结果:化疗组患者均完成术前新辅助化疗,化疗后评估: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32例,疾病稳定(SD)20例,疾病进展(PD)I例,总有效率为63.8%。R0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9%vs63.8%,P〈0.05),其中食管胃交界癌(EGC)CR3例,PR12例较远端胃癌CR2例,PR20例效果更加显著(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外周神经毒性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vs1.7%,P〉0.05),两组1年生存率均为100%,化疗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8%/3555.1%,P〈0.05)。结论:D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尤其是食管胃交界癌,有效率高,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好.可缩小瘤体,降低分期,提高R0切除率,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西紫杉醇 奥沙利铂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综合规范治疗的临床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金海 张晓 +8 位作者 钱志英 徐晓明 龚建平 秦建伟 胡亦钦 俞乔 唐洋 马蓉 姚宇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85-991,共7页
目的:为实施乳腺癌规范治疗,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节约医疗成本,降低乳腺癌患者医疗费用,进行乳腺癌的临床经济学评价。方法:对江苏省肿瘤医院2003年1月~2007年9月收治的1164例乳腺癌住院患者(非规范综合治疗1036例,规范治疗... 目的:为实施乳腺癌规范治疗,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节约医疗成本,降低乳腺癌患者医疗费用,进行乳腺癌的临床经济学评价。方法:对江苏省肿瘤医院2003年1月~2007年9月收治的1164例乳腺癌住院患者(非规范综合治疗1036例,规范治疗128例)的病例资料及费用明细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最小成本法分析。结果:非规范与规范的乳腺癌综合治疗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60.59天和39.84天;平均住院次数为3.77次与2.52次;平均住院总费用分别为54863.27元和33426.71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癌综合治疗费用较高,实施规范治疗后,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总费用均降低;相同临床治疗效果下,规范治疗比非规范治疗要好。可见,规范治疗在临床经济学上更可行,且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规范治疗 费用分析 临床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微环境中巨噬细胞相关因子与环氧化酶-2的调节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伟贤 赵建华 唐金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811-814,共4页
肿瘤微环境中浸润的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近年来癌症治疗的新靶点。TAMs通过分泌大量促癌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基质金属蛋白酶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炎症因子环氧化酶-2(cycl... 肿瘤微环境中浸润的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近年来癌症治疗的新靶点。TAMs通过分泌大量促癌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基质金属蛋白酶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炎症因子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参与了微环境中血管形成和免疫调节,加速肿瘤进程,也是乳腺癌治疗的有力靶点。而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在抑制TAMs活性和改善肿瘤微环境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因此,本文就乳腺癌微环境中TAMs分泌的重要细胞因子与COX-2的相互关系加以讨论,分析其对应的拮抗剂单独或与COX-2抑制剂联合的使用价值,旨在为选择多靶点联合阻断TAMs活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乳腺癌的生物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环境 乳腺癌 环氧化酶-2 免疫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及nm-23和女性激素受体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珉 束永前 俞乔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0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erbB-2、nm-2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74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erbB-2、nm-23、ER、PR的表达。结果:在多因素分析中,c-e...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erbB-2、nm-2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74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erbB-2、nm-23、ER、PR的表达。结果:在多因素分析中,c-erbB-2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期呈负相关,ER与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期呈正相关。在单因素分析中,nm-23与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期呈正相关。结论:c-erbB-2、nm-23、ER可作为乳腺癌预后评判的指标。c-erbB-2阳性表达预后较差,而nm-23、ER阳性表达者有较长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ERBB-2 NM-23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化 生存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肠癌中Musashi-1 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敬华 周建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6-659,668,共5页
目的:了解正常结肠干/祖细胞标志Musashi-1mRN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25例结肠癌组织和18例远端正常结肠组织中Musashi-1mRNA的表达,用2-△△CT的方法计算相对于远端正常组织结肠癌组织中Mus... 目的:了解正常结肠干/祖细胞标志Musashi-1mRN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25例结肠癌组织和18例远端正常结肠组织中Musashi-1mRNA的表达,用2-△△CT的方法计算相对于远端正常组织结肠癌组织中Musashi-1mRNA的表达倍数。结果: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Musashi-1mRNA的表达与远端正常结肠组织相比有差异(P<0.01),且是远端正常结肠组织的4.24倍(1.95~9.23)。低分化组织与高、中分化组织相比,Musashi-1mRNA的表达有差异(分别为P<0.001、P<0.005)。低分化组织中Musashi-1的表达是高分化组织的5.54倍(3.07~9.98)。结论:正常肠干/祖细胞标志物Musashi-1在结肠癌组织中尤其是低分化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Musashi-1可能在结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Musashi-1基因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壶腹部癌6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必银 钟坚 +1 位作者 王崇高 胡昇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41-1643,1648,共4页
目的:提高乏特壶腹部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2年至2009年收治的6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乏特壶腹部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首发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黄疽(41例)、消化道症状(18例)及上消化道出血(4例)。术前纤维十二... 目的:提高乏特壶腹部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2年至2009年收治的6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乏特壶腹部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首发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黄疽(41例)、消化道症状(18例)及上消化道出血(4例)。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的检出率为90.9%,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为100%,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为81.8%,B超检查阳性率为82.5%,CT为88.1%。6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另2例根据病理检查行局部切除术。结论:ERCP、纤维十二指肠镜是诊断乏特壶腹部癌的有效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早期选择合理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特壶腹部癌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i-1基因外显子缺失与大肠癌的临床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刚 陈森清 +2 位作者 张晓梅 尚俊清 周建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4-597,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Kai-1基因的缺失在结直肠癌演进与转移中的意义。方法:提取4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24例无淋巴转移,16例有淋巴转移),15例癌旁正常组织的RNA,RT-PCR扩增,电泳检测,测序验证Kai-1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40例组织标本中18例出... 目的:探讨Kai-1基因的缺失在结直肠癌演进与转移中的意义。方法:提取4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24例无淋巴转移,16例有淋巴转移),15例癌旁正常组织的RNA,RT-PCR扩增,电泳检测,测序验证Kai-1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40例组织标本中18例出现Kai-1基因exon9缺失(16例杂合缺失,2例纯合缺失),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有2例出现Kai-1基因exon9缺失(2例杂合缺失);在大肠癌组织中Kai-1基因缺失频率显著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P<0.05);在有淋巴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缺失的频率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P<0.05),在大肠癌中晚期(DukesC期)明显高于早期(DukesA-B期)(P<0.05),而Kai-1基因的缺失频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以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Kai-1基因缺失可能与在大肠癌演进、转移有关,检测其缺失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的演进与转移的客观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KAI-1基因 缺失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