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晓维 蒋逢辰 +4 位作者 周水平 付守忠 戴锋 王斌 尹国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8-494,共7页
目的通过对比手术切除(resection,RES),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无复发生存率(RFS)、总生存率(OS)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 目的通过对比手术切除(resection,RES),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无复发生存率(RFS)、总生存率(OS)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1例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微波消融(TACE+MWA组)和58例手术切除(RES组)治疗的单发肿瘤直径≤7 cm或多发肿瘤符合“up-to-7”标准的Ⅰa至Ⅱa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RFS、OS及安全性情况。结果TACE+MWA组1、3、5年RFS分别为84.3%、37.3%、13.7%,RES组1、3、5年RFS分别为67.2%、27.6%、13.8%,其中1年RFS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9),3年及5年RFS两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281、0.992)。TACE+MWA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62.7%、45.1%,RES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75.9%、44.8%,两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704、0.137、0.977)。两组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TACE+MWA组主要表现为一过性栓塞综合征,消融过程中腹痛症状及术后一过性轻中度转氨酶升高。RES组术后主要表现为发热、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术中出血等,且1例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加重至Child C级。TACE+MWA组住院费用(39834.98±6717.38)元,RES组住院费用(49042.59±11810.69)元,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TACE+MWA组住院时间23 d(19~28 d),RES组住院时间21 d(17~25 d),两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96)。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早期肝癌疗效确切,具有安全、经济的优点,可作为单发肿瘤直径≤7 cm或多发肿瘤符合“up-to-7”标准的Ⅰa至Ⅱa期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微波消融 手术切除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胸横肌平面-胸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春培 孙正霞 +3 位作者 刘辉 马丽丽 谢辉兰 卞清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6-671,共6页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胸神经(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PECS)阻滞用于减阿片类药物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TTP-PECS阻滞联合减...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胸神经(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PECS)阻滞用于减阿片类药物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TTP-PECS阻滞联合减阿片药物全麻组(TO组)和常规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切皮时(T2)、切除乳腺标本时(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安静及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24 h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40,QoR-40)评分;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4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降低(P <0.05),但两组之间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O组术后2 h、6 h、12 h安静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显著低于GA组(P <0.05);TO组术后24 h QoR-40量表总评分及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疼痛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GA组(P <0.05);TO组患者诱导期咳嗽反射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GA组(P <0.05)。结论:TTP-PECS阻滞联合羟考酮-丙泊酚减阿片药物全身麻醉可安全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早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横肌平面 胸神经阻滞 羟考酮 丙泊酚 全身麻醉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多元视角下农村老年人群医疗服务供给主体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臧运森 贺丽娟 +4 位作者 顾璟 张全 宋兵 张雷 陈文静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548,552,共4页
目的:探讨在国家乡村战略全面推进阶段的大背景下,提升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方法:利用福利多元主义分析农村老年人口医疗条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果:现阶段利农村老年人群的医疗服务主体存在政府作用发挥不到位,市场能... 目的:探讨在国家乡村战略全面推进阶段的大背景下,提升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方法:利用福利多元主义分析农村老年人口医疗条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果:现阶段利农村老年人群的医疗服务主体存在政府作用发挥不到位,市场能动性不足,社会参与程度较低、社区服务不完善等问题。结论:从政府主导、市场能动、社会参与、社区服务等主体入手,加强供给主体的功能发挥,有效提升农村老年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群 福利多元化 医疗服务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郁泽宇 余辉 +4 位作者 刁崚峰 尤然 冷斌 徐清宇 尹国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8-762,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的52例MOJ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前后淋巴免...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的52例MOJ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前后淋巴免疫细胞数差值(ΔX)。采用X-tile软件计算ΔX最优截断值,并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患者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结果 52例患者生存时间为(201.0±32.1)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TACE治疗、术前ALT、术前AST、Δ淋巴细胞、ΔCD3+T细胞、ΔCD8+T细胞、Δ自然杀伤细胞(NK)、Δ调节性T细胞(Treg)与OS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Δ淋巴细胞(P=0.007)、ΔTreg(P=0.038)是OS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OJ患者Δ淋巴细胞≥0.237或ΔTreg≥0.21接受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可能获得更长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管癌 胆道支架 125I粒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式对兔肝动脉介入插管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建防 庄一平 +6 位作者 冯国栋 席玮 裘海涛 陈仕林 于强 夏菁 陈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对兔肝动脉插管技术难度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固定于自制木质平板手术台上行CT增强扫描,获取动脉期腹腔干和腹主动脉信息,CT多曲面重建获取腹腔干及其下层面腹主动脉间夹角;采用改良固定方式固定30只...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对兔肝动脉插管技术难度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固定于自制木质平板手术台上行CT增强扫描,获取动脉期腹腔干和腹主动脉信息,CT多曲面重建获取腹腔干及其下层面腹主动脉间夹角;采用改良固定方式固定30只实验兔并获取腹腔干和腹主动脉间夹角。比较两种固定方式下兔腹腔干和腹主动脉夹角的差异。将3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以改良固定方式固定兔,行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对照组兔固定于木质平板手术台行肝动脉插管,获取并比较两组实验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板固定方式下腹腔干和腹主动脉间夹角为117.93°±13.42°,改良固定方式下夹角为144.40°±14.76°(P<0.05);对照组肝动脉插管手术成功率为66.7%(10/15),实验组为100%(15/15)(P<0.05);对照组血管夹层发生率为26.7%(4/15),实验组为0%(P<0.05);对照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504.40±47.25)s,实验组为(88.87±14.99)s(P<0.05)。结论改良固定方式可改变兔腹腔干和腹主动脉夹角,有效降低肝动脉插管的技术难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操作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放射学 介入性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二线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晏芾 滕悦 +2 位作者 俞心念 石林 武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0-554,共5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在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二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给予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每3周1次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或每2周1次纳武利尤单抗联合...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在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二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给予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每3周1次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或每2周1次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采用实体瘤疗效评定1.1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直至患者出现病情进展或治疗不耐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同时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本方案客观缓解率为28.1%,疾病控制率为87.5%,总体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2个月。治疗2个周期后CD3^(+)、CD4_(+)细胞水平及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CD8+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免疫治疗在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老年肺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中,可提高近期疗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并且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安罗替尼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胃左动脉注入VX2瘤粒建立兔胃癌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国栋 余辉 +7 位作者 冯建防 周斌 席玮 武贝 张静渊 陈环球 严枫 陈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4-548,共5页
目的 探讨经胃左动脉注入VX2瘤粒建立兔胃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DSA导引下经股动脉将0.5 mm×0.5 mm VX2瘤粒注入18只新西兰大白兔胃左动脉。术后2、4d分别随机处死3只实验兔,获取胃大体标本并作病理学分析;术后7d剩余实验兔作胃... 目的 探讨经胃左动脉注入VX2瘤粒建立兔胃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DSA导引下经股动脉将0.5 mm×0.5 mm VX2瘤粒注入18只新西兰大白兔胃左动脉。术后2、4d分别随机处死3只实验兔,获取胃大体标本并作病理学分析;术后7d剩余实验兔作胃左动脉DSA和食管胃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即刻处死3只兔作病理学分析;余9只实验兔待其自然死亡,记录生存时间。结果 实验兔胃癌建模成功率为100%(18/18)。术后2、4d,大体标本可见胃底近大弯侧局部黏膜水肿、溃疡形成,镜下见局部黏膜缺失呈溃疡改变,黏膜下水肿明显,局部动脉血管内可见癌栓。术后7d剩余实验兔全部存活,胃左动脉DSA见胃底贲门处富血供病灶,染色明显;气钡双重造影见胃底贲门处黏膜紊乱,病灶区域见压迹及双边征;大体标本见胃底部病灶呈火山口样溃疡,周边黏膜明显充血、紊乱;镜下见肿瘤细胞聚集于肌层并向黏膜及浆膜层侵犯。剩余实验兔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2d,大体标本见胃病灶穿孔,周边黏膜紊乱伴明显充血水肿;镜下见肿瘤侵犯胃壁全层。结论 DSA引导下经胃左动脉输注VX2瘤粒可成功建立兔胃癌模型,可用于介入动脉化疗栓塞、影像诊断及外科手术等相关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左动脉 放射学 介入性 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原发灶^(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外周血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胡瑶 孙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6-541,共6页
目的:评估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原发灶^(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外周血炎症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PET/CT检测且未行任何治疗的SCL... 目的:评估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原发灶^(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外周血炎症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PET/CT检测且未行任何治疗的SCLC患者,收集PET/CT检查前1周内的血清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临床资料及原发灶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mean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数据,通过Spearman检验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6例SCLC患者的血清炎症标志物NLR、PLR、MLR、SII与原发灶PET/CT部分代谢参数[TLG(rNLR=0.309,rPLR=0.304,rMLR=0.271,rSII=0.362),MTV(rNLR=0.354,rPLR=0.341,rMLR=0.290,rSII=0.411)]之间存在轻度正相关性(P均<0.05),而与原发灶的SUVmax及SUVmean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广泛期SCLC患者NLR、MLR、SII、中性粒细胞及原发灶PET/CT部分代谢参数(MTV、TLG)的水平高于局限期,广泛期淋巴细胞低于局限期(P均<0.05),而其余原发灶的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PLR、单核细胞及血小板在SCLC广泛期和局限期中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SCLC基线NLR、SII、MLR可能不仅反映全身炎症情况,而且反映肿瘤病灶以^(18)F⁃FDG活性为代表的炎症情况。对NLR、MLR和SII增高的SCLC患者而言,可能有必要通过PET/CT检查进行分期,从而调整后续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NLR PLR 代谢参数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hsa-miR-4443对TIMP2基因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腾飞 王金焱 +3 位作者 侯俊宸 王丹丹 赵建华 钟山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观察hsa-miR-4443对TIMP2的靶向调控作用。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hsa-miR-4443与TIMP2 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 目的通过构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观察hsa-miR-4443对TIMP2的靶向调控作用。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hsa-miR-4443与TIMP2 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的结合位点,设计合成包含hsa-miR-4443结合序列及突变序列的TIMP2基因片段,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分别与hsa-miR-4443模拟物和阴性对照序列共转染MDA-MB-231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活性,观察hsa-miR-4443对TIMP2表达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在TIMP2 3′UTR有3个hsa-miR-4443的潜在结合位点,酶切和测序结果均提示3个结合位点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成功。hsa-miR-4443可通过第1个结合位点抑制野生型TIMP2载体的荧光素酶的表达,而对突变型载体的荧光素酶表达无影响(P=0.002)。结论 hsa-miR-4443可以靶向调控TIMP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miR-4443 TIMP2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方法构建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癫痫发生及远期生存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定东 郭震 王丽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2-549,共8页
目的:构建预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癫痫发作风险的影像组学风险模型,并初步评估患者预后。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癌症影像档案(the cancer imaging archive,TCIA)数据库提供的影像数据集及... 目的:构建预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癫痫发作风险的影像组学风险模型,并初步评估患者预后。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癌症影像档案(the cancer imaging archive,TCIA)数据库提供的影像数据集及临床资料,通过影像组学方法构建癫痫风险评分模型,并结合临床指标建立列线图以预测癫痫发生概率及远期生存概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筛选出10个癫痫相关的影像特征建立风险评分模型,内部及外部验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和0.636。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癫痫阳性率分别为80.6%和27.3%。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的5年疾病总生存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29),临床决策分析曲线显示“影像⁃临床”癫痫预测模型的净获益率优于临床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显示3年、5年生存列线图有良好的校准和区分能力,列线图中高低危组5年总生存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8)。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基于术前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可用于无创预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癫痫发生风险及预后,为临床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 癫痫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49c通过抑制c-Myc的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周期进程 被引量:1
11
作者 娄芮 朱佳浩 +1 位作者 茆勇 曹海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94-1502,共9页
目的:探讨miR-449c对肺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高复发风险肺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6个月)与低复发风险患者(无病生存期>60个月)之间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靶基因预测及通路分析研究可能的... 目的:探讨miR-449c对肺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高复发风险肺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6个月)与低复发风险患者(无病生存期>60个月)之间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靶基因预测及通路分析研究可能的机制。RT-PCR检测miR-449c在肺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细胞转染实验在肺腺癌细胞系中过表达miR-449c和c-Myc,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低复发风险患者,肺腺癌高复发风险患者的miR-449c表达显著降低。miR-449c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miR-449c低表达患者的预后显著差于高表达患者。通路和功能分析表明,miR-449c可能与细胞周期进程有关。与癌旁组织相比,miR-449c在肺腺癌组织中显著低表达;过表达miR-449c抑制了肺腺癌细胞增殖,导致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下调了c-Myc及其下游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c-Myc过表达可部分逆转miR-449c对细胞周期蛋白的抑制,miR-449c过表达也可部分逆转c-Myc对细胞周期蛋白的上调。结论:miR-449c低表达的肺腺癌患者预后较差,过表达miR-449c可以通过下调c-Myc调控细胞周期,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提示miR-449c可能作为肺腺癌潜在的治疗靶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miR-449c 细胞周期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