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补充耕地质量评定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雅玲 张奇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8期18-21,共4页
粮安天下,土地为基。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是贯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促进耕地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作者系统梳理了当前江苏省补充耕地评定的现行做法,分析了评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完善补充耕地... 粮安天下,土地为基。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是贯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促进耕地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作者系统梳理了当前江苏省补充耕地评定的现行做法,分析了评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完善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政策和管理办法、推动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工作高效高质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耕地质量评定 现状 问题 对策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工作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6期4-7,共4页
开展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是落实耕地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农业农村部门开展耕地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江苏省认真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的有关政策,探索开展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工作已有十余年,积累了宝贵经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开展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是落实耕地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农业农村部门开展耕地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江苏省认真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的有关政策,探索开展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工作已有十余年,积累了宝贵经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占补平衡” 补充耕地质量评定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蔬菜地土壤养分状况及问题、对策分析
3
作者 陈雅玲 李静 +2 位作者 张奇 郭乾坤 郁洁 《长江蔬菜》 2025年第8期87-91,共5页
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的不断推进,蔬菜播种面积迅速扩大,蔬菜已成为江苏省第一大经济作物。但蔬菜生长周期短,全年施肥次数多、总量大、结构不合理,导致蔬菜地土壤酸化、养分非均衡化、连作障碍等问题逐渐显现。基于2008-2022年江苏省蔬... 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的不断推进,蔬菜播种面积迅速扩大,蔬菜已成为江苏省第一大经济作物。但蔬菜生长周期短,全年施肥次数多、总量大、结构不合理,导致蔬菜地土壤酸化、养分非均衡化、连作障碍等问题逐渐显现。基于2008-2022年江苏省蔬菜地土壤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监测数据,分析江苏省蔬菜地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现状和变化趋势,指出江苏省蔬菜土壤地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蔬菜地土壤改良培肥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蔬菜地 耕地质量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郁洁 高晖 +3 位作者 李文西 柏彦超 汪吉东 王绪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230,共9页
为科学评价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耕地质量管理水平,按照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确定了适用于江苏省的耕地质量统一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标准,并应用GIS技术进行耕地质量数据处理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 为科学评价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耕地质量管理水平,按照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确定了适用于江苏省的耕地质量统一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标准,并应用GIS技术进行耕地质量数据处理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质量高、中、低等级耕地分别占全省耕地总量的31.55%、48.05%、20.40%。各农区耕地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太湖农区、里下河农区和沿江农区、宁镇扬丘陵农区和徐淮农区、沿海农区。江苏省耕地主要存在盐碱、障碍层次、酸化、瘠薄、渍潜5类障碍因素,盐碱型主要分布在沿海农区、徐淮农区,障碍层次型主要分布在宁镇扬丘陵农区、徐淮农区、太湖农区,酸化型主要分布在里下河农区、宁镇扬丘陵农区,瘠薄型主要分布在沿江农区、徐淮农区,渍潜型主要分布在里下河农区、太湖农区。研究结果可为全面掌握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了解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有针对性地培肥改良,促进耕地质量进一步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障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稻产量的江苏省稻麦轮作区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贺 王绪奎 +5 位作者 刘绍贵 高飞 李鹏 李其胜 李辉信 焦加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0-1238,共9页
为明确江苏稻麦轮作区土壤质量状况,本研究基于2008—2015年期间江苏省稻麦轮作区10681个测土配方施肥样点的数据,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筛选了江苏省稻麦轮作区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并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为明确江苏稻麦轮作区土壤质量状况,本研究基于2008—2015年期间江苏省稻麦轮作区10681个测土配方施肥样点的数据,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筛选了江苏省稻麦轮作区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并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水稻产量分析,江苏省稻麦轮作区的最小数据集包括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硼。基于最小数据集得出的江苏省土壤质量指数(SQI-MDS)范围在0.136~1.000之间(均值0.674),整体处于“良Ⅱ”等级,与基于全量数据集得出的土壤质量指数(SQI-TDS)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720),这说明最小数据集能够较好地代替全量数据集指标。江苏省稻麦轮作区土壤质量存在空间异质性,里下河农业区土壤质量最高,其次是太湖农业区,再者是宁镇扬、沿江、沿海和徐淮农业区。江苏省六大农业区的最小数据集存在差异性,这说明不同农业区主要的限制因素存在差异。整体来看,有机质、钾元素和微量元素是江苏省六大农业区主要肥力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水稻 最小数据集 土壤质量评价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江苏省玉米科学施肥技术
6
作者 骆佳钰 郭乾坤 梁永红 《农家致富》 2024年第13期24-25,共2页
一、施肥原则根据玉米品种、土壤肥力基础、目标产量以及施肥方式、肥料类型等因素,合理确定氮、磷、钾及锌等大中微量元素的用量及运筹比例。一是玉米全生育期每亩推荐氮肥施用量为12~16公斤(折纯、下同)、磷肥3~7公斤、钾肥3~7公斤。
关键词 科学施肥技术 目标产量 施肥原则 玉米品种 施肥方式 氮肥施用量 土壤肥力 肥料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我帮农民建良田”实践活动经验做法及展望
7
作者 陈雅玲 张奇 +1 位作者 范新会 郁洁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76-78,共3页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党组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深入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切实帮助农民解决耕地存在的突出问题,江苏省把学习党史与推动工作相结合,2021~2023年开展了以“退化耕地治理试点”“耕地质...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党组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深入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切实帮助农民解决耕地存在的突出问题,江苏省把学习党史与推动工作相结合,2021~2023年开展了以“退化耕地治理试点”“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的“我帮农民建良田”实践活动,通过创建示范样板田、举办专题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巡回指导、建立技术模式等方式助推技术支撑落地,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当前江苏省耕地存在的养分不平衡、酸化、次生盐渍化、地力瘠薄等耕地“急难愁盼”问题,为提升耕地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为群众办实事 我帮农民建良田 退化耕地治理 耕地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田土壤全氮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2
8
作者 全思懋 王绪奎 胡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8-1084,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江苏省农田土壤全氮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方法]基于2008和2015年江苏省基本农田质量长期监测点实测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分析土壤全氮含量的时空变化,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探明成土母质、气候、种植制...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江苏省农田土壤全氮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方法]基于2008和2015年江苏省基本农田质量长期监测点实测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分析土壤全氮含量的时空变化,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探明成土母质、气候、种植制度、化肥施用等因子对土壤全氮含量变化的影响及不同影响因子间的交互效应。[结果]2015年江苏农田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1.47 g·kg-1,比2008年增加了8.9%(P<0.01)。2008和2015年,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保持相对一致,表现为苏南地区高于苏北地区(里下河地区除外),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沿海地区最低;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受氮肥施用及氮肥施用与气候交互效应的影响显著,湿润亚热带地区氮肥低投入时土壤全氮含量增加最多,而半湿润温暖带地区氮肥超高投入时土壤全氮含量增加最多;土壤有机质作为协变量对全氮变化影响显著,且解释率最高。[结论]在氮肥低投入及超高投入2种情况下,气候是土壤全氮含量变化的显著影响因子,建议在生产实践中依据气候条件合理施用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农田土壤 全氮 影响因子 气候 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域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全思懋 管晓进 +1 位作者 王绪奎 胡锋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7-262,共6页
为研究江苏省域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根据2008年和2015年江苏省基本农田质量长期监测点实测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分析了土壤速效钾的时空变化,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探明了成土母质、气候、种植制度、化肥... 为研究江苏省域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根据2008年和2015年江苏省基本农田质量长期监测点实测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分析了土壤速效钾的时空变化,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探明了成土母质、气候、种植制度、化肥因子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的影响及不同影响因子间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①2015年江苏农田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07.9mg/kg,与2008年相比无显著变化;②与2008年相比,2015年江苏沿海地区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明显,其中盐城部分地区下降最多,达10.0~30.5 mg/kg;徐淮部分地区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较多,达10.1~20.5 mg/kg;③成土母质、气候、钾肥对2008—2015年江苏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存在显著影响。在钾肥超低投入下速效钾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成土母质和气候影响,在钾肥低投入及以上水平,速效钾含量的变化主要受钾肥投入影响,说明施用钾肥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农田土壤 速效钾 时空变化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竺山湾湖滨缓冲带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以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付文凤 姜海 +4 位作者 房娟娟 管永祥 吴田乡 赵海燕 吴昊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2期268-273,共6页
[目的]对江苏省竺山湾地区宜兴市周铁镇湖滨缓冲带生态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定量分析生态工程建设的价值,为太湖及其他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工程建设效益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在长期定点观测周铁镇竺山湾湖滨缓冲带生态工程建设... [目的]对江苏省竺山湾地区宜兴市周铁镇湖滨缓冲带生态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定量分析生态工程建设的价值,为太湖及其他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工程建设效益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在长期定点观测周铁镇竺山湾湖滨缓冲带生态工程建设和运行基础上,从生态、社会、经济3层面构建包括水质净化、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大气调节、提供就业、科研教育、社会稳定、旅游休闲、提供水产品等内容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成果参照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替代法、直接市场法等对各项指标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周铁镇湖滨缓冲带生态工程综合效益价值约为176.66万元/a,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价值分别为125.55,33.61和17.5万元/a,表现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单项指标价值对比发现,水质净化价值最大,达60.52万元/a,大气调节价值次之,为47.15万元/a。[结论]周铁镇湖滨缓冲带生态工程建设有效改善了湖泊水环境,生态效益最为显著,符合生态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优先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滨缓冲带 生态工程 效益评价 周铁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江苏滨海盐碱土农田生产力和碳库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苏南 陈环宇 +9 位作者 郁凯 王凯 孙果丽 朱小梅 贺亭亭 邓晔 邢锦城 张倩 王绪奎 郁洁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3,共10页
[目的]有机肥施用是江苏滨海轻度盐碱地主要的改土提质技术,本试验通过研究在有机替代模式下夏玉米种植系统农田生产力和土壤碳库的变化特征,探索在粉垄耕作模式下有机肥还田同氮肥减量的最佳比例。[方法]按照等氮量投入原则,以当地氮... [目的]有机肥施用是江苏滨海轻度盐碱地主要的改土提质技术,本试验通过研究在有机替代模式下夏玉米种植系统农田生产力和土壤碳库的变化特征,探索在粉垄耕作模式下有机肥还田同氮肥减量的最佳比例。[方法]按照等氮量投入原则,以当地氮肥施用(CK)为对照,设置25%有机肥+75%氮肥(CT25)、50%有机肥+50%氮肥(CT50)、75%有机肥+25%氮肥(CT75)、有机肥全量替代氮肥(CT100)处理,开展粉垄耕作模式下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氮肥玉米种植田间试验,对玉米农田生产力和土壤碳库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与氮肥全量施用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在25%~50%时,玉米籽粒产量可增加8.74%~11.21%,其中CT25处理的玉米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较单施氮肥显著增加,有机替代比例超过50%以上时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较纯施氮肥无显著变化。相较于纯施氮肥,有机肥替代比例在25%~75%时土壤碳储量提升9.47%~14.61%,这主要依赖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容重的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玉米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粉垄耕作模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氮肥在25%~50%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碳储量,提升农田生产力,可作为江苏滨海旱作玉米种植推荐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替代比例 产量 土壤碳库 粉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粪施用对滨海盐碱地土壤质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云龙 许益伟 +5 位作者 郁洁 仇美华 王绪奎 左文刚 单玉华 柏彦超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3-2061,共9页
为探究外源有机物料施用对滨海盐碱地土壤质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以蚯蚓粪作为外源有机物料,本研究设置对照(CK)、蚯蚓粪低施用量(V50)、蚯蚓粪中施用量(V100)和蚯蚓粪高施用量(V200)共4个处理,探讨施用蚯蚓粪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 为探究外源有机物料施用对滨海盐碱地土壤质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以蚯蚓粪作为外源有机物料,本研究设置对照(CK)、蚯蚓粪低施用量(V50)、蚯蚓粪中施用量(V100)和蚯蚓粪高施用量(V200)共4个处理,探讨施用蚯蚓粪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碳源利用情况、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蚯蚓粪的滨海盐碱地玉米株高、生物量及产量显著提升;蚯蚓粪改良后滨海盐碱地土壤pH、盐分含量显著降低,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施用蚯蚓粪后土壤二乙酸荧光素水解酶、蔗糖酶、脲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香农多样性指数以及丰富度指数显著提升,对氨基酸、酚酸、碳水化合物类能源的代谢能力显著增强。此外,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蚯蚓粪重塑了滨海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脱硫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被孢霉属等功能微生物类群的优势地位明显提升;普鲁克分析结果显示,蚯蚓粪施用后滨海盐碱地玉米生长及产量的提升与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多样性的改善显著相关。综上,蚯蚓粪可以通过消减土壤盐害、碱害,增加土壤有机碳固持、提升养分供应,重塑微生物群落并提升其功能多样性,从而改善滨海盐碱地土壤质量,促进玉米增产。其中,高施用量处理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及玉米产量的提升效果最佳,但单位有机物增产量有所降低。本研究结果对保障滨海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蚯蚓粪 土壤质量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设施菜地蔬菜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朱楠 仇美华 +5 位作者 范新会 颜士敏 周园园 李云龙 梁永红 柏彦超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4-1011,共8页
为探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设施菜地蔬菜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明确最佳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依托昆山设施蔬菜长期施肥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0(T1)、20%(T2)、30%(T3)、40%(T4)、50%(T5)和60%(T6),研究... 为探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设施菜地蔬菜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明确最佳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依托昆山设施蔬菜长期施肥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0(T1)、20%(T2)、30%(T3)、40%(T4)、50%(T5)和60%(T6),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不结球白菜及下茬芹菜株高、产量、种植后土壤理化性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设施不结球白菜、芹菜的生长及产量提升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T6处理除外);相较于CK,T3处理设施不结球白菜及芹菜的1 hm^(2)平均产量分别增加37.1%及30.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与单施化肥处理(T1)相比,T6处理土壤pH显著升高,而电导率显著降低;土壤养分方面,T3处理对设施菜地土壤养分(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T3处理土壤理化性质明显区别于其他处理,且电导率、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可能是影响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设施菜地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及电导率对不结球白菜产量的解释度为26.3%,是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影响设施不结球白菜产量的主效应因素;土壤养分(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是影响下茬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其对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设施芹菜产量变化的解释度达22.6%。(3)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对设施蔬菜净收益提升效果明显,其中T3处理设施不结球白菜及芹菜净收益最高,较CK分别增加36.8%及29.0%。综上所述,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是一项具有缓解设施菜地土壤酸化及次生盐渍化,培肥改良土壤,促进设施蔬菜增产、增收潜力的农业措施。其中,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30%对设施蔬菜产量及土壤质量提升的综合效果最佳,可能是保障昆山地区设施蔬菜丰产,并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的最佳有机肥-化肥配施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设施蔬菜 产量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仇美华 殷广德 梁永红 《南方农业》 2020年第9期187-190,共4页
近年来,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日益扩大,其经济、社会效益也更为显著,已成为江苏省一大支柱产业。但是设施蔬菜化肥投入量大、有机肥用量不足,不仅产生了资源浪费、成本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还会导致蔬菜种植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连作障碍... 近年来,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日益扩大,其经济、社会效益也更为显著,已成为江苏省一大支柱产业。但是设施蔬菜化肥投入量大、有机肥用量不足,不仅产生了资源浪费、成本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还会导致蔬菜种植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连作障碍等问题突出。基于此,以2016—2018年江苏省蔬菜习惯施肥区和测土配方施肥区肥料用量为基础,分析了开展设施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必要性,阐述了“有机肥+配方肥”“菜-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四种有机肥施用技术模式,提出了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 技术模式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颜士敏 《农家致富》 2024年第5期22-23,共2页
一、连云港市赣榆区1.稻麦-蔬菜-果树“腐熟粪肥(或商品有机肥)+配方肥”技术模式针对稻麦作物,亩施用腐熟粪肥350~4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150~200公斤)作基肥,机械撒施,耕翻入土,替代化肥比例20%~25%;针对蔬菜作物,亩施用腐熟粪肥1~1.5吨... 一、连云港市赣榆区1.稻麦-蔬菜-果树“腐熟粪肥(或商品有机肥)+配方肥”技术模式针对稻麦作物,亩施用腐熟粪肥350~4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150~200公斤)作基肥,机械撒施,耕翻入土,替代化肥比例20%~25%;针对蔬菜作物,亩施用腐熟粪肥1~1.5吨(或商品有机肥500公斤)作基肥,同时配合施用配方肥,机械撒施,耕翻入土,替代化肥比例30%~40%;针对果树作物,秋冬季亩施腐熟粪肥800~1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400公斤),沟施或穴施,同时配施配方肥或高钾复合肥,施肥后覆土,替代化肥比例约50%。根据果树养分需求规律,适时适量追施化肥,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肥一体化,做到水肥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有机肥 水肥一体化 配方肥 钾复合肥 蔬菜作物 水肥耦合 赣榆区 配合施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江苏省秋播作物土肥水管理技术措施(上)
16
作者 殷广德 《农家致富》 2022年第23期22-23,共2页
一、小麦小麦是江苏省的主要夏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300万~3500万亩。其田间肥水管理遵循“速效缓效配合、有机无机结合、水肥耦合”的原则,依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水平、目标产量和气候等因素,科学确定施肥总量和基追肥比例。
关键词 土壤肥力水平 秋播作物 施肥总量 目标产量 水肥耦合 基追肥比例 肥水管理 品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江苏省秋播作物土肥水管理技术措施(下)
17
作者 殷广德 《农家致富》 2022年第24期22-23,共2页
二、油菜江苏油菜以甘蓝型为主。油菜喜湿润,对磷、钾、硼比较敏感,其种植需施足底肥,壮苗越冬;现薹抽薹期需肥量占总吸收量的1/3~1/2;幼苗3~5片真叶前是磷元素营养的临界期,磷的利用效率最高;钾肥在全生育期都可吸收利用,能促进生长,... 二、油菜江苏油菜以甘蓝型为主。油菜喜湿润,对磷、钾、硼比较敏感,其种植需施足底肥,壮苗越冬;现薹抽薹期需肥量占总吸收量的1/3~1/2;幼苗3~5片真叶前是磷元素营养的临界期,磷的利用效率最高;钾肥在全生育期都可吸收利用,能促进生长,增加分枝,增强耐寒、抗病和抗倒能力,提高含油量。油菜施肥应依照土壤基础地力、品种类型、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播作物 总吸收量 种植密度 抗倒能力 需肥量 临界期 含油量 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18
作者 颜士敏 《农家致富》 2024年第9期22-23,共2页
一、新沂市1.技术模式(1)小麦“配方肥+沼液无害化还田”技术模式。沼液在充分腐熟、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既可作小麦基肥施用,也可作追肥施用。经检测,应用的沼液有机质含量0.28%,总养分含量0.4%,一般在小麦播种前基施沼液和配方肥。沼... 一、新沂市1.技术模式(1)小麦“配方肥+沼液无害化还田”技术模式。沼液在充分腐熟、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既可作小麦基肥施用,也可作追肥施用。经检测,应用的沼液有机质含量0.28%,总养分含量0.4%,一般在小麦播种前基施沼液和配方肥。沼液每亩用量2吨,折合施用总养分(折纯)约8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播种 配方肥 亩用量 有机质含量 沼液 养分含量 无害化处理 绿色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泗洪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19
作者 陈宇 《农家致富》 2024年第6期22-23,共2页
一、粪肥无害化处理技术模式1.畜禽粪污简易堆制还田模式适用范围:适用于采用发酵床养殖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及利用。技术内容:发酵床养殖产生的粪污具有含水量低、C/N比适中、异味较轻的特点。对收集的粪污接种高效发酵菌剂,采用静态好氧... 一、粪肥无害化处理技术模式1.畜禽粪污简易堆制还田模式适用范围:适用于采用发酵床养殖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及利用。技术内容:发酵床养殖产生的粪污具有含水量低、C/N比适中、异味较轻的特点。对收集的粪污接种高效发酵菌剂,采用静态好氧发酵工艺进行发酵处理,使发酵温度维持在55℃以上,视温度变化间歇式鼓风降温供氧,堆置20天左右,粪污经堆制腐熟,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等规定的无害化指标后,再堆放陈化后熟1个月,即可作为粪肥还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害化处理技术 好氧发酵 粪污无害化处理 畜禽粪污 还田模式 发酵处理 堆制 C/N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20
作者 陈宇 《农家致富》 2024年第8期22-23,共2页
一、邳州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模式1.大蒜“粪肥机械深施+配方肥”技术模式基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即9月20日至10月30日施用大蒜基肥,每亩施800公斤粪肥+40公斤缓控释肥(50公斤配方肥);然后撒施杀菌杀虫药剂,耕翻土地20厘米以上,耕后耙... 一、邳州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模式1.大蒜“粪肥机械深施+配方肥”技术模式基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即9月20日至10月30日施用大蒜基肥,每亩施800公斤粪肥+40公斤缓控释肥(50公斤配方肥);然后撒施杀菌杀虫药剂,耕翻土地20厘米以上,耕后耙细、整平、作畦。追肥:在大蒜返青期和蒜头膨大前期,采用随水施肥方式进行两次追肥。近几年蒜农多采用一次追肥方式,在4月5~15日期间,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或按沼液和水1∶5的比例施沼液肥2000立方米),辅施高钾复合肥10~15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复合肥 配方肥 缓控释肥 返青期 作畦 杀虫药剂 追肥方式 沼液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