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模板剂合成CO_(2)P纳米片及其催化氨硼烷水解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孙佳丽 郑君宁 +4 位作者 花俊峰 邱小魁 许立信 叶明富 万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2,共7页
开发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实现氨硼烷水解制氢应用的关键。以构建具有P掺杂材料为出发点,以两种不同比例的金属盐作为模板剂,以过渡非贵金属Co为中心金属,合成出制作方法简便、性能优异的催化剂。通过乙酸钴... 开发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实现氨硼烷水解制氢应用的关键。以构建具有P掺杂材料为出发点,以两种不同比例的金属盐作为模板剂,以过渡非贵金属Co为中心金属,合成出制作方法简便、性能优异的催化剂。通过乙酸钴和氨水制备出Co_(3)O_(4)前躯体,将Co_(3)O_(4)前躯体与NaH_(2)PO_(2),NaCl,LiCl混合,在N_(2)气氛下焙烧,然后进行水洗将两种盐模板剂去除,得到纳米片催化剂CO_(2)P-NaLi。试验结果表明,当n(NaCl)∶n(LiCl)=1∶0.15时制备的催化剂CO_(2)P-NaLi_(0.15)催化活性最高,其在298 K、光照条件下催化氨硼烷水解反应的初始转化率(TOF)为31.2 min^(-1),且该催化剂上氨硼烷分解的活化能(E_(a))为60.8 kJ/mol。循环5次后,催化剂依然保持良好活性,表明其拥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钴 氨硼烷 储氢材料 盐模板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氮化碳材料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悦 蒋权 +2 位作者 尚介坤 许杰 李永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13-1928,共16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新型的无金属材料,因其具有众多特殊的理化性质,在多相催化、光催化、燃料电池和气体储存等领域显示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与直接热聚合法制得的块状g-C_3N_4相比,介孔gC3N4拥有高比表面和丰富的介孔孔道,...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新型的无金属材料,因其具有众多特殊的理化性质,在多相催化、光催化、燃料电池和气体储存等领域显示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与直接热聚合法制得的块状g-C_3N_4相比,介孔gC3N4拥有高比表面和丰富的介孔孔道,能暴露更多的表面活性位,继而提升其在催化反应等应用方面的性能。热聚合法是合成g-C_3N_4的最为便利的方法。其中,热聚合法合成介孔g-C_3N_4的工艺分为硬模板法、软模板法和无模板法。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这三种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是针对硬模板法,从前驱体合成机理、产品理化性质等多角度评述了硬模板法合成介孔g-C_3N_4的关键问题。此外,针对新型的软模板法和无模板法进行了介绍,并与硬模板法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和讨论。最后,对介孔g-C_3N_4合成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介孔材料 纳米浇铸法 硬模板法 软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CeO_(2)中空微球光催化剂的合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亮 董如林 +1 位作者 陈智栋 金长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6-229,共4页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具有中空特征的ZnO@CeO_(2)微球光催化剂。首先,以二水合乙酸锌、六亚甲基四胺、二水合柠檬酸三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和煅烧处理合成了纳米晶ZnO中空微球。然后以六水合硝酸铈为铈源,通过化学浴沉积和煅烧处理在ZnO晶粒...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具有中空特征的ZnO@CeO_(2)微球光催化剂。首先,以二水合乙酸锌、六亚甲基四胺、二水合柠檬酸三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和煅烧处理合成了纳米晶ZnO中空微球。然后以六水合硝酸铈为铈源,通过化学浴沉积和煅烧处理在ZnO晶粒表面修饰了纳米尺寸的CeO_(2)。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分析方法对合成的CeO_(2)修饰的纳米晶中空ZnO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Ce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与CeO_(2)复合量有关。当CeO_(2)复合的摩尔分数为1.5%时,复合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表现了最佳的光催化降解效率。与纯ZnO相比,复合光催化剂在光照时间60min内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提高了19.5%。经CeO_(2)修饰后ZnO催化剂活性的增强主要归因于复合形成的异质结对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氧化铈 异质结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l2/凹凸棒石催化合成生物增塑剂C22-三酸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高伟 吕宗莹 +3 位作者 曾桂凤 周永生 王建浩 王车礼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8,共8页
以地沟油制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WOFAME)与马来酸二丁酯(DBM)为原料,在自制ZnCl_2/凹凸棒石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结构不同的生物增塑剂C22-三酸酯。采用IR、MS、1H-NMR和HPLC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产物的组成结构对可能的... 以地沟油制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WOFAME)与马来酸二丁酯(DBM)为原料,在自制ZnCl_2/凹凸棒石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结构不同的生物增塑剂C22-三酸酯。采用IR、MS、1H-NMR和HPLC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产物的组成结构对可能的合成路径进行探讨;试验优化了产物合成工艺条件,研究了产物的耐热及增塑性能。结果表明,在ZnCl_2/凹凸棒石作用下WOFAME中亚油酸甲酯与DBM可分别经Diels-Alder环加成及双烯加成反应合成"环己烯式"与"悬挂式"的C22-三酸酯;合成产物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4 h,n(DBM)∶n(亚油酸甲酯)=1.1∶1,催化剂用量为WOFAME用量的10%;此条件下,亚油酸甲酯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分别可达97%、94%以上。与碘催化反应相比,三分子加成副产物显著减少。此外,合成的C22-三酸酯的耐热性能及增塑性能均优于碘催化合成的产物,且明显优于邻苯类增塑剂D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l2/凹凸棒石 Diels—Alder环加成 双烯加成 生物增塑剂 C22-三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体系中动态溶剂热法合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808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平 周从胜 +4 位作者 任忠飞 林齐 周瑜 顾敬 单玉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易于调变的孔道尺寸和表面化学环境,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常用的晶化釜溶剂热法产率低、能耗高,难以实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采用常压开放体系,在动态条件下实现了MOF-80...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易于调变的孔道尺寸和表面化学环境,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常用的晶化釜溶剂热法产率低、能耗高,难以实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采用常压开放体系,在动态条件下实现了MOF-808的高效合成。详细考察了不同合成温度及合成时间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吸脱附及热重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晶度、形貌、孔道结构及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30℃,5h的条件下即可合成得到尺度均一、结构规整的高结晶度MOF-808。得到的MOFs材料具有超过1000m^(2)/g的比表面积和超过0.50cm^(2)/g的孔体积,且具有高的热稳定性。该方法突破了晶化釜产量的限制,大大缩短了MOF材料的合成时间,提高了合成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OF-808 溶剂热法 开放体系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氧化物改性HMCM-2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择形催化合成对二甲苯
6
作者 薛冰 吴晟 +3 位作者 宋小 柳娜 苏进 李永昕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7-1062,共6页
以磷酸三乙酯为磷氧化物前驱物,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磷改性HMCM-22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它们在甲苯与碳酸二甲酯烷基化合成对二甲苯反应中的择形催化性能。采用N2吸附-脱附、NH3-TPD和Py-IR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 以磷酸三乙酯为磷氧化物前驱物,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磷改性HMCM-22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它们在甲苯与碳酸二甲酯烷基化合成对二甲苯反应中的择形催化性能。采用N2吸附-脱附、NH3-TPD和Py-IR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及反应时间对甲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磷酸三乙酯为磷氧化物的前驱物制备的磷改性HMCM-22催化剂在甲苯烷基化合成对二甲苯反应中,不仅表现出优异的择形性能,而且还保持了较高的催化活性。这主要是由于磷酸三乙酯有较大的分子尺寸,浸渍过程中可覆盖分子筛外表面酸性位,并可保证分子筛孔内的酸性位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二甲苯 择形催化 磷酸三乙酯 HMCM-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氧化环己烷合成环己酮的高效催化体系 被引量:4
7
作者 蒋晓丽 单玉华 +2 位作者 巫丽君 鲁墨弘 李明时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4-990,共7页
通过筛选一系列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构建了氧气氧化环己烷合成环己酮的高效催化体系。考察了溶剂和反应条件对环己烷转化率和环己酮选择性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GC)对产物进行定量分析,采用色质联用(GC-MS)对反应途径和催化剂失活机理进... 通过筛选一系列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构建了氧气氧化环己烷合成环己酮的高效催化体系。考察了溶剂和反应条件对环己烷转化率和环己酮选择性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GC)对产物进行定量分析,采用色质联用(GC-MS)对反应途径和催化剂失活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以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为催化剂,以Co(OAc)2、Cr(OAc)3和AlCl3为助催化剂,以乙腈为溶剂,可以高效地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反应。当n(NHPI)∶n(Co(OAc)2)∶n(Cr(OAc)3)∶n(AlCl3)=10∶3∶1∶1,n(NHPI)∶n(CH3CN)∶n(C6H12)=1∶20∶10,氧气压力1.0MPa,于75℃反应6h时,环己烷的转化率为54.4%,环己酮选择性为93.2%,环己醇选择性为4.9%。己二酸为主要的副产物,氧化过程生成的水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 氧化 催化剂 环己酮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基功能化微球硅胶催化环氧大豆油合成 被引量:5
8
作者 栾灵 单玉华 +2 位作者 司坤坤 曹鹰 李明时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23,共6页
制备了不同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负载量的磺酸基功能化微球硅胶,用于非均相催化合成环氧大豆油。利用SEM、FT-IR、13C NMR CP/MAS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功能化微球硅胶进行表征。以所制备磺酸基功能化微球硅胶为催化剂,用双氧水氧化大... 制备了不同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负载量的磺酸基功能化微球硅胶,用于非均相催化合成环氧大豆油。利用SEM、FT-IR、13C NMR CP/MAS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功能化微球硅胶进行表征。以所制备磺酸基功能化微球硅胶为催化剂,用双氧水氧化大豆油合成环氧大豆油(ESO)。优化反应条件为:m(大豆油)∶m(双氧水(50%))∶m(乙酸)∶m(催化剂(MPTS负载量为75%))=1∶0.5∶0.07∶0.1,75℃,7h。所得产品色号为60(Pt-Co),环氧值为6.5%。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活性未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大豆油 磺酸基功能化 微球硅胶 催化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Fe/Ti和Ni-Fe-S/Ti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分解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陆杭烁 何小波 +1 位作者 银凤翔 李国儒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6-147,共12页
以钛网为基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Ni-Fe/Ti析氧电极,然后将得到的Ni-Fe/Ti电极通过固相硫化制备了Ni-Fe-S/Ti析氢电极.分别考察了电沉积液中Ni2+/Fe3+离子摩尔浓度比和硫脲加入量对Ni-Fe/Ti和Ni-Fe-S/Ti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钛网为基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Ni-Fe/Ti析氧电极,然后将得到的Ni-Fe/Ti电极通过固相硫化制备了Ni-Fe-S/Ti析氢电极.分别考察了电沉积液中Ni2+/Fe3+离子摩尔浓度比和硫脲加入量对Ni-Fe/Ti和Ni-Fe-S/Ti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沉积液中Ni2+含量的增加,Ni-Fe/Ti电极析氧性能先增强后减弱,Ni9Fe1/Ti电极具有最好的析氧性能;随着硫脲加入量的增加,Ni-Fe-S/Ti电极析氢性能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Ni9Fe1S0.25/Ti电极具有最好的析氢性能.在50 mA·cm-2下,Ni9Fe1/Ti电极的析氧过电位为280 m V,Ni9Fe1S0.25/Ti电极的析氢过电位为269 mV,且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将Ni9Fe1/Ti与Ni9Fe1S0.25/Ti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进行电催化全水分解,电流密度达到50 mA·cm-2所需电势仅1.69 V,表现出很好的全水解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氢氧化物 镍铁硫化物 氧气析出反应 氢气析出反应 电催化全水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SiO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 被引量:3
10
作者 薄振婷 董如林 +3 位作者 王旭红 张汉平 陈智栋 金长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93,98,共4页
以钛酸四正丁酯(TBOT)、氧化石墨烯、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二氧化钛(TiO_2)/二氧化硅(SiO_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并对TiO_2/SiO_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O_2用量的增大,TiO_2/... 以钛酸四正丁酯(TBOT)、氧化石墨烯、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二氧化钛(TiO_2)/二氧化硅(SiO_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并对TiO_2/SiO_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O_2用量的增大,TiO_2/SiO_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及气孔直径增大,在石墨烯用量为1%(wt,质量分数),SiO_2用量为30%(摩尔百分数),10mg TiO_2/SiO_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在80min内对亚甲基蓝(MB)溶液(10mg/L,40mL)的光催化降解率达到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TIO2 SIO2 石墨烯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可见光活性的Na掺杂ZnO光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香 董如林 +1 位作者 陈智栋 金长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6-218,共3页
以二水乙酸锌为锌源、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和钠源,采用溶液沉淀法和煅烧处理合成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Na掺杂ZnO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合成的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a掺杂ZnO光催化剂... 以二水乙酸锌为锌源、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和钠源,采用溶液沉淀法和煅烧处理合成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Na掺杂ZnO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合成的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a掺杂ZnO光催化剂的带隙为3.1eV,具有可见光吸收活性,添加聚乙二醇合成的催化剂样品经550℃煅烧后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在光照时间70min内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了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氧化锌 可见光吸收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无机纳米材料在膜分离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凯 毛恒洋 +3 位作者 李梅生 周守勇 张琪 赵宜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3-37,共5页
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环境友好、无污染的特点,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纳米材料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分离膜的制备研究。其中,一维无机材料因特殊的理化性质,在分离膜制备中备受关注。介绍了一维... 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环境友好、无污染的特点,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纳米材料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分离膜的制备研究。其中,一维无机材料因特殊的理化性质,在分离膜制备中备受关注。介绍了一维无机纳米材料的理化性质及制备过程,综述了其在膜制备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和气体分离膜。分析了一维无机材料在膜制备过程与分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无机纳米材料 膜制备 膜技术 环境污染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酞菁-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及其选择性氧化苯甲醇为苯甲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露英 梁倩 +2 位作者 周满 徐松 李忠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5-230,234,共7页
合成了新型四取代铜酞菁-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4a(OPh-p-Cl_(2))CuPc]-MWCNTs)以有效地催化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复合材料很容易获得,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很... 合成了新型四取代铜酞菁-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4a(OPh-p-Cl_(2))CuPc]-MWCNTs)以有效地催化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复合材料很容易获得,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很好的表征。为了实现高效,选择性的催化作用,研究了溶剂种类、氧化剂种类和用量、催化剂用量、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在筛选实验中,[4a(OPh-p-Cl_(2))CuPc]-MWCNTs复合材料在苯甲醇氧化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5mg[4a(OPh-p-Cl_(2))CuPc]-MWCNTs,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叔丁基,650μL甲苯中60℃持续6h的最佳条件下获得最高的苯甲醇转化率62.12%和苯甲醛选择性93.19%。此外,还探讨了[4a(OPh-p-Cl_(2))CuPc]-MWCNTs复合物选择性地将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的可能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多壁碳纳米管 四取代铜酞菁-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苯甲醇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状多孔分级结构ZnTi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祥艳 董如林 +1 位作者 陈智栋 金长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7-170,176,共5页
以碱式醋酸锌和钛酸四正丁酯分别为锌源和钛源,采用溶胶-凝胶过程合成了具有蘑菇形状分级结构的ZnTi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并应用XRD、FT-IR、FESEM和光电流等分析技术,考察了锌-钛比例、煅烧温度对所合成光催化剂的形貌、微结构... 以碱式醋酸锌和钛酸四正丁酯分别为锌源和钛源,采用溶胶-凝胶过程合成了具有蘑菇形状分级结构的ZnTi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并应用XRD、FT-IR、FESEM和光电流等分析技术,考察了锌-钛比例、煅烧温度对所合成光催化剂的形貌、微结构及光电特性的影响。当样品锌-钛物质的量比为1∶3,煅烧温度为500℃时,催化剂粒子呈现多孔或中空的蘑菇形状,微米尺寸的蘑菇状催化剂由纳米尺寸的ZnTiO_(3)和TiO_(2)晶体构建。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该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紫外光照30min内,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状ZnTiO_(3)/TiO_(2) 多孔微结构 分级结构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3/NiFe2O4/PANI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左悦 成明亮 +2 位作者 张康 薄振婷 董如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5-129,134,共6页
通过溶剂热法与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钛酸钡/铁酸镍(BaTiO3/NiFe2O4)二元纳米复合材料,将BaTiO3/NiFe2O4与苯胺进行复合,用过硫酸钾氧化得到钛酸钡/铁酸镍/聚苯胺(BaTiO3/NiFe2O4/PANI)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 通过溶剂热法与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钛酸钡/铁酸镍(BaTiO3/NiFe2O4)二元纳米复合材料,将BaTiO3/NiFe2O4与苯胺进行复合,用过硫酸钾氧化得到钛酸钡/铁酸镍/聚苯胺(BaTiO3/NiFe2O4/PANI)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组分、形貌与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BaTiO3/NiFe2O4纳米复合材料与PANI的质量比达到1∶1时,制备的三元纳米复合材料样品表现出良好的反射损失特性,在6.7GHz处最小反射损失为-40.3dB,此时材料厚度只有4.5mm,且反射损失低于-10dB的有效频率在5.4~8.4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镍铁氧体 聚苯胺 吸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交联结合紫外光表面固化制备聚己内酯形状记忆材料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瑞巧 张佑 +1 位作者 马文中 钟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31,共8页
通过热引发剂引发聚己内酯(PCL)自由基交联,再结合紫外光表面二次固化的协同作用,制备了一系列光引发剂添加量不同的PCL形状记忆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形状记忆性能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Irgacure 2959(Ir2959)对PC... 通过热引发剂引发聚己内酯(PCL)自由基交联,再结合紫外光表面二次固化的协同作用,制备了一系列光引发剂添加量不同的PCL形状记忆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形状记忆性能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Irgacure 2959(Ir2959)对PCL交联材料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形状记忆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热交联体系,结合紫外光表面二次固化后明显提高了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和力学性能。当光引发剂Ir2959质量分数为3%时(P/B/I-3),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达到峰值,形状固定率(Rf)和形状回复率(Rr)分别由93.0%和91.4%提升至99.5%和99.8%;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由42.5 MPa和658.1%提升至49.9 MPa和8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形状记忆 紫外光 表面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氨基苯酚催化加氢合成3-氨基环己醇
17
作者 罗军 鲁墨弘 +1 位作者 张伟 李明时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71,共6页
以间氨基苯酚为原料,通过两步催化加氢合成3-氨基环己醇,考察了催化剂、溶剂、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等对原料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第一步,原料间氨基苯酚质量浓度10g/100mL,5%Pd/MC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0%~15%... 以间氨基苯酚为原料,通过两步催化加氢合成3-氨基环己醇,考察了催化剂、溶剂、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等对原料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第一步,原料间氨基苯酚质量浓度10g/100mL,5%Pd/MC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0%~15%,反应压力0.1MPa,反应温度60~80℃,反应时间2~6h;第二步,Raney Ni催化剂用量为间氨基苯酚质量的10%,5.0mol/L NaOH溶液加入量为间氨基苯酚质量的25%,反应压力4.0~6.0MPa,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6h。两步总收率为95%。各步产物的结构用~1H NMR,^(13)C NMR,GC-MS进行了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氨基苯酚 3-氨基-2-环己烯-1-酮 3-氨基环己醇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维碳纳米材料在离子交换杂化膜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秀 李业洋 +3 位作者 周守勇 李梅生 赵宜江 钟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4,36,共7页
离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液流电池及电渗析技术的核心部件,应用过程中存在电导率低和化学稳定性差等问题。利用无机材料自身良好的性能和表面修饰,引入离子交换膜基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碳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可控、比表面积大、环境友好等... 离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液流电池及电渗析技术的核心部件,应用过程中存在电导率低和化学稳定性差等问题。利用无机材料自身良好的性能和表面修饰,引入离子交换膜基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碳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可控、比表面积大、环境友好等特点,是优良的无机填料。综述了添加低维碳纳米材料的离子交换杂化膜的制备方法、类型和应用现状,指出不同低维碳纳米材料在离子交换杂化膜制备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离子交换杂化膜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膜 碳量子点 碳纳米管 石墨烯 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加氢法合成2,5-二氨基甲苯
19
作者 贺凡 张伟 +1 位作者 鲁墨弘 李明时 《精细石油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19,共5页
以2-氨基偶氮甲苯为原料,催化加氢合成2,5-二氨基甲苯。考察了催化剂类型、原料浓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介孔碳负载钯催化剂Pd/MC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经单因素实验考察,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为:采... 以2-氨基偶氮甲苯为原料,催化加氢合成2,5-二氨基甲苯。考察了催化剂类型、原料浓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介孔碳负载钯催化剂Pd/MC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经单因素实验考察,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为:采用甲醇-水(体积比3∶7)溶液作为溶剂,原料浓度为100~200 g/L,催化剂的添加量为原料的0.25%(质量分数),反应温度80℃,反应压力2.0 MPa,溶液初始pH值为8,反应时间3~4 h。在此条件下,2-氨基偶氮甲苯转化率接近100%,2,5-二氨基甲苯收率大于98%,催化剂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偶氮甲苯 2 5-二氨基甲苯 催化加氢 钯/介孔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对CaCO_3的阻垢作用及其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7
20
作者 韶晖 周胤 +2 位作者 王雅 冷一欣 钟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03-1210,共8页
以氨水与马来酸酐为原料,热缩聚合成了聚天冬氨酸,表征结果显示其结构中含有α和β两种构型。通过静态阻垢实验测定了PASP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当PASP投加量为10mg/L时,阻垢率达到96.9%。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分子态和离子态PAS... 以氨水与马来酸酐为原料,热缩聚合成了聚天冬氨酸,表征结果显示其结构中含有α和β两种构型。通过静态阻垢实验测定了PASP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当PASP投加量为10mg/L时,阻垢率达到96.9%。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分子态和离子态PASP与方解石(104)和(110)晶面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离子态PASP-(110)晶面结合能、分子态PASP-(110)晶面结合能、离子态PASP-(104)晶面结合能、分子态PASP-(104)晶面结合能依次降低,说明PASP对方解石(110)晶面生长的抑制居于主导地位,与实验得到的结论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合成 阻垢性能 方解石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