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经典名方温胆汤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家豪 花海兵 +1 位作者 薛昊 陈仁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8-1536,共9页
经典名方温胆汤首载于南北朝姚僧垣《集验方》,是中医临床应用经久不衰的方剂。近年首批入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亦是《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25首方剂)》首先公布的25首方剂之一。本文总结了温胆汤的研究进展,认为温胆汤... 经典名方温胆汤首载于南北朝姚僧垣《集验方》,是中医临床应用经久不衰的方剂。近年首批入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亦是《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25首方剂)》首先公布的25首方剂之一。本文总结了温胆汤的研究进展,认为温胆汤主要有降脂、降血压、抗炎、抗精神分裂等方面的作用,现代临床应用广泛,以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系统疾病为主,中医临床应用则凡以痰瘀为辨证要点,均可以温胆汤为基础酌情加减合方以治之。同时参考2016年刘昌孝院士提出的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核心质量概念,基于其“五原则”,对温胆汤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最终确定温胆汤的质量标志物为β-谷甾醇、琥珀酸、槲皮素、苜蓿素、木犀草素、柚皮苷、川陈皮素、橙皮苷、柚皮素、6-姜酚、甘草苷、甘草次酸,共计1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质量标志物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经典名方黄芩汤的关键信息考证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家豪 顾立梅 +4 位作者 薛昊 李煜 陈悆 冷子妍 陈仁寿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3-1274,共12页
黄芩汤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发布的经典名方,通过系统整理、考证与分析记载黄芩汤的古代及现代临床文献,梳理黄芩汤的处方源流、组成、药物基原、炮制方法、用法用量、功效主治等关键问题,并对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 黄芩汤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发布的经典名方,通过系统整理、考证与分析记载黄芩汤的古代及现代临床文献,梳理黄芩汤的处方源流、组成、药物基原、炮制方法、用法用量、功效主治等关键问题,并对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从文献考证、制剂开发、质量评价全程为黄芩汤的临床运用及制剂开发提供文献与理论支撑。经分析与考证,黄芩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组方为黄芩、白芍、甘草、大枣,其中大枣为引,药用基原遵循2020版《中国药典》,其中黄芩、白芍用生品,甘草为清炒甘草,大枣用时切开;药物用量方面,黄芩11.19 g,芍药7.46 g,甘草7.46 g,大枣根据情况适宜加减;制法与服法为加水2000 mL,煎煮至600 mL,不拘时温服,1日3次。该方古代常用于治疗痢疾,现亦用于治疗以腹泻为主症的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黄芩汤的Q-Marker建议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汤 经典名方 质量标志物 文献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易黄汤物质基准HPLC特征图谱的建立及量值传递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华露 李秋桐 +4 位作者 刘华兰 刘陶世 嵇晶 程建明 郭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1-630,共10页
目的 建立易黄汤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和易黄汤中指标性成分尿囊素、没食子酸、京尼平苷酸和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阐明这4种成分在饮片-水煎液-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色谱柱(250 mm×4.6 mm,5μ... 目的 建立易黄汤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和易黄汤中指标性成分尿囊素、没食子酸、京尼平苷酸和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阐明这4种成分在饮片-水煎液-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多波长切换法,检测波长分别为205、254、280 nm,以上述4种成分的转移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从饮片-水煎液-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规律。结果 建立了易黄汤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15批物质基准冻干粉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0,共标定出15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5个特征峰(2号峰尿囊素、4号峰没食子酸、6号峰京尼平苷酸、7号峰黄柏碱、15号峰小檗碱);同时进行含量测定,15批物质基准中尿囊素、没食子酸、京尼平苷酸、小檗碱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801%~1.087%、0.047%~0.057%、0.037%~0.081%、0.250%~0.387%;15批易黄汤水煎液到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转移率)分别为尿囊素73.09%~91.37%、没食子酸74.99%~89.32%、京尼平苷酸71.77%~94.38%、小檗碱76.54%~88.43%。结论 建立的特征图谱和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能较好地控制易黄汤物质基准的质量,量值传递结果表明物质基准冻干粉的制备工艺具有科学性和稳定性,为经典名方易黄汤制剂的后续开发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易黄汤 物质基准 特征图谱 量值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温经汤基准样品HPLC-Q-TOF/MS分析与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汤志锋 张云羽 +5 位作者 石德志 高武锋 龚小文 嵇晶 黄仕文 程建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2-466,共15页
目的采用HPLC-Q-TOF/MS技术对温经汤基准样品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同时建立经典名方温经汤基准样品指纹图谱,并对其共有峰进行指认与归属。方法采用Agilent 5 TC-C_(18)(2)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 目的采用HPLC-Q-TOF/MS技术对温经汤基准样品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同时建立经典名方温经汤基准样品指纹图谱,并对其共有峰进行指认与归属。方法采用Agilent 5 TC-C_(18)(2)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通过PeakView软件辅助解析,快速鉴别出温经汤基准样品中化学成分,并通过HPLC-UV及HPLC-ELSD法建立温经汤基准样品指纹图谱。结果温经汤基准样品中共分析鉴别出122个化合物,并进行相关药味归属。建立的温经汤基准样品HPLC-UV指纹图谱有19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出没食子酸、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桂皮醛、丹皮酚、阿魏酸、藁本内酯、β-蜕皮甾酮9个色谱峰;HPLC-ELSD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出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_(1)。建立的HPLC-UV、HPLC-ELSD两张指纹图谱能够归属全方所有药味。结论通过UV、ELSD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准确性良好,全面反映了温经汤基准样品的整体特征,为温经汤基准样品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指纹图谱 HPLC-Q-TOF/MS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参苓咀嚼片提取工艺探究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法的区别
5
作者 吴承潮 陆丽蓉 +4 位作者 钟绍辉 鲁方奇 郑云枫 刘陶世 程建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717,725,共8页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 目的:分别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与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优化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为中药提取试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葛根素、橙皮苷、甘草苷转移率及复方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关键工艺参数,采用AHP-EWM法确定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进行综合评分,以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及正交试验分别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与比较。结果:以参苓咀嚼片的提取工艺为例,分别采取正交试验法与响应面法得出的最佳工艺不同,但3批验证实验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3.0%,综合评分接近各自试验预测值。结论:响应面法工艺优选设计相对精细,但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好,较正交试验更精细,更适合参苓咀嚼片的生产实际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咀嚼片 功能性食品 提取工艺优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权重法 中心组合-响应面法 正交试验法 生产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金银花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8
6
作者 蔡芷辰 刘训红 +2 位作者 曹宜 陈仁寿 程建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2-1248,共7页
金银花一名始载于南宋本草著作《履巉岩本草》,宋以后,金银花一名逐渐被后世延用,成为药材正名。古代金银花的品种来源复杂,自2005版《中国药典》记载忍冬Lonicera.japonica Thunb.为金银花的唯一来源。药用部位为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多... 金银花一名始载于南宋本草著作《履巉岩本草》,宋以后,金银花一名逐渐被后世延用,成为药材正名。古代金银花的品种来源复杂,自2005版《中国药典》记载忍冬Lonicera.japonica Thunb.为金银花的唯一来源。药用部位为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多用生品,炮制辅料以酒为主,山东、河南为道地产区,在头茬采收的花蕾品质更佳。基于当前考证结果,结合近现代的研究结果及资源栽培情况,《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所载3首含金银花的经典名方(即四妙勇安汤、五味消毒饮和托里消毒散)的应用和开发建议使用忍冬L.japonica Thunb.为基原,山东、河南等道地产区的生品,且优选头茬采收的二白至大白期的花蕾入药。并基于以上3首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文献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得到方剂中金银花的常用剂量和平均剂量,可作为经典名方开发时金银花的参考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金银花 本草考证 基原 药用部位 采收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今文献的儿科经典名方异功散考证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家豪 薛昊 陈仁寿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43-1154,共12页
异功散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儿科部分)》发布的经典名方,通过系统整理、考证与分析异功散的古代及现代临床文献,梳理异功散的处方源流、组成、药物基原、炮制方法、用法用量、功效主治等关键问题,为儿科经典名方异功散的开发与... 异功散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儿科部分)》发布的经典名方,通过系统整理、考证与分析异功散的古代及现代临床文献,梳理异功散的处方源流、组成、药物基原、炮制方法、用法用量、功效主治等关键问题,为儿科经典名方异功散的开发与临床运用提供文献数据支撑。经分析与考证,异功散出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其组方为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姜、枣为之引,药用基原遵循2020版《中国药典》,其中人参、茯苓、陈皮用生品,白术为麸炒白术,甘草为炙甘草;药物用量方面,小儿与成人应做区分,小儿用量为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各1.4~1.7 g之间,成人用量为各5.6~6.8 g之间;制法与服法为将药物锉碎,以水300 mL,加姜、枣煎至210 mL,饭前温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药频率。该方古代常用于小儿厌食、泄泻等病症,经后世医家临证发挥,现亦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功散 经典名方 儿科 文献考证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芍药甘草汤的质量标志物
8
作者 余灵静 鲁方奇 +4 位作者 陈诺 吴薇 张云羽 郑云枫 程建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725,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芍药甘草汤的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其进行质量分析,筛选差异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芍药甘草汤干膏粉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0批芍药甘草...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芍药甘草汤的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其进行质量分析,筛选差异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芍药甘草汤干膏粉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0批芍药甘草汤中3种指标性成分,并应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比较样品间的差异性,筛选差异标志物。结果:30批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标定了18个共有峰,相似度0.924~0.996,并指认了10个色谱峰,分别为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没食子酰芍药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并以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将芍药甘草汤样品分成3类,筛选出10个色谱峰为质量标志物。结论:建立了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筛选出引起批次间差异的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化学模式识别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101(Fe)/GO复合载体的构建及其共载木犀草素-苦参碱的适宜性与缓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沈佳捷 庄雪菲 +3 位作者 潘林梅 陶玉泉 李柳 程海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1-228,共8页
目的探讨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Fe)与氧化石墨烯(GO)复合载体[MIL-101(Fe)/GO]共载2种抗肿瘤有效成分木犀草素和苦参碱的适宜性及体外释放性能。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制备MIL-101(Fe)与MIL-101(Fe)/GO复合载体,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 目的探讨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Fe)与氧化石墨烯(GO)复合载体[MIL-101(Fe)/GO]共载2种抗肿瘤有效成分木犀草素和苦参碱的适宜性及体外释放性能。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制备MIL-101(Fe)与MIL-101(Fe)/GO复合载体,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比表面积及孔径结构分析(BET)、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采用CCK-8细胞实验考察2种载体的安全性,采用体外溶出试验,以HPLC法测定木犀草素与苦参碱在MIL-101(Fe)/GO中的载药量与释放量。结果扫描电镜结果可见制得的MIL-101(Fe)/GO复合载体为多面体晶型结构复合体系;细胞活力实验结果表明,2种载体对小鼠成纤维细胞未产生抑制。木犀草素与苦参碱在MIL-101(Fe)中的载药量分别为14.1%、10.63%,在MIL-101(Fe)/GO中载药量分别为20.74%、14.1%;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在pH=5的条件下,MIL-101(Fe)/GO在72 h内可释放出23.92%的木犀草素与32.07%的苦参碱,而在pH=7.4的条件下,MIL-101(Fe)/GO在相同时间内可释放出8.84%的木犀草素与36.19%的苦参碱。结论MIL-101(Fe)/GO复合载体的载药量更高,作为pH响应型复合载体,可有效实现对木犀草素的酸性pH响应释放及其与苦参碱的缓慢释放,为实现多药递送持久释放的抗肿瘤药物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1(Fe) 氧化石墨烯 木犀草素 苦参碱 药物共载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Q-TOF-MS、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的精气神口服液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超 石德志 +8 位作者 汤志锋 张云羽 钟绍辉 肖莲莲 刘华兰 廖楠汐 嵇晶 郑云枫 程建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0-869,共10页
目的建立精气神口服液HPLC-ELSD指纹图谱及其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Q-TOF-MS技术对精气神口服液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应用相似度评价对数据进行研究。采用Agilent TC-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水... 目的建立精气神口服液HPLC-ELSD指纹图谱及其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Q-TOF-MS技术对精气神口服液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应用相似度评价对数据进行研究。采用Agilent TC-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精气神口服液HPLC-ELSD指纹图谱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HPLC-Q-TOF-MS共鉴定出75个化合物;通过10批样品HPLC-ELSD指纹图谱标定了14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共指认了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g_(3)8个色谱峰。为进一步控制口服液的整体质量,选取其中斯皮诺素、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_(1)4个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各活性成分线性关系良好,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准确度良好。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与指纹图谱同时测定的方法准确、稳定,可全面评价与控制精气神口服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气神口服液 指纹图谱 HPLC-Q-TOF-MS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料设计的婷柳提取液喷雾干燥工艺及其物理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华兰 石德志 +9 位作者 龚小文 廖楠汐 朱喻波 郑超 杨正清 解雨欣 肖莲莲 赵勉 刘陶世 程建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8-926,共9页
目的改善婷柳提取液喷雾干燥效果,并建立其物理指纹图谱。方法以婷柳喷干粉得率、吸湿率、流动性为指标对所加入辅料进行筛选,同时采用混料设计的方法,对所筛选辅料配比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由含水量、吸湿率、休止角、卡尔指数等9... 目的改善婷柳提取液喷雾干燥效果,并建立其物理指纹图谱。方法以婷柳喷干粉得率、吸湿率、流动性为指标对所加入辅料进行筛选,同时采用混料设计的方法,对所筛选辅料配比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由含水量、吸湿率、休止角、卡尔指数等9个指标构成的婷柳喷干粉物理指纹图谱,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10批婷柳喷干粉物理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最终优选辅料为轻质氧化镁、麦芽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通过建立喷干粉得率、吸湿率、休止角与筛选辅料配比的回归方程,优选辅料配比为干膏∶轻质氧化镁∶麦芽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0.55∶0.3∶0.1∶0.05;此优选辅料配比下,喷干粉得率为64.42%,吸湿率为13.27%,休止角为36.81°。10批婷柳喷干粉样品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结论优选的辅料配比能够较好的提高婷柳喷雾干燥得粉率,改善喷干粉性质,建立基于物理指纹图谱的婷柳喷干粉的质量控制方法,为婷柳制剂过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婷柳 药食同源 混料设计 喷雾干燥 物理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寄主桑寄生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袁嘉欢 吴楠 +5 位作者 王文辛 蔡芷辰 殷圣鑫 陈海杰 刘训红 黎理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119-1128,共10页
为了探讨寄主植物对桑寄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本文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F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中化学成分差异性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 为了探讨寄主植物对桑寄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本文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F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中化学成分差异性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并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处理数据;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标准品比对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10个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样品的化学组成得到有效区分;初步筛选并鉴定出19个差异化学成分,其中4种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为揭示寄主植物对桑寄生代谢产物合成和积累的影响以及不同寄主桑寄生质量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寄生 寄主 化学成分 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钱草不同部位多元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永逸 薛佳 +8 位作者 陈海杰 张月婵 吴楠 袁嘉欢 石婧婧 邹立思 刘训红 杨薇 程建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0-942,共13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HPLC-Triple Quad-MS/MS)建立了同时测定金钱草中黄酮类、有机酸类、核苷酸类及氨基酸类等多元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金钱草不同部位(茎、叶、花及果实)的化学成分进...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HPLC-Triple Quad-MS/MS)建立了同时测定金钱草中黄酮类、有机酸类、核苷酸类及氨基酸类等多元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金钱草不同部位(茎、叶、花及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采用Agilent Extend-C_(18)(2.1 mm×100 mm,1.8µm)色谱柱,以0.1%甲酸(A)和甲醇(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0 mL/min,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根据40种目标成分的含量,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对金钱草不同部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0种成分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不低于0.9992,检出限(LOD)为0.21~19.76 ng/mL,定量下限(LOQ)为0.71~65.88 n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1%~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2.9%。金钱草不同部位中40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显著,其中花、叶的综合质量较好。该研究建立的评价体系准确、可靠,可用于金钱草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为金钱草药材的合理采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草 不同部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HPLC-Triple Quad-MS/MS) 多元化学成分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鲜石斛颗粒防治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勉 邱雨轩 +5 位作者 胡杨 刘子涵 王培丽 陈伟伟 潘安 程建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5-909,共15页
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实验验证探讨复方鲜石斛颗粒防治酒精性肝病(ALD)的作用靶点及潜在机制。方法借助TCMSP、ETCM、BATMAN-TCM数据库及文献报道检索复方鲜石斛颗粒的化学成分,利用Swiss ADME数据库筛选优效目标化合物,并通过Swiss... 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实验验证探讨复方鲜石斛颗粒防治酒精性肝病(ALD)的作用靶点及潜在机制。方法借助TCMSP、ETCM、BATMAN-TCM数据库及文献报道检索复方鲜石斛颗粒的化学成分,利用Swiss ADME数据库筛选优效目标化合物,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活性成分靶点进行预测。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获取ALD相关疾病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PPI)及“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将预测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KEGG功能富集分析预测作用机制。构建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通过病理染色、ELISA检测、qPCR及Western blot来验证网络药理学富集分析结果。结果通过数据库及文献报道共筛选获得73个关键活性成分,与ALD交集靶点有720个,根据P<0.05,FDR<0.05的GO注释分析得到789个BP信息,93个CC信息,204个MF信息,194个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代谢过程、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体内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小叶界限不清,肝细胞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脂肪空泡,血清中ALT、AST活力,肝组织TG、TCHO含量及IL-1β、CXCL10、Srebp-1c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CP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炎症通路蛋白p-AKT、p-mTOR、p-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复方鲜石斛颗粒治疗后,小鼠肝细胞炎性细胞浸润和脂肪空泡数量减少,肝脏恢复正常细胞结构,血清中ALT、AST活力,肝组织TG、TCHO含量及IL-1β、CXCL10、Srebp-1c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P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同时p-AKT、p-mTOR、p-p65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结论复方鲜石斛颗粒能有效改善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炎症和脂质代谢,并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组织炎症。该研究初步揭示了复方鲜石斛颗粒防治ALD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网络药理学 复方鲜石斛颗粒 酒精性肝病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资源的国内专利和产业化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邹冬倩 严辉 +3 位作者 周桂生 张振宇 郭盛 杨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18-427,共10页
姜的应用历史悠久,现代研究表明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十分丰富,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因而文章期望通过分析国内专利状况、姜资源分布与应用状况,得到姜资源产业化发展的途径。本文基于SooPAT专利数据库,对生姜药材相关的国内专利进行... 姜的应用历史悠久,现代研究表明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十分丰富,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因而文章期望通过分析国内专利状况、姜资源分布与应用状况,得到姜资源产业化发展的途径。本文基于SooPAT专利数据库,对生姜药材相关的国内专利进行整理分析,从专利申请及公开趋势、技术领域分布、技术生命曲线及专利申请人等角度分析,阐述生姜目前专利活动特征。并结合生姜的品种资源分布现状及应用实例分析,揭示生姜产业的发展状况。生姜相关专利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生姜相关的研究开发活力不足,生姜丰富的资源未能完全转变为其产业优势。基于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姜资源产业化发展可以从姜的不同品种出发,充分利用药用姜、菜用姜的不同特点,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同时促进研究成果向实际产品的转化,并充分利用姜植物资源,对其非药食用部位、药渣等进行转化开发利用,进而提高姜资源的经济价值,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专利分析 资源产业化 生姜品种 发展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TRAP-MS/MS的淫羊藿中多元活性成分动态累积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薛佳 陈海杰 +9 位作者 周永逸 石婧婧 邹立思 袁嘉欢 蔡芷辰 吴楠 陈翠花 刘训红 杨薇 程建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7-919,共13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UHPLC-QTRAP-MS/MS)同时测定淫羊藿中黄酮类、生物碱类、酚酸类、氨基酸类及核苷类共50种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对其多元活性成分的动态累积进行分析与评价。采用Agilent ZORBAX Ext...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UHPLC-QTRAP-MS/MS)同时测定淫羊藿中黄酮类、生物碱类、酚酸类、氨基酸类及核苷类共50种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对其多元活性成分的动态累积进行分析与评价。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C18(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以水(含0.2%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分离,流速0.3 mL/min,柱温40℃。质谱配备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优化样品制备条件,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对不同采收期淫羊藿样品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50种目标成分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5%~107%,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0%。淫羊藿中多元活性成分累积量在7月中旬出现峰值,不同类别成分累积规律具有一定差异性。6月下旬至7月下旬所采收的淫羊藿药材综合质量较好,与当地传统采收期基本吻合。该研究所构建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为探究淫羊藿中多元活性成分动态累积规律及确定适宜采收期提供依据,同时也箭叶淫羊藿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和整体控制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多元活性成分 动态累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UHPLC-QTRAP-MS/MS) 灰色关联度分析(G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生代餐粉的熟化工艺筛选与抗抑郁功能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蒲莲莲 杨颖 +3 位作者 刘漫 嵇晶 程建明 刘陶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86-394,共9页
目的:研究养生代餐粉的熟化工艺并对其抗抑郁功能进行评价。方法:以蒸煮、炒制、微波等方法对代餐粉的中药混合粉进行熟化,测定其理化指标、总多糖、总黄酮及体外消化特性;采用腹腔注射LPS造小鼠抑郁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 目的:研究养生代餐粉的熟化工艺并对其抗抑郁功能进行评价。方法:以蒸煮、炒制、微波等方法对代餐粉的中药混合粉进行熟化,测定其理化指标、总多糖、总黄酮及体外消化特性;采用腹腔注射LPS造小鼠抑郁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及养生代餐粉组,通过悬尾及强迫游泳实验观察代餐粉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并测定代餐粉对小鼠血清IL-1β、TNF-α、5-HT、NE及脑组织BDNF含量的影响。结果:经熟化处理后,最优熟化工艺挤压膨化组的水溶性指数(WSI)、吸水性指数(WAI)、离心沉淀率(SR)、分散时间、润湿时间、总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4.35%、3.18 g/g、52.16%、184.12 s、195.02 s、32.2 mg/g、0.62 mg/g。表明挤压膨化对中药粉冲调性改善不如烘烤等其他熟化工艺,但可明显提高中药粉末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含量,并显著增加活性物质含量。体外消化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对中药粉总黄酮释放量稍有影响,但其快消化淀粉RDS含量(63.52%)较低,慢消化淀粉SDS含量(34.14%)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代餐粉可明显降低小鼠悬尾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下调小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增加5-HT、NE及脑组织BDNF含量(P<0.01)。结论:挤压膨化工艺理化指标符合产品营养吸收性好的要求,功能性成分增加较大,升糖指数低、健康养生。因此,挤压膨化是养生代餐粉的最佳制备工艺。养生代餐粉可明显改善抑郁模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代餐粉 理化性质 总多糖 总黄酮 体外消化 抗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滤溶解扩散理论探索热毒宁注射液醇沉浓度对绿原酸分子态比例及传质行为的调控规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章莲 王智 +2 位作者 李存玉 支兴蕾 彭国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2-438,共7页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醇沉浓度对绿原酸分子态比例及纳滤传质行为的调控规律。方法基于溶解-扩散效应,考察热毒宁注射液醇沉浓度对绿原酸分子态比例的影响,进而拟合传质系数与绿原酸浓度的相关性曲线,分析乙醇浓度对传质行为的调控规律...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醇沉浓度对绿原酸分子态比例及纳滤传质行为的调控规律。方法基于溶解-扩散效应,考察热毒宁注射液醇沉浓度对绿原酸分子态比例的影响,进而拟合传质系数与绿原酸浓度的相关性曲线,分析乙醇浓度对传质行为的调控规律。结果纳滤传质数学模型可用于热毒宁注射液醇沉中间体溶液中的绿原酸存在状态定量分析,醇沉浓度在60%~80%之间时,以分子态形式存在的绿原酸比例在22.21%~82.43%范围内,随着醇沉浓度升高,绿原酸的主要存在状态由离子态、缔合态向分子态过渡,迁移程度表现为80%醇沉>70%醇沉>60%醇沉。结论在高浓度乙醇溶液环境下,绿原酸单体、60%及70%醇沉中间体的纳滤分离行为可通过“溶解扩散-孔道位阻”效应协同调控分离,为有机溶液环境下的成分有序分离提供了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热毒宁注射液 纳滤 溶解扩散 调控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FLC-QTRAP-MS/MS技术分析三叶崖爬藤不同部位的多元活性成分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海杰 周永逸 +5 位作者 薛佳 邹立思 吴楠 袁嘉欢 刘训红 程建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322-1337,1363,共17页
基于三叶崖爬藤不同部位中60种多元活性成分的差异,对不同部位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采用超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线性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三叶崖爬藤块根、茎、叶中60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了不同部位间差异... 基于三叶崖爬藤不同部位中60种多元活性成分的差异,对不同部位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采用超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线性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三叶崖爬藤块根、茎、叶中60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了不同部位间差异活性成分,并对不同部位进行了质量等级排序。含量测定结果显示,60种活性成分总含量在不同部位中的分布规律为叶>茎>块根,分别达到了14263、11583、4603μg/g;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部位样本分类明显,差异较大;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显示,8种活性成分可作为区分不同部位的活性成分标志物;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部位等级排序为叶>茎>块根,叶的整体质量优于其他两个部位。本实验结果可为三叶崖爬藤不同部位多种活性成分的快速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参考,也为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崖爬藤 不同部位 多元活性成分 多元统计分析 超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线性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同时测定桑寄生中多元活性成分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楠 袁嘉欢 +7 位作者 王文辛 刘训红 黎理 殷圣鑫 陈海杰 薛佳 周永逸 杨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53-1162,共10页
建立了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FLC-QTRAP-MS/MS)同时测定桑寄生中黄酮类、有机酸类、核苷类和氨基酸类共33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寄主的桑寄生茎枝和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供试品制... 建立了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FLC-QTRAP-MS/MS)同时测定桑寄生中黄酮类、有机酸类、核苷类和氨基酸类共33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寄主的桑寄生茎枝和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供试品制备条件;采用XBridge®C_(18)(4.6 mm×100 mm,3.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1%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mL∶g)31∶1,提取时间32 min。33种目标成分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不低于0.9990;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13~66.85 ng/mL和0.42~222.83 n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0%~10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0%。所构建的方法准确、稳定,可为桑寄生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也为桑寄生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寄生 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 独立样本t检验 相关性分析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