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苎麻阳离子改性的研究(二)——改性工艺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逊 魏伟书 +1 位作者 吴伟栋 周翔 《印染》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8,共4页
以阳离子化度和染色K/S值表征苎麻纤维的改性程度。确定了采用吸尽法和浸轧法进行苎麻改性的最佳工艺。
关键词 改性剂 阳离子 苎麻 改性 麻织物 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诱导纳米银改性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露露 俞科静 +1 位作者 钱坤 何卫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27,共8页
医疗卫生用非织造布在健康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受贻贝黏附蛋白启发,以不同结构的聚丙烯非织造布为基材,通过浸渍法在聚丙烯非织造布表面沉积聚多巴胺(PDA),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多巴胺浸渍的最佳工艺条件。进一步地,采用化学... 医疗卫生用非织造布在健康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受贻贝黏附蛋白启发,以不同结构的聚丙烯非织造布为基材,通过浸渍法在聚丙烯非织造布表面沉积聚多巴胺(PDA),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多巴胺浸渍的最佳工艺条件。进一步地,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改性后的聚丙烯非织造布表面原位生成纳米银,并对其进行了FTIR、XRD、SEM、孔隙分布及抗菌性等表征。结果表明,当多巴胺质量浓度为4 g/L,缓冲溶液pH值为8.5,浸渍时间为24 h时,PDA的成膜性及包覆效果最佳。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用量较少的时候,织物表面容易生成不规则的纳米银颗粒,而适量的PVP能有效阻止纳米Ag颗粒的团聚;当m_(PVP︰m AgNO_(3))=1︰1时,得到粒径分布范围窄、分散性好的球形纳米Ag。使用琼脂平板扩散法进行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25 g/m 2样布表面抑菌圈直径大于1 mm,抑菌效果显著,且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活性达7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聚丙烯 纳米银 非织造布 抗菌性能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阳离子改性的研究(四)——改性苎麻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魏伟书 周翔 +1 位作者 吴伟栋 胡逊 《印染》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10,共6页
本文从染色牢度、染色均匀性、节约染料等方面研究了改性苎麻的染色性能。苎麻的阳离子改性简化了染色工艺,节约染料40~90%,降低染色成本。染品的K/S值比未改性的有明显提高,而且色泽丰满鲜艳,得色均匀。染色牢度与未改性的相当或提高... 本文从染色牢度、染色均匀性、节约染料等方面研究了改性苎麻的染色性能。苎麻的阳离子改性简化了染色工艺,节约染料40~90%,降低染色成本。染品的K/S值比未改性的有明显提高,而且色泽丰满鲜艳,得色均匀。染色牢度与未改性的相当或提高0.5~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阳离子 染色性能 苎麻 麻织物 染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静电针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振洲 陈慕英 陶再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7-88,共2页
研究防静电针织物中导电纤维的间隔距离、导电纤维的含量与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的关系 ,求出变量之间的回归曲线方程。根据织物的允许电荷面密度计算出导电丝的理论间距为 2 74cm、导电丝的理论含量为 0 3 0 5 6%。在实际生产时可根据产... 研究防静电针织物中导电纤维的间隔距离、导电纤维的含量与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的关系 ,求出变量之间的回归曲线方程。根据织物的允许电荷面密度计算出导电丝的理论间距为 2 74cm、导电丝的理论含量为 0 3 0 5 6%。在实际生产时可根据产品用途作适当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纤维 抗静电性能 针织物 控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纤维改性剂CM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吴伟栋 《印染》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11,共7页
纤维素纤维改性剂CM系由叔胺与环氧氯丙烷合成。本文对纤维素纤维改性剂CM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最佳轧烘焙改性工艺及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改性纤维用活性染料染色,提高了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及固色效率,节约了染料,染色织物... 纤维素纤维改性剂CM系由叔胺与环氧氯丙烷合成。本文对纤维素纤维改性剂CM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最佳轧烘焙改性工艺及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改性纤维用活性染料染色,提高了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及固色效率,节约了染料,染色织物各项牢度优良。用测定纤维上含氮量和染色后K/S值来反映苎麻的改性程度和纤维改性剂CM在磁性介质中的水解程度。改性织物含氮量和染色后K/S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纤维改性剂在较高温度和较高浓度的氢氧化钠中易发生水解。在实验室小样基础上,进行生产性大样试验,结果表明,轧烘焙改性工艺完全适宜于工厂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剂 变性处理 纤维素纤维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导电纤维开发针织面料及抗静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慕英 陈振洲 陶再荣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导电纤维主要有 4大类 :金属系、碳黑系、导电型金属化合物、高分子导电材料。文中主要介绍了利用碳黑型导电纤维进行组织设计、开发针织面料的方法 ,在编织上 ,一般采用平针添纱组织、罗纹组织和衬垫组织。并对面料的抗静电性能及抗静... 导电纤维主要有 4大类 :金属系、碳黑系、导电型金属化合物、高分子导电材料。文中主要介绍了利用碳黑型导电纤维进行组织设计、开发针织面料的方法 ,在编织上 ,一般采用平针添纱组织、罗纹组织和衬垫组织。并对面料的抗静电性能及抗静电性能与导电纤维的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静电性能 导电性纤维 针织面料 抗静电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防静电功能针织服装面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振洲 陈慕英 陶再荣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9-70,共2页
文中介绍了设计和开发的 4种防静电功能性针织服装面料 ,并就导电纤维的外露、半外露和被掩盖的编织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开发的 4种产品经检测 ,均符合国标防静电工作服规定要求 ,可用作防静电功能服装。
关键词 防静电 针织物 针织服装 整理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溶液法制备聚芳酯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巫家玉 屈凤珍 +1 位作者 周美华 张守中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26-34,共9页
本文对叔胺催化剂体系中低温溶液法合成聚芳酯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缩聚反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该数学模型,获得缩聚反应中反应物浓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式,所得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与此同时,还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和活... 本文对叔胺催化剂体系中低温溶液法合成聚芳酯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缩聚反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该数学模型,获得缩聚反应中反应物浓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式,所得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与此同时,还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并考虑到影响速率常数的因素,得到较有价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溶液法 聚方酯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对棉纤维化学涂覆的研究(二) 被引量:1
9
作者 祝莹 杨宏 潘艳艳 《印染》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8,共4页
(2)棉织物渗透性能对丝素涂覆的影响 用于丝素涂覆棉织物的渗透性将直接影响涂覆液的渗透均匀性和涂覆后的增重率,这在采用浸渍法时更显重要。为此,用于涂覆织物的前处理必须经充分的退浆、煮练、漂白或丝光,以提高棉纤维的渗透性能。... (2)棉织物渗透性能对丝素涂覆的影响 用于丝素涂覆棉织物的渗透性将直接影响涂覆液的渗透均匀性和涂覆后的增重率,这在采用浸渍法时更显重要。为此,用于涂覆织物的前处理必须经充分的退浆、煮练、漂白或丝光,以提高棉纤维的渗透性能。若对染色(或印花)棉织物进行涂覆,测应在柔软或其他整理之前进行。不同毛效的棉针织汗布对涂覆效果影响如表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棉纤维 化学涂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对棉纤维化学涂覆的研究(一) 被引量:1
10
作者 祝莹 杨宏 潘艳艳 《印染》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10,共6页
由蚕丝废料制成的丝素蛋白水溶液,藉助偶联剂和手感调节剂对棉纤维进行涂覆成膜。通过测试分析,探讨了丝素涂覆的机理、涂覆用料及添加剂的选用、影响涂覆牢度及其性能的因素等,为进一步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高档真丝化整理新产品提供理... 由蚕丝废料制成的丝素蛋白水溶液,藉助偶联剂和手感调节剂对棉纤维进行涂覆成膜。通过测试分析,探讨了丝素涂覆的机理、涂覆用料及添加剂的选用、影响涂覆牢度及其性能的因素等,为进一步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高档真丝化整理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棉纤维 涂覆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爽涤纶织物的研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瞿才新 顾钰良 王国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9-101,共3页
在阐述织物湿传导途径的基础上,分析织物的吸湿、润湿特性和导湿机制,推导织物中毛细管液态水运输总流量公式,并介绍五叶形涤纶纤维Coolfibre的截面形状和芯吸特性,得出芯吸时间与芯吸高度的回归方程。分析了人体出汗时如要迅速达到干爽... 在阐述织物湿传导途径的基础上,分析织物的吸湿、润湿特性和导湿机制,推导织物中毛细管液态水运输总流量公式,并介绍五叶形涤纶纤维Coolfibre的截面形状和芯吸特性,得出芯吸时间与芯吸高度的回归方程。分析了人体出汗时如要迅速达到干爽,织物从内向外应具备的材料结构和几何结构。通过试验发现采用Coolfibre涤纶长丝作为经纱形成的经支持面织物,有利于保持皮肤与织物内侧微气候区的干爽。设计并分析了5种织物的强伸性能、透气性、透湿性、芯吸高度、润湿保湿性和干燥性能,为干爽织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爽织物 导湿机制 五叶形涤纶纤维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整理新方法─低温等离子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松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2-63,共2页
织物整理新方法─低温等离子技术为了使织物具有良好的防结、吸湿、防污、拒水以及印花前处理等效果,一种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加工的新型技术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等离子体是对气态物质施加电场后产生等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状态... 织物整理新方法─低温等离子技术为了使织物具有良好的防结、吸湿、防污、拒水以及印花前处理等效果,一种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加工的新型技术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等离子体是对气态物质施加电场后产生等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状态的称谓。等离子体按其温度的高低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织物 整理 低温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1MJS喷气纺纱机牵伸装置与喷嘴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梦国 程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8-21,共4页
本文对No.801MJS喷气纺纱机高速超大牵伸装置的工艺性能和喷嘴的结构性能作了简要的理论及测试分析,揭示了棉条超大牵伸的特点及喷嘴开纤管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喷气 纺纱机 牵伸装置 喷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型超细纤维产品的染整工艺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新成 潘艳艳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质量控制 海岛型超细纤维产品 染整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丝精练绸脱胶率快速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祝莹 陆翌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37-39,共3页
介绍利用三元色配色原理进行真丝精练绸脱胶率的快速测定,根据练绸星现的色相变化能准确、快速、直观地反映练绸的脱胶率范围,还可根据练绸的色相均匀性反映其脱胶均匀程度。
关键词 真丝绸 脱胶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布功能的探讨和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莹瑛 巫家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4-47,共4页
土工布,顾名思义就是与土木建筑工程有关的纺织材料。即用于土壤、岩石等的一种具有可渗透性能的材料。历史上最早的土工布用的是羊皮,在Appian 式建筑中,罗马人将羊皮放在鹅卵石地基中,后来被黄麻纱袋所取代。为了延长黄麻纱袋的使用寿... 土工布,顾名思义就是与土木建筑工程有关的纺织材料。即用于土壤、岩石等的一种具有可渗透性能的材料。历史上最早的土工布用的是羊皮,在Appian 式建筑中,罗马人将羊皮放在鹅卵石地基中,后来被黄麻纱袋所取代。为了延长黄麻纱袋的使用寿命,需采用防腐剂进行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布 土木建筑工程 渗透性能 纺织材料 纤维性能 使用寿命 性能指标 土建织物 土工薄膜 车辆轮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麂皮绒织物设计与生产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兰 任峰 陈红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5,共3页
介绍了用水溶性海岛丝试制、生产仿麂皮绒织物的织造及染整工艺。
关键词 设计 水溶性海岛丝 仿麂皮织物 织造 染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电脑测配色系统及其应用(一)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新慰 王正平 +2 位作者 陈伯初 钱栋 夏昱 《印染》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8-21,共4页
本文介绍了全套国产化配色系统。对硬件配置、配色原理、计算逻辑、国产染料配色特点、软件的编制、基础数据制备、染色工艺以及大生产应用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该系统可适应于涤棉、纯棉、纯涤的配色应用。
关键词 微机 测色 配色 应用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异涤纶共纺细旦长丝的研制和开发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莹瑛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17-19,共3页
将涤纶纤维进行不同收缩率、不同纤度、不同孔形的三异化设计,就能赋于织物特殊的外观和手感。三异纤维是理想的仿真丝纤维。文中对三异纤维的工艺路线进行了探讨,认为采用收缩性不同的两种涤纶切片,利用双螺杆复合纺丝技术生产出总纤... 将涤纶纤维进行不同收缩率、不同纤度、不同孔形的三异化设计,就能赋于织物特殊的外观和手感。三异纤维是理想的仿真丝纤维。文中对三异纤维的工艺路线进行了探讨,认为采用收缩性不同的两种涤纶切片,利用双螺杆复合纺丝技术生产出总纤度小于111dtex的三异纤维的工艺路线是先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三异纤维 长丝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服装消费习性的变化及其服装业发展的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晓光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6-50,共5页
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人的服装消费习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纺织成品生产及其生产方式的变化、服装加工地区差别的消失、职工平均年龄的提高及其自动机的应用、服装进口与出口的变化、工作时间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对服装消费... 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人的服装消费习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纺织成品生产及其生产方式的变化、服装加工地区差别的消失、职工平均年龄的提高及其自动机的应用、服装进口与出口的变化、工作时间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对服装消费习性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日本服装业相应于这种变化所采取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 市场需求分析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