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的实践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世晴 霍孝蓉 莫永珍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2期35-37,共3页
为促进我省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省卫生厅根据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提出的在重点... 为促进我省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省卫生厅根据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提出的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的规划,决定在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护理、肿瘤护理、糖尿病护理等9个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训试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培训 糖尿病 专科 江苏省 护理事业 专业技术水平 护理领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医院预防患者跌倒管理流程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世晴 鲍军 +1 位作者 蔡崔春 陈莹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10期45-47,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与实施预防患者跌倒管理流程,探讨控制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病区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管理流程,主要内容包括入院评估、签署"预防跌倒告知单"、高危警示标识的应用、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 目的:通过建立与实施预防患者跌倒管理流程,探讨控制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病区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管理流程,主要内容包括入院评估、签署"预防跌倒告知单"、高危警示标识的应用、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强化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不良住院环境的改善等。结果:实施预防患者跌倒管理流程可降低跌倒发生率,有助于建立合作性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 跌倒 危险因素 预防患者跌倒管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40所护理院现状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世晴 霍孝蓉 +1 位作者 赵莉萍 黄云娟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9期82-85,共4页
目的:为护理院的建设和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函调和实地考察两种方法,以江苏省40所护理院为研究对象,对其规模及分布、床位使用情况、人员及设备配备情况、办院形式、政府投入情况、是否被列入医保定点单位及建设管... 目的:为护理院的建设和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函调和实地考察两种方法,以江苏省40所护理院为研究对象,对其规模及分布、床位使用情况、人员及设备配备情况、办院形式、政府投入情况、是否被列入医保定点单位及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护理院的建设已逐步得到政府的重视,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数量少,规模小,投入不足,定位不明,人员、设备欠缺,管理、建设环境尚需完善。结论:护理院的建设和发展应引起政府重视,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定位,强化管理,规范培训,加强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院 老年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实践和作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邢斌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年第5期269-271,共3页
随着市场机制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引进 ,赢利性医院和非赢利医院市场化的运作意识不断加强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原则已成共识。如何深入认识医院成本核算对医院经济管理的作用和重要性 ,对医院实现两个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具有深远的... 随着市场机制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引进 ,赢利性医院和非赢利医院市场化的运作意识不断加强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原则已成共识。如何深入认识医院成本核算对医院经济管理的作用和重要性 ,对医院实现两个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核算 经济管理 实践 作用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住院费用统计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曹熙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医院住院费用 统计分析 医院管理者 卫生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医院库存物资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邢斌 《卫生经济研究》 2010年第5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库存物资管理 医院管理 卫生材料 业务活动 低值易耗品 物质基础 诊疗工作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护理服务机构和老年护理院建设情况调研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世晴 霍孝蓉 +1 位作者 赵莉萍 黄云娟 《中国医院》 2012年第8期35-37,共3页
目的:通过对护理服务机构和老年护理院的数量、床位设置、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人员配备、设备配备、政府投入及是否列入医保定点等情况调研,为护理服务机构和老年护理院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面问卷调查和部分... 目的:通过对护理服务机构和老年护理院的数量、床位设置、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人员配备、设备配备、政府投入及是否列入医保定点等情况调研,为护理服务机构和老年护理院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面问卷调查和部分实地考察方法,以江苏省40所护理服务机构和老年护理院为研究对象。结果:护理服务机构和老年护理院建设已逐步得到政府的重视,部分城市已开始起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数量少,规模小,投入不足,定位不明,发展环境尚待完善,人员、设备、管理欠缺。结论:护理服务机构和老年护理院发展需要政府重视,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同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明确定位,强化管理,加大老年护理人才队伍培训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服务机构 老年护理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张倍玮 葛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4-548,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4年4月至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CSR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脱落2例。2组均接...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4年4月至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CSR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脱落2例。2组均接受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加予甲钴胺(弥可保注射液)常规肌肉注射,治疗组加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20次。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及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的变化,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DI、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N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钴胺穴位注射相比非穴位常规肌肉注射可更有效地改善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提高CSR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穴位注射 VAS NDI 肌电图 甲钴胺 弥可保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医院日常大额货币资金控制方法
9
作者 田红 柏志松 《卫生经济研究》 2005年第1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货币资金 医院资产 制方 医疗服务活动 物质条件 会计核算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运动高血压反应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相关因素分析
10
作者 王萍 余萍 +1 位作者 汤瑶 季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有运动高血压反应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心脏康复门诊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检查阳性且有运动高血压反应的患者154例,根据有无冠心... 目的:探讨有运动高血压反应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心脏康复门诊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检查阳性且有运动高血压反应的患者154例,根据有无冠心病分为假阳性组72例、真阳性组82例,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及TET相关参数。结果:TET假阳性组与真阳性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易得到假阳性结果。假阳性组和真阳性组出现ST段压低时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分别为203.87±8.70 mmHg和187.25±16.66 mmHg,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仅ST段压低时的SBP和性别与TET假阳性之间显著相关(P<0.05)。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描绘出的ST段压低时的SBP临界值为188mmHg,其敏感性为1、特异性为0.625,曲线下面积为0.813。结论:在有运动高血压反应的患者中,ST段压低时的SBP可考虑作为预测TET假阳性的指标,当其数值≥188 mm Hg时,特别是在女性患者中,要慎重得出TET阳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运动高血压 假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屏气快速场平面回波成像技术评估心肌桥的可行性研究
11
作者 李文婧 朱佳佳 +3 位作者 朱敏 刘雯静 赵艳娥 胡秋菊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5-1079,共5页
目的探索单次屏气快速场平面回波成像(TFE-EPI)序列在心肌桥成像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放射科行非增强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CTA)检查的25例患者。... 目的探索单次屏气快速场平面回波成像(TFE-EPI)序列在心肌桥成像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放射科行非增强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CTA)检查的25例患者。分别采用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BTFE)和TFE-EPI两种序列扫描,以冠脉CTA作为参考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在心肌桥显示方面的能力。结果CCTA和TFE-EPI序列检查中RCA和LAD的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BTFE和TFE-EPI序列检查中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的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1)。扫描时间TFEEPI序列[(17.63±0.83)s]较BTFE序列[(595.00±85.76)s]明显比缩短(P<0.001)。两种扫描序列对于心肌桥入口、桥血管和出口的可视化评估Kappa值分别为1.00、1.00、0.896,P值均<0.01。结论TFE-EPI技术在保证心肌桥显示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扫描时间,在心血管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冠脉MRA 单次屏气快速场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冠状动脉 心肌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 learning models semi-automatic training system for quality control of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12
作者 QIAN Sunnan WENG Hexiang +7 位作者 CHENG Hanlin SHI Zhongqing WANG Xiaoxian GUO Guanjun FANG Aijuan LUO Shouhua YAO Jing QI Zhanru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0-1145,共6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deep learning(DL)models semi-automatic train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optimization of clinical image quality control of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Methods Totally 1250 TTE vid...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deep learning(DL)models semi-automatic train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optimization of clinical image quality control of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Methods Totally 1250 TTE videos from 402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including 490 apical four chamber(A4C),310 parasternal long axis view of left ventricle(PLAX)and 450 parasternal short axis view of great vessel(PSAX GV).The videos were divided into development set(245 A4C,155 PLAX,225 PSAX GV),semi-automated training set(98 A4C,62 PLAX,90 PSAX GV)and test set(147 A4C,93 PLAX,135 PSAX GV)at the ratio of 5∶2∶3.Based on development set and semi-automatic training set,DL model of quality control was semi-automatically iteratively optimized,and a semi-automatic training system was constructed,then the efficacy of DL models for recognizing TTE views and assessing imaging quality of TTE were verified in test set.Results After optimization,the overall accuracy,precision,recall,and F1 score of DL models for recognizing TTE views in test set improved from 97.33%,97.26%,97.26%and 97.26%to 99.73%,99.65%,99.77%and 99.71%,respectively,while the overall accuracy for assessing A4C,PLAX and PSAX GV TTE as standard views in test set improved from 89.12%,83.87%and 90.37%to 93.20%,90.32%and 93.33%,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developed DL models semi-automatic training system coul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inical imaging quality control of TTE and increase iteration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OCARDIOGRAPHY quality contro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8
13
作者 晁敏 梁丰 +3 位作者 王尊 王磊 欧阳刚 王旭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3-88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体重、身体成分及最大摄氧量的影响。方法:4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组(75%VO_2max)(n=15)、中强度组(50%VO_2max)(n=15)及对照组(n=15)。高强度及中强度组均进行为期12周...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体重、身体成分及最大摄氧量的影响。方法:4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组(75%VO_2max)(n=15)、中强度组(50%VO_2max)(n=15)及对照组(n=15)。高强度及中强度组均进行为期12周的有氧运动,每周3次。高强度组每次训练2组,每组20min,组间休息5min,共45min,中强度组每次持续运动55min。所有患者训练前后均进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体重(body weight)、脂肪重量(FW)、瘦体重(LBM)、最大摄氧量(VO_2max)测定;测定单次运动的能量消耗和整个运动过程的总能量消耗。结果:试验前3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后高强度和中强度组所有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高强度组与中强度组相比仅最大摄氧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次运动能量消耗及12周总运动能量消耗比较,中强度组与高强度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运动量没有差别的情况下,中强度及高强度有氧运动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体重、身体成分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高强度有氧运动更能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肺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2型糖尿病 血糖 血脂 最大摄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5+1”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娄青林 卞茸文 +10 位作者 刘冬梅 欧阳晓俊 顾刘宝 俞匀 巫海娣 卢甜甜 胡艳 陈吉海 代玲俐 庄永忠 许家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713-2717,2726,共6页
目的了解社区"5+1"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5+1"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6月,在南京市鼓楼区所辖的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 ... 目的了解社区"5+1"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5+1"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6月,在南京市鼓楼区所辖的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 621例。剔除数据不完整和随访时间不足1年的患者,最终纳入患者1 48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5+1"模式进行随访干预,中位随访干预时间为24个月。分别收集患者管理前、基线、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及末次随访资料,包括患者及其糖尿病管理者的一般资料,患者各项代谢指标、治疗方案、阿司匹林使用率、血糖达标率、血脂达标率、血压达标率、主要代谢指标检测率及常见并发症筛查率等。结果 (1)患者末次随访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MI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末次随访的治疗方案和阿司匹林使用率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基线、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末次随访,患者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及末次随访血糖达标率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基线、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末次随访,患者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及末次随访血压达标率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基线、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末次随访,患者血脂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管理前、第1次随访及年度随访,患者Hb A1c、血压、LDL-C检测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肌酐比值、眼底、足病及心电图筛查率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基线Hb A1c水平、治疗方案及费用类型对干预效果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5+1"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好,糖尿病病程、基线Hb A1c水平、治疗方案及费用类型是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 糖尿病 2型 疾病管理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反馈训练仪用于脑损伤偏瘫患者静态平衡测试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被引量:45
15
作者 王盛 杨菊 +6 位作者 朱奕 朱晓军 罗艳 张丽霞 丁晓晶 曹铁留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探讨Pro-Kine Line平衡反馈仪测试静态平衡的信度和效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4名健康人和24例脑损伤偏瘫患者,每位受试者分别在前后两天的同一时间使用Pro-Kine Line平衡反馈仪进行坐位和站立位平衡测试,检测压力中心... 目的:探讨Pro-Kine Line平衡反馈仪测试静态平衡的信度和效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4名健康人和24例脑损伤偏瘫患者,每位受试者分别在前后两天的同一时间使用Pro-Kine Line平衡反馈仪进行坐位和站立位平衡测试,检测压力中心前后及左右方向的摆动幅度标准差和摆动速度,以及压力中心的摆动长度和摆动面积。结果:①信度检验:坐位下,除压力中心前后方向摆动幅度标准差外,其他5个参数重测信度均较高(ICC=0.66—0.92);站立位下6个参数的重测信度也均较高(ICC=0.57—0.93)。②区分效度检验:偏瘫组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测试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标准效度检验:站立位下各测试指标与Berg量表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0.41—-0.64)。结论:Pro-Kine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在静态平衡功能的评定中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功能 平衡反馈训练仪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和老年人认知联系网络的整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林枫 江钟立 +4 位作者 周亮 李淑景 金怡 何一然 陶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1-296,I0001,共7页
目的:从词汇联想网络角度比较青年人和老年人认知联系结构的整体特征。方法:正常青年人和老年人各50人。以Kent-Rosanoff中文对等词为刺激词进行自由联想测试。取两组共有的反应词构建两组人群的"反应词-反应词网络"(RR网络)... 目的:从词汇联想网络角度比较青年人和老年人认知联系结构的整体特征。方法:正常青年人和老年人各50人。以Kent-Rosanoff中文对等词为刺激词进行自由联想测试。取两组共有的反应词构建两组人群的"反应词-反应词网络"(RR网络),即青年组RR网络(YRRN)和老年组RR网络(ORRN)。采用Pajek1.14和Ucinet6进行网络分析。结果:YRRN连线分布的密度高于ORRN,连线分布的不均匀程度低于ORRN。ORRN有一个宗教话题的独立子网络。ORRN点度层次比YRRN少。网络整体指标显示ORRN密度显著低于YRRN(P<0.01),而点度中心势显著高于YRRN(P<0.01)。YRRN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和云集系数小于ORRN,而直径略大于ORRN。结论:老年人的认知联系结构趋于精炼和内敛且存在更独立的概念群,青年人则趋于联系更丰富和更富于拓展性,提示有必要根据不同年龄的患者选择相应年龄段的词汇组合以供康复评估和训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联系结构 词汇联想测试 网络分析 认知康复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48
17
作者 高真真 季鹏 +1 位作者 夏月清 王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65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峰值功率的80%)间歇有氧运动组(22例)、中等强度(峰值功率的60%)有氧运动组(21例)、对照组(22例)。高强...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65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峰值功率的80%)间歇有氧运动组(22例)、中等强度(峰值功率的60%)有氧运动组(21例)、对照组(22例)。高强度运动组以3min训练、1min休息的间歇训练模式进行,每次训练10组,共40min。中等强度运动组每次持续训练40min,两组患者均训练12周,每周3次,所有患者训练前后均行超声心动图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结果:训练前3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功率(PP)、运动持续时间(ED)、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均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高强度运动组及中等强度运动组PP、ED、VO2peak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等强度运动组与对照组LVEF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但均与高强度运动组有显著差异(P<0.05);AT仅高强度运动组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相比,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可以更好地改善PCI术后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及有氧代谢能力,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功能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热卡不同运动方式糖尿病患者代谢因素和心血管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莉莉 江钟立 +2 位作者 李骏 贺丹军 张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等热卡消耗的情况下不同运动方式对糖尿病患者代谢因素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以利于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制订。方法:13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活动平板和功率车两种运动方式,使用气体代谢分析仪器进行等热卡消耗运动方案,监... 目的:探讨等热卡消耗的情况下不同运动方式对糖尿病患者代谢因素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以利于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制订。方法:13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活动平板和功率车两种运动方式,使用气体代谢分析仪器进行等热卡消耗运动方案,监测运动中血糖、心率、血压及气体代谢等指标。结果:在热卡消耗相等的情况下,两种方式运动前后患者血糖均显著降低,血糖下降差值无显著性变化;VE/VO2、VE/VCO2和运动中靶心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等热卡不同方式的运动降糖效应和心血管效应相似,运动方式并不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运动方式 热卡消耗 血糖 心血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梁丰 晁敏 +2 位作者 王尊 季鹏 王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和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87例CK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9)、有氧运动组(n=29)和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组(n=29)。有氧运动组以50%峰值摄氧量(VO2peak)踏...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和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87例CK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9)、有氧运动组(n=29)和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组(n=29)。有氧运动组以50%峰值摄氧量(VO2peak)踏功率自行车,每次30min。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组先以50%VO2peak踏功率自行车30min,再进行弹力带抗阻训练。两组运动周期均为每周3次,共12周。比较三组间运动前后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SBUN)、24h尿蛋白定量(24U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静息心率(RH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差异。结果:运动前三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在e GFR、SCr、SBUN、24UP、SBP、DBP、RHR、TG、TC和LDL-C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运动后,与有氧运动组相比有氧联合抗阻训练组在TG、TC、和LDL-C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单纯有氧运动和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CKD患者肾功能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均有改善作用,且与单纯有氧运动相比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CKD患者的血脂改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 抗阻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有氧训练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 被引量:27
20
作者 姜文君 鲍军 +4 位作者 王磊 张洪斌 陆甘 丁明 刘剑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强度有氧训练对轻中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的通气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轻中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峰值功率的70%)有氧训练组20例、低强度(峰值功率的50%)有氧训练组20例、对照组20... 目的:比较不同强度有氧训练对轻中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的通气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轻中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峰值功率的70%)有氧训练组20例、低强度(峰值功率的50%)有氧训练组20例、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训练前后均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高强度与低强度有氧训练组均进行8周训练,每周3次,高强度训练组每次训练4组,每组以5min训练、5min休息的间歇训练模式进行,共40min。低强度训练组每次持续训练20min。结果:训练前3组间的测试持续时间、峰值功率、峰值通气量、峰值摄氧量及无氧阈均无差异(P>0.05)。训练后各指标差值(训练后-训练前)比较,3组间测试持续时间、峰值功率、峰值摄氧量的差值(训练后—训练前)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高强度组明显增加;对照组与低强度组间的峰值通气量(VE)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与高强度组有差异(P<0.05);无氧阈值(AT)仅高强度组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与低强度持续有氧训练相比,高强度间歇有氧训练可以明显提高轻中度稳定期COPD患者肺的通气功能及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氧训练 肺康复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