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 |
韦还和
孟天瑶
陈英龙
左文刚
姚荣江
高平磊
许轲
张洪程
戴其根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江苏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时序特征及脱钩弹性分析 |
蒋岩
韦陈华
董振杰
汪源
赵灿
霍中洋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
3
|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小麦植株三维重建与表型参数提取 |
崔腾予
朱少龙
韩东伟
刘涛
孙成明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磷钾肥施用策略对稻茬中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唐滢柯
葛雨洋
周吉鑫
白杨
李春燕
朱敏
朱新开
丁锦峰
郭文善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盐害和干旱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
马唯一
朱济邹
朱旺
耿孝宇
张翔
刁刘云
汪璐璐
孟天瑶
高平磊
陈英龙
戴其根
韦还和
|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6
|
盐−旱复合胁迫下粳稻品种南粳9108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韦还和
汪璐璐
马唯一
张翔
左博源
耿孝宇
朱旺
朱济邹
孟天瑶
陈英龙
高平磊
许轲
戴其根
|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7
|
滨海盐碱地泡田期灌排方式对土壤含盐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
颜思彤
朱济邹
张翔
汪璐璐
左博源
孟天瑶
陈英龙
戴其根
韦还和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纳米钼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硝态氮吸收的影响 |
张海鹏
李莞意
廖福兴
马美子
张洪程
杨艳菊
|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长江中下游两类型糯稻高产群体动态特征及超高产形成规律 |
郭保卫
王旺
王开
王岩
曾鑫
景秀
王晶
倪新华
许轲
张洪程
|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不同缓释肥及运筹方式对沿海地区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
徐海林
张祥
张立庚
袁宇钢
胡大鹏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11
|
江淮下游不同播期对稻–麦周年作物产量、品质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
陈天晔
袁嘉琦
刘艳阳
许轲
郭保卫
戴其根
霍中洋
张洪程
李国辉
魏海燕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7
|
|
|
12
|
江苏省直播稻种植主要问题与对策——基于“农技耘”APP问答数据的调查研究 |
张耀元
胡星晨
孙冬
杨谦
吴慧扬
郭威
徐强
高辉
窦志
|
《中国稻米》
|
2024 |
|
|
|
13
|
基于改进U-Net++的水稻病害图像分割研究 |
洪俐
刘涛
孙成明
左示敏
严长杰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4
|
干湿交替灌溉和生物质炭施用对稻田碳汇与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
蔡炜
秦缘
陈浩田
林晨语
杨建昌
张伟杨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5
|
穗分化末期-灌浆初期干旱胁迫对优质食味粳稻根系形态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景秀
周苗
王晶
王岩
王旺
王开
郭保卫
胡雅杰
邢志鹏
许轲
张洪程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16
|
盐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韦还和
张翔
朱旺
耿孝宇
马唯一
左博源
孟天瑶
高平磊
陈英龙
许轲
戴其根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1
|
|
|
17
|
盐、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
韦还和
马唯一
左博源
汪璐璐
朱旺
耿孝宇
张翔
孟天瑶
陈英龙
高平磊
许轲
霍中洋
戴其根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
18
|
控释尿素释放周期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
刘梦竹
王锐
冯源
王坤庭
糜凯亮
邢志鹏
张洪程
张海鹏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9
|
不同控释期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比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郭慧婷
王英豪
王云翔
陈越
钱紫慧
赵灿
王维领
霍中洋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0
|
宁麦9号/扬麦158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性状的遗传解析 |
姜朋
张旭
吴磊
何漪
张平平
马鸿翔
孔令让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