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中紧急全身麻醉转换的预测量表构建
1
作者 李传游 盛蕾 +1 位作者 郭雪艳 刘元月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327,共8页
目的构建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机械取栓术中紧急全身麻醉转换的预测量表。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AIS患者。依据麻醉方式分为局部麻醉/监测麻醉管... 目的构建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机械取栓术中紧急全身麻醉转换的预测量表。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AIS患者。依据麻醉方式分为局部麻醉/监测麻醉管理组和紧急全身麻醉转换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机械取栓术中紧急全身麻醉转换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各危险因素进行赋分,建立预测量表。结果共纳入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AIS患者864例,其中局部麻醉/监测麻醉管理组803例(92.9%),紧急全身麻醉转换组61例(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15分(OR 1.53,95%CI 1.27~1.78)、ASPECTS<6分(OR 1.40,95%CI 1.21~1.70)、失语(OR 1.62,95%CI 1.30~1.91)及椎基底动脉闭塞(OR 2.21,95%CI 1.82~2.96)与机械取栓术中紧急全身麻醉转换独立相关。基于上述4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紧急全身麻醉转换预测量表[NIHSS评分≥15分(1分)、ASPECTS<6分(1分)、失语(1分)和椎基底动脉闭塞(2分)]。该量表预测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AIS患者术中紧急全身麻醉转换的最佳截断值为3分。当量表评分≥3分时,AUC为0.853,预测紧急全身麻醉转换的敏感度为0.892,特异度为0.813,阴性预测值为0.982。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紧急全身麻醉转换预测量表对AIS患者机械取栓术中紧急全身麻醉转换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机械取栓 麻醉 紧急全身麻醉转换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肱指数和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传游 肖婧 +7 位作者 丁彩霞 汤银燕 江雪梅 朱羽佳 胡丹 张兰坤 姜寒 盛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踝肱指数(ABI)异常和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但关于ABI水平与脑微出血(CMB)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异常ABI(≤0.9)和CMB发生及分布模式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神经内科... 目的踝肱指数(ABI)异常和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但关于ABI水平与脑微出血(CMB)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异常ABI(≤0.9)和CMB发生及分布模式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187例。根据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CMB阴性组115例和CMB阳性组72例(CMBs阳性)。根据CMB部位,又分为单纯脑叶组20例,深部CMB组24例,混合CMB组28例。单因素分析组间差异,同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BI≤0.9与CMB的发生及分布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中ABI≤0.9者57例(30.5%)。与CMB阴性组ABI≤0.9发生率比较,CMB阳性组显著升高(22.6%vs 43.1%,P=0.003)。ABI水平和CMB数量存在显著负相关(r=-0.211,P=0.00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示:ABI≤0.9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CMB(OR=2.363;95%CI:1.181~4.729)、深部CMB(OR=3.434;95%CI:1.283~9.187)及混合CMB(OR=2.837;95%CI:1.098~7.333)的危险因素。结论 ABI下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较易发生CMB,尤其是深部C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肱指数 脑梗死 脑微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龙 盛蕾 +2 位作者 陈金凤 杨松 沈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164-1168,共5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及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病例和对照均选自社区基础上整群调查人群;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分层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hs-CRP水平与高血压及血压水平关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hs-CRP在高血压患者...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及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病例和对照均选自社区基础上整群调查人群;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分层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hs-CRP水平与高血压及血压水平关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hs-CRP在高血压患者及排除药物治疗的患者和对照人群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女性病例组hs-CRP水平(2.67±2.8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2.14±2.35)mg/L(t=2.1034,P=0.043)。吸烟者中校正协变量后,hs-CRP水平变化与高血压的关联有显著意义,OR(95%CI)=1.145(1.001~1.309),P=0.048;排除药物治疗的患者后关联仍有显著意义,OR(95%CI)=1.251(1.041~1.503),P=0.017;而较高hs-CRP水平(>2.4mg/L)患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也显著升高,OR 95%CI)=5.065(1.597~16.067),P=0.006。在非药物治疗患者及血压正常者中,女性SBP、DBP和平均动脉压(MAP)在hs-CRP升高组和正常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男性中未见此差异。结论:hs-CRP水平升高是高血压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而吸烟者患病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敏C-反应蛋白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感受负担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和生存质量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陈立夏 嵇云 +1 位作者 程喜荣 胡丹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生存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2021年2-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53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 目的探讨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生存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2021年2-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53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tigma scale for chronic illness,SSCI)、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对其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总分为(72.31±19.12)分,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其病耻感与SPB呈正相关(r=0.66,P<0.05),病耻感、SPB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r=-0.60、-0.53,均P<0.05)。中介模型显示,SPB在病耻感与生存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49%。结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可通过SPB间接影响其生存质量;医护工作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患者的病耻感和SPB水平,进而改善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脑卒中 病耻感 生存质量 自我感受负担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