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文化产业与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吕方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9-181,共3页
2001年以来,在《江苏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和《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若干经济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江苏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全省文化产业整体稳步推进、文化产业集团多点突破、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初步显现、竞争优... 2001年以来,在《江苏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和《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若干经济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江苏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全省文化产业整体稳步推进、文化产业集团多点突破、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初步显现、竞争优势正在形成等特点。但同时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问题和瓶颈,如江苏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偏少等,需要予以关注、研究并加以解决。这里,我们撷取了几篇江苏文化产业研究的稿件,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对江苏文化产业的关注,共同为加快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文化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文化一体化 地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文化发展战略的“文化作用强”
2
作者 吕方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5-178,共4页
江苏目前已经进入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迫切需要江苏文化有更大的作为。江苏目前推进的"文化强省"建设,在文化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推进文化建设战略思路更多还局限在"文化自身强&... 江苏目前已经进入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迫切需要江苏文化有更大的作为。江苏目前推进的"文化强省"建设,在文化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推进文化建设战略思路更多还局限在"文化自身强"这个领域中,公共管理中的以文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在江苏文化强省新一轮建设中,应该学习世界各国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先进经验,通过推进精益化行动、工艺创新和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来实现江苏的"文化作用强",使江苏的"文化强省"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强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省 精益化 工艺创新 创意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导向转变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吕方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60,共4页
公共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导向基础。目前我国主要以政府意见和文化公共部门服务来主导和表达社会公共文化需求,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依据。在政府推进改革,而公民社会发育相对落后,公民、社会和政府的良性互动新社会结构... 公共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导向基础。目前我国主要以政府意见和文化公共部门服务来主导和表达社会公共文化需求,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依据。在政府推进改革,而公民社会发育相对落后,公民、社会和政府的良性互动新社会结构还没形成的背景中,这种方式具有合理性。但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现代性变迁,公民和社会发展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元、多样和高级化发展态势中,为更准确地获取公共文化需求的真实信息,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就有必要逐步推进政府供给导向向公共文化需求导向的转变,建立起公共文化需求的表达、选择和评估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中央提出的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出发点"、"落脚点"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选择 政府供给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文化发展与英国创意产业 被引量:16
4
作者 吕方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109,共4页
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但这个趋势实际是一种同质与异质等的双向发展过程。这种文化发展过程,是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因而也推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讲坛阐明了这个过程中的一系列新的文化观... 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但这个趋势实际是一种同质与异质等的双向发展过程。这种文化发展过程,是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因而也推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讲坛阐明了这个过程中的一系列新的文化观念,并推进世界各国以新的文化观念来推动本国发展。在此背景下,英国推出了文化艺术国家战略,之后又以创造性为价值导向,开拓出创意产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些表明了当代世界文化发展三个价值指向:人本、创造性和多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产业 世界文化 英国创意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社会的认同与凝聚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发贵 《学海》 1999年第3期67-74,共8页
古代中国是一个严重不平等、彻底身份化的社会。它实行严格的政治与经济分化,崇尚特权,“治人者”与“治于人者”泾渭分明,政治权力被全面垄断,经济机会也被专制统治所牢牢控制,社会严重的利益分化与政治不平等,使古代中国阶级矛... 古代中国是一个严重不平等、彻底身份化的社会。它实行严格的政治与经济分化,崇尚特权,“治人者”与“治于人者”泾渭分明,政治权力被全面垄断,经济机会也被专制统治所牢牢控制,社会严重的利益分化与政治不平等,使古代中国阶级矛盾突出,社会时常笼罩着一种不满、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中国古代社会 儒家经典 社会认同 孔子 万世师表 儒学 人伦日用 夷夏大防 专制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文化发展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吕方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24,共4页
在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新经济时代,当代世界文化发展趋势表明,文化不但具有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国民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提高全民创新能力,支持民族优势产业发展的作用。从这个参照来解读党的十七大报... 在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新经济时代,当代世界文化发展趋势表明,文化不但具有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国民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提高全民创新能力,支持民族优势产业发展的作用。从这个参照来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目标,可以证明,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支持中国的优势产业,使文化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开拓中国的创造性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大报告 世界文化 文化创新 优势产业 国际产业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价值哲学的低调主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52,共5页
低调主义是一种行为处事不走极端的人生态度和行动哲学。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在底线准则、道德规范、价值理想和信仰诸方面均有表现。对人类说来二者不可偏废,应重视在低调主义与高调主义之间把握它们的张力。
关键词 低调主义 价值哲学 高调主义 道德规范 价值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哲学视角看江泽民的“科学技术动力观”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明理 《学海》 1998年第5期38-45,共8页
本文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以现代科技和现代实践为根据,从哲学视角认真研究了江泽民同志的“科学技术动力观”,认为:科学技术动力观是现代实践格局的哲学映现,它所实现的跨越是划时代的哲理飞跃,它对唯物史观经典框架的突... 本文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以现代科技和现代实践为根据,从哲学视角认真研究了江泽民同志的“科学技术动力观”,认为:科学技术动力观是现代实践格局的哲学映现,它所实现的跨越是划时代的哲理飞跃,它对唯物史观经典框架的突破,为哲学的划时代发展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唯物史观 生产力动力观 实践格局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视角 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 技术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调主义:一种行动的哲学
9
作者 陈刚 《学海》 CSSCI 2004年第1期96-102,共7页
关键词 低调主义 行动哲学 高调主义 人生智慧 政治哲学 价值哲学 人生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夫之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10
作者 胡发贵 《学海》 1998年第3期41-45,共5页
从思想史的意义上看,明清之际是我国古代史上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此时新见纷陈,大儒辈出。按传统的学术眼光来看,王夫之以其深厚的小学功夫,广博的经学知识和上论天文、下穷地理、中究人伦的极为丰富的著述,堪称为其时的学问大... 从思想史的意义上看,明清之际是我国古代史上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此时新见纷陈,大儒辈出。按传统的学术眼光来看,王夫之以其深厚的小学功夫,广博的经学知识和上论天文、下穷地理、中究人伦的极为丰富的著述,堪称为其时的学问大家,喻指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 传统文化 形而下 “理” 古代文化 哲学形态 形而上学 物质不灭 “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夫之夷夏观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发贵 《学海》 1997年第5期73-78,共6页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分分合合的历史演进中,少不了民族间的矛盾与冲突;故而如何处理民族间的对立与如何认识、确立民族关系的原则,一直是先贤关注的焦点之一,历史上的所谓"夷夏大防"
关键词 夷狄 夷夏观 夷夏大防 传统文化 华夏民族 历史上 地理决定论 中国 矛盾与冲突 历史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2,共6页
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包括社会和谐的价值理想;阶级斗争理论和对阶级社会阶级对立不和谐现象的批判;对资本奴役劳动这个当代社会最大不和谐现象的分析批判;对人与物关系种种不和谐现象的批判;追求人与规律、必然与自由关系的和谐等。马... 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包括社会和谐的价值理想;阶级斗争理论和对阶级社会阶级对立不和谐现象的批判;对资本奴役劳动这个当代社会最大不和谐现象的分析批判;对人与物关系种种不和谐现象的批判;追求人与规律、必然与自由关系的和谐等。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当代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对商品、市场、资本努力用其利而避其弊,从而为符合马克思理想的和谐社会到来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对不和谐的批判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民主 被引量:1
13
作者 应克复 《学海》 1998年第2期59-64,共6页
民主之真谛,为古今学者所探求不息。然而,要把握民主的真谛,最好(不是唯一)的方法是研究西方民主史。研究西方民主,应揭示西方社会的民主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示其内涵逐渐展开和形式不断丰富的历史过程。西方民主,已... 民主之真谛,为古今学者所探求不息。然而,要把握民主的真谛,最好(不是唯一)的方法是研究西方民主史。研究西方民主,应揭示西方社会的民主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示其内涵逐渐展开和形式不断丰富的历史过程。西方民主,已经历了古代民主和近代民主两大历史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民主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直接民主制 利益集团 国家权力 近代民主 间接民主 工人阶级 民主政制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民主精神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刚 《学海》 1999年第4期48-53,共6页
关键词 西方民主 民主制度 人民主权 免于匮乏的自由 托克维尔 法西斯主义 代议制 多数人统治 普选权 国家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知识分子”与“三个意义世界”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日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45-53,共9页
所谓“公众知识分子”是对一种新理想群体的定义 ,它的提出和建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这就是所谓“三个意义世界”之所指。当代海外的新儒学研究者之所以希望成为所谓“公众知识分子” ,有他们的初衷或目的。如何能够以及能否最终实现... 所谓“公众知识分子”是对一种新理想群体的定义 ,它的提出和建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这就是所谓“三个意义世界”之所指。当代海外的新儒学研究者之所以希望成为所谓“公众知识分子” ,有他们的初衷或目的。如何能够以及能否最终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群体 ?所谓“公众知识分子”与所谓“三个意义世界”又是什么关系 ?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 ,最终将有利于理解所谓“文化中国”的基本建设构架及其现实意义。我们展开分析的理路是从“公众知识分子”到“三个意义世界” ,然后再落实到“文化中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知识分子 海外儒学 “三个意义世界” 儒家自由主义 建构 中国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改革意识与知识分子形象重塑
16
作者 张锡金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1-63,共3页
历史曾给知识分子带来磨难,历史又把公正还给了知识分子。社会对知识与知识分子予以尊重,知识分子也获得了大展宏图的机会。但是,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在时代的转折时期,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偏失,知识分子陷入了新的困境,出现种种失... 历史曾给知识分子带来磨难,历史又把公正还给了知识分子。社会对知识与知识分子予以尊重,知识分子也获得了大展宏图的机会。但是,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在时代的转折时期,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偏失,知识分子陷入了新的困境,出现种种失落的现象。首先,社会改革中遭受商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改革意识 社会改革 人文科学 终极关怀 人文精神 人文知识分子 科学技术 社会科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
17
作者 张锡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5-19,共5页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 人文精神 终极关怀 社会改革 诺贝尔奖 知识分子形象 人文科学 科学研究 探索真理 经济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动力观”与两个文明的协同发展
18
作者 黄明理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科学精神 精神文明 动力观 物质文明 “解放思想 实事求 人类文明 思想路线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回归,难忘邓小平的伟大功勋
19
作者 虞友谦 《学海》 1997年第3期9-10,共2页
关键词 香港回归 邓小平 香港问题 人格魅力 撒切尔夫人 策略的灵活性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国两制” 政治智慧 大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代科学的大历史观》的再审视——兼评了然先生《误区》一文的误区
20
作者 黄明理 《学海》 1999年第3期122-125,共4页
了然先生在《学海》1999年第1期上发表的《“智能动力观”的理论误区》(以下简称《误区》)一文,其题目的指向是“智能动力观”,其内容的指向却又不尽是智能动力观。读完全文,我深感惊讶:《误区》认为包含智能动力观在内的《... 了然先生在《学海》1999年第1期上发表的《“智能动力观”的理论误区》(以下简称《误区》)一文,其题目的指向是“智能动力观”,其内容的指向却又不尽是智能动力观。读完全文,我深感惊讶:《误区》认为包含智能动力观在内的《现代科学的大历史观———唯物史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唯物史观 动力观 现代科学 理论误区 再审视 人类智能 科学常识 科学创新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