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纪要
1
《学海》 1995年第1期13-16,共4页
江苏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纪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于1994年9月6日至8日在南京召开了全省性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为保证研讨会的质量,研讨会采取征文形式,... 江苏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纪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于1994年9月6日至8日在南京召开了全省性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为保证研讨会的质量,研讨会采取征文形式,与会者以文入选。往文活动得到了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精神文明建设 邓小平理论 中华民族凝聚力 江苏省 研讨会 社会主义市场 社会主义本质 现代化建设 发展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卞敏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共4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性的战略决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走生产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性的战略决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卞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0,共6页
先进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看,正是人们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文化建设始终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和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先进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看,正是人们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文化建设始终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和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贡献
4
作者 孙肖远 《学海》 1998年第1期4-8,共5页
论邓小平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贡献孙肖远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由此引发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严峻问题,这就出现了一种旨在消除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同时强调持续发展的世界性潮流。“可持续发展”概念在80年代初提... 论邓小平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贡献孙肖远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由此引发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严峻问题,这就出现了一种旨在消除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同时强调持续发展的世界性潮流。“可持续发展”概念在80年代初提出,直到1992年第二次世界环境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可持续发展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 “三步走”发展战略 “小康社会”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关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被引量:17
5
作者 卞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9-104,共6页
科学精神作为科学的精神价值的体现,包涵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与审美精神。人文精神作为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弘扬,引导人们在自由创造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走向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境界。终极关怀作为对人生价值最高层次的关怀,是工... 科学精神作为科学的精神价值的体现,包涵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与审美精神。人文精神作为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弘扬,引导人们在自由创造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走向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境界。终极关怀作为对人生价值最高层次的关怀,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终极关怀 理性精神 精神价值 实证精神 审美精神 存在意义 自我完善 自由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5
6
作者 卞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5-10,共6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体现在经济活力、政治活力、文化活力、社会活力等诸方面。经济活力表现为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愿望和动力,形成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和保障,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增...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体现在经济活力、政治活力、文化活力、社会活力等诸方面。经济活力表现为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愿望和动力,形成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和保障,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增加。政治活力表现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引导和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文化活力表现为发挥先进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功能,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活力表现为以合理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 活力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被引量:4
7
作者 卞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不仅要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更要关注其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实际上包含着一个更深层次、更具普遍性和长远意义的"文化"建设问题。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不仅要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更要关注其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实际上包含着一个更深层次、更具普遍性和长远意义的"文化"建设问题。和谐社会是一种体现现代文明的社会理想,"和谐"是一种文化境界。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精神现代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东生 《学海》 1998年第4期34-40,共7页
科学精神是发展的,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一致;现代科学精神的内容主要包括负责精神、实践精神和竞争进取精神。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科学转化为技术并进而产业化,是近代以来科技发展和社会生产的实质。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方... 科学精神是发展的,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一致;现代科学精神的内容主要包括负责精神、实践精神和竞争进取精神。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科学转化为技术并进而产业化,是近代以来科技发展和社会生产的实质。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实现“科学、技术、生产”的统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加强基础研究的关系、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与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学精神 技术产业化 科学技术 高技术产业 基础研究 基础性研究 现代化 科学活动 新技术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2
9
作者 卞敏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12,共3页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既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又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既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又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是当代中国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金融发展观与中国金融制度变迁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肖远 《学海》 1999年第3期4-8,共5页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实行“大一统”的金融制度,存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基本上由人民银行一家垄断,人民银行既是中央银行,又是商业银行。金融领域“大一统”的单一格局产生于高度集中的财政信贷管理体制,这样的财政...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实行“大一统”的金融制度,存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基本上由人民银行一家垄断,人民银行既是中央银行,又是商业银行。金融领域“大一统”的单一格局产生于高度集中的财政信贷管理体制,这样的财政信贷体制就要求有一个“大一统”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观 金融制度变迁 邓小平 中央银行制度 中国金融改革 金融机构 金融体系 国有企业 商业银行 现代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
11
作者 刘钰 王东生 《学海》 1998年第6期3-9,共7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理论 综合国力 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突破呼唤理论创新
12
作者 虞友谦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6,共1页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和“七一”重要讲话,贯穿着理论创新的精神。8月7日江总书记在北戴河接见科学家时,又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对于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呼唤理...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和“七一”重要讲话,贯穿着理论创新的精神。8月7日江总书记在北戴河接见科学家时,又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对于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呼唤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编发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部分专家学者撰写的这组短文,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习江总书记讲话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社科研究 社科人才 总书记 北戴河 讲话 发展 突破 理论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公正思想论析
13
作者 徐锦贤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3-145,共3页
邓小平的公正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公正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政治公正、经济公正和社会公正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阐述和... 邓小平的公正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公正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政治公正、经济公正和社会公正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力图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脉络和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公正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结构中的作用
14
作者 卞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社会文明概念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状态的整体性把握。物质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经济基础内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上层建筑内容。就政治文明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作用而言,其具有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和创新作用。
关键词 政治文明 导向作用 规范作用 创新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制转轨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构建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肖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3-24,共2页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不同类型的经济形式 ,两种体制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过程中 ,两种体制所固有的文化交织在一起 ,必然伴有激烈的碰撞、磨擦和冲突 ,当代中国文化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嬗变。...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不同类型的经济形式 ,两种体制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过程中 ,两种体制所固有的文化交织在一起 ,必然伴有激烈的碰撞、磨擦和冲突 ,当代中国文化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嬗变。在这一文化变迁中 ,价值观层面的文化构建显得尤为重要。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文化精神 ,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体制转轨 文化冲突 文化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怀功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卞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8,共6页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要服务时代,指导实践。然而,哲学智慧有寻根究底、追本溯源、反思批判的性质,哲学功能有超越时代、把握未来、终极关怀的特征。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开拓、发展人的精神世界,发挥其...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要服务时代,指导实践。然而,哲学智慧有寻根究底、追本溯源、反思批判的性质,哲学功能有超越时代、把握未来、终极关怀的特征。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开拓、发展人的精神世界,发挥其本体论承诺的价值目标、提升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为人类寻求精神家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关怀 本体论 人生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关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1
17
作者 卞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85-89,共5页
终级关怀是人类追求永恒与不朽的一种价值取向。本文从考察中西方文化终极 关怀的差异入手,在哲学、伦理、文学、艺术等层面上,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终极关怀的哲学意蕴: 提升人格境界与通向“至善”之路。
关键词 终极关怀 传统文化 艺术 伦理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日资与开发苏州工业园区
18
作者 孙肖远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4-87,共4页
日元强劲升值加速了日本转移生产基地的步伐,为我引进日资提供了机遇苏州工业园区能否实现在1 0年内引进外资200亿美元的宏伟计划?关键看国际招商,处在世纪之交的国际经济环境会对其产生极大影响。90年代中期,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国际... 日元强劲升值加速了日本转移生产基地的步伐,为我引进日资提供了机遇苏州工业园区能否实现在1 0年内引进外资200亿美元的宏伟计划?关键看国际招商,处在世纪之交的国际经济环境会对其产生极大影响。90年代中期,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国际上争夺资本的竞争日趋激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工业园区 集成电路制造 引进外资 主导产业 生产基地 国际经济环境 日资 日本企业 引进资金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之谜”与自然哲学:马克思主义的探讨
19
作者 卞敏 《学海》 CSSCI 2004年第4期50-55,共6页
关键词 自然哲学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辩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20
作者 卞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共4页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三种文明的互动性、制约性、协调性。
关键词 政治文明 互动性 制约性 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