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理视域下中国现代养老服务社会工程的构建
1
作者 马岚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人口老龄化将老年群体推向历史的“前台”,这一趋势拓展了国家治理的范畴,从有限型的国家干预转变为全人口覆盖的国家治理。为应对养老服务现代化发展与人口结构转型不同步的结构性矛盾,我国将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优势与社会工程的理性... 人口老龄化将老年群体推向历史的“前台”,这一趋势拓展了国家治理的范畴,从有限型的国家干预转变为全人口覆盖的国家治理。为应对养老服务现代化发展与人口结构转型不同步的结构性矛盾,我国将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优势与社会工程的理性化特质有机结合,从三个维度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工程的构建:一是在治理对象上完成从模糊认定到精准识别的认知性跃升,二是在治理方式上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的协同性网络,三是在治理效能上达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范式转换,从而在家庭之外迅速构建起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服务保障网。这一过程不仅呈现了养老的现代性知识体系在中国语境下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同时展现了国家以社会工程的方式组织、管理为老服务并使其与现代化进程相协调的制度化路径,彰显了中国特色的老龄化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现代化 养老服务 社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社会阶层的社会特征分析——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卫 张春龙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9-124,共6页
目前,新社会阶层的阶层意识、政治态度、社会态度等社会特征成为直接影响其作为一个阶层出现的主观条件。调查显示,新社会阶层的阶层意识并不强烈,阶层之间虽然在社会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表现出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积极的社会... 目前,新社会阶层的阶层意识、政治态度、社会态度等社会特征成为直接影响其作为一个阶层出现的主观条件。调查显示,新社会阶层的阶层意识并不强烈,阶层之间虽然在社会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表现出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积极的社会态度。新社会阶层作为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断发展壮大将促进我国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社会阶层 阶层意识 政治态度 社会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安置的空间区位差异与弱势群体的社会适应——对江苏A市两个失地农民安置区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徐琴 刘国鑫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128,共7页
失地农民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一类,其居住安置模式主要有原地安置和偏远化安置两种。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原地安置区的失地农民与偏远化安置区的失地农民相比,征地拆迁之后的社会适应程度更高,前者在就业机会以及实际就业率方面较后者有... 失地农民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一类,其居住安置模式主要有原地安置和偏远化安置两种。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原地安置区的失地农民与偏远化安置区的失地农民相比,征地拆迁之后的社会适应程度更高,前者在就业机会以及实际就业率方面较后者有明显的优势,对于自身目前的生活满意度相对较高,交往方式更接近于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城市认同感也相对较好。而偏远化安置区的失地农民就业困难较为突出、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下、社会交往受限制、心理上的城市认同感较差。显然,不同的居住安置区位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积极探索社区混合居住的安置模式,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和生活困境的有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居住安置 空间区位差异 社会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的传记取向:当代社会学进展的一种维度 被引量:33
4
作者 鲍磊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4-205,共32页
20世纪80年代前后,传记取向成为社会(科)学中众多转向或取向的一种。相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芝加哥学派引领的传记研究,这一取向的范围更为宽广。它关注个人经历、历史与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反对奉实证主义为圭臬的社会科学研究,重视... 20世纪80年代前后,传记取向成为社会(科)学中众多转向或取向的一种。相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芝加哥学派引领的传记研究,这一取向的范围更为宽广。它关注个人经历、历史与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反对奉实证主义为圭臬的社会科学研究,重视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这一取向消解或者说超越了传统的二元论或二分法,促使社会学家反思自己的概念架构、研究方法以及书写实践。虽然在晚近的发展中,一些学者甚至提出了自传/传记社会学这一具有分支学科性质的指称,但这一取向还是"浮现中的实践",尚处于晚熟状态,因此还存在不少争议,布尔迪厄甚至从根本上将传记视为一种幻觉。随着"传记时代"的来临,传记社会学势将成为一个开创性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 传记取向 传记社会学 社会学自传 传记幻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的大数据方法论及其困境 被引量:12
5
作者 鲍雨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52,共5页
大数据不仅是一种庞大数据资料的称谓,也是一种获取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大数据的引入被认为是定量研究的范式下所做出的收集和分析资料方法的创新。但是大数据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人群的状况、能否解决被研究者的主观性问... 大数据不仅是一种庞大数据资料的称谓,也是一种获取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大数据的引入被认为是定量研究的范式下所做出的收集和分析资料方法的创新。但是大数据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人群的状况、能否解决被研究者的主观性问题、如何洞悉变量间关系的真伪、如何解决数据缺失问题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方法论困境。这就要求研究者在使用大数据进行研究时,能够在研究对象与问题的选择、变量的选取、数据的清理等一系列工作中更加谨慎,切勿犯简化社会生活、盲目推广分析结果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方法论 定量研究 方法论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的社会文化意涵——从比较社会学的视角看社会文化的冲撞 被引量:8
6
作者 沈毅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已有的网络空间研究较多集中于后现代主义或制度主义的视角之中。而从比较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网络社区及其人际互动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建构,本质上与西方社会"个人主义"文化之"自我本位"的"团体格局"有着... 已有的网络空间研究较多集中于后现代主义或制度主义的视角之中。而从比较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网络社区及其人际互动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建构,本质上与西方社会"个人主义"文化之"自我本位"的"团体格局"有着内在契合性,即是对自由主义亲密关系与社群主义组织模式的进一步放大,这就与中国社会"人缘取向"文化之"关系本位"的"差序格局"存在着相当的紧张断裂性。因此,网络空间的兴起对不同社会文化而言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个人主义 团体格局 人缘取向 差序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方式变化及影响的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7
7
作者 金一虹 《学海》 1999年第2期62-67,共6页
关键词 居住方式 变化及影响 社会学 城镇居民 居住条件 共享空间 依存关系 同质性 分割方式 私人生活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蜗居之痛”:一项关于青年置业观念的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7
8
作者 苗国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0-86,共7页
近期的热播剧目《蜗居》引起了持续而热烈的社会反响,而"蚁族"、"房奴"、"80后啃老族"、"逃离北上广"这些热门关键词都真实再现了高房价背景下一些青年群体的迷茫、无助与困惑。但于社会各界... 近期的热播剧目《蜗居》引起了持续而热烈的社会反响,而"蚁族"、"房奴"、"80后啃老族"、"逃离北上广"这些热门关键词都真实再现了高房价背景下一些青年群体的迷茫、无助与困惑。但于社会各界激烈反响之外学界的回应尤其是从"青年研究"——这一中性立场进行的学术探讨尚处于空白阶段。本文以跨国比较的视角切入问题,结合个案访谈,以"置业观念与行为变迁"这一线索展开分析。通过研究未来青年一代所面临的社会结构与制度变迁,探讨青年群体"蜗居之痛"的根源所在,从可以利用的经验研究范式以及理论创新维度提出个人的研究设想,以激发更多、更好的研究力量来关注这一社会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居 置业观念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记的用途:从传记的社会学到传记社会学 被引量:7
9
作者 鲍磊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6-126,255,256,共13页
对于社会学的传记转向,学术界依然存在不少争论,最为根本的是传记能否成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这涉及传记在社会学学科中的意涵与定位。传记既是社会的也是历史的,它超越个体生命而关联群体和制度。传记不是既往事实的简单再现,亦非全然建... 对于社会学的传记转向,学术界依然存在不少争论,最为根本的是传记能否成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这涉及传记在社会学学科中的意涵与定位。传记既是社会的也是历史的,它超越个体生命而关联群体和制度。传记不是既往事实的简单再现,亦非全然建构,它是一种实在的建构,体现了人们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回顾过往时的意义塑造。传记与社会学联姻,并不是简单地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传记,将其作为构建知识的重要来源,更深层次上乃是强调研究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传记式参与。无论是传记的社会学还是传记社会学,都意在把行动者带到舞台中央,它们在更晚近的发展中构成了广义的传记社会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 传记转向 传记研究 传记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书写的传记式路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鲍磊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7-85,共9页
作为社会学知识的生产者,社会学家并不只是发现预先存在的社会事实与规则。长期以来,以实证主义为主导的社会学,在研究中追求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排斥个人主观性,研究者本人的自传式思考被排斥在文本之外,这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其在研究... 作为社会学知识的生产者,社会学家并不只是发现预先存在的社会事实与规则。长期以来,以实证主义为主导的社会学,在研究中追求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排斥个人主观性,研究者本人的自传式思考被排斥在文本之外,这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智识与洞见。20世纪70、80年代以降,包括传记转向在内的一系列转向,促使社会学研究者反思自己的概念架构、研究方法以及书写实践,将研究者本人带回来,“我”进入文本之中。默顿首倡的社会学自传,呈现了个人经历、历史与社会结构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书写社会学自传的社会学家的反思性体验及其以自传方式所作的书写呈现,是激发社会学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书写 传记转向 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自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问题的比较社会学解析——从职业伦理到法人团体研究视角的转换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7,239,共7页
目前中国的信用问题突出表现为市场信用危机与政府信用危机。从中西比较的社会学立场出发,中国当下的信用问题固然有着文化传统的伦理因素,但是组织层面的结构滞后应该是首要的动因。从以西方资本主义生成与发展为背景的经典社会学理论... 目前中国的信用问题突出表现为市场信用危机与政府信用危机。从中西比较的社会学立场出发,中国当下的信用问题固然有着文化传统的伦理因素,但是组织层面的结构滞后应该是首要的动因。从以西方资本主义生成与发展为背景的经典社会学理论来看,现代社会分工很大程度上凸显了职业伦理之外法人团体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以法团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制度传统积极促成了"国家"与"社会"之良性互动与相互制衡,这应该是形成良好市场信用乃至政府信用的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信用 政府信用 职业伦理 法人团体 法团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命经验到历史世界:狄尔泰的解释学对社会学传记转向的意味 被引量:1
12
作者 鲍磊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111,共8页
在社会学的传记转向中,狄尔泰从解释学出发对传记的论述成为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在狄尔泰看来,若要理解人类行动的意义,就要从行动者内部把握其主观意识和意图,为此,要去观照人们对于生命的经验、理解与认识,进而去关注作为生命反思的... 在社会学的传记转向中,狄尔泰从解释学出发对传记的论述成为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在狄尔泰看来,若要理解人类行动的意义,就要从行动者内部把握其主观意识和意图,为此,要去观照人们对于生命的经验、理解与认识,进而去关注作为生命反思的传记。传记是人们所把握和解释社会—历史事实的重要途径,对历史的研究可以看作对个体的综合研究,而对于历史整体结构的把握亦有助于理解生命。自传是关于个体对其生命之反思的文字表达,是理解生命最佳且最富教益的形式,是传记的特殊形式。狄尔泰虽以生命联结为念,图谋从特定个体生命经验过渡到普遍客观的知识诉求,但并未能彻底地解决二者之间的张力,而如何处理好这种张力亦是传记社会学基本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经验 传记 理解 传记社会学 狄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青年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蓝瑛波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8-110,114,共4页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俄罗斯青年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着重介绍这门学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科建设和学者们所做的研究,以及在理论上的探索与研究方法的更替。对前苏联解体后青年社会学在激烈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作用也作了介绍与分析。
关键词 青年 社会学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代文化功能和文化制度的社会学分析
14
作者 叶南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5期117-120,共4页
文化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子系统,有着突出的地位和自身的诸多重要特质,因此,它已构成了当代社会科学领域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并引发了学术界一次又一次的文化研究热潮,回顾近十年来中国理论界的文化研究状况,尽管取得了超... 文化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子系统,有着突出的地位和自身的诸多重要特质,因此,它已构成了当代社会科学领域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并引发了学术界一次又一次的文化研究热潮,回顾近十年来中国理论界的文化研究状况,尽管取得了超越以往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少理论缺陷,且对中国现代化中的文化发展实践也影响甚微,以社会学角度来看,文化研究中主要的不足有两点,一是理论探讨中对文化功能的认识不够系统深入,多半停留于就事论事或哲学层次上的思辨而放弃了社会学自身的理论立场和分析方法;二是对中国文化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建设性研究太少,对当代中国发展中所亟需明确的新文化制度及其目标、原则缺乏深层次的探讨。本文试图在这二方面进行一些研究,以求取得抛砖引玉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功能 文化活动 文化研究 社会系统 发展实践 理论探讨 社会学分析 社会活动 社会学角度 社会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革命、四个长波、五大特征──世界现代化历程与特征的社会学透视
15
作者 叶南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3-9,共7页
自18世纪后期开始迄今的现代化运动可以说是经济、政治、科技这“三元革命”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百年来的世界现代化运动大致分为4个阶段,即四个“经济长波”,每一波的崛起都蕴含着“三元革命”的激荡因素。近百年的社会现代化历程... 自18世纪后期开始迄今的现代化运动可以说是经济、政治、科技这“三元革命”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百年来的世界现代化运动大致分为4个阶段,即四个“经济长波”,每一波的崛起都蕴含着“三元革命”的激荡因素。近百年的社会现代化历程,日益明显地展现出五个特征:(1)社会革命与社会渐变的统一性;(2)社会变迁的全球性;(3)社会变迁的整体性;(4)社会变迁的加速性;(5)社会变迁的阶段性与不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现代化 现代化运动 历程与特征 社会变迁 社会学 工业化国家 资产阶级 社会革命 经济长波 不平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16
作者 叶南客 《江海学刊》 1983年第5期5-6,共2页
社会学是以研究社会现象为出发点,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高度文明为己任的。要在新时期创建新中国的、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学习《邓小平文选》,把握住《文选》中的基本思想,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学研究 《邓小平文选》 社会学理论 社会现象 社会问题 社会主义 《文选》 新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学的学科对象
17
作者 陈颐 《江海学刊》 1988年第2期68-75,共8页
社会学的学科对象问题,社会学界认识不一。本文认为,社会学的学科对象应当是制度。作者从三方面作了论证:(1)社会学的基本研究领域是社会系统。社会有机体可分为互相联系的两个子系统:一是生产力系统,即人类和自然器关系的系统... 社会学的学科对象问题,社会学界认识不一。本文认为,社会学的学科对象应当是制度。作者从三方面作了论证:(1)社会学的基本研究领域是社会系统。社会有机体可分为互相联系的两个子系统:一是生产力系统,即人类和自然器关系的系统,这个系统构成要素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标志可以用科学技术在劳动手段上的运用——工具来表示,二是社会系统,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系统,构成这个系统的要素是人、社会关系和制度。社会学是以社会系统为基本研究领域的。(2)以制度为社会学的学科对象,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系统,回答关于社会系统的本质、结构、运行机制这三个基本问题。因为制度体现了社会系统的本质,规定了社会结构模式和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功能联系,制度是社会系统运行机制、社会变迁的直接原因,并决定社会系统的运行状态。(3)以制度为社会学的学科对象,才能全面地研究社会系统。社会系统是由人、社会关系和制度三个要素组成的。要全面地研究社会系统,学科对象必须能包含对这三个要素的研究。而以制度为学科的研究对象,则包含了对“人”和“社会关系”的研究,而且是更科学、更本质的研究。作者认为,以制度为社会学学科对象,不仅能把握社会系统的本质,而且能体现社会学研究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的传统学科特色,包容公认的研究领域和范畴,并能同历史唯物主义和其它社会科学学科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研究 学科对象 社会结构模式 社会系统 社会关系 社会科学学科 历史唯物主义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法整饰的心灵:情感社会学的另一条理论进路 被引量:24
18
作者 田林楠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3-215,共13页
情感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在生物、神经、认知、文化和结构等不同层面运行。情感社会学奠基者沿着各自路径强调了不同向度。其中,霍克希尔德的情感劳动理论所代表的认知主义建构论影响最为深远。但经验研究对霍氏的理论命题提出了诸多挑战... 情感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在生物、神经、认知、文化和结构等不同层面运行。情感社会学奠基者沿着各自路径强调了不同向度。其中,霍克希尔德的情感劳动理论所代表的认知主义建构论影响最为深远。但经验研究对霍氏的理论命题提出了诸多挑战,而这与其将情感视为被社会文化规范所决定的被动客体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不能仅仅将情感视为社会效应,还应关注情感的社会动因面向。在情感社会学的早期理论、心理学的基本情感理论以及跨学科的情动转向中,本文挖掘出被霍克希尔德"心灵的整饰"这一意象所遮蔽的反意向主义情感维度:情感的具身性、非意识性、自治性与能动性。最后,本文提出情感社会学应该超越既有的理论传统,在跨学科的基础上构建综合性的研究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管理 情动转向 基本情感 情感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双重户籍墙”情景下何以可为? 被引量:45
19
作者 杨菊华 王毅杰 +4 位作者 王刘飞 刘传江 陈友华 苗国 王谦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7,64,共17页
社会融合是国际移民和国内移民(或流动人口)面临的共同问题。美国和欧盟对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高度重视,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概而言之,中国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折射出学界... 社会融合是国际移民和国内移民(或流动人口)面临的共同问题。美国和欧盟对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高度重视,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概而言之,中国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折射出学界和政府部门在不同时期对“流动”这一人口现象、对“流动人口”这个群体的认识历程。早期的相关研究主要探讨流动人口的总量、结构、特征、空间轨迹,以及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人口、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等宏观问题。19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近年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总体战略部署的推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逐渐提到研究日程,成为当前包括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公共政策、城市规划、社会保障在内的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户籍 国际移民 社会结构 时代烙印 人口问题 政府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网络行为特征及统战工作方式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卫 后梦婷 张春龙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31,共7页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些非公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主要包括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互联网...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些非公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主要包括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传统的日常行为习惯,他们使用网络频繁,而把握和分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网络使用行为特征有助于统战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鉴于当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网络统战中存在的4大短板,在今后的统战工作中要注重社会心理建设,加强社会情绪疏导,这是工作前提;要发挥多重主体的能力互补优势,这是主体建设;要推动大数据应用,形成融合传播新态势,这是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社会阶层 网络行为特征 统战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