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本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预警及治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岳少华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3-117,共5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过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面临的矛盾和风险在逐步积累,风险隐患较大。基于社会风险理论,在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考察了影响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过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面临的矛盾和风险在逐步积累,风险隐患较大。基于社会风险理论,在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考察了影响社会发展的几对关系,并由此重点列举了社会风险源,突出表现在民生风险、人口风险、生态风险、社会传播风险。防范化解社会风险,就是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过程中建立健全重大风险防控体系。一是切实推动社会制度建设法治化进程;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实施积极的人口政策;四是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在发展中化解环境污染类社会风险;五是正确处理新媒体时代的一致性与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社会风险 阶段性特征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地区推进区域现代化的模式与路径——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章寿荣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3,共6页
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规律看,现代化发展呈现出显著的不平衡、不同步特征,一个国家的部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推进全国现代化,是现代化先行国家带有共性的做法。该文以江苏为例,系统分析了发达地区推进区域现代化的模... 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规律看,现代化发展呈现出显著的不平衡、不同步特征,一个国家的部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推进全国现代化,是现代化先行国家带有共性的做法。该文以江苏为例,系统分析了发达地区推进区域现代化的模式与路径问题。在发展模式上,江苏应该在再创新、再开放中塑造江苏区域现代化优势;在机制设计上,必须通过强化科技进步机制塑造区域现代化的动力优势,通过强化开放发展机制营造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市场环境,通过强化制度创新机制,构建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在发展路径上,需要从多个层面探索相关发展路径,以塑造江苏探索区域现代化之路的新动力、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现代化 模式机制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视域下的农村社会质量研究:现状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永亮 张宾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122,共9页
以中国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农村为研究对象,对社会质量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阐述和扩展,利用CSS2017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质量、社会质量的内部(城乡之间)差异以及中国农村社会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做量化分析。通过对农村社会质量现... 以中国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农村为研究对象,对社会质量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阐述和扩展,利用CSS2017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质量、社会质量的内部(城乡之间)差异以及中国农村社会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做量化分析。通过对农村社会质量现状和城乡社会质量比较分析发现,农村社会质量在整体上弱于城市社会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质量这一概念的现代化属性有关;农村地区居民在社会底线保障对社会质量评价的影响效应上要高于城市地区。社会质量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除在于讨论个体与社会关系及社会整体运行状况外,同时也是一种城乡社会现代化的综合评估方式,在这一分析过程中既可以看到城乡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也可看到传统乡村社会中所具有的现代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社会质量 空间分布 城乡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现代化的动力因素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树华 顾丽敏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9,42,共7页
区域现代化是大国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新时期探索推进区域现代化的动力因素与作用机制,对于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以点带面推进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意义重大。该文认为,制度创新、开放发展、技术进步、区域竞争和人的现代... 区域现代化是大国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新时期探索推进区域现代化的动力因素与作用机制,对于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以点带面推进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意义重大。该文认为,制度创新、开放发展、技术进步、区域竞争和人的现代化五大动力因素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动力群。在把握区域现代化动力因素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该文深入分析了区域现代化各动力因素与区域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了区域现代化动力的作用机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现代化 动力因素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现代化战略转型:逻辑机制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4
5
作者 杜宇玮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99,共10页
推进区域现代化是中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多个维度阐释和探讨了中国区域现代化战略转型的逻辑机制及推进路径。研究表明,新发展阶段区域现代化战略转型的基本逻辑是从以区域率... 推进区域现代化是中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多个维度阐释和探讨了中国区域现代化战略转型的逻辑机制及推进路径。研究表明,新发展阶段区域现代化战略转型的基本逻辑是从以区域率先为特征的非均衡发展转向以区域协调为内涵的均衡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应是区域协调视角下推进中国区域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这是由于,国内国际双循环至少可以通过需求拉动机制、产业联动机制、创新驱动机制以及战略互动机制这四条渠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基于以上逻辑机制,分析提出需要通过提振消费需求扩大内需、培育产业链集群构建国内价值链、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建设提高城市化质量、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制度型开放等路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区域现代化战略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现代化 新发展格局 国内国际双循环 区域协调 发展战略 战略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小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有机衔接的动因、重点与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章寿荣 程俊杰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虽然在时间上紧密衔接,在各项事业发展上全面对接,但两者又有本质的不同,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的结构性进化。由于在发展阶段、制度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虽然在时间上紧密衔接,在各项事业发展上全面对接,但两者又有本质的不同,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的结构性进化。由于在发展阶段、制度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存在根本的不同。从全面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在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同时,兼顾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点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促进区域协调、推进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构建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小康 社会主义现代化 有机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协同共治推进区域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被引量:12
7
作者 孟静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1-35,共5页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区域协调发展面临众多矛盾,社会的个体化与区域发展的整体性、治理资源的分散化与社会风险的系统化、治理机构的边界分割与不断增强的流动性,以及网络世界的碎片化与现实生活的持续性之间的矛盾等,成...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区域协调发展面临众多矛盾,社会的个体化与区域发展的整体性、治理资源的分散化与社会风险的系统化、治理机构的边界分割与不断增强的流动性,以及网络世界的碎片化与现实生活的持续性之间的矛盾等,成为区域治理亟需解决的问题。协同共治是解决上述矛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方面将协同理论运用于区域治理实践,超越单一系统形成综合性的行动和治理模式,系统构建理论指导、体制机制、效果评估和反馈体系等;另一方面提升区域政府联合体协调能力,提升多元化主体参与治理的权利和能力,并进一步在行动中产生创新性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共治 多元化 区域治理 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社区分化及治理绩效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樊佩佩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120,共6页
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受行政体制等因素影响,中国城市基层治理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基于2019年南京城市社区治理调查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城市社区分化对治理绩效的影响:市场化选择... 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受行政体制等因素影响,中国城市基层治理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基于2019年南京城市社区治理调查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城市社区分化对治理绩效的影响:市场化选择能力与现代化程度不同的小区居民与基层公共组织连接和互动的方式存在差异;保障性住房、老旧商品房和拆迁安置住宅区的居民更倚重小区外部、辖区内公共组织来反映和解决治理问题;市场化选择能力相对更强的新兴商品房小区,居民与基层自治组织互动和反馈的动力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基层治理的逻辑以及居民与不同基层组织的互动差异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层治理 网格化管理 社区分化 治理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理论逻辑与地方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树华 宋颖弘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114,共4页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是江苏立足新时代发展要求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江苏选择苏南6个县(市、区)进行现代化建设试点在理论上符合区域现代化发展的时空演进规律、动力转换规律和协调发展规律,在政策上契合政策试验从“要素整合...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是江苏立足新时代发展要求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江苏选择苏南6个县(市、区)进行现代化建设试点在理论上符合区域现代化发展的时空演进规律、动力转换规律和协调发展规律,在政策上契合政策试验从“要素整合”到“吸纳-扩散”的制度变迁过程。苏南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苏南6个试点地区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将在探索现代化建设内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试点 理论逻辑 区域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现代化进程中的几对关系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章寿荣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25,共4页
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基本主题。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分为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的重要理论创新。厘清区域现代化与全国现代化、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基本现代化与全面现代化以及现代化... 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基本主题。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分为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的重要理论创新。厘清区域现代化与全国现代化、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基本现代化与全面现代化以及现代化过程中的区域间关系,有助于更加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与基本特征。区域率先是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现代化 全面小康 基本现代化 全面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视角下的苏南现代化动力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丽敏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5-39,共5页
苏南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生态是苏南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创新生态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推动苏南现代化进程。苏南创新生态主要由创新要素、辅助和服务要素、环境要素共同构成,不同要素之间形成... 苏南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生态是苏南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创新生态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推动苏南现代化进程。苏南创新生态主要由创新要素、辅助和服务要素、环境要素共同构成,不同要素之间形成了共生演化。苏南创新生态在演化过程中表现出多样性增加、关键主体主导能力增强、根植性加强和开放式创新深化等趋势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现代化 创新生态 现代化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省域价值--评《省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基于京沪苏浙鲁粤六省市的分析》
12
作者 李扬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0,共2页
《省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基于京沪苏浙鲁粤六省市的分析》一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融合。基于对省域现代化理论内涵的分析,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六个发达省市为样本,通过... 《省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基于京沪苏浙鲁粤六省市的分析》一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融合。基于对省域现代化理论内涵的分析,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六个发达省市为样本,通过对其发展基础与特征、发展历程与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揭示了东部发达省市现代化的实践价值和示范意义。该书逻辑清晰、论证严谨、观点鲜明,是一部在省域现代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具有重要价值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省域 示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链现代化:理论逻辑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24
13
作者 程俊杰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安全高效是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包括竞争性、关联性和变革性三大支柱,协同则是实现路径。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可以发挥要素配置、需求驱动、分工协作功能促进产业链要素、能力、治理协同,是提升产... 安全高效是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包括竞争性、关联性和变革性三大支柱,协同则是实现路径。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可以发挥要素配置、需求驱动、分工协作功能促进产业链要素、能力、治理协同,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由于要素配置、企业能力以及链条治理等尚不完善,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链在核心技术、重要设备、关键环节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制约瓶颈,主要表现为信息网络与控制网络融合难、工业智能自主化水平亟需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相对滞后等。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链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在全产业链环节进行规模化运用,通过全面的网络连接与数据互通,实现产业链贯通。这就需要精准施策,着力破解成本、标准、安全等难题,让企业愿用、能用、敢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产业链现代化 机制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与低生育率陷阱——东亚国家与地区生育政策的转向与反思 被引量:11
14
作者 苗国 庞飞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30,共5页
现代化与低生育行为互为强化的关系,使低生育率陷阱构成现代化发展的泥潭困境。同处东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儒家社会和中国具有文化社会结构的共通性,在不同时期都经历过低生育率及严重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应从日本、韩国等东... 现代化与低生育行为互为强化的关系,使低生育率陷阱构成现代化发展的泥潭困境。同处东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儒家社会和中国具有文化社会结构的共通性,在不同时期都经历过低生育率及严重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应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并不成功的人口政策方案汲取经验教训,正视低生育率危害,缩短生育政策观察期窗口,尽快解除生育管制,优化制度环境,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生育率陷阱 现代化 东亚社会 生育政策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生态现代化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睿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34,共6页
生态现代化为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战略选择,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要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首先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熵权法与TOPSIS法分别对长江... 生态现代化为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战略选择,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要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首先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熵权法与TOPSIS法分别对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的生态现代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结合北美五大湖区环境治理的经验提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生态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在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中上海、浙江、江苏的生态现代化水平较高,安徽、四川和湖北的生态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现代化建设中,要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区域环境治理合作制度建设,培植环境治理的区域合作组织,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TOPSIS法 生态现代化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现代化进程中的“塔西佗陷阱” 被引量:3
16
作者 岳少华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5,共5页
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塔西佗陷阱"的提出有其内在逻辑和现实背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前提就是政府公信力存在着大量不和谐因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民众对政府的认同。在梳理"塔西佗陷阱"这一概念如何进入政治话... 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塔西佗陷阱"的提出有其内在逻辑和现实背景,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前提就是政府公信力存在着大量不和谐因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民众对政府的认同。在梳理"塔西佗陷阱"这一概念如何进入政治话语体系的基础上,对跨越这一陷阱的诸多要素进行了SWOT分析。强化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治理、增强社会治理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重建网络信任以及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跨越"塔西佗陷阱",塑造新时代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佗陷阱 群众路线 政治认同 SW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陷阱:类型识别及中国应对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锦文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现代化陷阱内嵌于现代化进程之中,是横亘在现代化道路上的重大风险区,不容回避、不可忽视。研究现代化陷阱是坚守底线思维、确保不犯颠覆性错误的战略之举,是驯服灰犀牛、突破现代化高壁垒性的应对之道,是前瞻性破题、为全国开启现代化... 现代化陷阱内嵌于现代化进程之中,是横亘在现代化道路上的重大风险区,不容回避、不可忽视。研究现代化陷阱是坚守底线思维、确保不犯颠覆性错误的战略之举,是驯服灰犀牛、突破现代化高壁垒性的应对之道,是前瞻性破题、为全国开启现代化之路做理论探索。现代化陷阱包括转型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负能量文化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等典型类型。结合我国现代化探索,应从风险管控、规划引领、创新驱动、社会治理、融入全球化等角度谋划前瞻性举措,提出跳出现代化陷阱、实现探索性发展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陷阱 灰犀牛 中等收入陷阱 探索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经济格局演变、驱动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何冬梅 杜宇玮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16,55,共11页
该文运用经济重心法、泰尔指数及ESDA等方法,对2000-2015年长三角区域经济格局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驱动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不平衡状态,东部和南部是区域经济高密度区,且东... 该文运用经济重心法、泰尔指数及ESDA等方法,对2000-2015年长三角区域经济格局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驱动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不平衡状态,东部和南部是区域经济高密度区,且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经济差异呈"先小幅上升,后持续下降"的总体趋势,但区域(核心区和边缘区)间差异大于区域内差异;经济格局呈现显著的空间关联性,经济空间集聚格局变化不大,呈现稳态的"核心-边缘"格局;不同时期经济格局驱动因素存在差异,总体上表现为经济政策因素始终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伴随着空间溢出效应的增强、要素流动因素的趋强和新经济地理要素的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经济格局 经济重心法 泰尔指数 ESDA空间 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现代化思想初探
19
作者 宋林飞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就是世界瞩目的 "中国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结中国经验、作出重大决策与部署未来,从而揭示了"中国成功"... 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就是世界瞩目的 "中国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结中国经验、作出重大决策与部署未来,从而揭示了"中国成功"的秘密,即以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成功"的动力是改革开放,"中国成功"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发展了"四个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国防与军队现代化等一系列现代化重要论述;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按照习近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勾画现代化的目标"等要求,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2020年有望如期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成功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 区域率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赋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20
作者 周睿 华笑烨 戴翔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109,共22页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不仅受到自身(国内)经济要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全球价值链上其他环节和阶段(国际)经济要素的影响,而以国内制度创新和自由贸易协定嵌入相协同为特征的制度型开放,能够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优化经济要素,高度契合了价值链...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不仅受到自身(国内)经济要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全球价值链上其他环节和阶段(国际)经济要素的影响,而以国内制度创新和自由贸易协定嵌入相协同为特征的制度型开放,能够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优化经济要素,高度契合了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对经济要素的“链”式系统性需求。本文从制度型开放本质内涵和特征出发,在采用机器学习文本分析、异步网络爬虫、动态综合评价等方法对省级制度型开放水平进行量化测度的基础上,选取2013—2015年来自31个省级行政区和12个行业的企业微观数据,实证研究制度型开放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型开放通过研发促进效应、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效应和交易成本下降效应,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型开放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在制度型开放的不同细分维度、国内不同区域、企业是否引入外资、出口目的国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存在异质性。未来,建设以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为表现的贸易强国,需要进一步发挥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制度创新 自由贸易协定 全球价值链 出口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