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成龙 周宏 张良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4,共18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路径。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破除一系列的制度壁垒,推进城乡要素的有序流动,而数字经济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路径。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破除一系列的制度壁垒,推进城乡要素的有序流动,而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与繁荣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文章分析了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并聚焦于产业结构升级、市场化进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数理分析厘清其内在的作用机制,丰富了现有的研究并提供了经验证据。首先,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相关指标评价体系,使用熵值法测度了省域数字经济和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使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探究了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总体上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在发展程度和发展速度上表现出区域间不平衡的特征,数字经济水平在区域间成多极化趋势,而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间梯度效应不断增强。其次,文章通过实证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并对数字经济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但影响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对西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要高于其他地区,对东北地区无显著影响;第二,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市场化进程以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最后,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使用全局Moran’s I指数基于经济距离矩阵下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而基于邻接矩阵、反距离矩阵以及经济距离矩阵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对本地城乡融合具有正向影响,但对邻近地区会产生负向溢出效应。研究认为,为有效发挥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在制定区域差异化的数字经济与城乡发展政策、加快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打破要素壁垒推进城乡要素的有序流动、优化数字经济资源配置等方面实施相关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融合 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投资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政策的反思与构建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春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以儿童为中心”的社会投资战略已成为发达国家社会政策的新趋向。因城镇化巨大的虹吸效应,农村传统差序格局下以血缘、地缘为主的先赋性儿童照料资源日趋消解,农村留守家庭劳动力再生产能力不足,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为主要内... “以儿童为中心”的社会投资战略已成为发达国家社会政策的新趋向。因城镇化巨大的虹吸效应,农村传统差序格局下以血缘、地缘为主的先赋性儿童照料资源日趋消解,农村留守家庭劳动力再生产能力不足,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政策进入公共政策领域。然而,从社会投资的视角来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政策尚缺乏“支持家庭”“多元共治”等理念,“事后补缺型”的制度设计难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的发展性需求,可能会通过降低未来人力资本增加贫困代际传递的风险。要实现“社会救助”向“社会投资”的理念转变,应以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发展能力为根本,从导致亲子分离的制度根源入手,利用服务供给、时间补偿等“支持家庭”手段,构建政府、家庭、社会等“多中心协同治理”的社会支持体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普惠性的公共资源,以切断先赋性弱势与“留守事件”的链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社会投资理念 先赋性照料资源 社会支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相关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2
3
作者 徐元明 刘远 周春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73,共6页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市领导县体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领导县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市领导县体制相比,省直管县体制适应了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需...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市领导县体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领导县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市领导县体制相比,省直管县体制适应了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并且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省已经具备了实行省直管县体制的条件。实施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是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体制 市领导县 省直管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城乡统筹空间格局动态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永生 高珊 杨晨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0,共5页
在构建统一的城乡统筹指标体系基础上,分析了江苏全省13个地级市域自1990年以来城乡统筹的空间演变动态。经分析表明:(1)城乡统筹的演变具有阶段性,全省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呈现下降走势,但新世纪有所改善。(2)城乡统筹空间演变具有明显... 在构建统一的城乡统筹指标体系基础上,分析了江苏全省13个地级市域自1990年以来城乡统筹的空间演变动态。经分析表明:(1)城乡统筹的演变具有阶段性,全省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呈现下降走势,但新世纪有所改善。(2)城乡统筹空间演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全省13个地级市域的城乡统筹度呈现一直上升、一直下降与起伏变化3种类型。(3)全省整体的城乡统筹空间布局从"L"型过渡到反"L"型,并逐步演化为当前的"哑铃"型空间格局。(4)区域政府的发展政策、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乡村内部经济的不断增长、外来投资的地区倾向以及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愈益成为区域城乡统筹空间变动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空间格局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结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31
5
作者 周春芳 包宗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14-18,23,共6页
产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安排的核心。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呈现出由少数"农村精英"控制、普通社员依附的现象,表现为少数核心社员占多数出资额,并由此掌控了合作社的决策权和收益权。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力、物... 产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安排的核心。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呈现出由少数"农村精英"控制、普通社员依附的现象,表现为少数核心社员占多数出资额,并由此掌控了合作社的决策权和收益权。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力、物质资本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这种产权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背离了合作社的初衷。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合作社对"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使其陷入理想与现实的两难。当前,应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合作社的发展环境,使其达到为小农谋利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所有权 决策权 剩余索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技进步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对江苏戴庄村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包宗顺 周春芳 曹明霞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3-56,共4页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资源约束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科技进步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该文在对农业科技重要性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戴庄村为案例,验证了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资源约束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科技进步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该文在对农业科技重要性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戴庄村为案例,验证了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总结戴庄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作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现代农业 科技人才 戴庄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县域城镇规模变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高珊 张小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67,F0003,共5页
由于乡镇企业等集体经济的创业优势不再重现,江苏省小城镇发展需要反思和重新定位。以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县域城镇规模变动为研究对象,指出数量变化显著、等级分化加剧、区域分异明显等客观事实。针对行政干预过多、人口吸纳力不足、基... 由于乡镇企业等集体经济的创业优势不再重现,江苏省小城镇发展需要反思和重新定位。以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县域城镇规模变动为研究对象,指出数量变化显著、等级分化加剧、区域分异明显等客观事实。针对行政干预过多、人口吸纳力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用地方式粗放、城建资金匮乏等问题,从制度、经济和社会结构角度分析影响县域城镇规模变化的动力机制,提出县域城镇发展需要制度创新、提升城镇功能、实行区域差异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城镇化 县域城镇 规模变动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供需环境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曹明霞 包宗顺 刘明轩 《金融监管研究》 2015年第6期65-76,共12页
农民资金互助社产生于农村金融供需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其作为一种内生于民间、具有合作性质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有效弥补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不足。本文以江苏省196个村级调查问卷为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资金互助社发展前景为内生潜变... 农民资金互助社产生于农村金融供需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其作为一种内生于民间、具有合作性质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有效弥补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不足。本文以江苏省196个村级调查问卷为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资金互助社发展前景为内生潜变量,以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环境为外生潜变量,研究了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环境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农村金融需求环境,农村金融供给环境是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显著影响因素。因此,在当下农村金融供给仍然不足的环境下,农民资金互助社还有很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应从各方面加大对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培育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供给 金融需求 农民资金互助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现状及需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高珊 周春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6021-16022,16030,共3页
利用苏南、苏中、苏北的问卷调查数据,从性别差异角度阐述了当前农民参与培训的现状,对其成因进行较为深入的经济学分析,并剖析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真实需求,进而提出加强农民培训的合理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培训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导向型农村多维贫困与精准扶贫——基于江苏省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立冬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2-108,共7页
基于2015—2016年江苏省农村低收入家庭数据,对收入导向型多维贫困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江苏农村低收入家庭存在较为突出的非收入维度贫困,其中健康维度贫困最为突出,饮用水和生活用电的贫困发生率最低;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多维贫困程度较... 基于2015—2016年江苏省农村低收入家庭数据,对收入导向型多维贫困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江苏农村低收入家庭存在较为突出的非收入维度贫困,其中健康维度贫困最为突出,饮用水和生活用电的贫困发生率最低;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多维贫困程度较为显著,且分析时段内多维贫困程度略有提升,总体上苏南地区非收入多维贫困程度相对较低,苏北地区较为严重;非收入维度多维贫困主要来源于健康、炊事燃料、教育和卫生设施4个维度,其中健康维度的贡献度最大,炊事燃料的贡献度次之,教育和卫生设施的贡献度大体相当;收入脱贫农村家庭的非收入维度多维贫困程度相对较低,健康和教育维度贫困程度相对较低是部分家庭2016年实现收入维度脱贫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贫困 低收入家庭 精准扶贫 收入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差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春芳 《价格月刊》 2011年第5期77-81,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江苏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城乡居民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转移性收入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江苏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城乡居民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转移性收入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优化收入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收入结构 城乡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负担水平与发展能力辩析——基于江苏省监测点样本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富荣 周春芳 高军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9-43,共5页
企业负担体现了剩余产品价值在企业、政府和个人间的分配。本文首先对企业负担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企业综合负担率的概念,界定了企业负担水平的合理区间,利用固定监测点企业调查数据,对江苏省企业负担水平进行了测定... 企业负担体现了剩余产品价值在企业、政府和个人间的分配。本文首先对企业负担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企业综合负担率的概念,界定了企业负担水平的合理区间,利用固定监测点企业调查数据,对江苏省企业负担水平进行了测定,并结合未来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负担格局可能的走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负担 发展能力 综合负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人力资本质量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周春芳 苏群 张立冬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农村留守儿童人力资本质量是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全局的深层次问题。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CEPS)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人力资本质量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父母时间投入“赤字”是主因,且农村留守儿童面临一定的先... 农村留守儿童人力资本质量是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全局的深层次问题。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CEPS)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人力资本质量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父母时间投入“赤字”是主因,且农村留守儿童面临一定的先赋性劣势,“弱势累积”效应将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弱势和贫困的代际传递,从而制约我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长期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着力构建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制度体系,完善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实现农村人力资本质量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人力资本质量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物联网: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技术支撑——基于江苏省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的调查 被引量:22
14
作者 徐元明 孟静 赵锦春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53,共5页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应用,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措施;是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的调查和72家农业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应用,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措施;是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的调查和72家农业物联网应用单位的访谈和问卷分析,认为,有效推动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农业物联网发展,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形成农业物联网政策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应用 农业新变化 问题与推进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户信贷供求与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基于江苏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包宗顺 金高峰 吕善正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84,共6页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长期供给不足。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是目前正处于发育初期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它们各有发展优势,但也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因此,为了促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健康发展,应采用非审慎监管方式进...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长期供给不足。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是目前正处于发育初期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它们各有发展优势,但也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因此,为了促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健康发展,应采用非审慎监管方式进行风险控制,同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尽量避免行政干预,优先鼓励发展合作社内部的金融互助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创新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博弈与民营经济政策执行困境——基于江苏省1087家企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志明 高珊 曹明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100,共6页
各级政府围绕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基于江苏省108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放宽市场准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税扶持、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普遍存在民营经济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政策制定主体、政策执... 各级政府围绕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基于江苏省108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放宽市场准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税扶持、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普遍存在民营经济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政策制定主体、政策执行主体与政策目标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是造成民营经济政策执行困境的真正原因。为平衡各方利益,提高政策执行力,应降低垄断行业的准入门槛,强化政策的可执行性;改进政府管理服务平台,提高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的运行效率,加强利益整合实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均衡;加强民营经济投诉中心力量,完善民营企业多元利益表达机制;加强政策执行情况专项督查,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政策执行 利益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国际借鉴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包宗顺 霍丽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4,共6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更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最主要途径。如今我们虽对许多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无法直接照搬 ,但对其内在机理的剖析 ,仍能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迪。在改善劳动与就业环境方面 ,国际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更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最主要途径。如今我们虽对许多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无法直接照搬 ,但对其内在机理的剖析 ,仍能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迪。在改善劳动与就业环境方面 ,国际劳工组织的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如重视劳工人权、重视劳动保障、技能培训等对我国劳动就业市场的建设 ,既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意义 ,又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国际经验 就业环境 中国 “三农”问题 人权 劳动保障 技能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两种路径——兼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颢瀚 章寿荣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共5页
本文提出要改变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的单一路径的城市化思路,代之以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式城市化相结合的两种路径。这两种路径从全国范围看,应当同时推进,共同发展;从城市化的长期趋势看,应以移地式城市化为主导。就地式城市化也是建设... 本文提出要改变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的单一路径的城市化思路,代之以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式城市化相结合的两种路径。这两种路径从全国范围看,应当同时推进,共同发展;从城市化的长期趋势看,应以移地式城市化为主导。就地式城市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路径。分析了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式城市化的基本内涵和辩证关系,提出了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式城市化的政策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地式城市化 就地式城市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珊 黄贤金 +1 位作者 赵荣钦 徐慧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8,共4页
推动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是转变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四大类型主体功能区为基础,根据各地方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归纳不同区域范围内循环经济发展的类型、动... 推动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是转变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四大类型主体功能区为基础,根据各地方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归纳不同区域范围内循环经济发展的类型、动力、特点及未来方向,并针对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差异进一步细分为8种循环经济模式,有助于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与国家宏观空间格局的适应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实证研究 被引量:105
20
作者 张立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50,共6页
利用CHNS数据,本文对1988-2008年间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中国农村存在非常显著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虽然在2003年后贫困的代际传递程度有所降低,但是相对贫困层面的代际传递依然较为突出。②由于农村居民收... 利用CHNS数据,本文对1988-2008年间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中国农村存在非常显著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虽然在2003年后贫困的代际传递程度有所降低,但是相对贫困层面的代际传递依然较为突出。②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1999年后绝大部分父辈贫困的子女在脱离贫困后都分布在距离绝对贫困线相对较远的位置;然而在相对贫困的层面上,绝大多数父辈贫困的子女在脱离贫困后并没有实现收入地位的实质性改善,仍然有较大的可能性重新返回到贫困的境地之中。③教育和非农就业对于破除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建议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投资以及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并努力为其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以此破除农村贫困的代际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代际传递 反贫困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