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盐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修订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杭庆丰 张艳忠 +2 位作者 陈红卫 吉建家 查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7-19,共3页
因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江苏省盐城市屡受暴雨侵袭,中心城区内多处低洼片区出现排水管网不匹配而短期淹涝现象。面对严峻的热带气旋暴雨和低涡切变暴雨等形势,江苏盐城市完成了新一轮暴雨强度公式修订工作。以新的暴雨强度公... 因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江苏省盐城市屡受暴雨侵袭,中心城区内多处低洼片区出现排水管网不匹配而短期淹涝现象。面对严峻的热带气旋暴雨和低涡切变暴雨等形势,江苏盐城市完成了新一轮暴雨强度公式修订工作。以新的暴雨强度公式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新老暴雨强度公式、不同滑动时长摘录雨量率定的暴雨公式、周边雨量站点的暴雨公式、周边地级市新编的暴雨公式,分析了短历时暴雨强度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别,提出了采用新修订的暴雨强度公式、适当提高设计重现期标准、缩短暴雨强度公式的修订周期、分别率定典型地区暴雨强度公式等建议。为城市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排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强度 公式修订 比较分析 江苏省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盐城市设计暴雨雨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吉建家 翟卫东 +2 位作者 王昌平 陈红卫 杭庆丰 《治淮》 2019年第7期17-19,共3页
为盐城市区有效改造原有城市排水管网以及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合理确定排水管网除涝工程设计标准和规模,改善城市排水,防治内涝,在已经确定的盐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基础上,通过对场次暴雨选样方法、降雨强度、历时、雨锋位置系数进行研究... 为盐城市区有效改造原有城市排水管网以及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合理确定排水管网除涝工程设计标准和规模,改善城市排水,防治内涝,在已经确定的盐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基础上,通过对场次暴雨选样方法、降雨强度、历时、雨锋位置系数进行研究,分析每场暴雨的强度过程,采用芝加哥法推求盐城市设计雨型,提出适合盐城市城市防洪排涝的设计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暴雨 雨型研究 雨峰位置 系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饮用水源保护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红卫 任华 《水利发展研究》 2010年第11期58-61,共4页
以江苏省盐城市城西水厂的饮用水源保护为例证,介绍了盐城市吸取"2.20"突发性污染事件的教训,将饮用水源保护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硬化减排措施、推进治污工程、发展生态经济、打造清水走廊、新建生态湖泊和强化组织领导等加... 以江苏省盐城市城西水厂的饮用水源保护为例证,介绍了盐城市吸取"2.20"突发性污染事件的教训,将饮用水源保护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硬化减排措施、推进治污工程、发展生态经济、打造清水走廊、新建生态湖泊和强化组织领导等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的成功实践,阐述了真情服务群众是目的、政府铁腕治污是动力、部门通力协作是基础、企业自觉行动是关键和社会广泛参与是保障等启示,对各地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 保护 江苏省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红卫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44,共3页
江苏省盐城市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初步实践中,深入思考了制定最严格的地下水管理政策、试点差别水资源费与差别水价制度、实施区域水质交接与生态补偿制度、提升水资源管理和节水科研水平、严格水资源管理问责与考评制度等实... 江苏省盐城市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初步实践中,深入思考了制定最严格的地下水管理政策、试点差别水资源费与差别水价制度、实施区域水质交接与生态补偿制度、提升水资源管理和节水科研水平、严格水资源管理问责与考评制度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对策措施,为沿海地区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实行 实践 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地下水资源论证后评估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榛国 陈红卫 杨红尉 《中国水利》 2013年第17期47-49,共3页
以江苏红蜻蜓油脂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通过总结、分析和评价取用地下水资源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绩效及其对取水退水的影响、节水减排效益,得出了地下水资源论证后评估的结论,为进一步规范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行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推广建... 以江苏红蜻蜓油脂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通过总结、分析和评价取用地下水资源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绩效及其对取水退水的影响、节水减排效益,得出了地下水资源论证后评估的结论,为进一步规范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行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推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积累经验,对保护地下水资源、改善水文地质环境、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论证 后评估 实践 盐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军田 朱榛国 +1 位作者 陈红卫 杨红尉 《中国水利》 2014年第13期12-14,共3页
结合江苏省盐城市实际,构建"一核、二轴、七带、多节点"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格局,探索强化水宣传、实现舆论引导,保证水安全、实现河海安澜,优化水空间、实现通江达海,节约水资源、实现减排增效,保护水生态、实现环境自净,... 结合江苏省盐城市实际,构建"一核、二轴、七带、多节点"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格局,探索强化水宣传、实现舆论引导,保证水安全、实现河海安澜,优化水空间、实现通江达海,节约水资源、实现减排增效,保护水生态、实现环境自净,改善水环境、实现河畅水清,传承水文化、实现精神推动等水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为促进盐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谱写中国梦的盐城水利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对沿海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与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建设 格局 路径 探索 盐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非常规水源利用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明 邵昕楠 +2 位作者 陈红卫 张力 曹杰 《中国水利》 2021年第9期48-49,共2页
江苏省盐城市结合城乡发展规划,遵循"能用尽用"原则,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和规划体系,替代常规水源,减少长距离调引长江水的运行成本和污水产生量,对缓解沿海地区供需矛盾、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一、基本情况... 江苏省盐城市结合城乡发展规划,遵循"能用尽用"原则,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和规划体系,替代常规水源,减少长距离调引长江水的运行成本和污水产生量,对缓解沿海地区供需矛盾、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一、基本情况盐城市地处淮河入海尾闾,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接壤,西与淮安市、扬州市毗邻,北隔灌河与连云港市相望。土地面积16 973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水源 利用 实践 探索 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晋 臧冬伟 +2 位作者 杨红尉 陈红卫 钱文君 《中国水利》 2021年第9期30-31,27,共3页
2014年5月,水利部确定江苏省盐城市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试点期为2015—2017年。2018年,盐城市试点建设高分通过技术评估和行政验收,2019年获水利部命名公布。通过试点建设,盐城市水生态文明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建立,... 2014年5月,水利部确定江苏省盐城市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试点期为2015—2017年。2018年,盐城市试点建设高分通过技术评估和行政验收,2019年获水利部命名公布。通过试点建设,盐城市水生态文明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城市 成效 经验 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十四五”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红尉 周晋 +1 位作者 张力 臧冬伟 《中国水利》 2021年第9期28-29,共2页
一、概述盐城市地处江苏沿海中部,淮河流域入海尾闾,面积1.7万km~2。全市为平原地貌,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地、海洋、滩涂资源,是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水产品养殖基地。盐城市处于亚... 一、概述盐城市地处江苏沿海中部,淮河流域入海尾闾,面积1.7万km~2。全市为平原地貌,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地、海洋、滩涂资源,是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水产品养殖基地。盐城市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兼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管理与保护 “十四五”时期 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盐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红卫 《水利发展研究》 2014年第7期28-31,41,共5页
水生态文明制度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规则和根本保证。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目标既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要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江苏省盐城市工作实际,探索了加快建立健全政府责任制度体系、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和公众参... 水生态文明制度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规则和根本保证。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目标既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要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江苏省盐城市工作实际,探索了加快建立健全政府责任制度体系、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和公众参与体制机制等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内容,理清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参与等关系,为加强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动沿海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建设 制度 保障 江苏省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军田 陈红卫 《治淮》 2012年第10期49-51,共3页
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证,结合实际,介绍了基本水情,明确了建立"三条红线"、完善"四项制度"等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重点阐述了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控制区域用水总量、建设信息系统工程、提高用... 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证,结合实际,介绍了基本水情,明确了建立"三条红线"、完善"四项制度"等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重点阐述了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控制区域用水总量、建设信息系统工程、提高用水管理效率、严格有偿使用制度、强化水功能区管理、注重河湖管理保护、加强政府部门配合等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分析了加强考核管理、强化宣传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监控体系、推进依法监督等政策保障措施,为加快盐城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水资源管理现代化进程、更好地服务盐城沿海开发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实践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水利创新发展的成功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红卫 《水利发展研究》 2011年第4期61-64,共4页
江苏省盐城市地处淮河入海尾闾、黄海之滨,地势低洼,盐、碱、卤、渍、台对全市生产、生活、生态影响深重,而流经市境的淮河在历史上也给其带来严重的水患灾害。60年的盐城水史,60年的治淮历史,付出了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也见证了盐城水利... 江苏省盐城市地处淮河入海尾闾、黄海之滨,地势低洼,盐、碱、卤、渍、台对全市生产、生活、生态影响深重,而流经市境的淮河在历史上也给其带来严重的水患灾害。60年的盐城水史,60年的治淮历史,付出了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也见证了盐城水利治水理念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十一五"时期,完成水利投资82亿元,是"十五"的近三倍,盐城治水的重点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创新实践、创新发展,积极探索,不断提高水安全保证能力、水资源保障能力、水环境保护能力和水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能力,实现了盐城水利的新跨越,促进了盐城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 创新 江苏省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探索沿海地区节水之路实践
13
作者 陈红卫 武耀汶 +1 位作者 徐明 曹杰 《中国水利》 2021年第9期25-27,共3页
江苏省盐城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政府主导节水,培植高校合同节水,推进农业灌溉节水,试点工业园区节水,创新公路服务区节水,强化深层次... 江苏省盐城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政府主导节水,培植高校合同节水,推进农业灌溉节水,试点工业园区节水,创新公路服务区节水,强化深层次宣传节水,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沿海地区节约用水提供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用水 示范 沿海地区 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立法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红卫 《城镇供水》 2011年第3期76-79,共4页
为实现城乡供水统筹发展,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用水以及其他用水需求,保障居民饮用水质量和安全,维护供水单位与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节约用水,结合学习《江苏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和工作实践,探讨了城乡一体化供水的内涵,介绍了江苏省加... 为实现城乡供水统筹发展,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用水以及其他用水需求,保障居民饮用水质量和安全,维护供水单位与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节约用水,结合学习《江苏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和工作实践,探讨了城乡一体化供水的内涵,介绍了江苏省加强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理的立法背景,阐述了加快城乡一体化供水的重要意义,分析提炼出强化政府职权、打造合力管理新机制、推进城乡"同源同网同质"供水、突出供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增强供水服务意识与应急供水措施、明确二次供水责任主体、加强节水管理、规范农村小水厂运行、设定禁止性行为、明确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等亮点、重点内容,对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条例》和其他地区研究制定城乡一体化供水的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供水进程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供水 推进 立法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盐城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实践与启示
15
作者 陈红卫 任华 《治淮》 2010年第5期10-11,共2页
江苏省盐城市东临黄海,地处里下河腹部、淮河人海尾闾,总面积1.5×10^4km^2.人口810万。盐城市现状供水保证率75%左右,可用水源有本地水和外来水,其中本地降水所形成的水资源量约占30%,因不同频率水源总量差值较大,且时... 江苏省盐城市东临黄海,地处里下河腹部、淮河人海尾闾,总面积1.5×10^4km^2.人口810万。盐城市现状供水保证率75%左右,可用水源有本地水和外来水,其中本地降水所形成的水资源量约占30%,因不同频率水源总量差值较大,且时空分布不均,主汛期降水大多被作为洪水排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保护 盐城市 饮用 汛期降水 供水保证率 水资源量 时空分布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防治通榆河水污染的立法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红卫 《城镇供水》 2012年第5期75-78,82,共5页
为防治通榆河水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学习《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通榆河水污染防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江苏省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工作实... 为防治通榆河水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学习《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通榆河水污染防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江苏省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工作实践,介绍了通榆河概况,阐述了防治通榆河水污染的立法实践,对比分析了《条例》在《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饮用水安全、扩大保护范围、强化政府为民服务职权、打造合力防治新机制、新增农业面源和航运线源污染防治规定、新增禁止和限制行为、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等亮点、重点内容,对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条例》和其他地区研究制定河流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 通榆河 立法 分析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河网末梢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建设
17
作者 周晋 臧冬伟 +1 位作者 杨红尉 邵昕楠 《中国水利》 2021年第21期78-79,共2页
江苏省盐城市地处里下河流域锅底洼地区,水质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并存,市民饮用水安全无法得到根本保障。为进一步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盐城市先后组织开展了盐龙湖饮用水水源生态净化工程及跨流域水源地引水工程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盐城... 江苏省盐城市地处里下河流域锅底洼地区,水质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并存,市民饮用水安全无法得到根本保障。为进一步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盐城市先后组织开展了盐龙湖饮用水水源生态净化工程及跨流域水源地引水工程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盐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为河网末梢地区水源地建设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盐龙湖 新水源地 盐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策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盐城水利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红卫 陈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97-200,共4页
结合江苏盐城水利实际,介绍了江苏省盐城市情、水情、工情和水利现代化发展指标,深入思考了进一步提高除涝抗旱保安能力、防灾减灾能力、改善民生能力、水资源保障能力、环境承载能力和进一步提高管理与服务能力等对策措施,为加快盐城... 结合江苏盐城水利实际,介绍了江苏省盐城市情、水情、工情和水利现代化发展指标,深入思考了进一步提高除涝抗旱保安能力、防灾减灾能力、改善民生能力、水资源保障能力、环境承载能力和进一步提高管理与服务能力等对策措施,为加快盐城水利改革发展,实现水利现代化,更好地支撑、保障和服务盐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水利发展 对策措施 江苏省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江苏沿海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红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82-84,共3页
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给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带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沿海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结合水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客观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水资源供给能力明显不足、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 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给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带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沿海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结合水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客观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水资源供给能力明显不足、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现存的、与实施沿海开发要求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了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加快建设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有效保护水资源和治理水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水利服务能力等对策措施。对江苏沿海地区抢抓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个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推进沿海开发、接轨上海互动并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基础设施 措施 沿海开发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我国饮用水安全的立法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红卫 陈蓉 《城镇供水》 2013年第4期73-76,24,共5页
饮用水安全立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涵盖城市和农村,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障饮用水安全。结合实际,阐述了我国涉及饮用水的法律现状,指出了我国现行不同法律冲突、立法位阶较低、保护制度缺失、管理职能交叉... 饮用水安全立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涵盖城市和农村,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障饮用水安全。结合实际,阐述了我国涉及饮用水的法律现状,指出了我国现行不同法律冲突、立法位阶较低、保护制度缺失、管理职能交叉、投入渠道不明、公众参与不够等保障饮用水安全立法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探析了加紧研究出台饮用水安全专项法律法规、适时修订涉及饮用水的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加强跨流域调水的立法研究、尽快改革多头管理的体制弊端、日臻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监控监测手段、统筹兼顾城市—农村与地表—地下饮用水水源、转变观念畅通投资渠道、多措并举扩大公众参与度、严管重罚坚持铁腕治水等完善我国饮用水安全立法的对策措施,为保障广大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安全 保障 立法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