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题意义引领下小学高年级英语过程性写作教学探索
1
作者 张燕 袁丹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1,16,共5页
本文基于英语写作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分析目前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面临的挑战,结合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在小学高年级中开展过程性写作教学,以帮助学生在准备、写作、修改和拓展的四个阶段对主题意义进行提炼、深化、内化和升华,从而激... 本文基于英语写作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分析目前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面临的挑战,结合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在小学高年级中开展过程性写作教学,以帮助学生在准备、写作、修改和拓展的四个阶段对主题意义进行提炼、深化、内化和升华,从而激活写作动机、培养写作策略、提升习作品质、丰富写作形式,提升英语写作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英语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写作教学 主题意义 过程性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堂理性思维的缺失及对策——以《秋天的雨》同课异构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梅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29,共5页
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1]简言之,理性思维就是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感性教育,需要语文教师... 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1]简言之,理性思维就是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感性教育,需要语文教师具有感性的气质,充满活动和激情,还需要理性地审视,发现文本的独特价值。”[2]事实上,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往往沉浸于教学情境中,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与运用中不断升华情感,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课异构 小学语文课堂 升华情感 感性教育 思维方向 抽象与概括 语言文字 教学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支架指导学生创意表达的教学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梅艳 王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5-48,共4页
统编教材每次习作的编排内容一般由“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怎么评”四部分组成,较以往版本有了一定突破,其中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设置了各种习作支架。支架,是指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为帮助学生而搭建的“脚手架”,其在... 统编教材每次习作的编排内容一般由“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怎么评”四部分组成,较以往版本有了一定突破,其中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设置了各种习作支架。支架,是指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为帮助学生而搭建的“脚手架”,其在学生现有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一头通向写作知识,另一头通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习作 统编教材 写作知识 创意表达 最近发展区 教学策略 潜在发展水平 脚手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