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间质瘤及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邱静 杨顺清 +2 位作者 梁晓东 戴小丽 张桂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1-914,共4页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s)与胃神经鞘瘤(gastric schwannoma,G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二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30例GSTs和14例GSs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二者进行...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s)与胃神经鞘瘤(gastric schwannoma,G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二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30例GSTs和14例GSs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二者进行比较。结果 30例GSTs患者中男女比为1.31∶1,肿瘤多见于胃底,其次胃体、胃窦,肿瘤直径(4.95±3.66)cm,临床症状无特殊;免疫表型:大部分病例CD117、CD34、DOG1弥漫阳性,部分病例S-100局灶阳性,GFAP均阴性。14例GSs患者男女比为1∶1.8,肿瘤多见于胃体,其次为胃底、胃窦,肿瘤直径(2.66±1.40)cm,临床症状无特殊;免疫表型:GFAP、S-100弥漫阳性,CD117、CD34、DOG1均阴性。GSTs与GSs治疗均以手术切除为主,GSTs术后予以格列卫靶向治疗,预后较好,而GSs患者术后无需放、化疗,预后均较好。结论 GSTs与GSs患者在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预后方面均有所不同,可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间质瘤 神经鞘瘤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间质细胞中podopla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梁晓东 黄文斌 王劲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间质细胞中podoplanin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podoplanin阳性间质细胞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6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odoplanin的表达,分析阳性间质细胞中podo...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间质细胞中podoplanin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podoplanin阳性间质细胞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6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odoplanin的表达,分析阳性间质细胞中podoplanin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6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间质细胞podoplanin阳性者43例,阳性率为62.3%。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间质细胞podoplanin阳性者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为45.72±14.36,明显高于间质细胞podoplanin阴性者(21.23±1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管侵犯的食管鳞状细胞癌间质细胞podoplanin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管侵犯者(P<0.05)。间质细胞podoplanin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 podoplanin阳性间质细胞可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管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PODOPLANIN 间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A蛋白在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王辉 高璀乡 +2 位作者 俞敏 宋曙 邱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Rho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直肠癌患者(直肠癌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Rho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直肠癌组RhoA阳性率为67.4%,其中强阳性率为24.4%,而正常对照组RhoA...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Rho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直肠癌患者(直肠癌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Rho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直肠癌组RhoA阳性率为67.4%,其中强阳性率为24.4%,而正常对照组RhoA均为阴性(P<0.05);高、中、低分化直肠癌患者RhoA阳性率依次为47.6%、64.9%和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直肠癌患者RhoA阳性率依次为54.5%、70.0%、87.5%和94.1%,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RhoA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在不同浸润深度组中,随着浸润加深,RhoA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但在直肠癌不同组织类型中,RhoA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中RhoA蛋白明显高于正常直肠黏膜,可能作为直肠癌的一个肿瘤标志物指标,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转移、恶性程度及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RHOA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7-H3和CD4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琪 梁晓东 +4 位作者 邱静 王婷婷 张桂春 时潇洋 宋建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76-979,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7-H3和CD4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6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B7-H3与CD44的表达,分析B7-H3、CD4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B7-H3和CD44在...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7-H3和CD4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6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B7-H3与CD44的表达,分析B7-H3、CD4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B7-H3和CD4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B7-H3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p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均无关(P>0.05)。CD44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B7-H3与CD4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3,P<0.05)。结论B7-H3、CD44均与食管癌侵袭性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提示B7-H3和CD44协同参与肿瘤的进展,促进肿瘤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B7-H3 CD44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