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椎间融合及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治疗伴椎弓断裂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侯刚 王四清 +2 位作者 孙达峰 路晓 周金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8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及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治疗伴椎弓断裂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东台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伴椎弓断裂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及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治疗伴椎弓断裂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东台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伴椎弓断裂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60例采用后路椎间融合为对照组,60例采用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JOA评分,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融合情况及腰椎稳定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指数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椎体活动度和透亮带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椎间隙平均高度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出现脑脊液漏,与术中分离瘢痕粘连有关,术后予头低脚高位,症状缓解。随访期间未出现无融合器移位、下沉及钉棒松动、断裂发生。两组均未出现感染。结论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在伴有椎弓峡部裂的腰椎滑脱症患者中创伤小、复位理想、临床疗效满意,腰椎稳定性好,骨性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 椎间孔 椎弓断裂 腰椎滑脱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骶骨肿瘤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5
2
作者 项群 朱晓黎 +3 位作者 刘一之 倪才方 胡春洪 郭茂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9期767-770,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骶骨肿瘤的病理学分型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48例原发性骶骨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行常规X线平片、CT和/或MR检查,结合病理回顾分析了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原发性骶骨肿瘤以脊索瘤(21例)最多见,其次是巨细胞瘤(7... 目的:分析原发性骶骨肿瘤的病理学分型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48例原发性骶骨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行常规X线平片、CT和/或MR检查,结合病理回顾分析了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原发性骶骨肿瘤以脊索瘤(21例)最多见,其次是巨细胞瘤(7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软骨肉瘤(4例)、滑膜肉瘤(3例),囊肿(3例),其它相对少见,包括纤维组织细胞癌1例,尤文氏肉瘤1例,梭形细胞癌1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影像表现包括软组织肿块、骶孔扩大、瘤灶内钙化、骨嵴形成等不同特点。常见原发骶骨肿瘤常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论:原发骶骨肿瘤病理分型相对复杂,影像表现多样化,诊断常需综合不同影像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跨痛阈”主动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秦玲 吴玲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9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跨痛阈"主动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干预组采取早期"... 目的探讨早期"跨痛阈"主动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干预组采取早期"跨痛阈"主动功能锻炼。观察2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Barthel指数和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P<0.05);干预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膝关节ROM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进行早期"跨痛阈"主动功能锻炼可以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折 痛阈 功能锻炼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节活动度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3
4
作者 纪标 徐小卒 +1 位作者 郑闽前 宋长志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加椎管间接减压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植骨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13例。结果经7~55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术后伤椎椎...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加椎管间接减压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植骨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13例。结果经7~55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90%以上,椎管狭窄症状明显改善。复查X线片未见复位的椎体高度丢失。复位后的椎体高度无丢失,无明显后凸畸形,Frankel分级获得1~3级以上改善。结论下腰椎爆裂性骨折严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需积极手术治疗,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椎 爆裂性骨折 伤椎内植骨 椎弓根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热敷疗法治疗腱鞘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剑 殷俊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3期5-7,共3页
目的:探究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热敷疗法治疗腱鞘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需接受保守治疗的腱鞘炎患者60例进行平行对照试验。将其分为对照组(n=20)、试验1组(n=20)和试验... 目的:探究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热敷疗法治疗腱鞘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需接受保守治疗的腱鞘炎患者60例进行平行对照试验。将其分为对照组(n=20)、试验1组(n=20)和试验2组(n=20)。对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试验1组患者使用非足量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进行治疗,为试验2组患者使用足量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和热敷疗法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的效果、VAS评分、局部压痛的评分和关节活动度的评分。结果:试验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试验1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试验2组患者的VAS评分、局部压痛的评分均低于试验1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其关节活动度的评分均高于试验1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热敷疗法治疗腱鞘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减轻其疼痛的症状,提高其关节的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腱鞘炎 热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上段骨折术后弹力带训练方案的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周建 邓璐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6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弹力带训练方案在肱骨上段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训练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骨科收治的肱骨上段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弹力... 目的探讨弹力带训练方案在肱骨上段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训练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骨科收治的肱骨上段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弹力带训练方案。比较2组康复效果、握力及训练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Z=5.226,P<0.01)。观察组平均握力(20.25±4.62)kg,高于对照组的(16.83±5.59)kg(t=5.783,P<0.01)。观察组康复训练舒适度高于对照组(Z=6.883,P<0.01)。结论采用弹力带训练方案可有效促进肱骨上段骨折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及适应度,发挥康复训练的最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骨折 内固定 康复训练 弹力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