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第一代玉米螟幼虫的寄生率及其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永明 傅达昌 +2 位作者 朱铖培 金中时 郭根华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4年第3期97-99,共3页
根据1977~1993年在江苏盐城的田间调查,在玉米螟幼虫期的天敌种群中,玉米螟长距茧蜂占71.6%,玉米螟厉寄蝇占22.4%,其它蜂占6%。一代玉米螟幼虫被寄生的幅度为16.5~75.8%。寄生率的高低常决定当代和... 根据1977~1993年在江苏盐城的田间调查,在玉米螟幼虫期的天敌种群中,玉米螟长距茧蜂占71.6%,玉米螟厉寄蝇占22.4%,其它蜂占6%。一代玉米螟幼虫被寄生的幅度为16.5~75.8%。寄生率的高低常决定当代和下代玉米螟的发生数量。幼虫被寄生的程度与一代玉米螟卵的发生量、5月旬平均降雨量和6月旬平均气温有极显著的相关。利用回归方程式预测寄生率与田间实测的寄生率有很高的拟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螟 幼虫期天敌 寄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科技开发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红阳 祖艳侠 +2 位作者 赵阳 张俊喜 戚永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77-179,共3页
介绍了江苏沿海地区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江苏沿海科技开发的制约性因素,围绕江苏沿海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提出了江苏沿海科技开发的路径选择建议,并指出在科技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沿海地区 科技 开发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胺磷和溴氰菊酯的联合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贤进 陈永明 +1 位作者 孙以文 王荫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39,共4页
采用滤纸药膜残留法测定了甲胺磷和溴氰菊酯联合应用对玉米螟三龄幼虫的触杀活性。LC50和LC90剂量水平的活性联合作用分析均显示,该组合具显著联合增效作用。蜚蠊中枢神经自发性复合突触后电位(sEPSPs)记录结果表明,... 采用滤纸药膜残留法测定了甲胺磷和溴氰菊酯联合应用对玉米螟三龄幼虫的触杀活性。LC50和LC90剂量水平的活性联合作用分析均显示,该组合具显著联合增效作用。蜚蠊中枢神经自发性复合突触后电位(sEPSPs)记录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联合处理后突触电位排放显著增强,说明这两种药物神经毒理的协同效应可能是生物活性增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胺磷 溴氰菊酯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杀虫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卫东 朱志良 +4 位作者 陈永明 郭庆海 张秀成 宋邦兵 陈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762-764,共3页
[目的]为花生地下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杀虫剂拌种,研究其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种剂量处理杀虫效果、保果效果高于或相近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种处理。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 [目的]为花生地下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杀虫剂拌种,研究其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种剂量处理杀虫效果、保果效果高于或相近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种处理。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处理、1 125 ml/hm2处理杀虫效果分别为78.26%和78.57%。[结论]建议生产上推广应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或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7 500 ml/hm2土壤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花生蛴螬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唑类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兼治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玉芬 李煜昶 +3 位作者 王笃祜 曹明泉 胥爱连 陈恩甫 《天津农业科学》 CAS 1991年第1期26-27,共2页
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均为我国水稻的主要病害。稻瘟病在水稻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减产10~20%,重的达40~50%,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水稻纹枯病分布也很广,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可达50~70%。FL-8522为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近几年... 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均为我国水稻的主要病害。稻瘟病在水稻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减产10~20%,重的达40~50%,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水稻纹枯病分布也很广,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可达50~70%。FL-8522为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近几年研制的新型高效、广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稻瘟病 乙烯基唑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螟幼虫寄生性天敌的调查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永明 王凤良 +1 位作者 金中时 丁志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46,共2页
玉米螟在江苏省一年发生3代,是玉米、棉花上的重要害虫。年度之间发生和危害程度差异较大,其原因寄生性天敌左右玉米螟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常年天敌对第1代玉米螟幼虫的寄生率为400%,幅度为124%~758%;第2代幼... 玉米螟在江苏省一年发生3代,是玉米、棉花上的重要害虫。年度之间发生和危害程度差异较大,其原因寄生性天敌左右玉米螟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常年天敌对第1代玉米螟幼虫的寄生率为400%,幅度为124%~758%;第2代幼虫的寄生率307%,幅度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螟 幼虫 寄生性天敌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混剂开发与应用状况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永明 刘贤进 王凤良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8年第1期29-29,共1页
农药混剂开发与应用状况陈永明刘贤进王凤良(江苏省盐城市植保站22400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210014)(江苏省大丰市植保站224100)1已登记混剂应用的状况分析1.1混剂配比的科学性依据不够混剂应集中单剂... 农药混剂开发与应用状况陈永明刘贤进王凤良(江苏省盐城市植保站22400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210014)(江苏省大丰市植保站224100)1已登记混剂应用的状况分析1.1混剂配比的科学性依据不够混剂应集中单剂的性能和优点,其防治对象范围广、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混剂 配比 现状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类型农药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和对天敌的安全性筛选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永明 赵阳 +2 位作者 王凤良 沈田辉 邹宗晴 《昆虫天敌》 CSCD 1998年第2期64-68,80,共6页
1995-1996年田间筛选试验表明:棉烟灵(棉铃虫多角体病毒制剂)、硫双灭多威、硫丹和硫氰乳油(硫丹+氰戊菊酯)四种杀虫剂不仅防治棉铃虫的效果好,而且对棉田天敌的杀伤作用小,校正死亡率在-33.8~58.7%;三氟... 1995-1996年田间筛选试验表明:棉烟灵(棉铃虫多角体病毒制剂)、硫双灭多威、硫丹和硫氰乳油(硫丹+氰戊菊酯)四种杀虫剂不仅防治棉铃虫的效果好,而且对棉田天敌的杀伤作用小,校正死亡率在-33.8~58.7%;三氟氯氰菊酯和辛氰乳油(辛硫磷+氰戊菊酯)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但对天敌杀伤力最强,校正死亡率在70.1~88.9%;久效磷和灭多威对天敌杀伤作用虽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棉铃虫 天敌 筛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螟卵期寄生性天敌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永明 王凤良 +2 位作者 金中时 杨秋萍 何永垠 《华东昆虫学报》 1999年第1期90-94,共5页
在玉米螟卵期的寄生性天敌中,玉米螟赤眼蜂占93.51% ,其它寄生蜂仅占6.49% ,玉米螟赤眼蜂是卵期的优势蜂种。年度之间玉米螟卵的被寄生率差异较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第2 代玉米螟卵的被寄生率与第1 代玉米螟卵发生量... 在玉米螟卵期的寄生性天敌中,玉米螟赤眼蜂占93.51% ,其它寄生蜂仅占6.49% ,玉米螟赤眼蜂是卵期的优势蜂种。年度之间玉米螟卵的被寄生率差异较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第2 代玉米螟卵的被寄生率与第1 代玉米螟卵发生量( X1),6 月份温雨系数( X2),第2 代玉米螟卵发生量( X3),7 月上旬雨量( X4)和7 月中旬雨量( X5)有极显著相关( X1、 X4 为主要影响因子)。第3 代玉米螟卵的被寄生率与7 月上旬雨量( X1)、7 月下旬雨日( X2)、8 月上旬气温( X3),8 月上旬雨量( X4)和8 月下旬雨量( X5)有极显著相关。由此可见,第1 代卵发生量大,上代次卵发生期多雨,当代次卵发生期前少雨,当代次卵发生期多雨,有利于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被寄生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螟赤眼蜂 代次 寄生率 卵期 发生量 寄生性天敌 发生期 寄生蜂 雨量 月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棉铃虫的化防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永明 王凤良 《中国棉花》 1998年第7期33-33,共1页
浅谈棉铃虫的化防技术陈永明王凤良①江苏省盐城市植保站224001选准药种从目前市场上杀虫剂品种的效果看,复配剂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好于单剂,复配剂是根据单剂的毒性作用机理经室内配方筛选,再加入一定量的增效剂、渗透剂而... 浅谈棉铃虫的化防技术陈永明王凤良①江苏省盐城市植保站224001选准药种从目前市场上杀虫剂品种的效果看,复配剂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好于单剂,复配剂是根据单剂的毒性作用机理经室内配方筛选,再加入一定量的增效剂、渗透剂而研制的,它综合利用了单剂各自的杀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化学防治 药种 施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重发原因及其控制对策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洪山 赵阳 +1 位作者 李慈厚 李红阳 《中国稻米》 2005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发生特点 病害 重发原因 水稻生产 控制对策 利用 有效措施 江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有机肥在水稻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12
作者 顾曰群 王福州 刘大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737-6738,6756,共3页
[目的]为了验证商品有机肥在水稻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裂区设计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的商品有机肥在水稻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应用效果。[结果]施氮255 kg/hm2、商品有机肥9 000 kg/hm2时产量最高。在同一施氮水平上随... [目的]为了验证商品有机肥在水稻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裂区设计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的商品有机肥在水稻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应用效果。[结果]施氮255 kg/hm2、商品有机肥9 000 kg/hm2时产量最高。在同一施氮水平上随着商品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产量递增速度逐步下降。随商品有机肥和氮施用量的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千粒重、生育期增加,穗型变小。低氮水平下施商品有机肥可以替代氮的不足,有效减轻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结论]增施商品有机肥有利于提高水稻单产。综合考虑江苏省商品有机肥适宜用量为6 7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商品有机肥 施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淮南部地区中粳稻新品种适应性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曰群 王一飞 +4 位作者 张骅 刘大孟 蔡松海 胡怀喜 茆寿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4256-4257,共2页
用近年育成、田间种植表现耐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中粳稻新品种,在沿淮南部条纹叶枯病重病区种植试验,分析不同品种在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生育期等方面表现差异,筛选在沿淮南部水稻条纹叶枯病重病区适宜推广的中粳稻品种。
关键词 沿淮 中粳稻 条纹叶枯病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及综防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正娣 林付根 王玉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9期178-178,182,共2页
小麦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近年来逐年加重,通过对小麦条纹叶枯病发病规律和发生特点的调查研究,掌握其综防技术。
关键词 小麦条纹叶枯病 发生规律 发生特点 综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秧田灰飞虱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翠芳 顾金祥 杭浩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6年第3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药剂防治 药效试验 水稻秧田 灰飞虱 水稻条纹叶枯病 药剂配方 大面积推广 产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防除小麦田杂草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正娣 邰德良 +1 位作者 李瑛 梅爱中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6期118-118,129,共2页
为明确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对麦田中主要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小麦田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对麦田繁缕、猪殃殃等阔叶杂草和硬草等禾本科杂草都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小麦有轻微伤害,对小麦产... 为明确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对麦田中主要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小麦田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对麦田繁缕、猪殃殃等阔叶杂草和硬草等禾本科杂草都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小麦有轻微伤害,对小麦产量没有影响。防除麦田繁缕、硬草等杂草建议用量为:冬前225~300g/hm2,春季300~375g/hm2;防除麦田猪殃殃等杂草,建议在春季进行,用药量为300~375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N世玛水分散粒剂 小麦田杂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寨丹乳油防治灰飞虱等害虫应用效果简介
17
作者 赵阳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6年第3期6-6,共1页
关键词 乳油防治 灰飞虱 害虫 高效杀虫剂 棉铃虫 盲蝽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18
作者 王献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0期192-192,213,共2页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各项高效先进的农业技术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其中,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就是一种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技术,在使用时还有助于节省水资源。基于此,就主对江苏省如何发展水稻节水...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各项高效先进的农业技术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其中,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就是一种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技术,在使用时还有助于节省水资源。基于此,就主对江苏省如何发展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 高效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药控”在防治棉铃虫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陆福干 陈福元 施连法 《中国农村科技》 1996年第7期19-20,共2页
“全程药控”是根据不同虫态,更换不同药种,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药防。 1995年,我们在总结历年棉铃虫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将“全程药控”列入我乡棉铃虫防治技术推广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 棉花 棉铃虫 防治 全程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