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堂教学样态的实然偏差与实践归正
1
作者 刘绿芹 周玉俊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2,共5页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日常课堂教学样态有了较大改观,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沉闷课堂和沸动课堂两种偏差样态。对于沉闷课堂,需要教师通过解构教材内容、重构教学方法以及建构个人特征来归正,而沸动课堂则需要教...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日常课堂教学样态有了较大改观,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沉闷课堂和沸动课堂两种偏差样态。对于沉闷课堂,需要教师通过解构教材内容、重构教学方法以及建构个人特征来归正,而沸动课堂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通过明晰知识结构体系、清晰课堂任务目标和洞晰方法适切程度来进行归正。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理想课堂的应然取向为“静—动”有机融合,具体包括情境理解与问题探究的融合、概念内化与知识关联的融合、理论运用与方法辨析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样态 沉闷课堂 沸动课堂 理想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数学协商式评价模型的建构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绿芹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61-63,共3页
传统的高三数学学习评价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忽视了学生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协商式评价是基于第四代评价理论,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托,根据高考要求、高三数学特点及学生已有基础,通过协商学习目标、评价内容、实施方式、评价主体... 传统的高三数学学习评价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忽视了学生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协商式评价是基于第四代评价理论,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托,根据高考要求、高三数学特点及学生已有基础,通过协商学习目标、评价内容、实施方式、评价主体和反馈形式来调动学生在评价中的积极作用。协商式评价是师生双方共同建构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旨在通过连续的协商式评价,达到促进学生学业水平发展、素养水平提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数学 第四代评价理论 协商式评价 模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业述评视域下作业批改的内涵重构与实践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绿芹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28期26-29,共4页
传统作业批改中存在着内容狭窄、主体单一、过程封闭、过于量化等缺陷,制约着学生学业水平的高效发展。在学业述评视域下,作业批改需要在开放的环境中,借助协商式评价的方式,从学习结果、核心素养、学习方法、问题意识、学习态度、思维... 传统作业批改中存在着内容狭窄、主体单一、过程封闭、过于量化等缺陷,制约着学生学业水平的高效发展。在学业述评视域下,作业批改需要在开放的环境中,借助协商式评价的方式,从学习结果、核心素养、学习方法、问题意识、学习态度、思维品质等维度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在重构作业批改内涵的基础上,可以从“三方面”“六维度”进行优化,并建构协商—确证—建构的实践路径。另外,克服传统作业批改中的缺陷可以从“优化作业批改过程、丰富作业批改内容、改进作业批改方式、更新作业批改理念”四个方面进行策略优化,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作业批改中获得改进学习的动力、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学业述评 作业批改 协商式评价 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