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大丰东部沿海地区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的发病特点、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海霞 张杰峰 +5 位作者 陈蓓 王风良 沈田辉 朱展飞 周国妹 卞康亚 《植物医生》 2021年第4期19-22,共4页
2020年江苏大丰沿海地区小麦白粉病、叶锈病相继重发,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小麦生产.本文总结了2020年该地区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重发特点,并分析了其重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控策略,并对今后小麦病虫害的防控工作进行了... 2020年江苏大丰沿海地区小麦白粉病、叶锈病相继重发,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小麦生产.本文总结了2020年该地区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重发特点,并分析了其重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控策略,并对今后小麦病虫害的防控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地区的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的治理提供参考.同时,通过绿色防控理念的建立,减少田间化学药剂的使用量,保护环境健康,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小麦叶锈病 病害防控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大丰区草庙镇稻纵卷叶螟、褐飞虱重发特点及科学防控技术
2
作者 吴海霞 张杰峰 +9 位作者 陈蓓 王风良 沈田辉 朱展飞 周国妹 卞康亚 张玉 崔家华 陈华 车晋英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98-100,共3页
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在同一水稻生长期大发生,而通过科学防控,采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结合的手段,最终取得了显著的防控效果。现对2020年草庙镇水稻生产上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大发生特点、重发原因进行分... 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在同一水稻生长期大发生,而通过科学防控,采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结合的手段,最终取得了显著的防控效果。现对2020年草庙镇水稻生产上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大发生特点、重发原因进行分析,并依据2020年草庙镇防控实际情况,对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的科学防控技术进行总结,以供类似地区在防控稻纵卷叶螟、褐飞虱时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纵卷叶螟 褐飞虱 科学防控 草庙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药剂对大蒜叶枯病和锈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朱加萍 陈华 +6 位作者 车晋英 曹丽 卢鹏 张海波 张玉 朱加辉 褚姝频 《上海蔬菜》 2025年第2期43-45,共3页
为明确不同生物药剂对大蒜叶枯病、锈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作者以贝莱斯芽孢杆菌、苦参碱、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药剂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86 OD贝莱斯芽孢杆菌和2.77 OD贝莱斯芽孢杆菌处理对大蒜叶枯病的防... 为明确不同生物药剂对大蒜叶枯病、锈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作者以贝莱斯芽孢杆菌、苦参碱、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药剂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86 OD贝莱斯芽孢杆菌和2.77 OD贝莱斯芽孢杆菌处理对大蒜叶枯病的防效较好,分别为84.1%、80.6%;1亿CFU/g哈茨木霉菌处理对大蒜锈病的防效最好(37.9%),其次为2.86 OD贝莱斯芽孢杆菌处理(34.7%)。不同生物药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大蒜蒜薹与蒜头的产量。其中,2.86 OD贝莱斯芽孢杆菌处理的蒜薹和蒜头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分别为715.0 kg和748.3 kg)。因此,2.86 OD贝莱斯芽孢杆菌可作为防治大丰地区大蒜叶枯病、锈病较理想的生物药剂,建议在大蒜叶枯病、锈病发病初期进行第1次施药,间隔10 d进行第2次施药,每次每667 m^(2)用量4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叶枯病 锈病 生物药剂 防治效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地区氰烯菌酯防治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效果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邵培珺 卞康亚 +6 位作者 张玉 金玲 周国妹 沈田辉 朱展飞 丁世峰 王风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21-125,共5页
盐城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旦气候适宜,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在当地易暴发流行。氰烯菌酯是目前生产上控制这2个病害的主要药剂,但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对氰烯菌酯的抗性问题屡见报道。为了明确盐城地区小麦赤... 盐城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旦气候适宜,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在当地易暴发流行。氰烯菌酯是目前生产上控制这2个病害的主要药剂,但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对氰烯菌酯的抗性问题屡见报道。为了明确盐城地区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对氰烯菌酯的抗性现状,以期指导该地区氰烯菌酯的科学用药,本研究以西农979和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分别评价了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在小麦抽穗期防治2次(间隔8 d)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85.01%和87.08%,并可有效控制赤霉病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含量;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浸种处理水稻种子对水稻恶苗病秧苗期和分蘖期的防效分别为83.71%和87.86%。研究表明,氰烯菌酯仍可作为主要药剂在盐城地区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推荐使用复配药剂或与其他种类药剂轮换使用,可有效延缓抗药性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烯菌酯 小麦赤霉病 水稻恶苗病 防效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大蒜锈病的发病原因及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卞康亚 梁文斌 +6 位作者 王风良 周国妹 张海波 朱展飞 金铃 崔家华 张蕾 《上海蔬菜》 2020年第5期55-57,59,共4页
为提高江苏沿海地区大蒜锈病的防治效果,作者总结了大丰地区大蒜锈病的发生原因,并针对目前防治大蒜锈病可选药剂较少的现状开展了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大蒜锈病效果较... 为提高江苏沿海地区大蒜锈病的防治效果,作者总结了大丰地区大蒜锈病的发生原因,并针对目前防治大蒜锈病可选药剂较少的现状开展了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大蒜锈病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85.65%和86.87%。建议在大蒜生产中交替使用三唑类药剂和19%啶氧·丙环唑、75%肟菌·戊唑醇,以达到最佳防效。同时作者提出了大蒜锈病绿色综合防治技术,包括精选优质蒜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防治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锈病 发病原因 药效试验 防控技术 江苏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等种子处理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玉 王风良 +8 位作者 张海波 卞康亚 姜春义 陈永明 周国妹 张芳 朱智刚 朱凤 杨荣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55-158,163,共5页
[目的]探索种子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作用,为草地贪夜蛾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测定50%氯虫苯甲酰胺等几种种子处理剂对玉米的安全性,拌种后不同时期叶片对草地贪夜蛾毒杀作用及田间防效试验,最终对玉米进行测产。[结果]药剂拌种处... [目的]探索种子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作用,为草地贪夜蛾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测定50%氯虫苯甲酰胺等几种种子处理剂对玉米的安全性,拌种后不同时期叶片对草地贪夜蛾毒杀作用及田间防效试验,最终对玉米进行测产。[结果]药剂拌种处理后玉米出苗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拌种剂对玉米有促进出苗的作用;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取食7 d后各处理玉米叶片,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上升,72 h后氯虫苯甲酰胺、溴酰·噻虫嗪处理的死亡率达100%,取食14 d后各处理玉米叶片死亡率较7 d有所下降;播种后14、21、55 d,各种子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效随时间推移都有所下降,50%氯虫苯甲酰胺各处理表现稳定,播种后21 d,50%氯虫苯甲酰胺1590 g/100 kg种子和1060 g/100 kg种子处理杀虫防效仍保持在80%以上,40%溴酰·噻虫嗪处理前期效果较好,但后期效果下降明显。[结论]药剂拌种处理可有效控制玉米生长前期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危害,播种后55 d,单纯依靠种子处理已无法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中后期仍需配合茎叶喷雾才能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草地贪夜蛾 种子处理剂 氯虫苯甲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风良 姜春义 +9 位作者 张海波 朱凤 肖留斌 赵静 沈田辉 车晋英 朱加萍 卞康亚 陈永明 杨荣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3-368,共6页
为探索新型杀虫剂溴虫氟苯双酰胺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喷雾法和浸叶法在室内研究了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SC)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性,并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控制效果研究。室内试验结果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喷雾处理对草地... 为探索新型杀虫剂溴虫氟苯双酰胺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喷雾法和浸叶法在室内研究了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SC)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性,并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控制效果研究。室内试验结果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喷雾处理对草地贪夜蛾卵的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初孵幼虫的死亡率(P<0.05),各处理校正死亡率均高于78.26%。同时,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对3龄和5龄幼虫均有较强的活性,处理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高于90%,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死亡率升高。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处理后1 d和7 d防效均可达96.33%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7%甲维盐微乳剂(ME)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药后14 d各处理防效为41.71%~66.32%,其中10 mL/667m^(2)处理与对照药剂5.7%甲维盐ME防效相当。研究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可以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且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建议每667 m^(2)使用制剂10~15 mL,防治适期为草地贪夜蛾卵孵化盛期及低龄幼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虫氟苯双酰胺 草地贪夜蛾 喷雾法 浸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不同性诱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诱集作用 被引量:51
8
作者 车晋英 陈华 +9 位作者 陈永明 王风良 卢鹏 朱加萍 张海波 肖留斌 姜春义 金玲 朱展飞 张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1-266,共6页
为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筛选对当地种群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的性诱剂,对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BLB)、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K)、江苏宁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L)、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AZL)4个厂家生... 为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筛选对当地种群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的性诱剂,对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BLB)、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K)、江苏宁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L)、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AZL)4个厂家生产的草地贪夜蛾性诱剂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进行田间诱捕效果试验,探讨草地贪夜蛾性诱剂的使用技术。结果表明:4种不同性诱剂诱芯对草地贪夜蛾的诱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BLB诱芯和NL诱芯可以有效监测草地贪夜蛾成虫田间发生动态,羽化高峰期明显,且峰值日期一致,NK诱芯诱集的成虫虫峰不明显,XAZL诱芯零星诱到成虫,无明显成虫高峰;BLB诱芯监测期内日均诱蛾量、最高单次诱蛾量、总诱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诱芯,其总诱蛾量达136.75头,分别是NL诱芯、NK诱芯、XAZL诱芯的1.47倍、4.76倍、10.52倍;通过对BLB诱芯进行持续30 d和持续60 d的诱捕对比试验,发现BLB诱芯1~30 d内诱捕性能稳定,诱蛾量大,31~60 d内日均诱蛾量、最高单次诱蛾量、总诱蛾量均有所下降且达显著水平,尤其是50 d后诱捕量下降明显。结果表明:BLB诱芯的诱蛾量大,能够明显反映出草地贪夜蛾的羽化高峰期,符合测报要求,更适合本地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使用该诱芯时建议30 d更换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玉米 性诱剂 种群监测 有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张海波 王风良 +8 位作者 陈永明 于淦军 褚姝频 卢鹏 陈华 朱加萍 车晋英 张芳 周福才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4-260,共7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严重威胁我国玉米生产的入侵害虫。为科学、有效地防控草地贪夜蛾,本文应用浸卵法和浸叶法,在室内研究了几种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NPV)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并利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控...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严重威胁我国玉米生产的入侵害虫。为科学、有效地防控草地贪夜蛾,本文应用浸卵法和浸叶法,在室内研究了几种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NPV)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并利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几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浸卵处理10 s对草地贪夜蛾的卵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但苜蓿银纹夜蛾NPV浸卵对草地贪夜蛾卵孵化有一定的延迟作用,24、48 h的孵化率分别为12.50%、69.17%,显著低于对照;核型多角体病毒浸卵对初孵幼虫的毒力较强,棉铃虫NPV、甜菜夜蛾NPV浸卵后初孵幼虫死亡率最高,分别达92.32%、82.49%;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取食浸过核棉铃虫NPV、甜菜夜蛾NPV的玉米叶片72 h后,其死亡率分别为96.39%、92.82%,甘蓝夜蛾NPV对3龄幼虫也具有较强毒杀作用。同时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有一定抑制作用,3龄幼虫取食经棉铃虫NPV、甜菜夜蛾NPV处理的叶片72 h平均虫龄分别为3.00龄和3.36龄,显著低于对照。玉米田喷施甜菜夜蛾NPV、甘蓝夜蛾NPV,药后10 d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分别达到86.03%和82.36%。研究表明,甜菜夜蛾NPV、甘蓝夜蛾NPV杀虫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可以作为其有效防控的生物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浸卵法 浸叶法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硫虫酰胺SC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卞康亚 陈华 +9 位作者 王风良 赵静 朱凤 张海波 杨荣明 姜春义 张玉 周国妹 陈永明 肖留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3-357,368,共6页
为了筛选对草地贪夜蛾防效优良的新型药剂,采用浸卵法和浸叶法在室内研究了10%硫虫酰胺SC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并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硫虫酰胺浸卵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卵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初孵幼虫的... 为了筛选对草地贪夜蛾防效优良的新型药剂,采用浸卵法和浸叶法在室内研究了10%硫虫酰胺SC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并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硫虫酰胺浸卵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卵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初孵幼虫的死亡率,其中66.7、133.3、266.7 mg/L等3个浓度处理初孵幼虫校正死亡率均高于92.77%;硫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各处理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65.55%~100%,但对5龄幼虫防效差。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药后1 d各处理防效为61.56%~76.75%,速效性差于对照药剂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ME;药后7 d各处理防效为84.84%~95.82%,持效性优于5.7%甲维盐ME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研究表明,10%硫虫酰胺SC可以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且持效性较好,建议每667 m^(2)制剂用量30 mL左右,防治适期为草地贪夜蛾卵孵盛期及3龄幼虫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虫酰胺 草地贪夜蛾 浸卵法 浸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被引量:11
11
作者 姚晓丽 张杰峰 +5 位作者 陈蓓 周国妹 卞康亚 崔家华 朱展飞 沈田辉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6期138-140,共3页
为验证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于2020年4月—5月在大丰区进行了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 为验证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于2020年4月—5月在大丰区进行了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病穗率防效、病情指数防效分别为74.52%和80.90%,显著高于未施药的对照处理,也高于当前大丰区主要使用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丙硫菌唑·戊唑醇 防治效果 大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中健 张杰峰 +5 位作者 沈田辉 卞康亚 朱展飞 陈华 车晋英 周国妹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3期121-122,共2页
为探究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于2019年4月-5月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西团镇进行了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40、50、60 g对... 为探究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于2019年4月-5月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西团镇进行了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40、50、60 g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保穗效果分别为72.20%、75.70%、81.44%,病指防效分别为67.71%、78.80%、83.80%,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因此,该药剂可在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8%氰烯菌酯·戊唑醇 小麦 赤霉病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穗期“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海霞 杨惠 +6 位作者 张杰峰 陈蓓 王风良 沈田辉 朱展飞 周国妹 卞康亚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130-132,142,共4页
赤霉病、白粉病、锈病是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小麦生产上穗期发生的3种主要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极大。为筛选出防治上述3种病害的新型、高效、低毒药剂,特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上述3种病害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氟唑菌酰羟... 赤霉病、白粉病、锈病是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小麦生产上穗期发生的3种主要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极大。为筛选出防治上述3种病害的新型、高效、低毒药剂,特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上述3种病害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氟唑菌酰羟胺SC、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1和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2对赤霉病的防效较好;除20%氟唑菌酰羟胺SC和25%氰烯菌酯SC对白粉病、锈病的防效较差外,其他药剂对白粉病、锈病均有较好的防效;施用2次药剂对病害的防效明显好于施用1次;增施助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剂用量,并提高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白粉病 锈病 药剂防治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g/L异菌脲悬浮剂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效试验
14
作者 朱加萍 陈华 +5 位作者 车晋英 卞康亚 张玉 刘志琴 朱冰 褚姝频 《上海蔬菜》 2023年第6期49-50,65,共3页
作者以清水为对照(ck),开展了不同剂量异菌脲悬浮剂(500 g/L)防治番茄早疫病的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用药量增加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逐渐提高,但随着用药时间延长,每667 m^(2)用药量为75 g、100 g处理番茄早疫病防治效果的差异... 作者以清水为对照(ck),开展了不同剂量异菌脲悬浮剂(500 g/L)防治番茄早疫病的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用药量增加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逐渐提高,但随着用药时间延长,每667 m^(2)用药量为75 g、100 g处理番茄早疫病防治效果的差异逐渐缩小。与清水(ck)相比,每667 m^(2)用100 g、75 g异菌脲悬浮剂(500 g/L)番茄单株产量分别17.4%、15.1%,单果质量分别提高9.6%、7.2%。基于此,推荐每667 m^(2)用75~100 g异菌脲悬浮剂(500 g/L)防治番茄早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g/L异菌脲悬浮剂 番茄早疫病 防治效果 产量 单果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