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探头探查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血流形态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咏梅 嵇雪芹 +1 位作者 吴锦凌 贾兵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高频探头探查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提高临床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随访治疗效果。方法:测量肿大淋巴结的大小,数目,纵横比例(L/S),对纵径在6mm及其以上的淋巴结用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淋巴结内血流分布情况,根据血流形态分4级:0级... 目的:高频探头探查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提高临床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随访治疗效果。方法:测量肿大淋巴结的大小,数目,纵横比例(L/S),对纵径在6mm及其以上的淋巴结用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淋巴结内血流分布情况,根据血流形态分4级:0级:淋巴结内无血流信号;Ⅰ级:淋巴结内可见点状或短棒状血流;Ⅱ级:淋巴结内1~2个短棒状或条状血流;Ⅲ级:淋巴结内多条或环状血流。测淋巴结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结果:肿大淋巴结多位于右下腹,串珠状圆形、类圆形低回声区,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很少融合,肿大数目均大于2枚以上。血流形态:0级血流2例,Ⅰ级血流41例,Ⅱ级血流39例,Ⅲ级血流14例,以静脉频谱为主,动脉频谱的连续性差,收缩期Vmax 15.1~22.9cm/s,RI 0.51~0.67。结论:高频探头探查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不仅可以提供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形态、L/S,还可以观察血流形态分布情况及动力学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能准确地判断治疗的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炎 肠系膜 血液动力学现象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