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城市亭湖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1
作者 李伟 杨霞光 +1 位作者 黄钻华 赵玉伟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16-17,29,共3页
为切实做好盐城市亭湖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通过研究,总结了盐城市亭湖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分析了培育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依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现状 对策 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西瓜-豇豆一膜两用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艳莉 王永超 《上海蔬菜》 2020年第6期42-43,48,共3页
大棚西瓜-豇豆一膜两用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地膜保墒、增温、节水的特点,从提高地膜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及增施有机肥为突破口,减少了地膜使用量,减轻了田间白色污染,达到一膜多用、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目的。该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 大棚西瓜-豇豆一膜两用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地膜保墒、增温、节水的特点,从提高地膜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及增施有机肥为突破口,减少了地膜使用量,减轻了田间白色污染,达到一膜多用、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目的。该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西瓜-豇豆一膜两用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西瓜 豇豆 一膜两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新秀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第12期77-78,共2页
随着市场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水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不断通过育种优化技术培育优质的水稻品种。2020年,江苏省转移支付农业项目实施方案在盐城市亭湖区开展,重点实施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以加强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 随着市场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水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不断通过育种优化技术培育优质的水稻品种。2020年,江苏省转移支付农业项目实施方案在盐城市亭湖区开展,重点实施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以加强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本文总结了当地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表现与栽培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品种 项目实施方案 盐城市亭湖区 优化技术 转移支付 技术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新秀 《农村实用技术》 2018年第12期32-33,共2页
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对物质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对农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必须要注重栽培技术方式的应用,通过实践可以看出,栽培技术是稻米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对稻米的精米率和糙米率的比例起... 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对物质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对农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必须要注重栽培技术方式的应用,通过实践可以看出,栽培技术是稻米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对稻米的精米率和糙米率的比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而确保水稻质量的稳步提升,从而我国农业健康发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栽培技术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菱角-甲鱼种养结合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霞光 李艳莉 《上海蔬菜》 2019年第6期40-41,共2页
菱角口感清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甲鱼肉质鲜美,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贵水产品之一。作者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大棚菱角—甲鱼种养模式,经济效益可观。667 m^2可采收菱角2 800 kg左右,经济效益约20 000元;667 m^2可收甲鱼50 kg左... 菱角口感清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甲鱼肉质鲜美,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贵水产品之一。作者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大棚菱角—甲鱼种养模式,经济效益可观。667 m^2可采收菱角2 800 kg左右,经济效益约20 000元;667 m^2可收甲鱼50 kg左右,经济效益10 000元以上;667 m^2总产值约30 000元、纯效益15 000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菱角 甲鱼 种养结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苗伴侣在亭湖区机插稻育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6
作者 王永超 黄钻华 +2 位作者 沈静 李俊 黄年生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9期165-167,共3页
通过开展不同剂量育苗伴侣在机插稻育秧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育苗伴侣培肥可以改善秧苗生长环境,其中用量20 g/盘(规格58 cm×28 cm×2.5 cm)时,可明显提高出苗率、成苗率,秧苗植株形态好,根系盘结力度强,移栽大田后... 通过开展不同剂量育苗伴侣在机插稻育秧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育苗伴侣培肥可以改善秧苗生长环境,其中用量20 g/盘(规格58 cm×28 cm×2.5 cm)时,可明显提高出苗率、成苗率,秧苗植株形态好,根系盘结力度强,移栽大田后分蘖起步快,后期成穗数多,增产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伴侣 培肥 机插稻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上毡下钵式秧苗机插技术试验初探
7
作者 王永超 黄钻华 +2 位作者 李俊 徐志国 茆春太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14-15,共2页
以普通平盘育秧机插为对照,开展了上毡下钵育秧机插试验。结果表明:上毡下钵育秧机插漏秧率低,苗数均匀,秧苗根系发达,返青发棵快,分蘖成穗数多,增产效应明显。
关键词 水稻 上毡下钵 育秧 机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肥营养土对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黄钻华 沈静 +3 位作者 周新秀 伏红伟 王永超 黄年生 《北方水稻》 CAS 2016年第1期16-18,52,共4页
开展了壮秧剂培肥、常规培肥+基质覆盖、常规培肥三种营养土培肥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壮秧剂培肥和常规培肥+基质覆盖都可以改善秧苗生长环境,提高出苗率、成秧率,秧苗整齐度和综合素质好,一定程度上减少死苗发生;移栽大田后,秧苗起... 开展了壮秧剂培肥、常规培肥+基质覆盖、常规培肥三种营养土培肥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壮秧剂培肥和常规培肥+基质覆盖都可以改善秧苗生长环境,提高出苗率、成秧率,秧苗整齐度和综合素质好,一定程度上减少死苗发生;移栽大田后,秧苗起身快、分蘖多,叶面积指数高,壮秧剂培肥增产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秧剂 基质 培肥 营养土 机插秧 秧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粮大户生产现状与困境摆脱——关于大户生产经营情况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永超 黄钻华 +3 位作者 李伟 赵玉伟 周新秀 陈乃祥 《北方水稻》 CAS 2016年第6期1-3,8,共4页
为全面掌握种粮大户生产经营动态,保障粮食种植平稳持续发展,组织开展了种粮大户专题调研活动,理清了大户生产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由此从向内努力,苦练内功;向外努力,规模经济;调整思路,寻找空间等方面提出种粮大户摆脱困境的相关... 为全面掌握种粮大户生产经营动态,保障粮食种植平稳持续发展,组织开展了种粮大户专题调研活动,理清了大户生产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由此从向内努力,苦练内功;向外努力,规模经济;调整思路,寻找空间等方面提出种粮大户摆脱困境的相关对策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粮大户 生产现状 困境摆脱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设施西瓜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乃祥 李艳莉 +2 位作者 杨霞光 王永超 黄钻华 《上海蔬菜》 2018年第6期55-57,共3页
本试验研究了等氮条件下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部分化肥对西瓜产量、糖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667 m^2氮施用量12.1 kg的等氮条件下,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显著提高了西瓜的产量和糖分含量,并随有机肥替代量的增加,西... 本试验研究了等氮条件下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部分化肥对西瓜产量、糖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667 m^2氮施用量12.1 kg的等氮条件下,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显著提高了西瓜的产量和糖分含量,并随有机肥替代量的增加,西瓜的产量、糖分含量逐渐增加;综合成本、收益等各方面因素,设施西瓜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量最佳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 产量 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不同机插密度比较试验
11
作者 黄钻华 李伟 +1 位作者 赵玉伟 王永超 《北方水稻》 CAS 2014年第4期32-34,共3页
为挖掘亭湖地区机插粳稻产量潜力,开展了不同机插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插密度对叶龄、株高无明显影响,适宜的机插密度能获得优质的群体质量,从而建立合理的穗粒结构,产量较高。在本地生产条件下,行距控制在25 cm、穴栽3.... 为挖掘亭湖地区机插粳稻产量潜力,开展了不同机插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插密度对叶龄、株高无明显影响,适宜的机插密度能获得优质的群体质量,从而建立合理的穗粒结构,产量较高。在本地生产条件下,行距控制在25 cm、穴栽3.6株时,推荐使用的株距为14~1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机插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新品种适应性筛选试验
12
作者 黄钻华 王永超 +2 位作者 周新秀 李俊 徐志国 《北方水稻》 CAS 2014年第3期46-48,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水稻新品种,选取了9个粳稻品种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24号、连粳11号、淮稻5号等品种综合表现好,生产潜力大,可作为主推品种在本地示范种植;武运粳27号、南粳9108、盐粳10号、扬育粳2号等品种... 为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水稻新品种,选取了9个粳稻品种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24号、连粳11号、淮稻5号等品种综合表现好,生产潜力大,可作为主推品种在本地示范种植;武运粳27号、南粳9108、盐粳10号、扬育粳2号等品种部分性状较好,但存在结实率不高或不抗倒等缺点,可进一步试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新品种 适应性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中粳镇稻99直播适宜密度研究
13
作者 熊圣国 吴建中 +4 位作者 王永超 张卫清 潘玉良 武绍富 郭早兄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4期44-48,共5页
早熟中粳镇稻99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直播稻群体自我调节和产量结构相互协调补偿的能力很强,密度对直播稻产量影响不显著。基本苗5.9万~17.3万/亩,单产均达到600 kg/亩以上,基本苗在7万/亩左右时产量最高。随着基本苗的增加,有效穗数... 早熟中粳镇稻99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直播稻群体自我调节和产量结构相互协调补偿的能力很强,密度对直播稻产量影响不显著。基本苗5.9万~17.3万/亩,单产均达到600 kg/亩以上,基本苗在7万/亩左右时产量最高。随着基本苗的增加,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总的趋势是上升的,每穗总粒数直线下降,千粒重振动式下降,但不同处理间差距很小。基本苗6万/亩时茎秆抗倒伏能力最强,且单位面积稻穗干物重、植株地上部分干物重及经济系数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密度 镇稻99 产量 茎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