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毒理学数据质量评价现状与展望
- 1
-
-
作者
凌敏
卞倩
-
机构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与风险评估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7-795,共9页
-
文摘
毒理学数据的质量对于毒性评价和风险预测的科学性至关重要。整合多种证据流和提高毒理学数据的质量对于更有效、更准确地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必不可少。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毒理学数据质量评价体系包括Klimisch评级系统和ToxRTool评价工具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SciRAP评价工具和综合风险信息系统工具。我国针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的毒理学数据开发了TRAM可靠性评价工具。上述评价工具具有不同的应用背景和评价标准的适用性,各有优点和不足。
-
关键词
毒理学数据质量
替代方法
数据质量评价体系
风险评估
-
Keywords
quality of toxicological data
alternative methods
data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risk assessment
-
分类号
R99
[医药卫生—毒理学]
-
-
题名气载微塑料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范姿
卞倩
-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与风险评估研究所
-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92-1802,共11页
-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11374)资助。
-
文摘
近年来,号称“海中PM_(2.5)”的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微塑料是一类新兴环境污染物,它的来源广泛、种类丰富、形态各异等特征使其可在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长期存在.然而,有研究已检测到空气中也存在着微塑料.大气环境中存在的微塑料不仅来源于纺织业、建筑工地、家具等,还可以来源于海洋.存在于海洋中的微塑料可随季风运动继而悬浮于空气中,并在世界各地范围内广泛移动.微塑料不仅本身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它还可携其它污染物构成复合污染.由此可见,微塑料不仅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体内,微(纳米)塑料及其附着的有害物质还可通过吸入途径进入生物体内,从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由于该领域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和陆地环境中存在的微塑料对生物体的毒性研究而对气载微塑料的研究大多仅仅停留在监测或其对生物体的表观效应上,尚缺乏气载微塑料对生物机体构成潜在健康风险的深入机制探索.因此,本文依据大气环境中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报道,主要从大气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与化学组成、主要类型和检测方法、气载微塑料致机体呼吸系统损伤作用、气载微塑料致呼吸系统疾病损伤机制四个方面对大气微塑料暴露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进行综述探讨,并展望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
关键词
大气环境
微塑料
吸入
损伤
毒性效应
机制
-
Keyword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irborne microplastics
inhalation
injury
toxic effects
mechanism
-
分类号
X5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