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和血糖控制水平对结核病发病风险的影响: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
1
作者 连依琳 李晨 +4 位作者 卢鹏 刘巧 竺丽梅 洪忻 羊海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3-172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结核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在江苏省南京市对60 283例受试者进行为期6年的队列研究,在排除了基线筛查时发现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后,将受试者与南京市结核病患者管理信息进行匹配以发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采用Cox比...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结核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在江苏省南京市对60 283例受试者进行为期6年的队列研究,在排除了基线筛查时发现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后,将受试者与南京市结核病患者管理信息进行匹配以发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年龄、性别等因素后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结核病发病风险,并比较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组与血糖控制不佳组结核病发病的差异。结果:在6年的随访中,共发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79例,发病密度为25.6(95%CI:20.4~31.7)/10万人年。在79例患者中,糖尿病占21.5%(17/79),结核发病密度为58.8(95%CI:35.4~92.2)/10万人年。非糖尿病患者占78.5%(62/79),结核发病密度为22.1(95%CI:17.1~28.2)/10万人年。血糖控制良好组活动性结核病发病密度为29.6(95%CI:21.4~33.1)/10万人年,血糖控制不佳组活动性结核病发病密度为63.5(95%CI:39.3~96.8)/10万人年。糖尿病患者发生结核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057倍(HR=3.057,95%CI:1.770~5.281,P <0.001);血糖控制不佳组发生结核病的风险是血糖控制良好组的3.766倍(HR=3.766,95%CI:2.054~6.906,P <0.001)。结论: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患结核病的风险增加,因此,加强对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可以及早发现结核病,有助于降低中国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流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糖尿病 血糖控制 发病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就诊和诊断延误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倪 周林 +3 位作者 白丽琼 许卫国 何金戈 成诗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790-794,共5页
目的分析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就诊和诊断延误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延误发生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在东、中、西部各选择1个县作为研究现场,采用编制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诊疗过程调查表》对研究现场结核病... 目的分析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就诊和诊断延误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延误发生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在东、中、西部各选择1个县作为研究现场,采用编制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诊疗过程调查表》对研究现场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2010年5—9月登记发现的329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全部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获得有效个案调查表329份。使用t检验比较就诊延误、诊断延误等不同指标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就诊延误的因素,使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医疗机构患者的发现和转诊延误。结果患者就诊延误15d(0~594d),诊断延误10d(0~429d),就诊延误与诊断延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6,P=0.111)。与自费相比较,有其他医疗保险(除外新农合)的患者就诊延误更短(β=0.701,Waldχ2=6.223,P=0.013,RR=2.015),有发热症状的患者更易就诊(β=0.430,Waldχ2=11.556,P=0.001,RR=1.537),而有咳嗽症状(β=-0.711,Waldχ2=9.314,P=0.002,RR=0.491)或咯痰症状(β=-0.429,Waldχ2=8.549,P=0.003,RR=0.651)的患者就诊延误更长。不同医疗机构发现结核病可疑者的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34,P=0.000),其中药店的延误时间最长(26d,四分位间距66.5d),县级及以上医院(0d,四分位间距0d)、乡镇卫生院(0d,四分位间距6d)和结防机构(0d,四分位间距0d)延误时间最短;不同医疗机构转诊结核病可疑者的能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76,P=0.000),其中结防机构延误时间最短(0d,四分位间距1d),个体诊所延误时间最长(9d,四分位间距19.5d)。结论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延误包括患者和医疗机构两方面的因素,其中缺乏对结核病可疑症状的相关知识或对症状不重视是导致患者延误的主要因素,而基层医疗机构结核病可疑者的发现和转诊延误是导致医疗机构延误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误诊 转诊和会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就诊与诊断延误对产生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倪 周林 +4 位作者 白丽琼 许卫国 何金戈 徐晓玉 成诗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了解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就诊与诊断延误对产生耐药的影响,为制定耐药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各选1个省,每省各选择1个县作为研究现场;采用课题组编制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诊... 目的了解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就诊与诊断延误对产生耐药的影响,为制定耐药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各选1个省,每省各选择1个县作为研究现场;采用课题组编制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诊疗过程调查表》对研究现场结核病防治机构2010年59月登记发现的329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共收回329份,有效率100.0%。对329人份痰标本进行痰培养检查,并对痰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链霉素4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使用非参数检验比较耐药患者和非耐药患者的延误时间,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痰培养阳性率为88.8%(292/329),痰培养阳性的标本中总耐药率为12.7%(37/292),耐多药率为2.8%(8/292)。耐药患者总延误、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分别为37d(8~465d)、15d(0~462d)和12d(0~218d);非耐药患者总延误、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分别为38d(1~597d)、16d(0~594d)和10d(0~429d),耐药与非耐药患者在总延误、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377、0.142、0.069,P值均〈0.05)。结论延误与耐药发生问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误诊 抗药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