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2004—2022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紫颖 刘鑫 +4 位作者 刘文东 沈文琪 吴莹 时影影 胡建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6-1154,共9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时间维度变化趋势,采用时空重排扫描探测时空聚集性。结果:2004—2022年累计报告传染病突发事件3641起,累计报告发病131... 目的:分析江苏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时间维度变化趋势,采用时空重排扫描探测时空聚集性。结果:2004—2022年累计报告传染病突发事件3641起,累计报告发病131880例,死亡73例,涉及25种法定传染病突发事件1868起,其中甲类76起、乙类391起、丙类1401起;涉及8种其他传染病突发事件1773起。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全省事件数呈增加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PC,AAPC=16.28,P<0.05)],甲类自2006年呈下降趋势(AAPC=-18.23,P<0.05),乙类、丙类、其他均呈增加趋势(AAPC>0,P<0.05),苏南、苏中、苏北各区域事件数全局均呈增加趋势(AAPC>0,P<0.05),苏南分为“快速增加—慢速增加—快速增加—减少”4个阶段,苏中事件数单调增加,苏北分为“增加—慢速减少—快速增加—减少”4个阶段。2006年、2015年、2018年为主要转折点。时空重排扫描共探测出8个时空聚集区,按发生顺序分别分布在苏中+苏南—苏北—苏南—苏南+苏北。结论:江苏省传染病突发事件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苏南和苏北聚集,苏中相对分散,重点地区需做好水痘、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joinpoint回归模型 时空重排扫描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1年江苏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梁祁 吴莹 +6 位作者 刘文东 李媛 戴启刚 艾静 彭志行 陈峰 胡建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07-1611,共5页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江苏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预警工作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江苏省自动预警系统生成的预警信号、预警病种、响应时间、核实方式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3年内,自动预警系...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江苏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预警工作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江苏省自动预警系统生成的预警信号、预警病种、响应时间、核实方式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3年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31 649条,预警信号响应率为99.93%,阳性率为0.6%。预警信号数与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r=0.94(P<0.01)。预警信号季节分布呈现春夏季和秋季开学双峰型。2009~2011年预警信号总响应率分别为99.79%、99.99%、100.00%,呈逐年上升趋势。单病例预警中,核实方式以综合分析为主,占54.02%,平均响应时间为0.23~0.33 h;时间模型预警中,核实方式以监测数据分析为主,占47.57%,平均响应时间为0.49~0.76 h。讨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稳定、响应率高,对及时发现重点病例和早期探测传染病暴发具有重要作用。但预警参数设定和预警数据来源还需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预警系统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7年江苏省手足口病病原谱及柯萨奇A16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嵇红 鲍倡俊 +3 位作者 祁贤 霍翔 胡建利 樊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描述2009-2017年江苏省手足口病(HFMD)病原谱及柯萨奇A16型(CVA16)的流行病学、基因变异及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对2009-2017年江苏省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病原学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选取120株CVA16病毒分离株进行VP1区全长基因序列测... 目的描述2009-2017年江苏省手足口病(HFMD)病原谱及柯萨奇A16型(CVA16)的流行病学、基因变异及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对2009-2017年江苏省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病原学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选取120株CVA16病毒分离株进行VP1区全长基因序列测定,并对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009-2017年江苏省共报告手足口病1 013 771例。其中,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阳性病例37 389例,主要病原构成为EV71(39.85%)和CVA16(30.13%);重症病例中,以EV71为主要病原,CVA16及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重症病例较少。CVA16在每年的3~7月和9~11月出现流行高峰,主要感染1~4岁年龄段儿童,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江苏省地区流行的CVA16毒株属于B1a亚型和B1b亚型,其中B1b亚型为优势流行基因亚型。120株CVA16病毒分离株VP1区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7.5%~100%、97%~100%。结论 2009-2017年,江苏省地区流行的CVA16具有明显的时间、人群分布特征;120株CVA16分离株属于B1a亚型和B1b亚型。CVA16分离株核苷酸序列变异较大,但氨基酸同源性较高,推断存在一定的同义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流行病学 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手足口病病原阳性检出率相关因素及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亮 汪华 +7 位作者 史智扬 潘浩 祁贤 吴斌 许可 汤奋扬 祖荣强 朱凤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8-133,共6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相关因素,并对其EV71病毒的VP1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在2008年4~12月份,通过监测哨点医院收集全省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粪便或肛拭子、疱疹液、脑脊液、... 目的:了解江苏省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相关因素,并对其EV71病毒的VP1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在2008年4~12月份,通过监测哨点医院收集全省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粪便或肛拭子、疱疹液、脑脊液、血清标本,并填写病例相关基本信息。结果:共采集手足口病病例的各种类型标本2082份,咽拭子、肛拭子、疱疹液、粪便、脑脊液、血清的总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3.52%、41.12%、40.74%、27.27%、25.00%、9.80%,EV71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03%、30.84%、33.33%、22.73%、25.00%、2.94%,CoxA16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34%、8.41%、3.70%、0.00%、0.00%、6.68%,不同类型标本的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和阳性检出构成均有差异(P值均<0.0001)。总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在发病后第2天最高(56.59%),不同发病与采样时间间隔的总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和EV71病毒阳性检出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9、0.0139),而与CoxA16阳性检出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2558)。总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在就诊后第2天最高(59.90%),不同就诊与采样时间间隔的总肠道病毒与EV71病毒阳性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228、0.0333),与CoxA16阳性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3958)。分离的4株EV71病毒均为C4.3基因亚群。结论:标本类型、采样与发病时间间隔、采样与诊断时间间隔均与手足口病病例的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密切相关,分离的EV71毒株为C4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感染 基因型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江苏省H3N2流感病毒血凝素与神经氨酸酶分子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慎骄 祁贤 +5 位作者 邓斐 彭杰夫 余慧燕 秦圆方 戴启刚 鲍倡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耐药性监测目前已成为流感防控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旨在分析江苏省2017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基因变异及耐药性情况。方法从江苏省13个流感监测点流感毒株中选取17株H3N2亚型毒株,其中12株为2017年夏季高... 目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耐药性监测目前已成为流感防控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旨在分析江苏省2017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基因变异及耐药性情况。方法从江苏省13个流感监测点流感毒株中选取17株H3N2亚型毒株,其中12株为2017年夏季高峰期分离株,4株为非高峰期分离株,1株为2016年度分离株(作为1株参考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H3N2亚型流感毒株进行序列测定,从全球共享流感序列网站GISAID下载构建甲型H3N2亚型流感毒株HA(血凝素)系统进化树的骨架参考序列,使用MAGE7.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通过神经氨酸酶(NA)抑制试验,分析病毒耐药情况。结果16株病毒HA和NA基因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98.9%~99.6%、99.2%~99.3%,同源性较高。HA进化树分析显示,16株分离株中15株位于3C.2a分支,13株病毒3个C3.2a1分支关键位点(N171K、I406V和G484E)未发生变化,另外3株毒株关键位点发生变异,1株毒株发生该标志性氨基酸变异,1株毒株发生(N121K、T135K)的免疫相关突变。与2017-2018年度疫苗株推荐株A/HongKong/4801/2014相比,16株分离株抗原位点突变包括:A138S 1株,R142K 2株,R142K、R261Q 9株,R142KS144R、R261Q 1株,R142K、S144K、R261Q 1株。16株病毒的NA片段分析未发现NA耐药位点。基因型和表型分析表明,16株H3N2亚型流感毒株对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及扎那米韦均敏感,均发现与M2基因耐药有关A30T、S31N分子位点的改变。结论2017年江苏H3N2亚型流行株HA和NA基因表现出异质性特点及发生基因重配现象,随着H3N2流感病毒变异持续发生,应密切监测病毒遗传进化和耐药基因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3N2亚型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基因特性 耐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戊型肝炎发病趋势的时间序列模型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建利 祖荣强 +2 位作者 彭志行 陈峰 鲍昌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74-1878,共5页
目的:探讨ARIMA模型在戊型肝炎发病预测方面的应用,为戊型肝炎的早期预警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应用E-views5.0软件对1997~2009年江苏省戊型肝炎月发病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建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用模型对2010年戊型肝炎逐月发病数进行预测... 目的:探讨ARIMA模型在戊型肝炎发病预测方面的应用,为戊型肝炎的早期预警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应用E-views5.0软件对1997~2009年江苏省戊型肝炎月发病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建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用模型对2010年戊型肝炎逐月发病数进行预测分析,并用2010年的实际发病数据评估模型预测效果。结果:ARIMA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既往戊型肝炎的实际发病序列,残差序列通过了白噪声检验(P>0.05),对2010年各月发病数进行预测也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ARI-MA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江苏省戊型肝炎的发病趋势,可用于戊型肝炎疫情的短期预测和动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模型 时间序列 戊型肝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1996-2010年人狂犬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孟繁岳 鲍倡俊 +2 位作者 李亮 祖荣强 汤奋扬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59-762,共4页
目的分析1996-2010年江苏省人狂犬病流行特征与流行趋势。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苏省人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6年以来江苏省出现了全省范围的狂犬病流行,疫情呈迅速的定向扩散,波及全省82.3%的县级行政区;1996-2010年... 目的分析1996-2010年江苏省人狂犬病流行特征与流行趋势。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苏省人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6年以来江苏省出现了全省范围的狂犬病流行,疫情呈迅速的定向扩散,波及全省82.3%的县级行政区;1996-2010年报告病例占同期中国大陆的5.1%,死亡病例排在所有法定报告传染病前4位;同期1 235例人狂犬病统计,农民占73.1%,男女性别比2.0∶1,报告病例数集中于15岁以下和35~75岁年龄范围。结论江苏省处于我国重要的狂犬病流行区,人狂犬病的大范围流行表明犬间疫情的流行强度较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犬间狂犬病的流行,人间疫情很难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疫情分析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2004~2011年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艾静 刘文东 +7 位作者 梁祁 吴莹 李媛 戴启刚 董晨 钱慧敏 彭志行 汤奋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1-406,共6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为综合防控措施的科学制订和综合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江苏省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情况和近5年各类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全省所有县及县以上医... 目的:分析江苏省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为综合防控措施的科学制订和综合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江苏省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情况和近5年各类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全省所有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在感染性腹泻病实验室检测方面的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4~2010年全省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发病率有所反弹,年平均发病率43.79/10万;2004年以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在感染性腹泻病中所占的构成比增加趋势明显;感染性腹泻病总体呈较为典型的夏季高峰,但伤寒+副伤寒的季节分布近8年中有6年在8、9、10月呈现"V"字型分布,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各类感染性腹泻病的职业分布集中在农民、散居儿童、学生和工人4类人群;发病以男性为主,性别构成比逐年略有增加;随着年龄段上升发病率逐渐下降;报告发病率和实验室检测工作开展率均为苏南高于苏中,苏中高于苏北。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我省霍乱和痢疾的菌群和菌型分布有所变化,伤寒+副伤寒菌群和菌型分布较为稳定。结论:江苏省感染性腹泻病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总体和各分类病种发病特征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趋势性,今后除继续做好此类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外,应进一步加强腹泻类传染病病原检测能力、提高实验室诊断率和病原学诊断结果的报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病 发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2010年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董晨 张雪峰 +6 位作者 谈忠鸣 钱慧敏 顾玲 刘文东 崔志刚 汤奋扬 朱叶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7-1323,共7页
目的 :分析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病原学特征,为霍乱疫情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ctx B基因序列分析、抗生素敏感性实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目的 :分析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病原学特征,为霍乱疫情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ctx B基因序列分析、抗生素敏感性实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分析。结果: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均携带毒力基因ctx A、ace、zot、tox R、tcp I、omp U、rtx C、tcp AEL、hly AEL,且CTXB氨基酸序列为古典型;对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100%敏感,对复方新诺明、链霉素100%耐药,且均为多重耐药株;除VC201014外,其余14株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相似度达100%。结论:2010年9月初至10月初,发生在江苏省徐州、淮安、宿迁、南京4个地市的O1群霍乱疫情可能是有关联的暴发流行,2010年8月底发生在连云港的O1群霍乱疫情是一起散发疫情,与上述四地的霍乱疫情可能没有流行病学关联,所有疫情的病原均为非典型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埃尔托霍乱弧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CTX B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江苏省柯萨奇病毒A6型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樊欢 鲍倡俊 +2 位作者 朱立国 胡建利 嵇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65-1173,共9页
目的 研究江苏省2013-2022年分离到的柯萨奇病毒A6型(CV-A6)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对全基因组各编码区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以期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的角度解释CV-A6取代肠道病毒A71和柯萨奇病毒A16成为江苏省引起手足口病(HFMD)主要病原的原... 目的 研究江苏省2013-2022年分离到的柯萨奇病毒A6型(CV-A6)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对全基因组各编码区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以期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的角度解释CV-A6取代肠道病毒A71和柯萨奇病毒A16成为江苏省引起手足口病(HFMD)主要病原的原因。方法 选取2013-2022年间江苏省地区流行的35株CV-A6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DNASTAR、MEGA7.0和Similarity plots3.5.1等软件对获取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相似性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和基因重组分析,对P1编码区和3D区主要氨基酸变异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35株CV-A6江苏毒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7.5%~99.6%和97.0%~99.8%,与CV-A6原型株Gdula/USA/1949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仅为80.3%~81.0%,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4.7%~95.3%。基于VP1序列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2013-2022年江苏省有34株CV-A6分离毒株分属于D3a基因亚型,1株分属于D2基因亚型;基于3D区进化树划分不同重组模式,2013-2022年江苏省流行的CV-A6出现过4个重组进化分支:RF-A、RF-L、RF-K和RF-C型。重组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流行的CV-A6毒株与CV-A6原型株Gdula/USA/1949在结构蛋白序列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在非结构蛋白和非编码区则与其他EV-A原型株序列相似性更高。而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结果显示,与原型株Gdula/USA/1949相比,P1区和3D区多个氨基酸位点变异频繁,可能会使得衣壳蛋白的结构、潜在的受体结合位点产生变化。结论 通过对2013-2022年江苏省CV-A6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有助于了解江苏省CV-A6基因重组及遗传进化关系,解释了近年来CV-A6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的可能原因,对CV-A6的防控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6型 基因重组 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乙型肝炎病例实验室诊断符合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媛 梁祁 +2 位作者 戴启刚 刘文东 吴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 :调查分析2012年江苏省乙肝病例实验室诊断符合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江苏省南、中、北部三地区各抽2~3地市,再分别抽取省、市、县级医疗机构。结果:本次共调查23家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收回有效调查病例287例... 目的 :调查分析2012年江苏省乙肝病例实验室诊断符合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江苏省南、中、北部三地区各抽2~3地市,再分别抽取省、市、县级医疗机构。结果:本次共调查23家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收回有效调查病例287例,实验室诊断符合率为75.26%。省级医疗机构诊断符合率最低;临床医生乙肝实验室诊断标准知晓率为23.68%,诊断与报告类型知晓率为36.52%,县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两者知晓率均最高。结论:江苏省乙肝实验室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但临床医生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亟待提高。需进一步加强培训与沟通,完善乙肝监测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诊断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某地区人源与猪源戊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和部分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雪峰 闫强 +5 位作者 艾星 姜汉民 蔡加平 王忠泽 张军 朱凤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0-504,共5页
目的:调查了解江苏省某农村地区人源与猪源戊型肝炎病毒(HEV)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法(RT-PCR)对同一地区内一般人群中HEV IgM阳性者、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标本和生猪胆囊标本进行HEV RNA检测,并对HEV RNA阳性标本进行... 目的:调查了解江苏省某农村地区人源与猪源戊型肝炎病毒(HEV)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法(RT-PCR)对同一地区内一般人群中HEV IgM阳性者、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标本和生猪胆囊标本进行HEV RNA检测,并对HEV RNA阳性标本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一般人群中检出的HEV基因1、4型比例相近,临床散发性戊肝病例绝大部分为HEV-4型病毒感染所致(95.24%);生猪胆汁标本PCR阳性率为12.11%,猪源HEV基因分型均为HEV-4型;分离于人和生猪的HEV-4型病毒高度同源,同源性81%~97%。结论:该地区人群HEV基因分型以HEV-4型为优势毒株;猪源HEV均为基因4型;人源和猪源的HEV-4型病毒高度同源,猪是当地HEV主要宿主动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序列分析 人兽共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2012年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单军 嵇红 +6 位作者 包林 付建光 王慎骄 祁贤 汤奋扬 周明浩 朱叶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2012年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分离株VP1区基因特征。方法:选取江苏省2012年14株CA16病毒分离株,用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与CA16参考株... 目的:了解江苏省2012年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分离株VP1区基因特征。方法:选取江苏省2012年14株CA16病毒分离株,用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与CA16参考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14株CA16分离株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5%~100.0%和98.7%~100.0%,与CA16国际标准株G10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5.5%~76.7%和91.6%~92.3%。江苏省2012年的CA16分离株全部属于B1基因亚型,同时包含B1a 和B1b 两条进化分支。结论:江苏省2012年有CA16病毒的B1a与B1b两种进化分支共同存在与循环,且呈现以B1b基因亚型为优势型别。B1a基因亚型为辅助型别的传播模式;无论是优势型别还是辅助型别,均各自呈现密切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16 VP1基因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时空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时影影 沈文琪 +3 位作者 嵇红 赵子平 吴莹 刘文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32-1238,共7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空聚集性,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绘制发病流行曲线、点标记图描述时空演变。采用最邻近指数(nearest neighbor indicator,NNI)估计本土病例全局聚集性;以县(区)为单位,采用Ku... 目的:分析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空聚集性,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绘制发病流行曲线、点标记图描述时空演变。采用最邻近指数(nearest neighbor indicator,NNI)估计本土病例全局聚集性;以县(区)为单位,采用Kulldorff扫描统计量探测时空聚集区。使用Excel 2010、SaTScan 9.6.1、ArcGIS 10.2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2020年1—12月共报告684例确诊病例,其中本土631例,境外输入53例。本土病例波及全省79.44%的县(区),存在空间聚集性(NNI=0.27,P <0.01)。时空扫描显示一级聚集区位于苏北4个设区市交界处,包括21个县区,时间为1月26日—2月1日(LLR=74.92,RR=5.06,P <0.01);3个二级聚集区涉及27个县区,其中二级聚集区2时间为2月上旬。输入病例涉及11个设区市28个县(区),其中南京23例、连云港9例。结论:江苏省疫情特征表现为"南北聚集,中部分散"。苏南长三角核心城市和苏北交通枢纽地区应不断优化防控策略,以早期发现并控制潜在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最邻近指数 时空扫描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输入性登革热1例病毒分离鉴定及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慎骄 朱小娟 +8 位作者 付建光 单军 秦圆方 李志峰 王笑辰 汤奋扬 朱叶飞 鲍昌俊 祁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24-1328,共5页
目的 :从江苏省2012年4月1例菲律宾输入的疑似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分离病毒并分析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以找出病原学证据。方法:收集患者血清样本,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登革病毒的Ig M、Ig G抗体;用C6/36细胞分离病毒,对细胞病变的标本进行R... 目的 :从江苏省2012年4月1例菲律宾输入的疑似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分离病毒并分析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以找出病原学证据。方法:收集患者血清样本,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登革病毒的Ig M、Ig G抗体;用C6/36细胞分离病毒,对细胞病变的标本进行RT-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登革病毒RNA和鉴定型别;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分离株进行编码区基因测序,用MEGA6.0软件对其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从患者血清样本中检测到登革病毒的Ig M抗体,分离到的毒株经鉴定为登革病毒1型,与美国Haw O3663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98%。结论:该病例是由登革病毒1型引起的输入性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登革病毒1型 输入病例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江苏省某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土疫情中疑似采样点继发感染情况及采样策略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楠 沈雅 +4 位作者 金广杰 王寅 李建军 胡建利 朱凤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1-585,共5页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中疑似采样活动引发的新冠病毒继发感染等相关问题。方法 2021年7-8月江苏省某市暴发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本土疫情,以此期间江苏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系统中的检测信息为依据,结合病例的流行病学...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中疑似采样活动引发的新冠病毒继发感染等相关问题。方法 2021年7-8月江苏省某市暴发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本土疫情,以此期间江苏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系统中的检测信息为依据,结合病例的流行病学史、实验室基因测序结果等,筛选出疑似因采样活动引发继发新冠病毒感染的案例,分析继发病例单次暴露与关联病例发病/首次检测阳性的时间间隔,评估不同采样模式发生采样点继发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结果 共有8个采样点疑似发生新冠病毒继发感染,涉及病例42例,其中L村开展的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活动涉及32例病例。42例继发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中,25例有明确感染来源并属于单次暴露感染,分别在与关联病例发病前3、7 d,关联病例首次检测阳性前0、1、3、4 d,以及首次检测阳性后1 d发生单次暴露,其中在关联病例首次检测阳性后1 d发生单次暴露的继发感染病例较多,占64.0%(16/25)。不同采样模式发生采样点继发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为:大规模人群集中采样>以街道或社区为单元的采样>入户采样。结论 大规模人群集中采样发生采样点继发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较大,其引起后续疫情传播和扩散的风险较大,选择以街道或社区为单元的采样和入户采样的模式较优,但做好采样现场秩序维护和个人防护仍是避免采样点继发新冠病毒感染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核酸检测 继发感染 传染性 采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1
17
作者 胡建利 鲍昌俊 +8 位作者 祁贤 王慎骄 崔仑标 郭喜玲 焦永军 李志锋 汤奋扬 汪华 周明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分析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结果 2010年江苏省境内报告的33例疑似病例中有20例确诊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 目的分析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结果 2010年江苏省境内报告的33例疑似病例中有20例确诊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病死率为30%。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00%)、乏力(80%)、畏寒和呕吐(60%);血常规检查有血小板计数减少(100%)和白细胞计数减少(90%);病例多来自丘陵地区,以男性、中老年、农民为主,发病时间呈两个高峰,分别为6~7月和9~10月,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结论 SFTS病例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有地域特征,散发病例多见,但不排除人与人传播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敬老院戊肝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4
18
作者 许可 王爱萍 +6 位作者 张军 田华 闫强 吴志明。,张军。,张雪峰',汤奋扬' 吴志明 张雪峰 汤奋扬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6-309,311,共5页
目的了解一起敬老院戊型肝炎(HE)暴发疫情的可能传染源,明确该起疫情的病原特点。方法对疫点和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访谈和病例对照研究,并采集116人份血标本进行抗-HEV IgM和抗-HEV-IgG检测,通过RT-PCR对病毒感染者和可疑传染源进行HEV RN... 目的了解一起敬老院戊型肝炎(HE)暴发疫情的可能传染源,明确该起疫情的病原特点。方法对疫点和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访谈和病例对照研究,并采集116人份血标本进行抗-HEV IgM和抗-HEV-IgG检测,通过RT-PCR对病毒感染者和可疑传染源进行HEV RNA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发病19例,亚临床感染11人。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是否使用公共餐具P=0.062,自带餐具者无感染;人源、水源、猪源HEV毒株均为HEV-Ⅳd亚型,水源和人源毒株同源性100%,人源毒株与猪源同源性93.7%~95.5%。该敬老院自养生猪和自种菜地并施粪肥;食堂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携带HEV的猪粪或污水污染餐具,是引起本起疫情的原因。结论该起暴发疫情与当地生猪HEV病毒携带率高,疫点食堂卫生管理欠规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暴发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样病例和核酸检测阳性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葛爱华 许可 +5 位作者 鲍倡俊 余慧燕 邓斐 秦圆方 朱叶飞 汤奋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13-1816,共4页
目的 :通过江苏省流感监测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的相关关系。方法:比较江苏省2011~2013年30周不同年龄组间ILI报告数、核酸检测阳性率有无差异,并分析ILI和核酸检测阳性率的相... 目的 :通过江苏省流感监测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的相关关系。方法:比较江苏省2011~2013年30周不同年龄组间ILI报告数、核酸检测阳性率有无差异,并分析ILI和核酸检测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2011~2013年30周我省3个年龄组ILI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0~4岁和5~14岁年龄组ILI与核酸阳性率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但是15岁及以上年龄组两者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提高ILI报告质量、标本采集质量及监测方案的适时调整,可以获得更加科学有效的流感监测工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流感监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tstrap在流感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戴启刚 许可 +5 位作者 黄昊頔 祁贤 王慎骄 余慧燕 邓斐 霍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应用bootstrap方法估计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es,ILI)发病水平95%置信区间(95%CI)作为预警阈值,评价该方法在ILI预警中的价值。方法:以2005—2014年(除2006、2009年)的周监测数据为基线,采用历史2年流感病毒最高阳性... 目的:应用bootstrap方法估计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es,ILI)发病水平95%置信区间(95%CI)作为预警阈值,评价该方法在ILI预警中的价值。方法:以2005—2014年(除2006、2009年)的周监测数据为基线,采用历史2年流感病毒最高阳性检出率的30%作为流感流行标准,确定2006年和2009年流感流行期金标准,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bootstrap法、移动平均法和金标流行期的一致性;并以2012—2015年的周监测数据为基线,探讨bootstrap法在实际预警工作中的应用。结果:江苏省ILI流行曲线有2个高峰,冬春季高峰分布于11月—次年2月,夏季高峰分布于6—8月;bootstrap法、移动平均法和金标流行期一致性均较好;与移动平均法相比,bootstrap法对2009年初的流感流行相对更敏感,与金标流行期的一致性相对更高(kappa=0.728)。采用bootstrap法对2016年ILI%开展预警,与金标准结果接近。结论 :bootstrap法作为一种不依赖于ILI数据分布的计算密集型方法 ,可作为传统移动平均控制图预警方法的替代和补充,用于流感流行的监测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BOOTSTRAP 移动平均法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