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17年中国甲型H7N9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贺甘霖 颜文娟 +1 位作者 祁贤 宋勇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甲型H7N9亚型流感病毒对人具有较高致死率,了解该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态势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旨在研究2013-2017年中国地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变异情况和进化特征。方法从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组织和美国国家生物技... 目的甲型H7N9亚型流感病毒对人具有较高致死率,了解该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态势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旨在研究2013-2017年中国地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变异情况和进化特征。方法从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组织和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流感病毒数据库下载2013-2017年中国地区甲型H7N9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软件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HA分子特征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及选择性压力分析。结果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7年毒株的HA基因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9.0%~99.9%、98.7%~99.5%、98.4%~99.6%、76.8%~99.4%、69.9%~98.2%,同源性逐年降低。HA分子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与参考毒株相比,抗原位点发生变异的有21处,其中A区的148位、C区的285位氨基酸位点的突变频率最高;N285D的变异在2015年最高,达到23%;R148K的突变率逐年升高,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达到65%和78.5%。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7年同一年份的H7N9亚型流感病毒毒株在系统进化树当中基本呈现集中分布状态;2013年大部分来自广东的毒株存在T140A的氨基酸替换。2014年毒株分布范围最广。选择性压力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序列通过FEL和IFEL模型均得到正向选择压力位点65,2016年和2017年毒株未得到正向选择压力位点。结论甲型H7N9流感病毒逐年发生变异,且H7N9的毒株变异来源逐渐增加,加大了预防和控制的难度,应进一步加强监测,以应对病毒对宿主的不断适应和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7N9流感病毒 血凝素 分子特征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