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明豪 王湘苏 +2 位作者 卫平民 刘志浩 杨国平 《中国健康教育》 2008年第12期913-916,共4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学校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健康教育开展前后对抽取的660余名大学生匿名进行相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 目的了解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学校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健康教育开展前后对抽取的660余名大学生匿名进行相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大学生对蚊虫叮咬不能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从58.6%提高到74.8%。干预后,大学生对"及早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和"合理营养与运动,增加抵抗力不能避免感染艾滋病"的知晓率仍较低,分别为67.9%和33.9%。多因素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得分与上大学前接受艾滋病知识教育,就读学校开展健康性观念教育和登陆色情网站呈正相关(P<0.01),与共用针头或针管注射呈负相关。大学生现有知识来源主要是网络(64.6%),希望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学校健康教育(70.7%)。结论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力度应得到加强。广播、网络宣传等宣传媒介可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可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艾滋病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私营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海健 黄明豪 +1 位作者 李小宁 杨国平 《中国健康教育》 2009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评价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探讨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8家私营企业中的流动人口开展自主学习和科普讲座为主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评价健康教育... 目的评价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探讨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8家私营企业中的流动人口开展自主学习和科普讲座为主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前,共调查流动人口815人,干预后共调查728人。干预后,调查对象知识点晓率大部分在75%以上,除"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共用牙刷剃须刀会传播"以外,各知识点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调查对象对"每次性行为后都用药水冲洗生殖器不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最低(46.3%)。干预后,调查对象正确态度持有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但"认为艾滋病患者不应该被隔离"(55.0%)和"同情和关心艾滋病患者"(61.1%)的比例仍较低。干预后,调查对象知识题目全部的比例由干预前的0.9%上升为15.8%(χ2=117.84,P<0.01),态度题目全部正确的比例由3.2%上升为12.9%(χ2=50.67,P<0.01),知识与态度题目全部正确的比例由0上升为2.3%(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流动人口知识具有明显效果,但对态度转变的效果则较差,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应注重知识和态度的交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艾滋病 健康教育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中小学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明豪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7期489-491,共3页
目的 了解目前江苏省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开课情况 ,给教育和卫生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苏南、苏中和苏北 3 4所城乡中小学校用“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同时还对南京 1 0所学校的学生体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江苏省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开课情况 ,给教育和卫生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苏南、苏中和苏北 3 4所城乡中小学校用“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同时还对南京 1 0所学校的学生体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1 79%的学校没有懂卫生知识的专职教师任教健康教育课 ;2 62 %的学校没有使用正确、系统的健康教育课本 ;3 健康教育课时得不到保证 ;4 多数学校对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校医人数不够且业务素质较差。结论 江苏省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的现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调查 健康教育课程 中小学校 学校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15岁及以上居民电子烟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魏贻晖 曲晨 沈孝兵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7-332,共6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15岁及以上居民的电子烟流行现状,并分析影响居民尝试使用电子烟的主要因素,为电子烟管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部分15岁及以上的居民进行调查。采... 目的了解江苏省15岁及以上居民的电子烟流行现状,并分析影响居民尝试使用电子烟的主要因素,为电子烟管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部分15岁及以上的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居民尝试使用电子烟的主要因素。结果江苏省15岁及以上居民的电子烟知晓率为47.70%,电子烟尝试使用率为3.64%,电子烟现在使用率为0.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女性为参照,男性电子烟尝试使用率的OR值为17.441(95%CI:10.275~29.605);以农村为参照,城市居民电子烟尝试使用率的OR值为1.731(95%CI:1.261~2.378);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参照,初中文化程度的居民电子烟尝试使用率的OR值为1.657(95%CI:1.035~2.653);以≥65岁为参照,15~24岁、25~44岁和45~64岁的居民电子烟尝试使用率的OR值分别为3.472(95%CI:1.736~6.945)、3.791(95%CI:2.364~6.078)、1.746(95%CI:1.124~2.711);以没有看过电子烟广告为参照,看到过电子烟广告的居民电子烟尝试使用率的OR值为2.166(95%CI:1.636~2.866);以家中没有室内吸烟者为参照,家中有室内吸烟者的居民电子烟尝试使用率的OR值为4.323(95%CI:3.240~5.768)。结论江苏省电子烟知晓率、尝试使用率及现在使用率均低于全国水平,但使用电子烟人群的平均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故未来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子烟的监管,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以提高公众对电子烟危害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岁及以上人群 电子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邢星 闵捷 +3 位作者 陈炳为 王晓康 李小宁 郭海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年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调查对象为江苏省15~69岁常住居民。首先对健康生活方式与...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年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调查对象为江苏省15~69岁常住居民。首先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最后运用通径分析进一步探讨各项影响因素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作用方式。结果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是影响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最主要因素,文化程度、城乡、年龄既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产生直接作用,也可以通过其他素养产生间接作用,而是否从事医疗工作、自我健康状况评价、是否患有慢性病通过影响基本知识和理念与基本技能素养对其产生间接作用。结论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改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改善的关键是基本知识和理念的改善。故健康教育应加强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文化水平,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晓康 闵捷 +3 位作者 李晓宁 曲晨 季莉莉 郭海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3477-3480,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的慢性病预防素养,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健康素养中其他5类健康问题对慢性病预防的作用方式。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年10—11月,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调查对象为14 241名江苏省常...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的慢性病预防素养,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健康素养中其他5类健康问题对慢性病预防的作用方式。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年10—11月,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调查对象为14 241名江苏省常住居民。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健康素养中其他5类健康问题对慢性病预防素养的影响,采用路径分析探讨其他5类健康问题对慢性病预防的作用方式。结果 14 241名居民的慢性病预防得分中位数为11(6)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地区、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科学健康观得分、传染病预防得分、安全与急救得分、基本医疗得分及信息获取得分对慢性病预防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5类健康问题对慢性病预防均有直接的正向作用,作用由大到小分别为信息获取、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且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可通过信息获取对其产生间接作用,传染病预防和信息获取可通过基本医疗对其产生间接作用。结论江苏省居民的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较低,地区、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健康素养中的其他5类健康问题是其影响因素。其他5类健康问题均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慢性病预防,提高居民的多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有助于其慢性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慢性病预防 影响因素分析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对日常健康行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毛涛 曲晨 +5 位作者 何楚 王湘苏 季莉莉 徐学鹏 杨国平 李小宁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居民健康素养对日常健康行为的影响,探索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26个区/县15~69岁居民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健康相关行为的观察和调查。结果共10477个有效样本。居民6个日常... 目的分析居民健康素养对日常健康行为的影响,探索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26个区/县15~69岁居民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健康相关行为的观察和调查。结果共10477个有效样本。居民6个日常健康行为持有率分别为指甲卫生(87.63%)、早晚刷牙(86.00%)、及时体检(65.05%)、健康睡眠(64.14%)、有锻炼习惯(50.36%)、足量饮水(11.16%)。χ~2检验显示,具备健康素养者的日常健康行为持有率高于不具备健康素养者(指甲卫生:χ~2=179.073,P<0.001;足量饮水:χ~2=48.844,P<0.001;健康睡眠:χ~2=102.179,P<0.001;及时体检:χ~2=119.905,P<0.001;锻炼习惯:χ~2=125.087,P<0.001;早晚刷牙:χ~2=137.40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具备健康素养是居民日常健康行为持有的保护因素(指甲卫生:OR=2.171,95%CI:1.672~2.819;足量饮水:OR=1.343,95%CI:1.156~1.561;健康睡眠:OR=1.186,95%CI:1.052~1.338;及时体检:OR=1.401,95%CI:1.241~1.582;锻炼习惯:OR=1.434,95%CI:1.286~1.599;早晚刷牙:OR=1.677,95%CI:1.360~2.069)。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具备健康素养者持有正确的日常健康行为数更多(Z=-21.633,P<0.001)。简单相关分析显示,健康素养分数与日常健康行为持有个数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01,P<0.001)。结论高健康素养是居民日常健康行为的保护因素,应着力提升健康素养水平,以促使居民健康行为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日常健康行为 健康相关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江苏省健康素养监测结果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海健 李小宁 +4 位作者 王悦 曲晨 徐学鹏 张凤云 陈家应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掌握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发现影响健康素养提高的影响因素和卫生成本。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以及PPS抽样,选取调查对象,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结果,并根据国家统一方法进行标化。结果本次共调查12 000户,有效... 目的掌握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发现影响健康素养提高的影响因素和卫生成本。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以及PPS抽样,选取调查对象,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结果,并根据国家统一方法进行标化。结果本次共调查12 000户,有效样本量为11 853份,样本回收率为98.78%,经标化后2012年江苏省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3.2%,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是22.1%、10.0%和18.0%,江苏省居民具备6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安全与急救素养、科学健康观、健康素养信息获取、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基本医疗素养,结果依次为46.1%、41.7%、19.8%、13.6%、13.6%和4.4%。健康素养水平在不同城乡、文化程度、经济水平、职业中分布有差异,文化程度越高,经济水平越好,素养水平越高(P<0.05)。健康素养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需要投入近5000万元的费用。结论通过监测分析印证了健康素养受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城镇化进程等多因素的制约,是反映我国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要提高健康素养水平,需要卫生计生部门加大对健康教育持续性的投入和政策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 监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志浩 李小宁 +1 位作者 黄明豪 郭海建 《中国健康教育》 2011年第11期824-827,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江苏省11 036名15~69岁居民进行抽样,通过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江苏省11 036名15~69岁居民进行抽样,通过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江苏省居民5类健康问题素养得分分别为:科学健康观6.49±1.32、安全与急救素养11.15±2.03、传染病预防素养14.45±3.44、基本医疗素养5.93±1.94、慢性病预防素养10.41±3.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素养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地区、文化程度、职业状态、婚姻状况、家庭常住人口数、家庭平均月收入,其中文化程度、职业状态及经济收入是主要影响因素,职业状态以轻体力劳动者为基准,离退休人员得分最高,偏回归系数β为1.696。结论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居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小学生健康基本知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季莉莉 王湘苏 +1 位作者 李婕 黄明豪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9期808-810,共3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小学生健康相关知识与行为的掌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850名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为《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第二水平相适应的健康相关知识与行为,通过自填的方式进行问卷调... 目的了解江苏省小学生健康相关知识与行为的掌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850名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为《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第二水平相适应的健康相关知识与行为,通过自填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江苏省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3.75%,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6.74%。女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所在地区(OR=1.505)以及是否为健康促进学校(OR=1.240)均为影响因素。结论江苏省小学生健康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良好,但存在性别和地区间的差异,要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同时积极响应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 健康促进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健康知识获取途径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涛 曲晨 +4 位作者 李小宁 徐燕 甄世祺 王湘苏 杨国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4-307,338,共5页
目的 了解健康素养与新冠相关健康知识获取途径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健康传播工作提供方向。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26个区/县的15~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2892份有效问卷。居民对新冠相关健康知识的总是关注率... 目的 了解健康素养与新冠相关健康知识获取途径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健康传播工作提供方向。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26个区/县的15~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2892份有效问卷。居民对新冠相关健康知识的总是关注率为46.54%,趋势χ;检验显示,居民对新冠相关健康知识的关注率、获取途径数量随着健康素养分数等级升高而升高(P均<0.01)。居民主要的获取途径是手机(87.14%)和电视(74.35%),在手机上主要是新闻/资讯类手机应用(73.96%)和微信(71.72%)。趋势χ;检验和多重对应分析显示,手机、电脑、微信、新闻/资讯类手机应用等的选择率随着健康素养分数等级升高而升高,电视、家人/亲戚/朋友/邻居、短视频等的选择率随着健康素养分数等级升高而降低(P均<0.05),社区或医疗机构的选择率与健康素养分数等级之间没有关联(P=0.076)。结论 健康素养不同的居民获取途径不同,今后的健康传播工作应有所侧重。由于社区或医疗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具有无差别覆盖的特性,今后值得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1
12
作者 王湘苏 许卫国 +1 位作者 黄明豪 李小宁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12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 了解江苏省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探讨结核病防治的工作重点和对策。方法 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江苏省 1 3个地级市的农民、机关干部、服务业人员、大学生、中学生和离退休人员等人群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匿名问卷调查... 目的 了解江苏省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探讨结核病防治的工作重点和对策。方法 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江苏省 1 3个地级市的农民、机关干部、服务业人员、大学生、中学生和离退休人员等人群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群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 66 0 9% ;苏北地区被调查人群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苏中地区 ;机关干部和离退休人员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最高 ,大学生和服务人员其次 ,中学生和农民最低 ,差异有显著性 ;对彻底治愈结核病的关键是什么的回答正确率最低 ,只有 46 90 %。结论 江苏省总体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尚可 ,但存在地区和人群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健康教育 知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叶南圆 王蓓 +1 位作者 李小宁 郭海健 《中国健康教育》 2011年第11期847-849,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前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信行改变,探索在建筑工地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模式。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南京市6所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采用多部门合作、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 目的了解南京市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前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信行改变,探索在建筑工地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模式。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南京市6所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采用多部门合作、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随机抽取了337人和273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传播途径总知晓率、预防措施总知晓率分别由54.3%、55.3%和61.2%提高到69.3%、70.8%和76.2%。对艾滋病相关态度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者仅占6.1%,干预后愿意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达84.2%。65.9%的被调查对象愿意接受健康讲座。结论多部门合作、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居住流动性 健康教育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14
14
作者 黄明豪 郭海健 《中国健康教育》 2008年第11期871-872,共2页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心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工子弟健康知识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及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子颖 郭海健 +5 位作者 李小宁 吴建茹 张学宁 张珍 高倩 王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3271-3274,共4页
目的评价在民工子弟小学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分析干预后知识的消退规律,为民工子弟学校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一所民工子弟小学4~6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各年级学生按班级进行整群随机分组,... 目的评价在民工子弟小学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分析干预后知识的消退规律,为民工子弟学校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一所民工子弟小学4~6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各年级学生按班级进行整群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通过校园橱窗宣传画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除上述干预方式外,还采取了三次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并在每次健康教育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后,除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外,中年级和高年级干预组的各类知识和总知识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明显改善。结论在学校通过校园橱窗、健康讲座等多种方式对民工子弟开展健康教育并反复强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及周围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卫生保健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民工子弟 遗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的特点和制作 被引量:27
16
作者 黄明豪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12期981-981,共1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传播材料 健康行为 卫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私营企业工人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还锡萍 冯晓英 +5 位作者 徐金水 邱涛 羊海涛 黄明豪 李小宁 郭海健 《中国健康教育》 2008年第12期920-922,共3页
目的了解私营企业工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探索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南京、苏州、常州、扬州4个城市中,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工商局直属的8家私营企业的1344名员工进行艾滋病知识基线调查,... 目的了解私营企业工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探索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南京、苏州、常州、扬州4个城市中,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工商局直属的8家私营企业的1344名员工进行艾滋病知识基线调查,随后开展多种干预活动普及艾滋病知识,干预后再用相同的问卷对1306人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工人对艾滋病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从77.23%提高到89.84%,对共用牙刷剃须刀能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从53.58%提高到70.85%;对蚊虫叮咬和礼节性接吻不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从33.64%和53.35%提高到81.01%和82.62%。认为艾滋病患者应被隔离的持有率从62.54%降低到43.95%,认为艾滋病患者能结婚的持有率从50.31%提高到64.15%;反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情的比例分别从42.77%和71.69%提高到58.91%和77.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私营企业工人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对艾滋病患者仍存在着一定的歧视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健康教育 干预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江苏省工作场所禁烟及二手烟暴露现状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何楚 曲晨 +2 位作者 毛涛 杨国平 李小宁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0-403,409,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二手烟暴露情况、工作场所禁烟规定情况和民众支持公共场所禁烟情况,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省内抽取15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使用全球成人烟草调查(GATS)标准化问卷... 目的了解江苏省二手烟暴露情况、工作场所禁烟规定情况和民众支持公共场所禁烟情况,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省内抽取15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使用全球成人烟草调查(GATS)标准化问卷的二手烟模块。数据分析使用SPSS复杂样本模块,计算率及其95%CI。结果在2017年江苏省的非吸烟人群中,有60.4%暴露于二手烟,23.8%几乎每天接触二手烟。46.4%的室内工作者在工作场所中看到有人吸烟。在室内公共场所中,网吧二手烟暴露率最高。36.6%的人报告有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农村家中二手烟暴露的情况比城市严重。46.4%的居民的工作场所有室内完全禁烟的规定。有禁烟规定的工作场所二手烟暴露率低于没有禁烟规定的工作场所。结论江苏省各场所二手烟暴露现状严峻,有室内完全禁止吸烟规定的工作场所占比不高,但公众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支持度很高,希望通过控烟宣传、修法、加强场所管理等多角度综合干预改善二手烟暴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手烟 工作场所禁烟规定 支持禁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主动寻求性病、艾滋病信息和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孔祥然 施正丽 +9 位作者 杨春燕 侯冬冬 朱正杰 曹望楠 常春 孙昕霙 纪颖 王湘苏 郑韵婷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4-1090,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信息的需求、主动寻求情况及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分析其主动寻求相关信息和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对国内本科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我国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信息的需求、主动寻求情况及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分析其主动寻求相关信息和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对国内本科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高校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信息的需求和主动寻求情况和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使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以是否主动寻求性病、艾滋病信息和大学期间是否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为因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回收问卷4451份,其中有效问卷4348份,问卷有效率为97.69%。大学生主动获取性病、艾滋病信息的渠道主要为网络(1182人,27.18%)和健康教育(985人,22.65%)。多因素分析显示,相较于男性,女性主动寻求率较低,OR值为0.855(95%CI:0.741~0.985);相较于人文社科专业,理学专业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272(95%CI:1.033~1.564);相较于专科层次,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层次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分别为1.590(95%CI:1.187~2.128)和1.333(95%CI:1.012~1.758);相较于未发生性行为,发生性行为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724(95%CI:1.453~2.046);相较于未接触过色情信息,接触色情信息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619(95%CI:1.405~1.867);相较于没有恋爱经历,有恋爱经历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349(95%CI:1.156~1.575);相较于大学前未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前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2.021(95%CI:1.560~2.618);相较于大学期间未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期间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972(95%CI:1.633~2.381)。3431名(7.91%)大学生大学期间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相较于大一年级,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接受率更高,OR值分别为1.295(95%CI:1.058~1.586)、1.374(95%CI:1.117~1.690)和1.331(95%CI:1.030~1.720);相较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接受率更高,OR值为1.625(95%CI:1.285~2.055);相较于综合类院校,医学类院校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接受率更高,OR值为1.792(95%CI:1.379~2.329);相较于专科层次,重点本科层次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接受率更高,OR值为1.724(95%CI:1.273~2.334)。结论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信息有强烈需求但主动性不足,性别、专业、大学层次、是否发生性行为、是否接触色情信息、是否有恋爱经历和大学前或大学期间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是否主动寻求性病、艾滋病信息的影响因素;年级、大学所在地区、大学类型和大学层次是大学生是否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健康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18~65岁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轶敏 袁磊 +2 位作者 钱怡男 杨国平 刘思浚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1-294,303,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18~65岁的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便于今后代谢综合征防控工作的开展。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的7667名18~65岁居民进行了横断面调查,采用χ;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 目的了解江苏省18~65岁的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便于今后代谢综合征防控工作的开展。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的7667名18~65岁居民进行了横断面调查,采用χ;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江苏省7667名居民中MS的粗患病率为25.7%,标化患病率为23.5%。男性MS的患病率(33.2%)显著高于女性(19.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女性比男性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更低(OR=0.498,P<0.001);以18~34岁年龄组为参照人群,随着年龄增加,MS的患病风险增加(P<0.001);另外,饮酒(OR=1.157,P=0.040)以及糖尿病家族史(OR=1.345,P<0.001)也是该人群中MS的危险因素。结论江苏省居民MS的患病率较高,性别、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和饮酒是其影响因素,应重点关注年龄较高和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MS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MS) 流行状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