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创新供电所服务模式探究
1
作者 蔡潇 李明 +1 位作者 袁秋香 潘义云 《农电管理》 2025年第5期77-78,共2页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和电力系统变革,传统供电服务模式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及其对供电服务的影响,提出了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等服务模式创新的方向,并探讨了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研究表明,创新供电所服务模式对...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和电力系统变革,传统供电服务模式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及其对供电服务的影响,提出了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等服务模式创新的方向,并探讨了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研究表明,创新供电所服务模式对于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推动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服务模式 新型电力系统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用户电价特征提取和异常识别方法
2
作者 朱峰 单超 +4 位作者 吴宁 蔡奇新 祝宇楠 刘云鹏 左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5-1006,共12页
在复杂的电力市场环境和数据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快速识别电力用户电价异常,挖掘电价异常的原因,是促进电力市场的平稳有序运行以及保障电力用户合理利益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一种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用户电价特征提取及异常识别方法,首... 在复杂的电力市场环境和数据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快速识别电力用户电价异常,挖掘电价异常的原因,是促进电力市场的平稳有序运行以及保障电力用户合理利益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一种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用户电价特征提取及异常识别方法,首先构建电价特征向量,基于谱聚类算法降低特征向量数据维度,并提取典型电价特征,将其作为判定电价异常的基准;然后逐一计算各电力用户与典型电价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对电价异常进行两阶段分步识别:先从用电和交易行为两方面进行初步识别和快速定位,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识别.案例分析显示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提取典型电价特征并识别电价异常.进一步从用电和交易行为两方面分析电价异常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电价 谱聚类 特征提取 异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边协同下电力负荷终端低延迟接入响应方法
3
作者 姚明路 李明 +5 位作者 何胜 张剑 邓博雅 张华鲁 段梅梅 韩光洁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77-2783,共7页
随着新型电力负荷系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负荷终端接入电力网络.由于大量电力负荷终端在有限的无线电频谱上进行大规模访问,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拥塞和较高的接入延迟.考虑到电力负荷终端数量的爆炸性增长,必须降低终端的接入延迟,... 随着新型电力负荷系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负荷终端接入电力网络.由于大量电力负荷终端在有限的无线电频谱上进行大规模访问,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拥塞和较高的接入延迟.考虑到电力负荷终端数量的爆炸性增长,必须降低终端的接入延迟,以实现大规模接入场景下的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用边缘计算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提供了面向云边协同电力负荷系统的终端低延迟接入响应方法,采用了基于TD3(Twin 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TD3)的DRL算法来解决云边协同电力负荷系统的终端低延迟接入响应和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缓解了传统DRL算法的Q值过估计的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有效减少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中电力负荷终端的接入响应延迟和能耗,平衡边缘服务器的工作负载,提高计算和通信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系统 边缘计算 深度强化学习 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 T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的混杂负荷集群协同管控 被引量:2
4
作者 庄重 苏慧玲 +1 位作者 段梅梅 杨世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59-3466,I0133-I0135,共11页
针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中负荷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了面向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的混杂集群协同管控方法。以空调和电热水器混杂负荷集群为控制对象,分析了空调和电热水器负荷的物理和响应特性,分别建立了适用于空调和电热水器的聚合控制模型。... 针对新型电力负荷管理中负荷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了面向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的混杂集群协同管控方法。以空调和电热水器混杂负荷集群为控制对象,分析了空调和电热水器负荷的物理和响应特性,分别建立了适用于空调和电热水器的聚合控制模型。基于空调和电热水器负荷的聚合响应特性,利用电热水器负荷和空调负荷响应特性上的优势和互补特性,构建了空调集群和电热水器集群的协同管控模型,控制大量负荷输出稳定响应。最后,设置不同的清洁能源发电场景,基于上述算法对清洁能源出力进行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负荷集群协同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跟踪误差都控制在±0.04%之内,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负荷管理 负荷聚合控制 混杂集群 协同控制 空调 电热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特性与激励系统研究
5
作者 王曾敏 李红晖 +4 位作者 段梅梅 吴然 王思云 廖福剑 王磊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研究了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的结构和低温超导特性,分析了10 V可编程结阵的激励算法和激励系统结构,提出了数字多用表的结阵超导特性扫描方法,与传统基于示波器的观测方法相比,大幅提升了结阵超导特性扫描和评估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 研究了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的结构和低温超导特性,分析了10 V可编程结阵的激励算法和激励系统结构,提出了数字多用表的结阵超导特性扫描方法,与传统基于示波器的观测方法相比,大幅提升了结阵超导特性扫描和评估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各子阵列的临界电流均大于4 mA,在注入微波后,各子阵列正向和负向量子电压台阶宽度均大于1.5 mA,设计和研制的10 V可编程结阵激励和超导特性扫描系统,能够较好地为10 V约瑟夫森结阵提供激励,为开展无液氦10 V量子电压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量子电压标准 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 结阵激励系统 结阵超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生命周期与储能损耗的光-储系统低碳运行优化策略
6
作者 孙毅 单禹钦 +3 位作者 陈明昊 杨世海 陈铭明 程含渺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0-68,共9页
分布式台区光-储(PV-EES)系统是未来高渗透率光伏建设的重要场景,其高效、经济、可靠的储能管理策略对于提升光伏发电消纳率、降低台区整体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现有PV-EES系统调控策略通常以最大光伏发电消纳率为目标,依赖于台区的储... 分布式台区光-储(PV-EES)系统是未来高渗透率光伏建设的重要场景,其高效、经济、可靠的储能管理策略对于提升光伏发电消纳率、降低台区整体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现有PV-EES系统调控策略通常以最大光伏发电消纳率为目标,依赖于台区的储能建设规模或储能深度充放电,忽略了储能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及其寿命损耗所造成的等效碳排放。为精准评估并降低分布式台区PV-EES系统整体运行碳排放,提出了一种考虑储能寿命损耗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分布式台区PV-EES系统低碳运行优化策略。首先,对PV-EES系统中设备生命周期全过程碳排放进行计算;其次,建立了一种基于Arrhenius公式的改进储能循环寿命量化模型,以评估储能设备单次充放电动作所导致的寿命损耗;最后,结合上述模型建立综合考虑碳排放、经济性的PV-EES系统运行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以适当增加台区购电量和光伏弃电量为代价,有效减缓了储能设备寿命损耗,延长其服役寿命,从而降低了台区运行所需的储能数量及等效碳排放,并提升了系统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系统 生命周期 储能 寿命损耗 运行优化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高耗能工业负荷参与调峰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姜婷玉 陶劲宇 +3 位作者 王珂 鞠平 黄奇峰 段梅梅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共9页
高耗能工业负荷耗电量大、自动化水平高、可控性强,需求响应潜力可观,可作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峰谷差持续拉大的重要手段。为此,评估高耗能工业负荷的响应行为,并制定相关策略有利于发挥其调峰潜能。首先,分析了高耗能工业负荷的响应特征... 高耗能工业负荷耗电量大、自动化水平高、可控性强,需求响应潜力可观,可作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峰谷差持续拉大的重要手段。为此,评估高耗能工业负荷的响应行为,并制定相关策略有利于发挥其调峰潜能。首先,分析了高耗能工业负荷的响应特征,并针对性提出工业负荷参与调峰的阈值判断方法。其次,对典型工业负荷响应行为和调度控制中心决策行为分别建立模型。再次,考虑到调峰市场参与者行为理性特点,建立1-N的非合作博弈模型描述调峰市场参与者间的交互行为。进一步讨论了不同激励方式对调峰市场参与者的影响,并给出相应求解算法。最后,结合某工业园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的调峰效果显著,且所有调峰市场参与者均能获取最优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需求响应 调峰 工业负荷 非合作博弈 负荷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电网的安全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磊 罗维 +2 位作者 马玉龙 洪海敏 王逸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9-288,共10页
在智能电网SG(smart grid)中设备间的认证和安全通信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有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中,智能电表和服务提供商的密钥完全由可信第三方生成,若第三方遭受攻击则会导致系统中所有用户的私钥泄露。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安... 在智能电网SG(smart grid)中设备间的认证和安全通信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有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中,智能电表和服务提供商的密钥完全由可信第三方生成,若第三方遭受攻击则会导致系统中所有用户的私钥泄露。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增强的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即使可信第三方遭受攻击也不会泄露其他用户的私钥。在该协议中,可信第三方仅为智能电表和服务提供商生成部分密钥,智能电表和服务提供商自身生成完整的私钥,进一步相互认证建立秘密会话密钥,保证通信安全,防止隐私数据泄露。该协议在CDH(computational Diffie-Hellman)问题假设下是可证安全的,同时协议具有前向安全性和身份匿名性。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表明,协议在认证密钥协商阶段的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认证密钥协商 椭圆曲线 双线性对 部分密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谐波导纳参数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数据模拟生成方法
9
作者 王谱宇 丁一帆 +4 位作者 陈鉴祥 刘兴江 方凯杰 程含渺 张小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3-935,I0010,共14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va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技术在推动电力系统管理智能化及引导用户用电计划合理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用电负荷数据集规模与真实度的制约。现有公共数据集中样本数量与种类以及自建...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va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技术在推动电力系统管理智能化及引导用户用电计划合理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用电负荷数据集规模与真实度的制约。现有公共数据集中样本数量与种类以及自建数据集的广泛性与真实性均有待提升。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可应用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居民负荷数据模拟生成方法。首先,通过对采样得到的有限原始电气负荷数据进行规范化预处理及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出其动态谐波导纳参数;其次,提出导纳转移方法将动态导纳参数进行处理,将其约束至一/四象限内以便于仿真验证,利用处理后得出的各谐波次数下导纳与电源参数推导电气负荷谐波导纳数学模型;再次,搭建仿真模型以模拟生成此电气负荷的标准电流波形。通过与其他方法的比较,评估提出的方法具有在多场景中(从简单开关负荷到多阶段连续变化负荷、从微秒级周期电流到小时级长时间段过程电流、从单一种类负荷模拟到多种类负荷用电场景构建)均有良好拟合效果,对比现有数据生成方法,在拟真性、广泛性及应用范围上具有显著优势;最后,在动态参数中进一步引入服从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以模拟实际负荷的随机误差,可生成计及实际误差的电气负荷区间电流,极大地提升了所生成数据的科学性与丰富性,可作为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数据集的可靠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数据集 居民负荷数据模拟生成 动态谐波导纳参数 导纳转移 区间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气/热惯性和延时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10
作者 蒋明轩 李更丰 +4 位作者 卞艺衡 黄奇峰 庄重 杨世海 段梅梅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30,39,共13页
目前针对综合能源系统(IES)的可靠性评估往往忽略了对多时间尺度下气/热惯性动态特征以及传输延时性的定量刻画,并且缺少系统性的可靠性提升策略研究。通过引入气/热网络的暂态模型,对故障下的气/热惯性和延时性进行定量刻画,考虑阀门... 目前针对综合能源系统(IES)的可靠性评估往往忽略了对多时间尺度下气/热惯性动态特征以及传输延时性的定量刻画,并且缺少系统性的可靠性提升策略研究。通过引入气/热网络的暂态模型,对故障下的气/热惯性和延时性进行定量刻画,考虑阀门、压缩机等控制元件和网络参数对IES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一套适用于电-气-热IES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构建IES的可靠性提升策略模型和最优要素筛选模型,提出IES选择可靠性提升策略的方法和操作流程,并结合算例验证单系统和多系统下多要素协同提升方案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计及气/热惯性和延时性的IES可靠性评估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误差大、无法量化结果的问题;所提可靠性提升策略模型和最优要素筛选模型能够有效指导决策者制定IES可靠性提升方案,实现电-气-热多要素协同下IES的可靠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可靠性评估 气/热惯性 延时性 可靠性提升 最优要素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大内桥接线式变电站在综自改造中的电压并列问题分析处理
11
作者 梁玉亮 蔡潇 +2 位作者 凌旭 凡浩云 李明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5期58-60,共3页
针对一起扩大内桥接线式变电站110 kV系统配置三段母线、两台母线压变,在综自改造中的原电压并列设计方案未满足保护及自动装置采样而出现的问题分析与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接线处置方案,并对原、现设计的接线方案的差异性及后期运维中... 针对一起扩大内桥接线式变电站110 kV系统配置三段母线、两台母线压变,在综自改造中的原电压并列设计方案未满足保护及自动装置采样而出现的问题分析与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接线处置方案,并对原、现设计的接线方案的差异性及后期运维中的注意事项提供分析说明,防止运维操作过程中出现母线电压无法采集影响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异常事件,对后期运维人员在电压并列装置改造过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并列 变电站 备自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力需求响应的多能源协同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俐英 曾鸣 +2 位作者 赵嘉欣 李波 王永利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共8页
多能源协同系统中冷、热、电等多种能源耦合互补,通过多能协调共济,能够显著提升其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电力需求响应作为一种多能供需平衡手段,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灵活性和经济性,已在多个省份实施。为明确电力需求响应对多能协同系统最... 多能源协同系统中冷、热、电等多种能源耦合互补,通过多能协调共济,能够显著提升其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电力需求响应作为一种多能供需平衡手段,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灵活性和经济性,已在多个省份实施。为明确电力需求响应对多能协同系统最优运行方式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市场弹性价格型需求响应的多能源协同系统优化运行模型。首先分析多能源协同系统的主体构成,基于能源集线器模型,研究多能耦合特性,构建基于市场弹性的价格型需求响应模型;然后,基于此,建立以多能源协同系统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的优化运行模型;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计算分析,验证了价格型需求响应措施的采用能够显著提升多能源协同系统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源协同系统 能源集线器 电力需求响应 市场弹性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空调负荷参与新能源电力系统调频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 被引量:21
13
作者 左强 李波 杨世海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4-231,共8页
针对大规模空调负荷参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调频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频率调节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大规模风力发电的多区域互联电网模型,风力发电系统通过虚拟惯量控制参与电网调频;其次,采用等效热力学参数模型构建... 针对大规模空调负荷参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调频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频率调节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大规模风力发电的多区域互联电网模型,风力发电系统通过虚拟惯量控制参与电网调频;其次,采用等效热力学参数模型构建了定频和变频空调模型,通过大规模空调聚合建立了空调负荷调频模型;然后,利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完全数据驱动、无需模型参数、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非线性时变系统的特点,设计了区域互联电网自动发电控制器以及空调控制器,实现了大规模空调负荷参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频率控制。算例仿真在三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展开,在负荷扰动、风电波动和环境温度变化等条件下进行的仿真表明:提出的无模型自适应频率控制算法能够控制大规模空调负荷有效抑制风电接入和负荷扰动带来的频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负荷 风力发电 电力系统调频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环境下需求响应行为特性及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珂 吴峰 +3 位作者 曹若琳 姚建国 黄奇峰 李亚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4,共14页
研究市场环境下需求响应(DR)行为,挖掘需求侧灵活资源参与市场的真实动因和特点,有利于促进负荷侧灵活资源参与电网运行,修正和优化电力市场机制,增强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首先,针对市场环境下DR行为特性及模型研究进行回顾和综... 研究市场环境下需求响应(DR)行为,挖掘需求侧灵活资源参与市场的真实动因和特点,有利于促进负荷侧灵活资源参与电网运行,修正和优化电力市场机制,增强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首先,针对市场环境下DR行为特性及模型研究进行回顾和综述,分别从欧美成熟电力市场和中国电力市场建设两个角度梳理了DR资源参与的多样化市场环境;其次,从偏好多样性、效用趋优性、行为关联性、行为博弈性、价格弹性和响应不确定性6个方面分析市场环境下需求侧灵活资源的响应行为特性;然后,结合行为经济学原理,构建了DR行为的通用数学模型,从响应机理和数据驱动两个角度梳理适应不同行为特征的市场响应行为建模方法,并进行适应性分析;最后,从社交影响、信息不充分、用户有限理性、多市场最优决策、综合DR等角度展望了后续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需求响应 用户偏好 行为关联 行为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三角接法的分数槽永磁电机匝间短路故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浈斐 凌志豪 +2 位作者 范晨阳 李志新 万向民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187,共7页
为了分析永磁电机绕组采用星-三角(Y-△)接法时发生匝间短路故障后对电机的影响,建立了绕组在Y-△接法下分别在星形(Y)接法部分和角形(△)接法部分发生匝间短路故障的电路模型,推导得到故障发生后电机三相电流。以10极12槽永磁电机为例... 为了分析永磁电机绕组采用星-三角(Y-△)接法时发生匝间短路故障后对电机的影响,建立了绕组在Y-△接法下分别在星形(Y)接法部分和角形(△)接法部分发生匝间短路故障的电路模型,推导得到故障发生后电机三相电流。以10极12槽永磁电机为例进行二维有限元仿真,对传统的Y接法双层绕组永磁电机和Y-△接法4层绕组永磁电机发生匝间短路故障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Y-△接法下匝间短路故障位置的不同对电流会有很大影响;在发生匝间短路故障后Y-△接法能降低电机的转矩脉动,降低故障发生后故障相电流中的3次谐波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匝间短路 短路电流 星-三角接法 4层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紧急需求响应的规模化灵活资源负荷管理快速决策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祥玉 杨至端 +2 位作者 孙裕策 程宝华 段梅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74-183,共10页
规模化负荷侧的灵活资源逐步优化传统切机、切负荷手段参与电力系统功率缺额事故下的紧急安全控制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方向与趋势。针对规模化灵活资源参与紧急需求响应(EDR)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层分布式共识算法的规模化灵活资源负... 规模化负荷侧的灵活资源逐步优化传统切机、切负荷手段参与电力系统功率缺额事故下的紧急安全控制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方向与趋势。针对规模化灵活资源参与紧急需求响应(EDR)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层分布式共识算法的规模化灵活资源负荷管理快速决策方法。首先,提出了适配规模化灵活资源参与EDR的分层分区聚合架构;其次,对灵活资源参与EDR的功率分配模型进行了建模,并提出了基于分层分布式共识算法的快速决策方法,对功率分配模型进行快速求解,以满足EDR实时性的需求,在保证较高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决策速度。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灵活资源 紧急需求响应 负荷管理 功率缺额 分层分布式共识算法 分层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下游氢负荷的氢-电耦合配电网容量规划
17
作者 陈胜 陈明健 +3 位作者 卫志农 孙国强 龚怡宁 苏慧玲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5-161,203,共8页
针对大规模光伏并网下配电网灵活性不足以及当前市场环境下氢能交易价格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下游氢负荷的氢-电耦合配电网协同规划模型。计及氢能设备的运行特性,构建包含电制氢、燃料电池、储氢罐和电储能的氢-电耦合配电网运行模... 针对大规模光伏并网下配电网灵活性不足以及当前市场环境下氢能交易价格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下游氢负荷的氢-电耦合配电网协同规划模型。计及氢能设备的运行特性,构建包含电制氢、燃料电池、储氢罐和电储能的氢-电耦合配电网运行模型,并进一步基于光伏出力和负荷的波动性确定配电网的灵活性供需情况;对不同领域的用氢负荷进行建模,以系统总体投资和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在满足所有设备投资和运行约束的前提下,构建考虑氢负荷需求的氢-电耦合配电网规划模型;以IEEE 33节点配电网为算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氢-电耦合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的经济性(综合成本降低了3.8%)和灵活性(上调、下调灵活性分别提升了34.7%、37.6%),并大幅削减下游用氢负荷的购氢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电耦合 配电网 容量规划 灵活性 氢负荷 储氢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画像的工业园区需求响应潜力评估 被引量:17
18
作者 范宇辉 姜婷玉 +1 位作者 黄奇峰 鞠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9,共9页
需求响应潜力的准确评估是电网调度部门制定科学合理调度计划的数据支撑,对于需求响应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个利益主体均有重要意义。由于工业负荷用电量大且用电规律,其可挖掘的调节潜力巨大,是最理想的需求响应资源之一。首先,针对典型... 需求响应潜力的准确评估是电网调度部门制定科学合理调度计划的数据支撑,对于需求响应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个利益主体均有重要意义。由于工业负荷用电量大且用电规律,其可挖掘的调节潜力巨大,是最理想的需求响应资源之一。首先,针对典型可调节用户,聚类分析其主要用电计划类型,并根据最大相关最小冗余准则对各用电计划进行画像;然后,以典型可调节用户不同用电计划的数据集作为训练集进行负荷超短期预测,得到典型用户在调度时段的可调节容量;最后,基于所提出的园区响应潜力评估框架,根据用电行为聚类确定各工厂所属典型可调节负荷类别,并根据各类型可调节负荷占比得到园区内对应类型负荷的可调节容量,进而得到园区总体的调节潜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评估方法可分析出园区内各类可调节负荷的调节潜力,并结合园区总调节潜力的实际数据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可调节容量 工业园区 工业负荷 聚类分析 用电行为 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特征库的非侵入式负荷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谱宇 耿路路 +3 位作者 刘兴江 程含渺 方凯杰 张小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89-3499,I0012,共12页
负荷特征是指负荷设备运行过程中具备某种统计规律的特殊标识,而包含负荷特征的数据库则是实现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与分解的基本依据。对于纯阻性负荷设备,研究人员利用其运行状态切换过程中功率产生跃变的特点,可以准确提取相应状态下的... 负荷特征是指负荷设备运行过程中具备某种统计规律的特殊标识,而包含负荷特征的数据库则是实现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与分解的基本依据。对于纯阻性负荷设备,研究人员利用其运行状态切换过程中功率产生跃变的特点,可以准确提取相应状态下的负荷特征。然而,对非纯阻性设备,其负荷特征提取存在以下2个问题。问题1)运行状态切换过程中功率变化不显著,无法精准定位状态投切时刻点;问题2)负荷设备存在功率缓变化的运行状态,导致对应状态下的负荷特征不唯一,无法手动提取。为了解决非纯阻性设备负荷特征提取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在线特征库的非侵入式负荷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基于负荷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稳态周期电流数组建立在线特征库,通过改进Pearson相似系数构建滑窗函数,得到负荷设备运行时的周期电流数组与在线特征库的相似性,并同步判断在线特征库冗余性,实现负荷设备状态数据分割;第二阶段:计算在线特征库的特征矩阵,对特征矩阵进行K-means聚类分析,融合相似在线特征库,形成负荷设备的状态特征库,从而实现负荷设备特征电流数组的提取。在私人数据集和PLAID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证明,所提负荷特征提取方法在不同的用电场景下均有较好的鲁棒性。所提方法可大幅减少负荷特征提取阶段的人工参与,有利于缓解因负荷设备种类过多导致的负荷特征提取烦琐的问题,为后续建立负荷特征数据库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检测 负荷特征 周期电流数组 在线特征库 K-MEAN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数据混合驱动的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攀 秦川 +2 位作者 武思远 王珂 黄奇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2,共8页
为准确评估电网中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理-数据驱动方法融合的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数据驱动的双分支神经网络模型估算电网层级的气象敏感负荷功率,基于热力学等值模型建立气象敏感负荷... 为准确评估电网中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理-数据驱动方法融合的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数据驱动的双分支神经网络模型估算电网层级的气象敏感负荷功率,基于热力学等值模型建立气象敏感负荷的机理聚合模型,并以聚合功率与估算功率误差最小为目标,采用控制变量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确定机理聚合模型的等效参数(温控负荷设备数量、温度设定值等),同时综合考虑用户舒适度与意愿度等因素评估气象敏感负荷需求响应潜力。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估算的气象敏感负荷功率与温度具有显著相关性,获得的机理聚合模型等效参数及需求响应潜力与实际情况相符且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敏感负荷 机理-数据混合驱动 需求响应潜力 热力学等值模型 聚合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