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电力网络拓扑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18
1
作者 龙启峰 陈岗 +3 位作者 丁晓群 丁颖 马春生 黄文英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7,共5页
网络拓扑是状态估计的基础 ,同时也是能量管理系统 (EMS)的核心。提出一种面向对象技术的基于节点融合和分级搜索相结合的网络拓扑分析的方法 ,并重点介绍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拓扑描述和分级搜索法在这种网络拓扑方法中的应用。根据这种... 网络拓扑是状态估计的基础 ,同时也是能量管理系统 (EMS)的核心。提出一种面向对象技术的基于节点融合和分级搜索相结合的网络拓扑分析的方法 ,并重点介绍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拓扑描述和分级搜索法在这种网络拓扑方法中的应用。根据这种面向对象技术的拓扑描述应用范围界定的分级搜索 ,可以根据节点融合法形成的原始拓扑网络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拓扑 节点融合 分级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变换器无电流传感器调制模型预测控制
2
作者 尹政 邓富金 +1 位作者 詹昕 黄堃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针对双有源桥(DAB)变换器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负载电压性能对系统采样噪声较为敏感以及输出纹波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DAB变换器无电流传感器调制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所提方法通过使用全阶滑模观测器,构建系统观测模型,在每个控制周期实... 针对双有源桥(DAB)变换器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负载电压性能对系统采样噪声较为敏感以及输出纹波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DAB变换器无电流传感器调制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所提方法通过使用全阶滑模观测器,构建系统观测模型,在每个控制周期实时观测系统负载电流和电压,抑制了采样噪声的影响,消除了电流传感器的使用,降低了硬件成本;此外,所提方法将传统MPC方法与无差拍控制思想相结合,实时计算每个控制周期的最优移相角,提高了移相角计算准确性,降低了负载电压纹波。所提方法可以实时观测DAB系统负载电流和电压,消除了电流传感器,抑制了采样噪声的影响,降低了电压预测误差,改善了电压性能。最后,通过实验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无电流传感器 滑模观测器 调制控制 电压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变换器自适应参数辨识鲁棒预测控制
3
作者 尹政 邓富金 +1 位作者 黄堃 詹昕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4,95,共12页
针对双有源桥(DAB)变换器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输出电压性能对系统参数变化较为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参数辨识的DAB变换器鲁棒预测控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构建参数辨识矩阵,通过在线实时校正DAB系统的电感与电容... 针对双有源桥(DAB)变换器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输出电压性能对系统参数变化较为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参数辨识的DAB变换器鲁棒预测控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构建参数辨识矩阵,通过在线实时校正DAB系统的电感与电容动态参数,有效增强了MPC在变工况下的鲁棒特性;通过参数误差反馈及门槛值设置,在每个控制周期中根据误差大小自适应调整遗忘因子,提高参数辨识准确性及收敛速度;结合系统采样和参数辨识结果,实现未来时刻的电压预测,并通过价值函数评估最优移相角,应用在下一个控制周期。该方法可以实时辨识DAB系统电感和电容参数,消除了参数失配对预测控制的影响,保证了输出电压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和硬件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在稳态、动态以及参数辨识下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参数辨识 递归最小二乘法 自适应遗忘因子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变换器移动离散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
4
作者 尹政 邓富金 +2 位作者 王青松 詹昕 黄堃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53-1863,共11页
传统的双有源桥(DAB)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MPC)依赖于系统参数的准确性,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DAB移动离散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MDCS-MFPVC)策略,消除了系统参数对DAB变换器电压控制的影响。首先,分析参数失配对传统MPC的影响。其... 传统的双有源桥(DAB)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MPC)依赖于系统参数的准确性,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DAB移动离散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MDCS-MFPVC)策略,消除了系统参数对DAB变换器电压控制的影响。首先,分析参数失配对传统MPC的影响。其次,建立DAB变换器离散数据模型,替代传统的数学模型,提高了预测电压控制的鲁棒性。再次,通过数据模型误差反馈和多输入变量的设置,结合最小二乘法对离散数据模型进行实时辨识;结合系统采样和数据模型辨识结果,实现未来时刻的电压无模型预测,并通过价值函数评估最优移相角,应用在下一个控制周期。该方法可以实时辨识DAB系统数据模型,消除了参数失配对MPC的影响,保证了输出电压的鲁棒性。最后,通过搭建DAB变换器仿真和实验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无模型预测 电压控制 离散移动控制集 参数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稳电力信号测量算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车凯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24期53-56,共4页
总结了现有的几种电力系统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方法,分析了传统谐波测量方法不适合测量非平稳信号原因。针对幅值非平稳电力信号探讨了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法用于非平稳电力信号检测的效果;通过大量的仿真发现:与传统的DFT相比,HH... 总结了现有的几种电力系统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方法,分析了传统谐波测量方法不适合测量非平稳信号原因。针对幅值非平稳电力信号探讨了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法用于非平稳电力信号检测的效果;通过大量的仿真发现:与传统的DFT相比,HHT在分析幅值时变和频率时变的非平稳信号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幅值时变和频率时变的非平稳电力信号,HHT方法分析的瞬时幅值可以准确跟踪原始信号的瞬时幅值。通过对HHT和DFT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波形重构,可以得出,HHT方法重构出的波形与原始波形是基本重合的,而DFT方法在开始和末尾出现了较大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尔伯特-黄变换 平稳电力信号 电能质量 非平稳电力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增益分析的目标函数对角化微网功率解耦控制方法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鹏 杨世旺 +1 位作者 王阳 殷梓恒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39-2046,共8页
微网技术可有效整合不同类型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的优势,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并网发电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有效可行的技术途径。微网多样的运行方式与高质量的电力服务,离不开灵活与稳定的控制系统,而对微电源输出有功、... 微网技术可有效整合不同类型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的优势,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并网发电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有效可行的技术途径。微网多样的运行方式与高质量的电力服务,离不开灵活与稳定的控制系统,而对微电源输出有功、无功的独立控制问题亟待研究。针对微网线路参数特点引起的有功无功耦合问题,提出了基于相对增益分析的目标函数对角化微网功率解耦控制方法,将相对增益分析方法应用于低压微网线路功率模型的配对选择,量化控制通道耦合度,应用目标函数对角化的解耦方法,最终实现微网线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解耦方法解决了微网线路功率耦合问题,可实现微网系统有功、无功功率的独立灵活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微电源 相对增益分析 目标函数对角化 功率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干扰六点测频法的主动频移孤岛检测 被引量:10
7
作者 应展烽 陈运运 +2 位作者 田亚生 吴军基 冯凯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6,共5页
主动频移法中频率检测的可靠性受电网中干扰影响,易错误地将干扰情况判断为孤岛效应发生的情况。为了能避免孤岛效应误判现象的发生并快速检测出孤岛,提出了主动频移孤岛检测中的抗干扰六点测频法,该方法通过对最优检测点间隔进行估计... 主动频移法中频率检测的可靠性受电网中干扰影响,易错误地将干扰情况判断为孤岛效应发生的情况。为了能避免孤岛效应误判现象的发生并快速检测出孤岛,提出了主动频移孤岛检测中的抗干扰六点测频法,该方法通过对最优检测点间隔进行估计和频率奇异点的剔除,抑制了电网中干扰。根据IEEE Std929—2000规定的最严重情况进行孤岛测试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防孤岛误判、响应快速、无检测盲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频移 频率检测 孤岛误判 抗干扰六点测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驱风电机组有功功率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兴杰 王伟 +1 位作者 郭九旺 郭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0-217,共8页
考虑到风能的随机性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强非线性,将机组模型进行分段局部线性化,提出全风速范围内的有功功率多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低风速段实现了最佳功率追踪,在额定风速附近实现了输出功率的平滑过渡,在高风速段实现了输出功... 考虑到风能的随机性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强非线性,将机组模型进行分段局部线性化,提出全风速范围内的有功功率多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低风速段实现了最佳功率追踪,在额定风速附近实现了输出功率的平滑过渡,在高风速段实现了输出功率的平滑控制。为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与传统PI控制策略相比,可很大程度地降低波动,能有效平滑控制发电机的输出转速和输出有功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永磁直驱风电机组 模型预测控制 平滑控制 局部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阻并联避雷器接地方式的柔性直流配电网保护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贾勇勇 高尚 +3 位作者 司鑫尧 石勇 詹昕 王建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6-173,共8页
针对柔性中压直流配电网系统直流线路单极接地故障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阻并联避雷器接地的新型接地方式及其包含自适应放大系数的保护策略。首先讨论了现有的柔性直流配电网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联结变压器中性点经高阻并... 针对柔性中压直流配电网系统直流线路单极接地故障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阻并联避雷器接地的新型接地方式及其包含自适应放大系数的保护策略。首先讨论了现有的柔性直流配电网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联结变压器中性点经高阻并联避雷器的新型接地方式。然后通过理论推导分析了新型接地方式在交直流侧接地故障下的过电压机理和故障特征,根据不同故障下的电压电流特性,提出了相应的直流线路保护策略,实现了差动保护在直流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准确快速地进行故障识别和故障选线。最后以仿真实例验证了新型接地方式的有效性和所提出的保护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雷器 接地 柔性直流配电网 过电压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典型高压变频器输入侧谐波特性分析
10
作者 高波 徐卫文 +2 位作者 徐星星 韩叶松 王宝安 《江苏电机工程》 2010年第5期26-29,共4页
对目前火电厂中几种有代表性的高压变频器主电路及输入侧谐波进行了分析,研究其输入侧谐波特性。先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再通过PSIM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得到其输入侧谐波特性,最后对变频器输入侧谐波电流进行现场测试,测试结果验证... 对目前火电厂中几种有代表性的高压变频器主电路及输入侧谐波进行了分析,研究其输入侧谐波特性。先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再通过PSIM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得到其输入侧谐波特性,最后对变频器输入侧谐波电流进行现场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与仿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器 PSIM仿真 输入侧谐波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景法的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 被引量:43
11
作者 郑能 丁晓群 +2 位作者 管志成 胡瑞馨 缪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40-1651,共12页
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的升高,使得配电网运行和控制面临着巨大挑战。综合考虑风光储模型,并计及了风光荷的不确定性、风速与光照强度预测误差的相关性,结合多项式正态变换方法(three-order polynomial normal transform,T... 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的升高,使得配电网运行和控制面临着巨大挑战。综合考虑风光储模型,并计及了风光荷的不确定性、风速与光照强度预测误差的相关性,结合多项式正态变换方法(three-order polynomial normal transform,TPNT)、拉丁超立方采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技术产生样本,并基于同步回代缩减法(synchronous back reduction,SBR)进行场景缩减,建立了基于场景法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模型。利用二阶锥松弛(second order cone relaxation,SOCR)技术和大M等方法,将原始模型,即混合整数非线性非凸(mixed 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MINLP)模型,转换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xed integer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MISOCP)模型,可直接调用MOSEK求解器求解。在改进的IEEE 33配电系统上进行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精确性、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配电网 二阶锥松弛 场景法 有功–无功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控光伏系统的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兆元 王萍 +5 位作者 郑能 赵颖 丁晓群 缪辉 胡瑞馨 管志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299,共7页
利用传统无功优化手段,并结合光伏电源有功与无功功率输出能力,实现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以促进光伏消纳和降低损耗。首先,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非凸模型,并运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将其转换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xed integer second o... 利用传统无功优化手段,并结合光伏电源有功与无功功率输出能力,实现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以促进光伏消纳和降低损耗。首先,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非凸模型,并运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将其转换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xed integer 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MISOCP)模型;其次,利用奔德斯分解方法将MISOCP模型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两问题经奔德斯割交替迭代求解,提高了计算效率;最后,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上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光伏逆变器优化调度(optimal inverter dispatch,OID)策略的优越性以及所提方法的鲁棒性、精确性与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逆变器优化调度 有功-无功协调优化 配电网 二阶锥松弛 奔德斯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主变压器低压侧故障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强 邓洁清 +1 位作者 潘建亚 范永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4-167,共4页
内桥接线是110kV变电站广泛采用的电气主接线方式,介绍了一起内桥接线的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低压侧故障相关保护的动作过程。该故障为主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因触指长期过热失去弹性,触头脱落造成相间短路,因主变压器高后备保护拒动,上级2... 内桥接线是110kV变电站广泛采用的电气主接线方式,介绍了一起内桥接线的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低压侧故障相关保护的动作过程。该故障为主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因触指长期过热失去弹性,触头脱落造成相间短路,因主变压器高后备保护拒动,上级220kV变电站线路保护动作并重合,备自投不合理动作,备用线路投入,故障点多次冲击,造成低压断路器烧毁,全站失电。此故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说明典型设计中保护配置存在一定问题。文中对这起故障的保护动作行为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如何合理配置保护,避免相同类型故障的发生,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对内桥接线变电站的保护配置与整定、运行与维护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变压器 断路器 故障 保护 备自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和网络重构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26
14
作者 郑能 胡瑞馨 +2 位作者 丁晓群 缪辉 管志成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96,共7页
鉴于分布式电源(DG)种类较多,出力特性差异大的特点,研究了不同类型DG并入配电网后的无功优化问题。凭借二阶锥松弛(SOCR)技术、大M等精确的线性化方法,分别建立了P型DG,PQ(V)型DG以及PI型DG的模型,并考虑并联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以... 鉴于分布式电源(DG)种类较多,出力特性差异大的特点,研究了不同类型DG并入配电网后的无功优化问题。凭借二阶锥松弛(SOCR)技术、大M等精确的线性化方法,分别建立了P型DG,PQ(V)型DG以及PI型DG的模型,并考虑并联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以及网络重构等配电网主动管理措施,建立了基于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上进行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精确性、合理性,并分析了不同DG类型以及网络重构对配电网无功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无功优化 配电网 二阶锥松弛 网络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微电网优化运行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孔爱良 梁硕 +2 位作者 李春来 梁志峰 陈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0-555,共6页
为提高含分布式发电的微电网运行水平,应用基于混沌-模拟退火思想的粒子群算法对微电网的运行进行优化。针对微电网中各分布式电源特性,建立微电网的数学模型,建立了以运行成本和环境效益等运行指标最优为微电网优化运行的目标函数,并... 为提高含分布式发电的微电网运行水平,应用基于混沌-模拟退火思想的粒子群算法对微电网的运行进行优化。针对微电网中各分布式电源特性,建立微电网的数学模型,建立了以运行成本和环境效益等运行指标最优为微电网优化运行的目标函数,并应用基于混沌算法结合模拟退火思想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运行问题进行求解,得到微电网的最优运行方式。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某微电网进行24 h优化运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寻优能力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混沌理论 分布式电源 模拟退火思想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RSR法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21
16
作者 邱玉婷 李济沅 +2 位作者 邓旭 邓国军 周浩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解决现有电能质量评价模型的复杂性以及分级评价时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提出了基于改进TOPSIS-RSR法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熵权法客观计算电能质量指标的权重,运用理想解法(technique for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 为解决现有电能质量评价模型的复杂性以及分级评价时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提出了基于改进TOPSIS-RSR法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熵权法客观计算电能质量指标的权重,运用理想解法(technique for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相对贴近距离的概念,对传统理想解法中存在的某些情况不能比较评价目标优劣性的问题进行改进;用相对贴近距离结合秩和比(rank sum ratio,RSR)法,对评价结果进一步扩展分析,根据标准正态离差分档,客观科学地对评价目标进行分级评价。通过对某380 V观测站5个观测点的电能质量数据进行实例验证以及与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进TOPSIS法结合RSR法可以对评价点的电能质量优劣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及分级排序,准确性高、可拓展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综合评价 TOPSIS法 RSR法 熵权法 相对贴近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天气因素的海上风电机组预防性机会维护策略优化方法 被引量:23
17
作者 符杨 许伟欣 +2 位作者 刘璐洁 张开华 张智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5947-5956,共10页
海上天气环境恶劣、可进入性差,给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行维护带来了巨大挑战。该文引入天气因子、可及率和容量因子,分别描述天气对机组劣化过程、维护停机时间和单位时间停机损失的影响。将海上风电机组视为多部件串联系统,以维护成本最... 海上天气环境恶劣、可进入性差,给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行维护带来了巨大挑战。该文引入天气因子、可及率和容量因子,分别描述天气对机组劣化过程、维护停机时间和单位时间停机损失的影响。将海上风电机组视为多部件串联系统,以维护成本最小为目标,部件可靠度为约束,构建了考虑天气因素的预防性机会维护模型。维护策略考虑不完全维护和更换两种方式,结合部件劣化情况和维护费用,以费效比作为维护方式的决策依据。以某海上风电场单台风电机组为例,将文中所提策略与不考虑天气因素的预防性维护策略、机会维护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天气、部件劣化、维护程度等因素对策略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维护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机组 天气因素 多部件 费效比 预防性机会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非故障状态下风险评价的配电网自愈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籍 蔡勇 +3 位作者 桑子夏 鄢晶 沈玉兰 陈艳波 《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第4期35-44,共10页
全社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配电网具有良好的自愈性。在配电网自愈性评价方面,已有研究往往忽视了对非故障状态下配电网自我消除故障隐患的评价。为全面评价配电网的自愈水平,既考虑了故障之后的配电网自愈情况,也考虑... 全社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配电网具有良好的自愈性。在配电网自愈性评价方面,已有研究往往忽视了对非故障状态下配电网自我消除故障隐患的评价。为全面评价配电网的自愈水平,既考虑了故障之后的配电网自愈情况,也考虑了非故障状态下的配电网风险评价。为定量评估配电网在非故障状态下面临的风险,基于风险理论提出了线路过载风险、电压越限风险以及丢失负荷风险三个定量指标;而在故障后的配电网自愈评价方面,分别从用户、电网公司和社会的需求出发提出了自愈速度、自愈率、自愈控制操作复杂度、电压/电流恢复率、切负荷率、自愈投入费用与效果比、平均停电频率以及平均停电持续时间共八个定量指标,从而构建了配电网自愈评价综合指标体系。针对以上指标体系的特点,采用基于拓展加权平均算子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对配电网自愈性进行全面评价,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自愈性 非故障状态 层次分析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直流落点无功补偿方式对近区交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乐 颜君凯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4,共6页
研究了直流落点不同无功补偿方式对交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当直流落点采用固定电容器补偿时,可将该节点看作PQ节点;而采用大容量同步调相机补偿时,该节点可看作PV节点。基于计及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交直流电力系统连续潮流方法... 研究了直流落点不同无功补偿方式对交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当直流落点采用固定电容器补偿时,可将该节点看作PQ节点;而采用大容量同步调相机补偿时,该节点可看作PV节点。基于计及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交直流电力系统连续潮流方法,分析了直流落点分别为PQ节点和PV节点下,直流落点近区交流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得出直流落点采用大容量同步调相机进行无功补偿有助于提高近区交流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力系统 无功补偿 静态电压稳定 同步调相机 连续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换开关在小光伏低压接入系统中的应用
20
作者 朱菁菁 潘伟 朱遵义 《农村电气化》 2020年第3期59-61,共3页
文章结合光伏单相接入低压配网形式,研究了光伏单相不同接入相别、接入容量、接入位置对配网网损及三相不平衡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基于切换开关的小光伏低压接入控制系统,通过该系统将光伏电源动态接入配网,从而降低配网三相电流不平度... 文章结合光伏单相接入低压配网形式,研究了光伏单相不同接入相别、接入容量、接入位置对配网网损及三相不平衡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基于切换开关的小光伏低压接入控制系统,通过该系统将光伏电源动态接入配网,从而降低配网三相电流不平度和网损,使台区运行在最佳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光伏电源 单相接入 三相不平衡度 节能降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