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8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杂原子掺杂生物质基碳材料电催化CO_(2)还原性能理论模拟研究
1
作者 赵钰莹 范孟孟 +1 位作者 孙康 蒋剑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为增强杂原子掺杂碳材料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_(2)RR)中的性能,揭示双杂原子掺杂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围绕CO_(2)RR反应机制,研究最优的双杂原子掺杂策略,探讨了不同双杂原子掺杂构型对CO_(2)RR催化性... 为增强杂原子掺杂碳材料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_(2)RR)中的性能,揭示双杂原子掺杂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围绕CO_(2)RR反应机制,研究最优的双杂原子掺杂策略,探讨了不同双杂原子掺杂构型对CO_(2)RR催化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明确最优双杂原子掺杂构型。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系列氟-氮、氯-氮、硼-氮、磷-氮、硫-氮、硼-磷,以及硼-硫双杂原子掺杂石墨烯结构,B-N双杂原子掺杂碳材料(BNC)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有最低的形成能(3.72 eV)和较低的吉布斯自由能(ΔG, 0.53 eV)。吡啶氮(PyN)、吡咯氮(PyrrN)和石墨氮(GrN)3种N构型中,含有PyN-B构型的双杂原子掺杂碳材料可以促进CO_(2)还原为CO,其中N原子作为最佳的活性位点,ΔG值低至0.47 eV,展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PyN引入的给电子性能与B的失电子性能形成双电荷效应,这种协同作用增强了材料对CO_(2)的吸附和活化作用,有效降低了CO_(2)RR的反应能垒,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选择性和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催化剂 B、N共掺杂 吡啶N-B 电催化CO_(2)还原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原子掺杂生物质基碳材料电催化CO_(2)还原性能理论模拟研究
2
作者 赵钰莹 徐茹婷 +2 位作者 范孟孟 孙康 蒋剑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研究不同杂原子掺杂生物质基碳材料对电催化CO_(2)还原性能的影响及反应机理,同时提高其还原性能,围绕碳材料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机制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对比反应中间体和基元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确... 为研究不同杂原子掺杂生物质基碳材料对电催化CO_(2)还原性能的影响及反应机理,同时提高其还原性能,围绕碳材料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机制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对比反应中间体和基元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确定不同杂原子掺杂生物质基碳材料最有可能的催化反应机制,筛选出具有高催化性能的杂原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B掺杂碳材料(BC)在电催化CO_(2)还原中具有最低的ΔG(0.64 eV)和较低的形成能(3.25 eV),表明BC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这主要归因于B原子的失电子特性,在掺杂后能够吸引周边碳原子的电子密度,进而在材料中形成电子空穴。这些电子空穴有利于电子与空穴对的生成及电荷的有效分离,为电催化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提供通道,从而提高材料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基碳材料 杂原子掺杂 电催化CO_(2)还原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水热液化碳稳定同位素分馏机制研究
3
作者 午紫阳 沈娟章 谭卫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233,共11页
以C3植物源原料(杨木、木薯淀粉)和C4植物源原料(玉米秸秆、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硫酸(H_(2)SO_(4))和氯化铝(AlCl_(3))2种催化剂作用下,于170℃水热液化生成5-羟甲基糠醛(5-HMF)和乙酰丙酸乙酯(EL)过程中碳稳定同位素分馏机制... 以C3植物源原料(杨木、木薯淀粉)和C4植物源原料(玉米秸秆、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硫酸(H_(2)SO_(4))和氯化铝(AlCl_(3))2种催化剂作用下,于170℃水热液化生成5-羟甲基糠醛(5-HMF)和乙酰丙酸乙酯(EL)过程中碳稳定同位素分馏机制。结果表明:①在AlCl_(3)催化下,C3木薯淀粉的5-HMF产率最高值为23.36%,碳稳定同位素比值从(-28.694±0.031)‰降低至(-30.370±0.007)‰;C4玉米淀粉的5-HMF产率最高值为23.46%,碳稳定同位素比值从(-18.151±0.022)‰降低至(-18.771±0.017)‰;C3杨木和C4玉米秸秆的5-HMF产率为9.80%和9.20%,碳稳定同位素分馏不明显,在60 min时分别达到(-27.031±0.035)‰和(-17.670±0.006)‰。②在H_(2)SO_(4)催化下,C3木薯淀粉的5-HMF产率高于AlCl_(3)的催化结果,碳稳定同位素分馏更显著;C4玉米淀粉的5-HMF产率和碳稳定同位素分馏也明显高于AlCl_(3)的催化结果;C3杨木和C4玉米秸秆的5-HMF产率均显著提高,碳稳定同位素比值变化幅度增大。C3木薯淀粉的5-HMF产率最高值为33.11%,碳稳定同位素比值从(-29.837±0.013)‰降低至(-32.065±0.013)‰;C3杨木的5-HMF产率最高值为12.93%,碳稳定同位素比值从(-24.940±0.033)‰降低至(-28.370±0.029)‰;C4玉米淀粉的5-HMF产率最高值为30.07%,碳稳定同位素比值从(-17.223±0.023)‰降低至(-18.427±0.003)‰;C4玉米秸秆的5-HMF产率在60 min时达到最高值11.04%,碳稳定同位素比值从(-15.727±0.012)‰降低至(-18.771±0.017)‰。③终端产物EL的生成也表现出碳稳定同位素分馏特征,符合瑞利分馏模型,其碳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能够体现反应进程。H_(2)SO_(4)催化更有利于提高C3和C4植物源原料的5-HMF产率并加剧碳稳定同位素分馏,尤其对结构复杂的木质纤维原料效果显著;AlCl_(3)催化更适用于淀粉等多糖类化合物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稳定同位素分馏 5-羟甲基糠醛 水热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苯酚液化物制备酚醛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晓欢 傅深渊 +1 位作者 王春鹏 储富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10,22,共5页
近年来随着石油基资源持续消耗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各国科技工作者和工业界共同关注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特别是在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生物质基材料及性能改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研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在利用生物质苯酚液化物... 近年来随着石油基资源持续消耗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各国科技工作者和工业界共同关注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特别是在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生物质基材料及性能改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研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在利用生物质苯酚液化物制备酚醛树脂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生物基酚醛胶黏剂、生物基酚醛模塑材料、生物基酚醛泡沫材料和生物基酚醛碳纤维材料。对利用生物质苯酚液化物制备酚醛树脂材料实现工业化应用的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苯酚 酚醛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生物质烘焙研究中的现状及展望
5
作者 刘海云 孙云娟 +3 位作者 徐卫 陈义峰 汪东 黄萍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生物质资源丰富,对生物质进行烘焙预处理后,再利用机器学习(ML)对烘焙生物质进行燃料分级有利于实现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本文介绍了机器学习算法在医疗诊断、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分类学方面的应用,重点综述了其对烘焙... 生物质资源丰富,对生物质进行烘焙预处理后,再利用机器学习(ML)对烘焙生物质进行燃料分级有利于实现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本文介绍了机器学习算法在医疗诊断、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分类学方面的应用,重点综述了其对烘焙生物质的产物能量及固体产物产量等的预测效果。最后,根据机器学习分类和预测的相互转化,展望了未来将机器学习的分类技术用于烘焙生物质分类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烘焙 机器学习 原料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闪烁计数法鉴别生物质基泡沫材料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坤明 马艳 +2 位作者 王宏晓 沈娟章 谭卫红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4,共6页
基于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 D6866标准,利用超低本底液体闪烁技术,测定不同原料来源的泡沫材料中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含量,转化为生物基含量,从而用于鉴别生物基泡沫材料。实验中,分别利用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样品用量及其氧化燃烧温... 基于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 D6866标准,利用超低本底液体闪烁技术,测定不同原料来源的泡沫材料中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含量,转化为生物基含量,从而用于鉴别生物基泡沫材料。实验中,分别利用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样品用量及其氧化燃烧温度,样品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为液体苯,通过测定合成苯中的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含量来区别鉴定生物质基泡沫材料和石油基泡沫材料,同时测定本底物质煤炭和标准物质糖碳中的^(14)C含量。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的糖碳标准物质的^(14)C放射性活度值与标准值一致,由生物质基泡沫材料的^(14)C放射性活度值测定结果计算得到的生物基含量结果与美国Beta实验室采用加速器质谱(AMS)方法测试的结果一致。4种泡沫样品的生物基含量分别为18.77%、23.51%、5.39%和11.13%,全部为生物质基泡沫材料。说明利用该方法能够鉴别生物质基泡沫材料与石油基泡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基泡沫 合成苯 放射性碳同位素 液体闪烁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用生物质基先进碳材料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高月 王傲 +4 位作者 应浩 徐卫 孙昊 孙康 蒋剑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28,32,共6页
简述了生物质基碳材料的储能机理及常用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形貌、类石墨结构、孔道以及表面官能团和杂原子掺杂等影响生物质基碳材料储能性能的规律和机理;最后对储能用生物质基碳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质基碳 储能 电极材料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ats-Redfern积分法研究生物质与煤单独热解和共热解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38
8
作者 孙云娟 蒋剑春 +3 位作者 王燕杰 应浩 戴伟娣 许乐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4,共7页
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生物质与煤单独热解和共热解过程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考察了升温速率与反应级数在生物质与煤单独热解和共热解过程中对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失重率在5%~80%的温度区间内,反应级数越高,反应温度越低,升... 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生物质与煤单独热解和共热解过程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考察了升温速率与反应级数在生物质与煤单独热解和共热解过程中对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失重率在5%~80%的温度区间内,反应级数越高,反应温度越低,升温速率对热解积分曲线的影响越大,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热解积分曲线逐渐向高温区平移;在相同的温度段内选择不同的反应级数时,生物质热解积分曲线都可以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尤其是稻壳,选用的反应级数对拟合的结果影响不大;煤单独热解及煤与生物质共热解过程中,反应级数对拟合的结果影响比较明显,在较高反应级数时数据拟合程度都比较高,在较低反应级数时,拟合结果偏离直线形式,而且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拟合结果偏离直线形式越严重;生物质与煤共热解的拟合程度介于生物质与煤单独热解之间。通过分析动力学参数,发现生物质与煤在较低温度下协同反应效应较为明显,促进了共热解反应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Coats-Redfern积分法 共热解 协同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水蒸气气化制取富氢合成气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贾爽 应浩 +4 位作者 孙云娟 孙宁 徐卫 许玉 宁思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7-504,共8页
生物质水蒸气气化是有效的热化学转化手段,可将原材料转化为富氢合成气,气体应用更加广泛,有替代化石能源制氢的潜在价值。不同的生物质资源气化和产氢能力存在差异,物料的选择对气化制取富氢合成气至关重要,而调整气化操作参数包括反... 生物质水蒸气气化是有效的热化学转化手段,可将原材料转化为富氢合成气,气体应用更加广泛,有替代化石能源制氢的潜在价值。不同的生物质资源气化和产氢能力存在差异,物料的选择对气化制取富氢合成气至关重要,而调整气化操作参数包括反应温度、水蒸气加入量、催化剂和吸收剂等可进一步优化合成气质量,提升氢气含量。本文首先综述了不同操作条件对生物质水蒸气气化制取富氢合成气的影响。其次,介绍了生物质炭气化制取富氢合成气的研究现状,炭气化可制得高品质的富氢合成气,但过程受动力学限制,需要加入催化剂以提升炭气化速率。文中还简述了以钾盐为催化剂时的催化机理,并展望了富氢合成气的应用,包括制备高纯氢应用于燃料电池和制备合成天然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水蒸气气化 富氢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成型炭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卢辛成 蒋剑春 +2 位作者 孟中磊 孙康 谢新苹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4,共4页
以生物质炭粉为原料制备成型炭燃料,考察了黏结剂种类、用量以及热处理温度对成型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用作黏结剂制备得到的成型炭性能优于以淀粉为黏结剂制备的成型炭,并且得到最优的工艺条件为黏结剂添加量为6%,在20... 以生物质炭粉为原料制备成型炭燃料,考察了黏结剂种类、用量以及热处理温度对成型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用作黏结剂制备得到的成型炭性能优于以淀粉为黏结剂制备的成型炭,并且得到最优的工艺条件为黏结剂添加量为6%,在200℃下热处理1 h。测定了制备得到的成型炭的理化性能,其固定碳质量分数可达到88.95%,热值为30.6 kJ/g,强度为9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粉状炭 成型炭 黏结剂 热值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油中各成分的精制与应用(英文)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俊明 蒋剑春 +1 位作者 吕微 高一苇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开发了一种新的生物质热解油精制方法。通过将生物质热解油加水预分离,得到水溶性组分和非水溶性组分分别加以利用。水溶性组分通过反应精馏的方法得到混合酯类化合物,收率21%(以生物原油计算)。非水溶性组分可以有两种方式进行加工利用... 开发了一种新的生物质热解油精制方法。通过将生物质热解油加水预分离,得到水溶性组分和非水溶性组分分别加以利用。水溶性组分通过反应精馏的方法得到混合酯类化合物,收率21%(以生物原油计算)。非水溶性组分可以有两种方式进行加工利用:1)替代苯酚合成热塑性酚醛树脂,通过DSC性能分析,所合成的树脂满足常规树脂的应用要求;2)通过相转移催化法合成高品位液体燃料油,通过GC-MS分析,非水溶性组分中的羧基和酚羟基转化为相应的酯和醚类化合物,降低了生物油的酸性、提高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热解 精制 反应精馏 热塑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碱活化生物质乙醇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晓欢 张明明 +3 位作者 王基夫 许玉芝 王春鹏 储富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40-2944,共5页
为了提高生物质乙醇木质素的反应活性,采用水热法在四种不同碱性条件下对生物质乙醇木质素进行催化活化处理。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凝胶色谱(GPC)和有机元素分析手段研究了生物质乙醇木质素被四种碱(N... 为了提高生物质乙醇木质素的反应活性,采用水热法在四种不同碱性条件下对生物质乙醇木质素进行催化活化处理。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凝胶色谱(GPC)和有机元素分析手段研究了生物质乙醇木质素被四种碱(NaOH,KOH,K2CO3和Na2CO3)催化活化前后木质素的化学结构以及组分变化。FTIR结果表明生物质乙醇木质素碱经处理后,木质素的酚羟基特征吸收峰1 375cm-1都有明显增大趋势,醚键振动吸收峰1 116cm-1减弱,1 597和1 511cm-1处苯环骨架振动吸收峰强度变化很小;1 H-NMR分析结果表明酚羟基含量都有增大趋势,增加顺序为:KOH>NaOH>K2CO3>Na2CO3,其中KOH处理后的木质素酚羟基含量增加量为原木素的170%。这由于离子半径大的钾离子更容易与木质素β—O—4醚键上的氧形成加和物,进而发生醚键断裂反应,生成新的酚结构衍生物。GPC表明生物质乙醇木质素碱处理后分子量分布向低分子区域扩展,数均和重均分子量减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木质素经过水热反应处理后,C含量都有所增加,而H和O含量则降低了,表明木质素经水热反应处理过程中有脱羧基作用,同时蛋白质的含量也有所降低,提高了木质素的纯度。这都有利于直接将木质素用于制备酚醛树脂胶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生物质乙醇木质素 水热法 碱性 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水蒸气气化制取富氢合成气 被引量:10
13
作者 贾爽 应浩 +4 位作者 徐卫 孙云娟 尹航 宁思云 孙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02-1407,共6页
以生物质炭为原料在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中进行水蒸气气化制备富氢合成气,考察了不同原料、粒径和催化剂对生物质炭水蒸气气化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炭气化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木片炭气化结果最优,其次是玉米芯炭和稻壳炭,秸秆炭气... 以生物质炭为原料在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中进行水蒸气气化制备富氢合成气,考察了不同原料、粒径和催化剂对生物质炭水蒸气气化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炭气化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木片炭气化结果最优,其次是玉米芯炭和稻壳炭,秸秆炭气化结果最差,木片炭产氢率最大为222.8g/kg。粒径的改变主要影响炭转化率,炭转化率随着粒径的增加呈增加趋势。通过炭吸收方式负载催化剂为有效的方法,其中在相同钾盐质量分数下,KOH催化能力较优于K_2CO_3,且气化速率为未加催化剂条件下的两倍。炭转化率随着碱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过高会增加灰分含量从而不利于产氢率,玉米芯炭催化气化最高产氢率为197.8g/kg,在碱质量分数为6%下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气化 富氢合成气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与气化制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应浩 余维金 +3 位作者 许玉 孙云娟 高一苇 王燕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7,59,共6页
介绍了生物质热解与气化制氢的原理和相应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气化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酸水解副产物对糖液酵母发酵制备燃料乙醇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曾凡洲 卫民 +2 位作者 陈育如 蒋剑春 赵剑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研究了生物质原料酸水解副产物甲酸、乙酸、糠醛等对耐高温酿酒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耐高温酿酒酵母可耐受甲酸、乙酸、糠醛的最大质量浓度分别为2.0、5.0、8.0 g/L;生物量和甲酸质量浓度(0~3.0 g/L)几乎表现为线性关系,且随... 研究了生物质原料酸水解副产物甲酸、乙酸、糠醛等对耐高温酿酒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耐高温酿酒酵母可耐受甲酸、乙酸、糠醛的最大质量浓度分别为2.0、5.0、8.0 g/L;生物量和甲酸质量浓度(0~3.0 g/L)几乎表现为线性关系,且随甲酸质量浓度增大而下降。3种抑制剂对耐高温酿酒酵母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抑制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甲酸、乙酸、糠醛;欲提高水解液发酵制取乙醇得率,则必须尽量降低抑制剂的含量,尤其是甲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解副产物 耐高温酿酒酵母 燃料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酚醛泡沫塑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胡立红 周永红 +1 位作者 刘瑞杰 张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6,共3页
生物质酚醛泡沫塑料发展迅速,正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综述了生物质在酚醛泡沫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腰果壳油、单宁和木质素在酚醛泡沫中的应用及其泡沫的性能。指出生物质的引入引起树脂黏度增加,并对生物质酚醛泡沫塑料的应... 生物质酚醛泡沫塑料发展迅速,正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综述了生物质在酚醛泡沫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腰果壳油、单宁和木质素在酚醛泡沫中的应用及其泡沫的性能。指出生物质的引入引起树脂黏度增加,并对生物质酚醛泡沫塑料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酚醛泡沫 腰果壳油 单宁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液化产物制备酚醛树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冯昊 郑志锋 +1 位作者 蒋剑春 黄元波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在介绍热解制备富含酚类物质液化产物的生物质原料的基础上,综述了快速热解油、真空热解油、高压热解油、常压苯酚液化产物、木质素酚解产物及生物油抽提分离产物等生物质热解液化产物制备酚醛树脂及其应用现状,并指出了生物质热解液化... 在介绍热解制备富含酚类物质液化产物的生物质原料的基础上,综述了快速热解油、真空热解油、高压热解油、常压苯酚液化产物、木质素酚解产物及生物油抽提分离产物等生物质热解液化产物制备酚醛树脂及其应用现状,并指出了生物质热解液化产物替代酚类化合物制备酚醛树脂存在成本较高、反应活性较低、尺寸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利用造纸黑液木质素与树皮制备酚醛树脂将成为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生物质油 酚醛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水蒸气气化制取合成气 被引量:6
18
作者 涂军令 应浩 +3 位作者 吴欢 李琳娜 高一苇 江俊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14-1519,共6页
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中,以生物质炭为原料进行水蒸气气化制取合成气研究。实验在温度800~1000℃和水蒸气流量0.083~0.285g/(min·gchar)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为15min,研究反应温度和水蒸气流量对生物质碳转化率、合成气产... 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中,以生物质炭为原料进行水蒸气气化制取合成气研究。实验在温度800~1000℃和水蒸气流量0.083~0.285g/(min·gchar)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为15min,研究反应温度和水蒸气流量对生物质碳转化率、合成气产率及合成气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水蒸气气化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气体产率在0.40—2.97L/g之间;温度和水蒸气流量对碳转化率和合成气热值及组分影响显著;在反应温度1000℃、水蒸气流量0.285g/(min·gchar)时,碳转化率达到最高值78.7%;气体产物主要由H2、CO、CO2和CH。组成,合成气热值在8.9—9.6MJ/Nm’之间,合成气中(H2+CO)在68%~80%之间,(H2/CO)在3.1~6.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水蒸气气化 合成气 (H2 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二氧化碳气化综述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燕杰 应浩 江俊飞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127,共7页
综述了温度、压力、催化剂和产物中CO的浓度等因素对生物质在CO2气氛中气化的影响。提高反应温度可以明显增加反应速率;压力的作用较复杂,反应过程中不仅受总压力的影响还受到反应物分压的影响;碱金属元素和碱土金属可以促进反应;根据... 综述了温度、压力、催化剂和产物中CO的浓度等因素对生物质在CO2气氛中气化的影响。提高反应温度可以明显增加反应速率;压力的作用较复杂,反应过程中不仅受总压力的影响还受到反应物分压的影响;碱金属元素和碱土金属可以促进反应;根据反应机理,气体中CO含量过高会抑制反应的进行,减少反应中CO的分压和含量可以促进反应。展望了生物质CO2气化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二氧化碳 气化 压力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棒状成型燃料的物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华 刘石彩 +1 位作者 赵佳平 陈庄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利用木屑、竹屑及玉米秸秆等生物质原料,采用棒状成型机将原料压缩为棒状成型燃料。试验测定了成型燃料的松弛密度、抗跌碎性、抗渗水性和吸湿性等物理特性参数。结果表明:生物质原料纤维排列形态对成型燃料的密度有影响,原料纤维形态... 利用木屑、竹屑及玉米秸秆等生物质原料,采用棒状成型机将原料压缩为棒状成型燃料。试验测定了成型燃料的松弛密度、抗跌碎性、抗渗水性和吸湿性等物理特性参数。结果表明:生物质原料纤维排列形态对成型燃料的密度有影响,原料纤维形态结构排列整齐与零散结构相比,成型后成型燃料的密实度更好。生物质原料固定碳含量影响成型后成型燃料的表面颜色,固定碳含量低的生物质原料,成型后成型燃料的表面颜色较深。试验结果也表明了原料纤维形态和原料特性对成型燃料的抗跌碎性、抗渗水性及吸湿性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燃料 棒状成型燃料 松弛密度 抗跌碎性 抗渗水性 吸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