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预处理对秸秆类原料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邓媛方 邱凌 +3 位作者 黄辉 戴本林 王一线 徐继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1-206,共6页
为探索经木霉培养液预处理的秸秆厌氧消化产气特性,利用实验室自制小型厌氧发酵装置,在中温(30±1)℃条件下,分别对经预处理的稻秸、麦秆和稻麦秆混合物进行批式厌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料液质量分数10%、接种物质量分数20%条件下... 为探索经木霉培养液预处理的秸秆厌氧消化产气特性,利用实验室自制小型厌氧发酵装置,在中温(30±1)℃条件下,分别对经预处理的稻秸、麦秆和稻麦秆混合物进行批式厌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料液质量分数10%、接种物质量分数20%条件下经木霉培养液预处理过的秸秆产气量有明显提升,稻秸、麦秆、稻麦秆混合物总产气量分别达到14 555、15 103、17 130 m L;甲烷含量显著增长,平均甲烷体积分数分别为48.2%、45.4%和47.8%,较对照组提高205.1%、213.1%、214.5%。最高甲烷体积分数分别达60.5%、66.1%和66.8%;原料利用率较大提高,化学需氧量COD日均降解量分别为522.23、542.50、668.72 g/d,TS产气率分别达172.84、183.12、205.54 m L/g;其中经预处理后的稻麦秆混合物在产气量增加的前提下,大大缩短厌氧发酵时间(DT90:17 d)。发酵过程p H值、挥发性脂肪酸(VFA)变化情况均在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酶法预处理 沼气 厌氧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发酵碱度和有机酸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树彪 顾雯雯 +2 位作者 庞昌乐 董仁杰 邓媛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2-176,共5页
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缓冲能力不足容易导致系统酸化,碱度是衡量发酵液缓冲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在线监测成为控制厌氧发酵过程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设计了一种基于碱度和有机酸(VFA)联合滴定的在线监测系统,详细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软件... 厌氧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缓冲能力不足容易导致系统酸化,碱度是衡量发酵液缓冲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在线监测成为控制厌氧发酵过程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设计了一种基于碱度和有机酸(VFA)联合滴定的在线监测系统,详细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软件系统设计。该系统能够同时测定碱度和VFA,实现了pH值标定、微量液体自动滴定和补充、实时生成滴定曲线、自动分析计算等功能。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快速测定发酵液碱度和VFA的能力,相对标准偏差基本在5%左右,低于手动滴定值,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液 碱度 有机酸 在线监测 滴定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冻融-酶解预处理对稻秆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媛方 邱凌 +2 位作者 王雅君 戴本林 徐继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0-265,共6页
为利用我国寒冷地区天然冷资源,在实验室模拟低温环境(Z组:-4℃,S组:-20℃),探索低温冻融及纤维素酶液预处理对水稻秸秆中温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4 h、液固比15 m L/g条件下水稻秸秆持水力最佳。冷... 为利用我国寒冷地区天然冷资源,在实验室模拟低温环境(Z组:-4℃,S组:-20℃),探索低温冻融及纤维素酶液预处理对水稻秸秆中温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4 h、液固比15 m L/g条件下水稻秸秆持水力最佳。冷冻后解冻液中木糖质量(Z3组:6.5 g,S2组:7.2 g)大幅增加,半纤维素转化率(Z3组:24.1%,S2组:26.6%)增幅显著(p<0.05)。经纤维素酶解后其水解液中葡萄糖质量(Z3组:13.5 g,S2组:14.5 g)大幅增加,纤维素转化率(Z3组:30.9%,S2组:33.2%)增幅显著(p<0.05)。对预处理后的原料进行厌氧发酵,累计产气量最高543 m L,较CK提升73.5%(S4组),平均甲烷体积分数最高提升160.4%(S2组),且随着冷冻时间的延长(Z组48 h以上,S组24 h以上)厌氧发酵周期缩短(共19 d),产气高峰提早到来且峰值较高。过酸化现象得到有效缓解,能够更快地进入到甲烷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低温冻融 酶解 厌氧发酵 产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在蔗渣酶解液中的异养生长及其脂肪酸生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闻 杨康 +6 位作者 朱顺妮 冯佳 尚常花 王忠铭 袁振宏 庄新姝 胡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49-1556,共8页
在高温液态水处理的甘蔗渣酶解过程中添加Tween80可使聚糖转化率提高11.4%。根据蔗渣酶解液中糖的种类及含量,用葡萄糖、木糖和纤维二糖标准品模拟蔗渣酶解液组成配制成相应的混合糖培养基,同时配制仅含葡萄糖的培养基,在有、无Tween80... 在高温液态水处理的甘蔗渣酶解过程中添加Tween80可使聚糖转化率提高11.4%。根据蔗渣酶解液中糖的种类及含量,用葡萄糖、木糖和纤维二糖标准品模拟蔗渣酶解液组成配制成相应的混合糖培养基,同时配制仅含葡萄糖的培养基,在有、无Tween80和BG11(Blue-Green 11)的条件下,考察小球藻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异养生长及脂肪酸生成。结果显示Tween80对小球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纤维二糖也会影响小球藻的生长;小球藻在添加BG11的葡萄糖培养基中的生物量最高,为1.97 g·L^(-1),在添加BG11的蔗渣酶解液中的生物量高出未添加BG11的2倍,在含有Tween80和BG11的蔗渣酶解液中的总脂肪酸含量最高,达到6.90%,在所有培养基中产生的脂肪酸以C_(16:0)、C_(18:1)、C_(18:3)、C_(20:1)和C_(20:4)为主;培养基组成优化可进一步提高微藻生物量和油脂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生物质 生物催化 异养培养 生物柴油 高温液态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朱顺妮 王闻 +3 位作者 亓伟 庄新姝 袁振宏 李荣清 《新能源进展》 2013年第1期45-52,共8页
纤维素酶作为一种高活性的生物催化剂,在纤维素类资源的利用方面収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纤维素的分子结构,纤维素酶种类及其作用机理,酶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影响纤维素酶高效酶解的因素以及酶解效率提高的措施,幵对纤维素酶研究存在... 纤维素酶作为一种高活性的生物催化剂,在纤维素类资源的利用方面収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纤维素的分子结构,纤维素酶种类及其作用机理,酶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影响纤维素酶高效酶解的因素以及酶解效率提高的措施,幵对纤维素酶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収展作了迚一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酶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Rut-C30发酵热水预处理稻草产纤维素酶 被引量:4
6
作者 苏存生 贺建龙 +3 位作者 熊鹏 岳春 于凤川 孙付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2,共9页
为提高工业生产菌Trichoderma reesei Rut-C30产酶能力,以热水预处理稻草(hot water pretreated rice straw,HWPRS)为碳源,开展系统优化培养基与培养条件以及采用添加剂等方面的实验工作。菌株初始摇瓶发酵HWPR产纤维素酶在168 h时滤纸... 为提高工业生产菌Trichoderma reesei Rut-C30产酶能力,以热水预处理稻草(hot water pretreated rice straw,HWPRS)为碳源,开展系统优化培养基与培养条件以及采用添加剂等方面的实验工作。菌株初始摇瓶发酵HWPR产纤维素酶在168 h时滤纸酶活(FPA)为1.20 U/m L。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获得最佳培养基(g/L):HWPRS 50.0、玉米浆6.0、(NH_4)_2SO_44.0、KH_2PO_41.0、尿素0.2、MgSO_4·7H_2O 0.4、CaCl_20.3;最佳培养条件:pH6.0、转速220 r/min、温度30℃、接种量φ6%;优化后菌株产酶FPA达2.69 U/m L,是优化前2倍以上。添加吐温-80能显著提高产酶,β-葡萄糖苷酶活(BG)提高26%;添加乳糖主要能提高BG酶活;实验中首次发现壳聚糖类物质能促进纤维素酶发酵,其中壳聚糖效果最明显,添加1.5 g/L壳聚糖时纤维素酶FPA与BG分别提高了10%和30%,使纤维素酶FPA、CMCase和BG分别达到3.67、8.65和1.76 U/m L。该产酶稳定性为上罐实验证实,所产纤维素酶FPA水平是初始摇瓶发酵的3倍,初步显示了其工业发酵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预处理稻草 里氏木霉Rut-C30 纤维素酶 发酵优化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木聚糖酶和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共表达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沈艺红 薛业敏 +2 位作者 侯静静 许家兴 李相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52,共7页
目的:提高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 MSB8)来源的木聚糖酶Xyn B和α-葡萄糖醛酸苷酶Agu A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海栖热袍菌的Xyn B和Agu A基因置于不同表达盒下构建共表达载体p ET-20b-xyn B-agu A和p ... 目的:提高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 MSB8)来源的木聚糖酶Xyn B和α-葡萄糖醛酸苷酶Agu A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海栖热袍菌的Xyn B和Agu A基因置于不同表达盒下构建共表达载体p ET-20b-xyn B-agu A和p ET-28a-xyn B-agu A,分别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JM109(DE3)进行诱导表达,获得双酶混合物进而水解桦木木聚糖及玉米芯。结果:重组菌E.coli JM109(DE3)/p ET-28a-xyn B-agu A比E.coli JM109(DE3)/p ET-20b-xyn B-agu A产酶更具优势,在LB培养基中诱导培养8 h,Xyn B和Agu A的产量分别达到7.6 U/m L和0.5 U/m L,在TB培养基中培养,Xyn B可达到10.27 U/m L,Agu A为1.5 U/m L。在80℃水解条件下,双酶比单一木聚糖酶能够更彻底降解桦木木聚糖,所得酶解液中木二糖的含量和纯度更高;从还原糖释放量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出双酶液对农副产品玉米芯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结论:Xyn B和Agu A基因(T.maritima)的克隆共表达具有可行性,并且在生物转化、食品工业和饲料生产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葡萄糖醛酸苷酶 共表达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菇-热-酶-肥新型栽培方式对大棚黄瓜形态、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柯希欢 李霞 +2 位作者 张琛 王新风 纪丽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77-882,共6页
为探究菇-热-酶-肥新型栽培方式的应用效果,以津优35黄瓜为试验材料,实行草菇-黄瓜轮作方式进行日光温室大棚栽培,以常规栽培的大棚黄瓜作为对照,测定黄瓜植株干物质累积、植株形态指标以及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菇-热-酶-肥处理后黄瓜... 为探究菇-热-酶-肥新型栽培方式的应用效果,以津优35黄瓜为试验材料,实行草菇-黄瓜轮作方式进行日光温室大棚栽培,以常规栽培的大棚黄瓜作为对照,测定黄瓜植株干物质累积、植株形态指标以及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菇-热-酶-肥处理后黄瓜的瓜、茎、叶均能够累积更多有机物,其叶片数、叶片长、叶片宽、节间距、株高、根部体积、侧根数、根鲜质量等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对照,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显著高于对照,但处理与对照黄瓜之间的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该栽培方式不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而是通过优化黄瓜植株的形态表现和改善植株生理功能来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菇-热-酶-肥 形态 生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户用秸秆沼气技术应用实践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殷志明 王一线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5期21-22,共2页
阐述了淮安市户用秸秆沼气应用现状、主要推进措施,系统分析了户用秸秆沼气综合效益,对于推广秸秆沼气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秸秆 沼气 应用 效益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户用秸秆沼气技术体系研发现状及展望
10
作者 殷志明 王一线 徐继明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3年第2期96-98,共3页
根据近年来淮安地区试验、示范、推广研究成果,对户用秸秆沼气技术体系进行了较系统阐述,分析了目前亟待加强研究的技术领域,提出了下一步技术展望,对于推广秸秆沼气技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秸秆 沼气技术 研发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天然纤维素在氢氧化钠/尿素/水体系中的溶解差异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邓海波 李中石 +3 位作者 吴真 刘德桃 林鹿 龙柱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47,共5页
研究了棉短绒浆、竹浆、阔叶木浆和针叶木浆(均为溶解浆)的纤维素在氢氧化钠/尿素/水体系中的溶解差异,棉短绒浆和竹浆的纤维素溶解后可形成均一的液相体系,而阔叶木浆和针叶木浆的纤维素溶液有分层现象,说明同等条件下棉短绒浆和竹浆... 研究了棉短绒浆、竹浆、阔叶木浆和针叶木浆(均为溶解浆)的纤维素在氢氧化钠/尿素/水体系中的溶解差异,棉短绒浆和竹浆的纤维素溶解后可形成均一的液相体系,而阔叶木浆和针叶木浆的纤维素溶液有分层现象,说明同等条件下棉短绒浆和竹浆的纤维素溶解度较大。4种天然纤维素再生后聚合度和结晶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棉短绒浆和竹浆的纤维素聚合度从549、624降低至474、555,分别降低了13.6%和11.1%;而针叶木浆和阔叶木浆再生后纤维素的聚合度降低不明显,分别从1067、1460降低至989、1419,只降低了7.3%和2.8%;棉短绒浆和竹浆再生后纤维素结晶度降低的幅度比较大,从66.5%和79.7%降低到18.8%和31.8%,分别降低了71.7%和60.1%;阔叶木浆和针叶木浆再生后纤维素结晶度降低的幅度较小,从76.4%和70.4%降低至62.5%和54.7%,分别降低了18.2%和22.3%;阔叶木浆和针叶木浆的纤维素由于聚合度较大,该体系不能降低其结晶度,因而其溶解度小于棉短绒浆和竹浆的纤维素。处理前后纤维素的红外光谱图基本一致,说明纤维素在该体系溶解过程中并未引入新的基团,氢氧化钠/尿素/水体系为非衍生化纤维素溶剂;处理后,几种样品纤维素Ⅰ的峰强度降低甚至消失,纤维素Ⅱ的峰开始出现,说明用该体系进行处理可使纤维素晶体结构发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剂体系 晶体结构 溶解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和玉米芯栽培料对棕色蘑菇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梁晓丽 臧玉茹 +5 位作者 孙太萍 董倩倩 秦文兰 王新风 陈忠明 纪丽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80-185,共6页
测定水稻秸秆和玉米芯2种栽培料上生长的棕色蘑菇和双孢菇子实体中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采用蛋白营养评价方法,对2种蘑菇的营养价值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水稻秸秆栽培料上生长的棕色蘑菇粗纤维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12.46%和... 测定水稻秸秆和玉米芯2种栽培料上生长的棕色蘑菇和双孢菇子实体中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采用蛋白营养评价方法,对2种蘑菇的营养价值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水稻秸秆栽培料上生长的棕色蘑菇粗纤维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12.46%和12.11%;玉米芯栽培料上生长的棕色蘑菇粗蛋白质含量高达45.03%;同种栽培料条件下棕色蘑菇粗蛋白质、灰分、粗纤维含量均高于双孢菇,但总糖、游离氨基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双孢菇低。2种栽培料上生长的棕色蘑菇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玉米芯栽培料上生长的蘑菇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量都高于水稻秸秆栽培料生长的蘑菇,其氨基酸含量比例都接近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理想模式,其第一限制氨基酸都为蛋氨酸+半胱氨酸,亮氨酸都为第二限制氨基酸;比较2种栽培料条件下的子实体蛋白质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营养指数,棕色蘑菇指标均比双孢菇高,且水稻秸秆为栽培料时,棕色蘑菇与双孢菇差异更显著。结果说明,玉米芯为栽培料上生长的棕色蘑菇营养价值优于水稻秸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蘑菇 水稻秸秆 玉米芯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原料制备烃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飞 吴真 +3 位作者 张军 潘青青 张瑜 李迅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共9页
木质素是由烷基化的甲氧基苯酚通过氧或碳连接的高度交联的大分子,可用于制备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以来源广泛的木质素为原料制备烃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木质素催化热解是制备烃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之一,也... 木质素是由烷基化的甲氧基苯酚通过氧或碳连接的高度交联的大分子,可用于制备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以来源广泛的木质素为原料制备烃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木质素催化热解是制备烃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木质素降解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已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笔者概述了近年来木质素原料(含模型物)制备烃类化合物的研究成果,包括木质素转化烃类化合物的催化体系、溶剂体系、烃类化合物尤其是单环芳烃(MAHs)得率和选择性的调控以及利用木质素制备烃类化合物的其他方法,着重介绍了木质素催化裂化及催化加氢脱氧制备烃类化合物的催化体系,并总结了木质素在亚/超临界流体及离子液体中烃类转化的最新成果,最后对木质素制备烃类化合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烃类化合物 催化裂化 催化加氢脱氧 木质素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甲基糠醛选择性加氢制备2,5-二甲基呋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磊 吴真 +4 位作者 许家兴 孙勇 林鹿 徐宁 戴本林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38,共6页
鉴于2,5-二甲基呋喃(DMF)优良的理化性质、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着重从氢气、甲酸、醇类和水等不同氢供体的角度入手,系统归纳和总结了自2007年以来5-羟甲基糠醛(HMF)选择性加氢制备DMF的催化反应体系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并... 鉴于2,5-二甲基呋喃(DMF)优良的理化性质、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着重从氢气、甲酸、醇类和水等不同氢供体的角度入手,系统归纳和总结了自2007年以来5-羟甲基糠醛(HMF)选择性加氢制备DMF的催化反应体系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HMF选择性加氢制备DMF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2 5-二甲基呋喃 选择性加氢 氢供体 液体生物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条件对水稻秸秆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静 刘文娟 +2 位作者 戴本林 邓媛方 杨文澜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探索合理的预处理方法以实现水稻秸秆的高效厌氧消化,笔者研究了NaOH,H_2SO_4与纤维素酶处理3种预处理方法对水稻秸秆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将经预处理的60 g干物质的水稻秸秆放入发酵瓶中,在恒温(35℃±1℃)下进行沼气发酵试... 为探索合理的预处理方法以实现水稻秸秆的高效厌氧消化,笔者研究了NaOH,H_2SO_4与纤维素酶处理3种预处理方法对水稻秸秆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将经预处理的60 g干物质的水稻秸秆放入发酵瓶中,在恒温(35℃±1℃)下进行沼气发酵试验。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NaOH,H_2SO_4,不同投加量纤维素酶预处理水稻秸秆的厌氧发酵效果,综合原料分解程度、总产气量、气体组分含量变化等指标,得出6%NaOH,2%H_2SO_4,纤维素酶添加量为40 U·g-1TS的预处理效果要分别优于同一组中其余质量分数的NaOH,H_2SO_4和不同添加量的纤维素酶;对比不同处理方法预处理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效果,经过纤维素酶预处理的单位固体发酵产气量、底物分解率、甲烷体积百分数总体表现优于对照组、NaOH以及H_2SO_4预处理组。因此,生物预处理可能成为今后水稻秸秆沼气工程较理想的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沼气 NAOH H2SO4 纤维素酶 水稻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菇菌糠还田对大棚土壤肥力和黄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武玲 陆雅萍 +3 位作者 丁泽华 惠林冲 汪国莲 王新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2-374,共3页
针对近年来日光能黄瓜大棚连作障碍现象严重的现象,采用瓜菇轮作栽培模式研究菌糠还田对土壤肥力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糠还田使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全氮增加18.18%、有... 针对近年来日光能黄瓜大棚连作障碍现象严重的现象,采用瓜菇轮作栽培模式研究菌糠还田对土壤肥力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糠还田使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全氮增加18.18%、有效磷增加42.47%、有机质增加16.51%;菌糠还田试验组黄瓜产量较对照组增加了21.69%。菌糠还田对土壤肥力及黄瓜产量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糠还田 土壤肥力 黄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缺乏条件下小球藻碳水化合物与脂肪酸的合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伟 朱顺妮 +5 位作者 王忠铭 许瑾 袁振宏 彭万峰 王学伟 李荣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59-2564,共6页
以小球藻Chlorella zofingiensis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体内两个次级代谢产物(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在氮缺乏条件下的合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氮缺乏时C.zofingiensis在2 d内仍能继续生长,伴随着叶绿素含量的急剧下降。细胞的最初响应是在1 ... 以小球藻Chlorella zofingiensis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体内两个次级代谢产物(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在氮缺乏条件下的合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氮缺乏时C.zofingiensis在2 d内仍能继续生长,伴随着叶绿素含量的急剧下降。细胞的最初响应是在1 d内大量合成碳水化合物,含量从初始的48.4%增至66.9%,之后碳水化合物部分降解,而脂肪酸持续增长,含量从最初的6.2%增至24.5%。此外,研究还发现氮缺乏后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大,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所减小。推测碳水化合物可能作为短期应急响应用于藻从逆境中快速恢复,而随着胁迫的延长,藻倾向于积累能量密度更高的脂肪作为长期储能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氮缺乏 碳水化合物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对秸秆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曈 刘晓燕 +2 位作者 许家兴 李登超 刘亚菲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03-1109,共7页
文章在对里氏木霉T12菌株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以滤纸酶活力(FPA)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对产酶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素,依次为麦麸>温度>氯化钙。响应面优化结果为当麦麸、温度、氯化钙... 文章在对里氏木霉T12菌株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以滤纸酶活力(FPA)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对产酶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素,依次为麦麸>温度>氯化钙。响应面优化结果为当麦麸、温度、氯化钙分别为6.27 g/L,31℃,0.709 g/L时,纤维素酶理论最大FPA酶活为62281.3 U/m L。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纤维素酶粗酶液的实际FPA酶活为60 126.5±16.0 U/m L。将纤维素酶粗酶液以10%添加量加入秸秆一步转化乙醇的5 L发酵罐中,经过144 h的发酵,乙醇产量(v/v)可达到7.05%±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里氏木霉 纤维素酶 秸秆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气池热传递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涛 梅自力 +2 位作者 施国中 龙恩深 戴本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6-249,共4页
温度是沼气工程高效运行的关键,沼气发酵不仅要维持适宜的温度,还须保证温度的稳定性。为此,对沼气池热传递过程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介绍,主要包括沼气池发酵液温度的影响因素、发酵系统热流损失、增温方式和热传递模型研究,并指出增温... 温度是沼气工程高效运行的关键,沼气发酵不仅要维持适宜的温度,还须保证温度的稳定性。为此,对沼气池热传递过程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介绍,主要包括沼气池发酵液温度的影响因素、发酵系统热流损失、增温方式和热传递模型研究,并指出增温方式的选择应建立在正确的热过程分析基础上,建议进一步改进优化热传递模型,更好地指导沼气工程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热环境 增温方式 热损失 数值分析 沼气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品位天然凹凸棒石黏土的低成本蜂窝陶瓷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爱莲 范兆如 +3 位作者 毛恒洋 周守勇 李梅生 赵宜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5-42,共8页
低品位凹凸棒石黏土由于凹凸棒石含量低,被大量弃用,造成资源浪费,迫切需要开发基于低品位凹凸棒石黏土的功能材料,以提高其利用效率和价值.以低品位凹凸棒石黏土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了表面光滑无缺陷的凹凸棒石蜂窝陶瓷坯体... 低品位凹凸棒石黏土由于凹凸棒石含量低,被大量弃用,造成资源浪费,迫切需要开发基于低品位凹凸棒石黏土的功能材料,以提高其利用效率和价值.以低品位凹凸棒石黏土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了表面光滑无缺陷的凹凸棒石蜂窝陶瓷坯体,经焙烧后获得凹凸棒石黏土-氧化铝蜂窝陶瓷成品.考察了水、黏结剂和增塑剂的加入量以及焙烧制度等对蜂窝陶瓷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水含量在17.5%~20.0%、黏结剂含量为8.0%~10.0%、增塑剂含量为3%~4%时,经真空练泥及陈腐后,获得的泥料具有优异的塑性,挤出成型能力最好,在挤出成型过程中蜂窝陶瓷生坯结构完整、无缺陷.经合适的焙烧温度和保温时间焙烧后,所得蜂窝陶瓷壁厚约0.34 mm、孔密度为169孔/in^(2)、孔隙率为43.43%±0.12%、吸水率为25.98%±0.1%、体积密度为(0.9±0.12)g/cm^(3)、机械强度为(16.34±1.2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黏土 氧化铝 蜂窝陶瓷 挤出成型法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