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衍生物γ-戊内酯催化转化制芳烃和2-环戊烯酮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夏海岸 张军 +2 位作者 闫晓沛 徐思泉 杨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5-580,共6页
应用浸渍法在ZSM-5沸石分子筛孔道中引入过渡金属Zn物种,制备了具有不同Zn含量的Zn/ZSM-5。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的酸性性质等条件对γ-戊内酯芳构化产物组成(气、液、固产物)及其液体成分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SM-... 应用浸渍法在ZSM-5沸石分子筛孔道中引入过渡金属Zn物种,制备了具有不同Zn含量的Zn/ZSM-5。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的酸性性质等条件对γ-戊内酯芳构化产物组成(气、液、固产物)及其液体成分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孔道中引入Zn后,可以有效改变液体产物成分以及影响气体和固体产物收率。当ZSM-5分子筛孔道中引入Zn物种后,能够明显提高液体产物中苯、甲苯、乙苯、萘等芳香类化合物的含量,表明Zn物种能促进γ-戊内酯芳构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戊内酯 芳构化 Zn/ZSM-5 Zn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阜豪 陈莉晶 +3 位作者 郭佳雯 徐徐 王石发 刘鹤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共8页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生物质改性水性聚氨酯(WPU)的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以植物油、淀粉、松香、纤维素等主要的生物质原料改性WPU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质改性WPU在涂料、胶黏剂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生物质改性WPU的发展趋势进行了...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生物质改性水性聚氨酯(WPU)的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以植物油、淀粉、松香、纤维素等主要的生物质原料改性WPU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质改性WPU在涂料、胶黏剂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生物质改性WPU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水性聚氨酯 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生物炼制燃料乙醇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朱均均 陈尚钘 +3 位作者 勇强 徐勇 陈牧 余世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40,共6页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了中酸预处理条件下水洗得到的残渣经酶水解后进行己糖发酵、水洗液经三烷基胺萃取脱毒后进行戊糖发酵的乙醇得率,并对整个工艺进行了物料衡算。结果表明:中酸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00℃,硫酸质量分数3%,时间12 ...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了中酸预处理条件下水洗得到的残渣经酶水解后进行己糖发酵、水洗液经三烷基胺萃取脱毒后进行戊糖发酵的乙醇得率,并对整个工艺进行了物料衡算。结果表明:中酸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00℃,硫酸质量分数3%,时间12 h。残渣的酶水解液浓缩至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38.72 g/L进行乙醇发酵,在24 h时糖利用率为99.02%,此时乙醇质量浓度达到最高为62.98 g/L,是乙醇理论得率的89.90%。水洗液经过三烷基胺萃取脱毒后,乙酸、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的去除率分别为72.73%、42.86%和100%;水洗液经浓缩、脱毒后的脱毒液(含有7.80 g/L葡萄糖和52.80 g/L木糖)的乙醇发酵能力大大提高,在48 h时糖利用率为93.17%,此时乙醇质量浓度达到最高为21.76 g/L,是乙醇理论得率的82.34%。经物料衡算,生产1 t乙醇需要6.8 t绝干玉米秸秆。该工艺为实现己糖和戊糖分开发酵的工业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预处理 酶解 脱毒 乙醇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活性炭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永芳 左宋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1-492,共12页
采用磷酸活化和磷酸改性制备了不同种类的含磷活性炭,采用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氮气吸附等手段分析了活性炭的元素含量、表面化学性质和孔隙结构,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分别考察了活性炭在KOH和H_2SO_4电解... 采用磷酸活化和磷酸改性制备了不同种类的含磷活性炭,采用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氮气吸附等手段分析了活性炭的元素含量、表面化学性质和孔隙结构,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分别考察了活性炭在KOH和H_2SO_4电解质溶液中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自由截距多元线性回归拟合统计分析研究了活性炭电极比电容量的影响因素,应用三电极体系分析了磷元素对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掺杂的磷引入了赝电容,提高了活性炭电极的比电容量,磷元素含量为5.88%(w)的活性炭的比电容量在0.1 A·g^(-1)下达到185 F·g^(-1)。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活性炭的中孔有利于电解质离子向微孔内的扩散。在6 mol·L^(-1)KOH电解质溶液中,孔径在1.10-1.61 nm、2.12-2.43nm及3.94-4.37 nm范围内是电解质离子在活性炭孔隙内部形成双电层的主要场所;在1 mol·L^(-1)H_2SO_4电解质溶液中,孔径在0.67-0.72 nm范围内有利于双电层电容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含磷基团 孔隙结构 赝电容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层状?-磷酸锆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蕤 陆宁 +2 位作者 朱清 苏天翔 王坚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16-2721,共6页
以可生物降解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4)HB]为基体,有机改性层状化合物α-磷酸锆(OZrP)为增强相,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P(3,4)HB/OZrP纳米复合材料。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偏光显微镜(POM)、热重分析仪(... 以可生物降解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4)HB]为基体,有机改性层状化合物α-磷酸锆(OZrP)为增强相,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P(3,4)HB/OZrP纳米复合材料。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偏光显微镜(POM)、热重分析仪(TGA)和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等对其微观结构、热稳定性、结晶行为及降解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研究表明,具有纳米片层结构的OZrP能均匀分散在P(3,4)HB基体中形成纳米复合结构,OZrP能通过异相成核作用促进P(3,4)HB的结晶,并能促进P(3,4)HB的降解,但降低P(3,4)HB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Α-磷酸锆 可生物降解性 复合材料 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高分子对生物聚酯P(3,4)HB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蕤 王坚剑 +1 位作者 苏天翔 张仁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62-1966,1997,共6页
以三聚氰胺磷酸盐(MP)和季戊四醇磷酸酯(PEPA)复配的膨胀型阻燃体系阻燃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4)HB],分别用木质素、壳聚糖和海藻酸钠3种天然高分子作为成炭剂代替部分PEPA,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3,4)HB基阻燃复合材料... 以三聚氰胺磷酸盐(MP)和季戊四醇磷酸酯(PEPA)复配的膨胀型阻燃体系阻燃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4)HB],分别用木质素、壳聚糖和海藻酸钠3种天然高分子作为成炭剂代替部分PEPA,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3,4)HB基阻燃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仪(TGA)、微型量热仪(MCC)、垂直燃烧仪(UL-94)、极限氧指数仪(LOI)及扫描电镜(SEM)等对其热稳定性、热燃烧性能、阻燃特性及炭渣形貌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对比研究了3种天然高分子对P(3,4)HB基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木质素的复合材料体系燃烧后形成了致密而连续的炭层,且能达到V-0级别,而含壳聚糖或海藻酸钠的复合材料体系燃烧后形成的炭层结构多孔而疏松,只能达到V-2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阻燃 木质素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尾桉树皮总多酚的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姜萍 张茜 +3 位作者 赵雅洁 陆婷婷 王飞 张力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44,共8页
以巨尾桉树皮为原料提取按树皮中的总多酚,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酶处理与超声波辅助联合提取法及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工艺条件,并对抗氧化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一步分离,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制备得到11个活性组分(Fr.1~Fr.11)及... 以巨尾桉树皮为原料提取按树皮中的总多酚,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酶处理与超声波辅助联合提取法及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工艺条件,并对抗氧化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一步分离,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制备得到11个活性组分(Fr.1~Fr.11)及1个活性单体化合物(Pu1),同时对其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并对Pu1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温度60℃、超声波作用时间50 min、料液比为1∶12(g∶mL),总多酚得率为5.12%。酶处理与超声波辅助联合提取法中最佳酶处理工艺条件为:酶溶液质量浓度0.15 g/L、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50 min、酶溶液pH值5.0,在此基础上再经超声波辅助提取,总多酚得率为6.23%。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分离活性组分中Fr.5、Fr.6、Fr.7和Fr.8在质量浓度为24 mg/L时对DPPH·清除率大于60%,具有较好抗氧化能力,Pu1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值为8.99 mg/L,小于对照样Vc的IC_(50)值(10.46 mg/L),说明Pu1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活性组分的总多酚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很好的相关性(R=0.944 8,P<0.000 1)。通过UV、FT-IR、MS和NMR等分析表明:化合物Pu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98,分子式为C21H_22O14,确定化合物Pu1为2'-甲氧基-六羟基联苯二酸-4-O-α-L-鼠李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树皮 总多酚化合物 酶处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长叶烯酮的绿色合成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彭晗 杨丽娟 +1 位作者 徐徐 王石发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3,共7页
以重质松节油为原料,经三氟化硼乙醚催化异构得到异长叶烯;采用Cu为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化剂、叔丁醇(TBA)为溶剂经烯丙位氧化得到异长叶烯酮。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异长叶烯氧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氧化工艺条件为:Cu粉用... 以重质松节油为原料,经三氟化硼乙醚催化异构得到异长叶烯;采用Cu为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化剂、叔丁醇(TBA)为溶剂经烯丙位氧化得到异长叶烯酮。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异长叶烯氧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氧化工艺条件为:Cu粉用量3%(以异长叶烯质量计),TBHP与异长叶烯物质的量比3.5∶1,溶剂TBA与异长叶烯的质量比1∶1,80℃温度下反应12 h,在此工艺条件下,异长叶烯酮得率达93%,纯度9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松节油 异长叶烯 烯丙位氧化 异长叶烯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纳米氧化锌复合生物基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徐 商士斌 刘鹤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8-952,共5页
以自制的生物基水性聚氨酯(APU)及纳米氧化锌(ZnO)为原料制备了APU/ZnO复合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TG)、紫外(UV)、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TEM和SEM照片显示,制得的新型纳米ZnO的... 以自制的生物基水性聚氨酯(APU)及纳米氧化锌(ZnO)为原料制备了APU/ZnO复合材料,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TG)、紫外(UV)、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TEM和SEM照片显示,制得的新型纳米ZnO的尺寸为200 nm左右,可较均匀地分散在APU体系中。TG测试结果表明添加了少量纳米ZnO的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有了明显提高。同时测试结果表明,少量纳米ZnO粒子的加入对APU有很好的增强和增韧效果,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和抗紫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 水性聚氨酯 纳米ZNO 抗菌性 抗紫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全细胞生物催化制备没食子酸丙酯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裴建军 姚凌菱 +1 位作者 李迅 赵林果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56,共5页
利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细胞作为全细胞生物催化剂,研究了催化没食子酸生成没食子酸丙酯的条件,探讨了有机溶剂、细胞预处理、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和水分含量等因素在酶催化没食子酸丙酯合成中的影响,结果表明,苯是最佳溶剂,而菌... 利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细胞作为全细胞生物催化剂,研究了催化没食子酸生成没食子酸丙酯的条件,探讨了有机溶剂、细胞预处理、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和水分含量等因素在酶催化没食子酸丙酯合成中的影响,结果表明,苯是最佳溶剂,而菌丝体的含水量在80%时得率最高。在此基础上,选择菌丝量、没食子酸浓度、正丙醇体积分数和反应时间进行了正交试验,在200 r/min、40℃的转化条件下得到的较佳催化组合为:25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苯、0.5 g菌丝、7 mmol(0.012 7 g)没食子酸、7.3%(0.73 mL)正丙醇组成的有机催化体系中,反应18 h,没食子酸丙酯得率达到36.4%。该过程无需要纯化或者固定化酶,实现了没食子酸丙酯低成本、高得率的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丙酯 全细胞催化剂 有机催化 黑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4-吡啶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齐 丁志彬 +3 位作者 孙楠 徐徐 高聪芬 王石发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
以诺蒎酮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的4-吡啶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并探索了该类化合物的抑菌和抗虫活性。诺蒎酮分别与吡啶-3-甲醛和吡啶-4-甲醛在乙醇钠催化作用下缩合制得3-(3'-吡啶)亚甲基诺蒎酮(2a)和3-(4'-吡啶)亚甲基诺蒎酮(2b)... 以诺蒎酮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的4-吡啶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并探索了该类化合物的抑菌和抗虫活性。诺蒎酮分别与吡啶-3-甲醛和吡啶-4-甲醛在乙醇钠催化作用下缩合制得3-(3'-吡啶)亚甲基诺蒎酮(2a)和3-(4'-吡啶)亚甲基诺蒎酮(2b),2a和2b在叔丁醇钾催化作用下与盐酸胍经环化反应,得到新型吡啶基嘧啶类化合物5,6,7,8-四氢-4-(3'-吡啶基)-7,7-二甲基-6,8-桥亚甲基喹唑啉-2-胺(3a)和5,6,7,8-四氢-4-(4'-吡啶基)-7,7-二甲基-6,8-桥亚甲基喹唑啉-2-胺(3b)。采用1H NMR、13C NMR、IR、MS和HRMS对化合物3a和3b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化合物3a和3b的抑菌活性和对萝卜蚜虫(Lipaphis erysimi)和紫薇长斑蚜虫(Tinocallis kalawaluokalani)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对细菌和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3b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7.80μg/m L。化合物对蚜虫均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活性,在50 mg/L的浓度下对蚜虫的致死率可达60%以上。通过分析化合物的抗虫活性,为开拓松节油的深加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蒎酮 嘧啶衍生物 抑菌活性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皮精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金岳 王爱 钱勇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柑橘皮精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对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用GC-MS法测定柑橘...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柑橘皮精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对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用GC-MS法测定柑橘皮精油的化学组成。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0 MPa,分离温度50℃,萃取时间60 min,CO2流量25 kg/h。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0.86%。GC-MS测定结果显示柑橘皮精油主要由5,5'-二甲氧基-3,3'-二甲基-2,2'-联二萘-1,1',4,4'-四酮组成(35.54%),其次还含β-羟基-甲基炔诺酮-甲基肟(24.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精油 萃取 超临界CO2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长叶烷酮合成新型喹唑啉衍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芮坚 徐徐 +3 位作者 杨益琴 黄建峰 徐海军 王石发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127,共7页
以异长叶烷酮为原料,叔丁醇作溶剂,通过缩合得到7-(4'-氟苯亚甲基)异长叶烷酮(FBI),再与盐酸胍环化合成了喹唑啉衍生物4-(4'-氟苯基)-6,6,10,10-四甲基-6a,9-桥亚甲基-5,6,6a,7,8,9,10,10a-八氢苯并[h]喹唑啉-2-胺(FBQ),考察了... 以异长叶烷酮为原料,叔丁醇作溶剂,通过缩合得到7-(4'-氟苯亚甲基)异长叶烷酮(FBI),再与盐酸胍环化合成了喹唑啉衍生物4-(4'-氟苯基)-6,6,10,10-四甲基-6a,9-桥亚甲基-5,6,6a,7,8,9,10,10a-八氢苯并[h]喹唑啉-2-胺(FBQ),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FBI与盐酸胍的物质的量比对环化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环化反应的适宜工艺条件。最优工艺条件为:以叔丁醇钾为催化剂,n(t-Bu OK)∶n(FBI)为2.9∶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14 h,FBI与盐酸胍的物质的量比为1∶4,产物得率达到79.51%。采用FT-IR、MS、1H NMR、13C NMR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确定了产物的结构及空间构型。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表明,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包参数a=0.660 85(9)nm,b=1.175 27(16)nm,c=1.340 65(17)nm,α=86.229(3)°,β=83.094(4)°,γ=77.558(4)°,V=1.008 6(2)nm3,Z=2,DC=1.203 g/cm3,F(000)=392,Mr=365.48,μ=0.078 mm-1,R=0.099 3,wR=0.156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长叶烷酮 羟醛缩合 环化 喹唑啉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熊果酸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晓燕 陈浩 +2 位作者 陶徐兵 王石发 谷文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64,共11页
以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五环三萜类天然产物熊果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熊果酸喹啉酰肼衍生物3a^3f和1,3,4-噁二唑衍生物4a^4f。采用1H NMR、13C NMR、IR、ESI-MS、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化合物3a^3f和4a^4f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通过MTT法... 以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五环三萜类天然产物熊果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熊果酸喹啉酰肼衍生物3a^3f和1,3,4-噁二唑衍生物4a^4f。采用1H NMR、13C NMR、IR、ESI-MS、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化合物3a^3f和4a^4f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通过MTT法测试了化合物3a^3f和4a^4f对MDA-MB-231、He La和SMMC-77213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a^3c对所测试3种细胞株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a^3c对MDA-MB-231细胞的IC50值为1.16~1.84μM,对He La的IC50值为0.83~1.18μM,对SMMC-7721的IC50值为17.48~19.41μM,强于阳性对照依托泊苷。根据抗肿瘤活性结果,初步分析化合物的抗肿瘤构效关系,发现在熊果酸分子中引入喹啉基并将羧基修饰为酰肼基和1,3,4-噁二唑基能够显著增强其抗肿瘤活性,且侧链为酰肼的衍生物活性优于噁二唑的衍生物。这一结果可为今后熊果酸的进一步结构优化,寻找具有更强抗肿瘤活性的衍生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喹啉 酰肼 1 3 4-噁二唑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电解质种类对活性炭电极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秋红 申保收 +1 位作者 左宋林 卫歆雨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4-693,共10页
本文将经水蒸气二次活化的椰壳活性炭(W-AC)作为电极材料,选择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M]BF4)作为电解质,结果表明W-AC电极的比电容量远高于未活化的椰壳活性炭(R-AC).使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种... 本文将经水蒸气二次活化的椰壳活性炭(W-AC)作为电极材料,选择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M]BF4)作为电解质,结果表明W-AC电极的比电容量远高于未活化的椰壳活性炭(R-AC).使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种类离子液体电解质对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不同阴阳离子组成的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直接影响着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由EMIM+和BMIM+阳离子与BF4-、TFSI-阴离子构成的离子液体电解质较适用于W-AC电极.其中,在[EMIM]BF4电解质中,单片电极的比电容量可高达153 F·g^(-1);在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电解质中电位窗可达3.5 V,能量密度高达57Wh·kg^(-1).本研究对于构筑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离子液体的选择提供参考,以期满足不同应用领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壳活性炭 超级电容器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酚基动态共价键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航 李沿霖 +1 位作者 谭艺 刘承果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5-198,共14页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天然酚基动态共价键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其内容主要包括2方面:首先总结了天然酚资源的基本概况以及动态共价键的发展和特点,着重强调了动态共价键往往同时具有重排和分解2种机理;其次归纳了天然酚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天然酚基动态共价键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其内容主要包括2方面:首先总结了天然酚资源的基本概况以及动态共价键的发展和特点,着重强调了动态共价键往往同时具有重排和分解2种机理;其次归纳了天然酚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其中涉及的动态共价键种类包括席夫碱、二硫键、羟基-酯键、缩醛键和硼酸酯键,涉及的天然酚基原料主要包括香草醛、丁香酚、阿魏酸、漆酚、腰果酚、柚皮素、愈创木酚、单宁酸等,旨在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及绿色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酚 动态共价键聚合物 自修复 可回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诱变凝结芽孢杆菌提高木糖利用能力高产L-乳酸 被引量:18
17
作者 蔡聪 姜婷 +1 位作者 郑兆娟 欧阳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凝结芽孢杆菌发酵木糖生产L-乳酸的产量和转化率,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能利用木糖产L-乳酸的野生型凝结芽孢杆菌菌株NL01为出发菌株,通过等离子体诱变育种技术和平板菌落初筛、摇瓶复筛,最终得到一株木糖耐受力强、L-乳酸产... 为进一步提高凝结芽孢杆菌发酵木糖生产L-乳酸的产量和转化率,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能利用木糖产L-乳酸的野生型凝结芽孢杆菌菌株NL01为出发菌株,通过等离子体诱变育种技术和平板菌落初筛、摇瓶复筛,最终得到一株木糖耐受力强、L-乳酸产量高、遗传特性稳定的正向突变菌株NL-CC-17。该突变菌株是目前已报道的木糖耐受力最高的菌株。当以100 g/L的木糖为底物,50℃发酵72 h后,L-乳酸产量达到82.30 g/L,糖酸转化率为92.37%,L-乳酸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21.51%,糖酸转化率提高了16.00%。通过初步优化发酵条件,确定该菌株最佳发酵温度为50℃,实验范围内最佳发酵pH值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常压等离子体 凝结芽孢杆菌 诱变 L-乳酸 木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酸预处理对玉米秸秆中4类非木质素组分的降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蒋发现 徐勇 +2 位作者 朱均均 勇强 余世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46,共9页
分离制取玉米秸秆中非木质素类的4类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热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其在稀硫酸预处理过程中主要水溶性降解产物的生成规律。其中,纤维素降解生成葡萄糖、甲酸、乙酰丙酸和5-羟甲基糠醛;半纤维素降... 分离制取玉米秸秆中非木质素类的4类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热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其在稀硫酸预处理过程中主要水溶性降解产物的生成规律。其中,纤维素降解生成葡萄糖、甲酸、乙酰丙酸和5-羟甲基糠醛;半纤维素降解生成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乙酸和糠醛;热水提取物降解生成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甲酸、乙酸、乙酰丙酸、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乙醇提取物降解生成少量的葡萄糖、木糖、乙酸、乙酰丙酸和5-羟甲基糠醛。抑制物甲酸、乙酰丙酸和5-羟甲基糠醛主要来自纤维素,乙酸和糠醛来自半纤维素,产量可分别为1.4%、2.7%、2.2%、3.1%和7.8%(以玉米秸秆计)。硫酸质量分数是影响乙酸产量的主要工艺因素,而反应温度是影响甲酸、乙酰丙酸、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产量的主要工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非木质素组分 稀硫酸预处理 降解反应 降解产物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源和无机盐对2株凝结芽孢杆菌L-乳酸发酵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兆娟 林茜 +2 位作者 臧颖 陈菲菲 欧阳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5-59,共5页
以2株优良的L-乳酸生产菌株凝结芽孢杆菌XZL4和凝结芽孢杆菌NL01为研究对象,从降低培养基原料成本的角度出发,考察了5种有机氮源、2种无机氮源以及4种无机盐对凝结芽孢杆菌发酵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酵母粉是最优氮源,但不同菌株对... 以2株优良的L-乳酸生产菌株凝结芽孢杆菌XZL4和凝结芽孢杆菌NL01为研究对象,从降低培养基原料成本的角度出发,考察了5种有机氮源、2种无机氮源以及4种无机盐对凝结芽孢杆菌发酵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酵母粉是最优氮源,但不同菌株对酵母粉的依赖程度不一;磷酸二氢钾可以有效促进L-乳酸的生产,适量磷酸二氢钾的添加甚至可以取代部分酵母粉的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培养基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有机氮源 无机氮源 无机盐 L-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木屑低浓度硫酸中温预处理提取木糖及其发酵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勇 焦杰 +2 位作者 徐斌伟 勇强 余世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7,共7页
低酸中温预处理可选择性地水解溶出杨木屑中的木糖。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木糖提取得率的强度顺序为反应温度、固液比、反应时间和硫酸质量分数,影响抑制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反应温度和固液比,硫酸质量分数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弱。在预... 低酸中温预处理可选择性地水解溶出杨木屑中的木糖。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木糖提取得率的强度顺序为反应温度、固液比、反应时间和硫酸质量分数,影响抑制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反应温度和固液比,硫酸质量分数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弱。在预处理过程中生成的主要抑制物为乙酸,其次为甲酸和糠醛。基于技术经济分析,可采用100℃、2.0%硫酸、固液比1∶15(g∶mL)预处理杨木屑10 h,木糖和葡萄糖提取得率分别达74.1%和3.0%。通过细胞回用和驯化可以提高Candida tropicalis NL02发酵杨木屑提取液的生产性能,在含有乙酸3.53 g/L、甲酸2.57 g/L、木糖53.40 g/L和葡萄糖7.09 g/L的提取液中发酵20 h,木糖利用率达85.4%,乙酸和甲酸消耗率分别为52.9%和100%,可生成木糖醇约35.12 g/L和乙醇7.67 g/L,木糖醇和乙醇产率分别达到77.0%和3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提取 发酵 杨木屑 低酸中温预处理 热带假丝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