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载纳米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静 崔世海 +2 位作者 陈慧慧 闵丹丹 练鸿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30-1935,共6页
磁载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是一种无污染,制备成本低,催化活性高,在外加磁场下可迅速分离回收和重复使用的光催化材料,在废水的光催化降解中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磁载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光催化性能,总... 磁载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是一种无污染,制备成本低,催化活性高,在外加磁场下可迅速分离回收和重复使用的光催化材料,在废水的光催化降解中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磁载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光催化性能,总结了其在染料、农药、芳香烃及其衍生物、有害无机离子和有毒气体等各种环境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磁载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分离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降解 环境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固相萃取用于环境污染物分离富集的新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静 蒋红梅 练鸿振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8-726,共9页
磁固相萃取(MSPE)吸附剂具有比表面积大、磁性强、修饰方便、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可重复利用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各种MSPE材料的制备和表面改性方法,着重综述了一年多时间内MSPE在环境中多环芳烃、药物、农药、染料及中间... 磁固相萃取(MSPE)吸附剂具有比表面积大、磁性强、修饰方便、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可重复利用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各种MSPE材料的制备和表面改性方法,着重综述了一年多时间内MSPE在环境中多环芳烃、药物、农药、染料及中间体、邻苯二甲酸酯、多氯联苯、溴代阻燃剂、雌激素和有毒元素等污染物分析样品前处理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对MSPE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固相萃取 环境污染物 样品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Cl/NH_(2)-UiO-66(Zr)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垒垒 缪圣超 +3 位作者 郑小妮 查振兴 杨静 崔世海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30,共7页
基于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BiOCl/UiO-66(Zr)-NH_(2)(BUN)异质结复合材料,并通过XRD、TEM、SEM和DRS等对材料的晶相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吸收范围等进行了表征.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实验结果表明,当BiOCl与UiO-66(Zr)-NH_(2)的质量比为1∶0... 基于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BiOCl/UiO-66(Zr)-NH_(2)(BUN)异质结复合材料,并通过XRD、TEM、SEM和DRS等对材料的晶相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吸收范围等进行了表征.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实验结果表明,当BiOCl与UiO-66(Zr)-NH_(2)的质量比为1∶0.1,可见光照射20 min后,RhB的降解率高达98.5%,且材料循环使用4次后仍然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此外,结合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材料的自由基猝灭及电子自旋共振实验,揭示反应体系的光催化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l/UiO-66(Zr)-NH_(2)异质结 罗丹明B 光催化降解 光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比较光疗药物竹红菌甲素及铂竹红菌甲素复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秀雪 陈恩懿 +2 位作者 肖梦思 赵传峰 周家宏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24,共11页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瞬态荧光光谱以及圆二色谱来比较光疗药物竹红菌甲素及铂竹红菌甲素复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虽然竹红菌甲素及铂竹红菌甲素复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的反应机理都是基于电子转移的静态猝灭,但是铂竹红...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瞬态荧光光谱以及圆二色谱来比较光疗药物竹红菌甲素及铂竹红菌甲素复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虽然竹红菌甲素及铂竹红菌甲素复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的反应机理都是基于电子转移的静态猝灭,但是铂竹红菌甲素复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的反应不仅要比竹红菌甲素强,而且反应后牛血红蛋白的微环境和构像的改变也要大于竹红菌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菌甲素 铂竹红菌甲素复合物 牛血红蛋白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O电荷计算对电中性原理的检验
5
作者 徐嘉伟 邓力克 +6 位作者 张浩哲 张焕禹 罗羽晨 颜馨雅 包建春 方敏 吴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57-2168,共12页
我们在B3LYP/6⁃31++G(d,p)计算级别下计算了[M(H2O)6]3+(M=Sc^Co)、[Co􀃮L6](L=F-、H2O、NH3、CN-),以及基于α⁃Al2O3晶体结构搭建的铝氧簇Al3O(OH)7(H2O)5(Al3)和Al6O6(OH)6(H2O)5(Al6)的NBO电荷。除[Co(NH3)6]3+外,其它化合... 我们在B3LYP/6⁃31++G(d,p)计算级别下计算了[M(H2O)6]3+(M=Sc^Co)、[Co􀃮L6](L=F-、H2O、NH3、CN-),以及基于α⁃Al2O3晶体结构搭建的铝氧簇Al3O(OH)7(H2O)5(Al3)和Al6O6(OH)6(H2O)5(Al6)的NBO电荷。除[Co(NH3)6]3+外,其它化合物均不符合经典教科书中的电中性原理,具有超出-1^+1范围的电荷。此外,我们发现中心原子的电荷受到配位原子种类的极大影响,而这一规律未在电中性原理的表述中。计算结果表明,从[CoF6]3-到[Co(CN)6]3-,中心离子上所带电荷量从+1.639变化至-1.360,且中心离子上所带电荷随其离子势的增大而降低。另外基于对铝氧簇的计算,我们预测α⁃Al2O3中的Al原子所带电荷应为2.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中性原理 理论与计算化学 NBO电荷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