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织结构增强复合材料冲击实验子弹速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桂香 赵磊 +2 位作者 刘元坤 何远方 祁宁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3-69,共7页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子弹冲击复合材料模型,将子弹入射的起始条件和实际条件设置成一致,分析了子弹剩余速度、加速度的变化及子弹冲击后能量值的损失情况。结果表明,子弹入射速度与子弹剩余速度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均呈线...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子弹冲击复合材料模型,将子弹入射的起始条件和实际条件设置成一致,分析了子弹剩余速度、加速度的变化及子弹冲击后能量值的损失情况。结果表明,子弹入射速度与子弹剩余速度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均呈线性关系;当子弹入射的冲击速度越高时,子弹速度下降曲线的初始阶段的直线斜率越大,子弹冲击后加速度绝对值的峰值也越大;子弹冲击后能量损失模拟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机织 复合材料 冲击 速度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山麻杆韧皮纤维增强PBS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磊 姜为青 +2 位作者 刘华 李桂付 周红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3-79,共7页
以山麻杆韧皮纤维为增强体,其与PBS颗粒按质量比20∶80模压成型制备了4种板材,探讨了表面处理对纤维微观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影响,分析比较了板材力学性能及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方法预处理后,表面依然存留一定量的果... 以山麻杆韧皮纤维为增强体,其与PBS颗粒按质量比20∶80模压成型制备了4种板材,探讨了表面处理对纤维微观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影响,分析比较了板材力学性能及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方法预处理后,表面依然存留一定量的果胶等物质;预处理纤维进一步碱处理后表面出现“S”形凹槽,预处理纤维进一步偶联剂处理后表面凹槽连续性好、深度深;碱处理、偶联剂处理后纤维拉伸强度分别提高5.08%和降低3.58%;相比纯PBS,偶联剂处理后纤维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各提高48.32%和25.97%,拉伸模量与弯曲模量各提高146.45%和128.30%;3种纤维复合材料生物可降解性变化趋势一致,但偶联剂处理后的材料失重率变化幅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麻杆 韧皮纤维 表面处理 力学性能 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提花发光织物的创新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慧玲 周彬 +1 位作者 郁兰 刘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1,共4页
将凸条组织进行创新设计,织物表面呈现出管状凸起,对凸起的排列结构进行比较,选择出最优化的一种。在其基础上设计纬向凸条空心管状立体小提花织物组织,在平面的织物本体上沿纬纱方向交错形成空心管,使普通机织物变为三维立体织物。为... 将凸条组织进行创新设计,织物表面呈现出管状凸起,对凸起的排列结构进行比较,选择出最优化的一种。在其基础上设计纬向凸条空心管状立体小提花织物组织,在平面的织物本体上沿纬纱方向交错形成空心管,使普通机织物变为三维立体织物。为了增强空心管表面的装饰性与内在功能性,在管状结构上采用小提花手法,结合配色模纹技巧,使得织物表面呈现出花纹图案,同时在织物的纬向空心管中填充LED及其电路,制得一款兼具美观性与功能性于一体的发光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花织物 发光织物 凸条组织 空心管 LED 配色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葵茎皮果胶的提取及其对真丝织物的整理 被引量:7
4
作者 赵磊 刘华 +2 位作者 樊理山 王曙东 祁宁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6,共5页
以锦葵茎皮为原料,采用盐酸、硫酸及酒石酸的稀释溶液为提取剂,结合正交试验进行果胶提取,对果胶组成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并与桑皮果胶进行比较。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果胶溶液对真丝织物进行整理,测试了真丝织物风格、拉伸性能及防紫外性... 以锦葵茎皮为原料,采用盐酸、硫酸及酒石酸的稀释溶液为提取剂,结合正交试验进行果胶提取,对果胶组成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并与桑皮果胶进行比较。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果胶溶液对真丝织物进行整理,测试了真丝织物风格、拉伸性能及防紫外性能。结果表明:锦葵茎皮以酒石酸稀释液作为提取液,pH3,提取时间为90 min的工艺条件下,果胶获得率最稳定且相对较高,不同提取工艺对果胶色泽有一定影响,而锦葵茎皮果胶与桑皮所含果胶的成分基本相同。真丝织物经过果胶溶液整理后,织物风格产生一定的变化,防紫外性能随着果胶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强,织物的拉伸性能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葵茎皮 果胶 织物风格 防紫外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周红涛 刘华 +1 位作者 王曙东 孙健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玄武岩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别制备了玄武岩纤维含量为10%、20%、30%和40%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分析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玄武岩纤维的加入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本文主要研究玄武岩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别制备了玄武岩纤维含量为10%、20%、30%和40%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分析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玄武岩纤维的加入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但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随着玄武岩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和模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纤维含量在30%时达最大值;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模量的变化规律与拉伸性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聚丙烯 纤维含量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蚕丝的结构及其残胶超声成膜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姜为青 樊理山 +2 位作者 张月华 周彬 赵磊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0,共5页
采用高温高压水处理方式对蓖麻蚕茧进行脱胶处理,研究分析蓖麻蚕丝的形态及微观结构。利用蚕丝上残留的丝胶,结合超声波空化振荡进行均匀成膜。选取工艺过程中高温高压脱胶温度、压力、时间,以及超声波成膜处理时间四个因素,选取脱胶后... 采用高温高压水处理方式对蓖麻蚕茧进行脱胶处理,研究分析蓖麻蚕丝的形态及微观结构。利用蚕丝上残留的丝胶,结合超声波空化振荡进行均匀成膜。选取工艺过程中高温高压脱胶温度、压力、时间,以及超声波成膜处理时间四个因素,选取脱胶后蓖麻蚕丝残胶率、静摩擦系数、纤维强度,以及蓖麻蚕丝膜透气率、断裂强力和厚度均匀度六个指标作为影响实验方案评价的因素,采用正交实验与灰色聚类结合的方式进行工艺优化,最终确定两种优化工艺:1)脱胶温度为120℃,脱胶压力为0.22 MPa,脱胶时间15 min,超声波成膜处理时间30 min;2)脱胶温度为140℃,脱胶压力为0.22 MPa,脱胶时间12 min,超声波成膜处理时间10 min。研究表明,蓖麻蚕丝膜可以为一些绿色保健类产品(如面膜、接触皮肤产品)提供一种适用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蚕丝 形态结构 残胶成膜 超声波 灰色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黄色素对大麻/桑皮/羊毛混纺纱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8
7
作者 赵磊 张玲珑 +4 位作者 裴付宇 位丽 何远方 钱中正 祁宁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6,共4页
以天然染料银杏叶为原料,采用微波法、水浴法、超声波提取法进行染料原液的提取,并对这3种方法提取的原液进行吸光度测定,以提取后的原液作为染料原液对25 tex大麻/桑皮/羊毛60/20/20混纺纱进行染色,采用p H值、染色温度、媒染剂用量、... 以天然染料银杏叶为原料,采用微波法、水浴法、超声波提取法进行染料原液的提取,并对这3种方法提取的原液进行吸光度测定,以提取后的原液作为染料原液对25 tex大麻/桑皮/羊毛60/20/20混纺纱进行染色,采用p H值、染色温度、媒染剂用量、渗透剂用量4个因素进行分析染色效果,以单因素实验作为基础,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将正交试验后的染色纱样进行色牢度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的色素吸光度值最高,染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渗透剂用量1.5 m L,媒染剂用量15 m L,染色p H值10,染色温度60℃。大麻/桑皮/羊毛混纺纱染色后的变色牢度和沾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媒染 吸光度 色深值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前文 赵磊 +1 位作者 姚桂香 邓先宝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69,共4页
以亚麻纤维为原料,聚丙烯为基体,制备纤维含量分别为0%、10%、20%、30%、40%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对亚麻纤维进行碱处理和偶联剂处理,探讨了纤维含量以及表面处理对亚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隔声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纤维含量超过10... 以亚麻纤维为原料,聚丙烯为基体,制备纤维含量分别为0%、10%、20%、30%、40%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对亚麻纤维进行碱处理和偶联剂处理,探讨了纤维含量以及表面处理对亚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隔声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纤维含量超过10%时,复合材料的隔声性随着发声频率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一发声频率,含量越低,隔声性能越差,当纤维含量超过30%后,电压峰值衰减率反而下降;表面处理后,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有所提高,偶联剂处理后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优于碱处理后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纤维 聚丙烯 含量 表面处理 隔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机织增强复合材料弹道冲击边缘部分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磊 刘元坤 +2 位作者 刘华 张圣忠 祁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4,共7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基于三维机织增强复合材料的单胞模型,探讨子弹在三维机织增强复合材料中应力波的传播发生过程,对比分析子弹冲击后边缘部分的实验结果和模拟计算结果,并对三维机织增强复合材料的最终破坏模式与常用层合板进...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基于三维机织增强复合材料的单胞模型,探讨子弹在三维机织增强复合材料中应力波的传播发生过程,对比分析子弹冲击后边缘部分的实验结果和模拟计算结果,并对三维机织增强复合材料的最终破坏模式与常用层合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子弹在三维机织增强复合材料中的应力峰值随入射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并来回发生反射,弹头从三维机织增强复合材料下表面射出后其增强纱线的断裂较入射上表面粗糙,分层现象在三维机织增强复合材料内部没有发生,而实际观察的破坏孔洞与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后的图形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机织 复合材料 弹道冲击 有限元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葵茎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及隔声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磊 刘华 +2 位作者 樊理山 邓先宝 祁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8-63,共6页
为拓宽锦葵茎皮纤维的应用领域,以锦葵茎皮为原料,采用碱脱胶工艺提取锦葵茎皮纤维,并以碱处理后的锦葵茎皮纤维为增强体,聚丙烯纤维为基体,制备质量分数分别为40%、30%、20%、10%、0的锦葵茎皮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探讨了纤维质量... 为拓宽锦葵茎皮纤维的应用领域,以锦葵茎皮为原料,采用碱脱胶工艺提取锦葵茎皮纤维,并以碱处理后的锦葵茎皮纤维为增强体,聚丙烯纤维为基体,制备质量分数分别为40%、30%、20%、10%、0的锦葵茎皮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探讨了纤维质量分数对锦葵茎皮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及隔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纤维质量分数为30%时,锦葵茎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拉伸模量、弯曲模量均最高,弯曲强度随锦葵茎皮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出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当纤维质量分数超过10%时,锦葵茎皮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电压峰值衰减率随发声频率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当发声频率相同时,纤维质量分数越低,复合材料隔声性能越差,当纤维质量分数超过30%后,电压峰值衰减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葵茎皮纤维 聚丙烯 力学性能 隔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在桑皮纤维上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位丽 瞿才新 +1 位作者 王曙东 赵磊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0-44,共5页
文章主要研究了虎杖色素的提取,虎杖色素耐热、耐酸碱、耐金属离子的稳定性,初步探讨了虎杖在桑皮纤维上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虎杖色素选取微波提取法,100℃以下虎杖色素吸收光谱曲线形状不变,温度升高有增色作用,虎杖色素在酸性条件... 文章主要研究了虎杖色素的提取,虎杖色素耐热、耐酸碱、耐金属离子的稳定性,初步探讨了虎杖在桑皮纤维上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虎杖色素选取微波提取法,100℃以下虎杖色素吸收光谱曲线形状不变,温度升高有增色作用,虎杖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虎杖色素在Fe2+、Fe3+、Al3+、Mg2+、Cu2+存在下也可以稳定存在,虎杖色素染桑皮纤维较合适的染色工艺条件为:媒染剂用量1.25 g/L,染色pH值选取7,染色温度90~100℃,虎杖色素用量为15 ~17.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色素 稳定性 桑皮纤维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葵茎皮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与隔声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圣忠 赵磊 +5 位作者 刘华 何远方 姚桂香 祁宁 尹磊 和王引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3-66,共4页
采用高锰酸钾、KH-570偶联剂对锦葵茎皮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并以处理前后的锦葵茎皮纤维作为增强体、聚丙烯纤维为基体制备锦葵茎皮纤维含量为30%的增强复合材料,探讨了表面处理对锦葵茎皮纤维微观结构、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讨论了表面... 采用高锰酸钾、KH-570偶联剂对锦葵茎皮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并以处理前后的锦葵茎皮纤维作为增强体、聚丙烯纤维为基体制备锦葵茎皮纤维含量为30%的增强复合材料,探讨了表面处理对锦葵茎皮纤维微观结构、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讨论了表面处理前后锦葵茎皮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与隔声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锦葵茎皮纤维表面处理前后,表面的微观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锦葵茎皮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隔声性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偶联剂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隔声性能优于高锰酸钾处理后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葵茎皮纤维 聚丙烯 表面处理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隔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双面凹凸立体浮雕提花织物的创新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彬 王慧玲 王圣杰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9-53,共5页
文章介绍一种机织双面立体浮雕织物的创新设计方法。采用双层填芯与双层接结相结合的方法,在织物的正面与反面均能呈现出立体凹凸的浮雕效果。利用Bnierley异特异密织物实有方形密度设计原理,设计出合理的经纬密度,并利用纹织CAD软件设... 文章介绍一种机织双面立体浮雕织物的创新设计方法。采用双层填芯与双层接结相结合的方法,在织物的正面与反面均能呈现出立体凹凸的浮雕效果。利用Bnierley异特异密织物实有方形密度设计原理,设计出合理的经纬密度,并利用纹织CAD软件设计出织物上机的各项工艺参数。为了增加织物的附加功能同时兼顾舒适性,经纱全部采用7.38 tex镀银锦纶纤维/Tencelsun 50/50混纺纱,甲纬采用9.84 tex镀银锦纶纤维/Tencelsun 50/50混纺纱,乙纬采用9.84 tex Tencel纱,芯纬采用8.33 tex/36F涤纶网络丝,从而得到集防电磁辐射、防紫外线、保暖、抗菌于一体的多功能双面凹凸立体浮雕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花织物 双面浮雕 凹凸立体 防电磁辐射 防紫外线 保暖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在蓖麻蚕丝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为青 位丽 +1 位作者 樊理山 毛雷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5-40,共6页
主要研究菊花色素的耐酸碱稳定性、耐热稳定性、耐金属离子的稳定性,以及菊花色素在蓖麻蚕丝上的染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菊花染液在p H值为4~7时相对比较稳定,可以染蓖麻蚕丝;金属离子对菊花染料上染蓖麻蚕丝具有增色作用;菊花色素在... 主要研究菊花色素的耐酸碱稳定性、耐热稳定性、耐金属离子的稳定性,以及菊花色素在蓖麻蚕丝上的染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菊花染液在p H值为4~7时相对比较稳定,可以染蓖麻蚕丝;金属离子对菊花染料上染蓖麻蚕丝具有增色作用;菊花色素在温度100℃以下较稳定,100℃以下可以染色;菊花色素染蓖麻蚕丝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染色浴比1∶30,铝预媒染,植物染料菊花质量浓度15 g/L,媒染剂质量浓度1.8 g/L,染液p H值4,染色温度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蚕丝 菊花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棉/木棉/澳毛聚绒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圣忠 赵磊 +2 位作者 王前文 何远方 张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3,共4页
以有机棉、木棉纤维、澳毛3种超细柔纤维为原料,按照70/20/10的混纺比,运用棉纺系统的工艺技术和小比例混合技术,结合对木棉纤维的预处理技术和关键设备改造后的聚绒纺技术,提高了成纱条干及纱线细度,减少了细纱毛羽,所纺纱线能制成高... 以有机棉、木棉纤维、澳毛3种超细柔纤维为原料,按照70/20/10的混纺比,运用棉纺系统的工艺技术和小比例混合技术,结合对木棉纤维的预处理技术和关键设备改造后的聚绒纺技术,提高了成纱条干及纱线细度,减少了细纱毛羽,所纺纱线能制成高档面料。纺制出的18.2 tex超短细柔纤维多组分复合纱线单纱强力275.7 cN,断裂强度15.15 c N/tex,单纱强力CV 9.1%,百米质量变异系数2.0%,百米质量偏差+0.5%,条干CV 10.8%,黑板棉结粒数50粒/g,达到USTER2007公报14.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棉纺系统 聚绒纺 多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梳棉纤维/负离子纤维/柳皮纤维/澳毛紧密纺混纺纱的开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文中 赵磊 +2 位作者 张圣忠 位丽 张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9,共4页
通过对柳皮进行碱脱胶、给油等处理获得柳皮纤维,攻克精梳棉纤维、负离子纤维、柳皮纤维、澳毛纤维混纺的关键技术难点,采用精梳棉纤维、负离子纤维、柳皮纤维、澳毛按照混纺比60/20/10/10成功开发出15.5 tex紧密纺纱,经测试单纱断裂强... 通过对柳皮进行碱脱胶、给油等处理获得柳皮纤维,攻克精梳棉纤维、负离子纤维、柳皮纤维、澳毛纤维混纺的关键技术难点,采用精梳棉纤维、负离子纤维、柳皮纤维、澳毛按照混纺比60/20/10/10成功开发出15.5 tex紧密纺纱,经测试单纱断裂强力为325 c N,断裂强度为20.99 c N/tex,单纱断裂伸长率为5.21%,单纱强力CV值为12.1%,百米质量变异系数为2.45%,百米质量偏差为+0.7%,条干CV值为11.4%,黑板棉结粒数为58粒/g,棉结颗粒数为34个/km,3mm以上毛羽根数为30.6根/10 cm,该紧密纺纱线结合了棉纤维、柳皮纤维、负离子纤维、澳毛的优点,可以用来做高档的家纺产品、内衣、色织衬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纺 混纺纱 柳皮纤维 成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葵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桂付 周红涛 樊理山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9-53,共5页
分别制备了锦葵纤维含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20%、30%、40%和50%的锦葵纤维增强增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含量对该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并与苎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锦葵纤维含... 分别制备了锦葵纤维含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20%、30%、40%和50%的锦葵纤维增强增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含量对该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并与苎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锦葵纤维含量的增加,锦葵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逐渐增加,而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纤维含量为40%时达最大值;纤维含量均为30%时,除拉伸弹性模量外,锦葵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的各项指标均低于苎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锦葵纤维 纤维含量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摇粒绒与梭织牛仔复合面料生产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桂付 赵磊 +1 位作者 马当正 位丽 《针织工业》 2015年第12期6-8,共3页
针织摇粒绒面料和梭织牛仔面料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两种面料,但这两种面料的防水透湿性较差。特定的水蒸气分子和空气能够通过气体的扩散和对流自由地通过高透PU膜,但水分子却不能通过,利用高透PU膜这一特点,将针织摇粒绒面料、高... 针织摇粒绒面料和梭织牛仔面料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两种面料,但这两种面料的防水透湿性较差。特定的水蒸气分子和空气能够通过气体的扩散和对流自由地通过高透PU膜,但水分子却不能通过,利用高透PU膜这一特点,将针织摇粒绒面料、高透PU膜、梭织牛仔面料3层结构通过环保热熔胶PU进行Softshell层压复合在一起,开发出集梭织牛仔面料和针织摇粒绒面料风格于一体的复合面料。经测试,该复合面料具有防水透湿功能,其静水压、透气量、透湿度、耐磨性、织物外观、生理舒适性等指标均能够满足市场对牛仔贴合摇粒绒复合面料的性能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摇粒绒面料 梭织牛仔面料 高透PU膜 热熔胶PU 防水透湿性 复合面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氯化钠纺丝PA66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姜为青 赵磊 +1 位作者 李学伟 何远方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1,共7页
以PA66(聚酰胺66)为溶质,甲酸为溶剂,并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25%的氯化钠制备纺丝液,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相同厚度的纳米纤维膜,采用SEM、红外光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钠质量... 以PA66(聚酰胺66)为溶质,甲酸为溶剂,并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25%的氯化钠制备纺丝液,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相同厚度的纳米纤维膜,采用SEM、红外光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钠质量分数的增加,纳米纤维膜上细纳米纤维在粗纳米纤维上的覆盖率越来越高,纤维之间连接也越紧密,而断裂强度逐渐增大;氯化钠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膜的分子结构和热学性能没有大的影响;氯化钠含量虽然不同,但纳米纤维膜表面孔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氯化钠质量分数越大,最小孔径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膜 氯化钠 静电纺 孔径 断裂强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滚筒摩擦和超声振荡的蚕丝含胶率测试方法研究
20
作者 周彬 王慧玲 +2 位作者 王曙东 陈佳丽 张子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共5页
针对现有蚕丝含胶率测试方法所存在的缺陷,设计了蚕丝含胶率快速测试仪器,该仪器主要的脱胶机构为滚筒和超声振荡器,滚筒内壁呈凹凸状,上面均匀分布着小孔,在滚筒旋转过程中,蚕丝与滚筒内壁反复摩擦,加速丝胶与丝素的分离。利用超声波... 针对现有蚕丝含胶率测试方法所存在的缺陷,设计了蚕丝含胶率快速测试仪器,该仪器主要的脱胶机构为滚筒和超声振荡器,滚筒内壁呈凹凸状,上面均匀分布着小孔,在滚筒旋转过程中,蚕丝与滚筒内壁反复摩擦,加速丝胶与丝素的分离。利用超声波空化作用对蚕丝进行快速高效脱胶,最终使丝胶丝素彻底分离,进而测试蚕丝含胶率。经实践证明:测试仪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验操作简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可以替代现有的蚕丝含胶率的测试仪器和方法,应用及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 含胶率 滚筒 超声波 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