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占红 侯贵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0,共5页
采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掺粉煤灰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断面显微结构及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后,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均变好,其摩擦学性能符合GB5764-98的要求,并随粉煤灰掺量的增... 采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掺粉煤灰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断面显微结构及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后,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均变好,其摩擦学性能符合GB5764-98的要求,并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摩擦因数稳定性增加,磨损率减小,热稳定性增加。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掺粉煤灰改性后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内部孔隙率减少,密实度增加;粉煤灰能促进摩擦表面摩擦膜的产生,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γ-Al_2O_3对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姚为 吴其胜 侯贵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60,共3页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超细γ-Al2O3粉体改性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在定速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不同含量γ-Al2O3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材料磨损后的表面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γ-Al2O3含...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超细γ-Al2O3粉体改性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在定速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不同含量γ-Al2O3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材料磨损后的表面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γ-Al2O3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摩擦系数明显增加,抗热衰退性能得到显著改善,磨损率稍有提高。SEM分析表明,添加γ-Al2O3后,磨损机理由粘着磨损转变为粘着磨损与磨粒磨损的复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2O3 酚醛树脂 摩擦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秸秆/聚乙烯木塑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6
3
作者 代少俊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3-85,共3页
以棉花秸秆为植物纤维来源,采用普通相容剂和含稀土相容剂制备木塑材料,使用红外和热分析对相容剂的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两种相容剂对棉花秸秆/聚乙烯木塑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含稀土的相容剂制备木塑材料中棉花秸秆粉的添加量... 以棉花秸秆为植物纤维来源,采用普通相容剂和含稀土相容剂制备木塑材料,使用红外和热分析对相容剂的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两种相容剂对棉花秸秆/聚乙烯木塑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含稀土的相容剂制备木塑材料中棉花秸秆粉的添加量可达到200份,而且木塑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均高于纯树脂。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稀土相容剂可以改善棉花秸秆和PE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 添加量 木塑材料 含稀土相容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竹/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2
4
作者 代少俊 张峰 +1 位作者 侯贵华 刘兴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9,共3页
研究了芦竹粉目数、相容剂用量和存放时间对芦竹/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80目新的芦竹粉且使用量为50%、相容剂用量为6%时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好。在纤维用量相同时,采用芦竹粉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的... 研究了芦竹粉目数、相容剂用量和存放时间对芦竹/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80目新的芦竹粉且使用量为50%、相容剂用量为6%时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好。在纤维用量相同时,采用芦竹粉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比采用杂木粉、水稻秸秆粉制备的木塑材料的性能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竹粉 木塑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吸水性能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杨艳华 罗驹华 郑锐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聚苯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电磁性,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介绍了聚苯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材料性质及其应用,分析了原位聚合、溶胶-凝胶法、自组装技术等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聚苯胺/... 聚苯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电磁性,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介绍了聚苯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材料性质及其应用,分析了原位聚合、溶胶-凝胶法、自组装技术等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聚苯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磁性纳米粒子 聚苯胺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艳华 罗驹华 +1 位作者 郑锐林 朱双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23-1625,1630,共4页
以苯胺(An)、氯化镍(NiCl2·6H2O)为原料,原位聚合法合成聚苯胺/镍纳米复合微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及四探针测试仪技术表征了复合微粒的结构、形貌和电磁性能。结果表明:复合... 以苯胺(An)、氯化镍(NiCl2·6H2O)为原料,原位聚合法合成聚苯胺/镍纳米复合微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及四探针测试仪技术表征了复合微粒的结构、形貌和电磁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微粒在室温外加磁场下表现出铁磁性物质具有的磁滞现象,饱和磁化强度为9.44emu/g,复合微粒在室温下的电导率为5×10-3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纳米复合材料 磁性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HPO_4·12H_2O对磷酸镁水泥水化硬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杨建明 钱春香 +1 位作者 焦宝祥 王玉琴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研究了适量掺加Na_2HPO_4·12H_2O对新型磷酸镁水泥(MKPC)浆体水化硬化过程中的-pH值、体系温度、凝结时间、流动性以及强度发展等的影响.结果表明:Na_2HPO_4·12H_2O在MKPC浆体中的溶解和相变过程吸收了大量热量,从而降低了MKP... 研究了适量掺加Na_2HPO_4·12H_2O对新型磷酸镁水泥(MKPC)浆体水化硬化过程中的-pH值、体系温度、凝结时间、流动性以及强度发展等的影响.结果表明:Na_2HPO_4·12H_2O在MKPC浆体中的溶解和相变过程吸收了大量热量,从而降低了MKPC浆体的初始温度,延缓了浆体的温度上升速度,提高了MKPC浆体的pH值;上述因素导致MKPC浆体中KH_2PO_4和MgO的溶解度以及离子溶出速度降低,从而有效地控制了MKPC浆体的凝结时间和早期水化反应速度,改善了MKPC浆体的流动性;Na_2HPO_4·12H_2O还参与了系统的水化反应,使MKPC硬化体后期强度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水泥(MPC) Na2HPO4·12H2O 凝结时间 流动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镁水泥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甄树聪 杨建明 +2 位作者 张青行 王玉琴 王堂彪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0-704,共5页
对由磷酸镁水泥(magnesia-phosphate cement,MPC)为胶结材料制备的砂浆长期浸泡在饱和氯化钠溶液和海水中(180 d)的氯离子渗透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测试了沿试件表面至不同深度的氯离子分布浓度,分析了氯离子在MPC砂浆中的渗透情况... 对由磷酸镁水泥(magnesia-phosphate cement,MPC)为胶结材料制备的砂浆长期浸泡在饱和氯化钠溶液和海水中(180 d)的氯离子渗透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测试了沿试件表面至不同深度的氯离子分布浓度,分析了氯离子在MPC砂浆中的渗透情况和分布规律,并对其渗透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氯离子渗透深度x与渗透时间t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x=atb(a>0,b>0)来描述;掺加粉煤灰的MPC砂浆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比未掺粉煤灰的MPC砂浆好;氯离子渗透性能评价结果显示MPC砂浆的抗渗性能好于普通水泥砂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水泥 氯离子 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溶液萃取转炉钢渣中硅酸盐相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伟峰 王京刚 +3 位作者 侯贵华 吴其胜 罗驹华 郭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5-369,380,共6页
研究了水杨酸-甲醇(SAM)溶液萃取钢渣中硅酸盐相的可行性,分析了钢渣比表面积、溶解时间和水杨酸浓度对萃取硅酸盐相量的影响,利用XRF和XRD分别测定了萃取后残渣的化学组成和矿物成分,以判别SAM溶液萃取硅酸盐相的效果。结果表明:常温下... 研究了水杨酸-甲醇(SAM)溶液萃取钢渣中硅酸盐相的可行性,分析了钢渣比表面积、溶解时间和水杨酸浓度对萃取硅酸盐相量的影响,利用XRF和XRD分别测定了萃取后残渣的化学组成和矿物成分,以判别SAM溶液萃取硅酸盐相的效果。结果表明:常温下,5g比表面积为600m2/kg的钢渣,经300mLSAM溶液(水杨酸浓度为0.2g/mL)萃取3h,钢渣中的硅酸盐相可完全溶解,其他矿物不溶或溶解甚微。分析指出,硅酸盐相溶解于SAM溶液的原因是由于水杨酸电离出的配体(HO-C6H4-COO-)与矿物表面阳离子(Ca2+)生成的络合物,通过键极化作用削弱Si-O键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硅酸盐溶解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转炉钢渣 硅酸盐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秆的表面改性及其对水泥水化与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侯贵华 朱祥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2-408,共7页
使用3种聚合物乳液(SD-800改性苯丙乳液、SD-528硅丙乳液、SD-5681氟硅乳液)对稻秆进行表面成膜处理,比较研究了原稻秆与成膜处理后稻秆吸水速率、稻秆水泥胶砂试样力学强度和稻秆水泥混合物水化热的变化,并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 使用3种聚合物乳液(SD-800改性苯丙乳液、SD-528硅丙乳液、SD-5681氟硅乳液)对稻秆进行表面成膜处理,比较研究了原稻秆与成膜处理后稻秆吸水速率、稻秆水泥胶砂试样力学强度和稻秆水泥混合物水化热的变化,并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研究了稻杆水泥混合物及胶砂试样水化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原稻秆相比,成膜处理可有效降低稻杆的吸水性,促进稻杆水泥混合物的水化,从而提高了硬化水泥浆体的力学强度;稻杆以固含量(质量分数)50%SD-800改性苯丙乳液成膜2次的效果最佳,其5 min吸水速率降低了9.8 g/(g.h),24 h吸水速率是原稻杆的0.686倍,相应胶砂强度则较原稻杆提高了12.6 MPa,水化最高温度比原稻杆水泥混合物提高了10.4℃,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提前了300 min,抑制系数降低了44.8%;稻杆水泥混合物水化1 d后C-S-H,Ca(OH)2的放热峰面积增加,Ca(OH)2的峰值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乳液 稻杆 水泥 成膜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钾镁水泥水化体系的微结构演化 被引量:18
11
作者 周序洋 杨建明 王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38-1444,共7页
通过测试磷酸钾镁水泥(MKPC)水化体系的水化放热特性和抗压强度发展,分析不同龄期MKPC硬化体的固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MKPC水化体系的微结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MKPC水化体系水化反应速度快且大量水化热在水化反应初期集中释放,水化反... 通过测试磷酸钾镁水泥(MKPC)水化体系的水化放热特性和抗压强度发展,分析不同龄期MKPC硬化体的固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MKPC水化体系的微结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MKPC水化体系水化反应速度快且大量水化热在水化反应初期集中释放,水化反应主要在水化开始3 d完成,水化产物主要为含6个结晶水的MKP,还存在一些低结合水的水化产物;MKPC水化体系中快速水化生成的水化产物晶体缺陷多和稳定性差,生长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其中低结合水的水化产物还会逐步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转化为MKP,均会造成MKPC硬化体结构的劣化,即随水化龄期增长,硬化体出现较多的裂缝和缺陷;造成MKPC硬化体抗压强度在水化开始3 d发展迅速,之后抗压强度出现倒缩,但随龄期延长又逐步恢复并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钾镁水泥(MKPC) 水化热 抗压强度 微结构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硅铁尾矿制备氧化铁及二氧化硅微粉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凤玲 侯贵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8-251,共4页
采用酸浸法处理高硅铁尾矿,制备工业原料Fe2O3和SiO2微粉。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90min,铁尾矿中位粒径6.19μm,盐酸体积分数60%。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制备的SiO2产率(所得产品中S iO2的质量占原铁尾矿中SiO2质量的比例,... 采用酸浸法处理高硅铁尾矿,制备工业原料Fe2O3和SiO2微粉。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90min,铁尾矿中位粒径6.19μm,盐酸体积分数60%。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制备的SiO2产率(所得产品中S iO2的质量占原铁尾矿中SiO2质量的比例,下同)达98.2%,品质达到YB/T115—2004《不定形耐火材料用二氧化硅微粉》中SF96牌号的要求;制备的Fe2O3产率为78.8%,品质符合GB1863—89《氧化铁红颜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铁尾矿 分离 二氧化硅 氧化铁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法制备纳米铁颗粒新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驹华 张振忠 张少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130-133,共4页
纳米铁颗粒在磁性、催化和吸波等方面都展现了优异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了对纳米铁颗粒制备、结构和性能的研究。着重阐述了纳米铁颗粒的气相法制备方法,并指出了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气相法 制备 纳米铁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农作物秸秆水泥浆体的水化与硬化性能 被引量:14
14
作者 朱祥 史世英 侯贵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8-752,共5页
将稻秆、麦秆、棉花杆、稻壳4种秸秆在20℃水中浸泡24h,测定了浸出液中糖类含量、掺浸出液水泥净浆的力学性能、凝结时间、水化热,掺水泥质量分数为5%各种秸秆水泥胶砂试样的力学性能,用TG-DSC、XRD、SEM方法研究了各种浸出液对水泥净... 将稻秆、麦秆、棉花杆、稻壳4种秸秆在20℃水中浸泡24h,测定了浸出液中糖类含量、掺浸出液水泥净浆的力学性能、凝结时间、水化热,掺水泥质量分数为5%各种秸秆水泥胶砂试样的力学性能,用TG-DSC、XRD、SEM方法研究了各种浸出液对水泥净浆水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浸出液对水泥水化和硬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顺序为:麦秆>稻草>棉杆>稻壳,同未掺秸秆的试样相比,掺5%秸秆(占水泥质量的百分数)水泥砂浆试样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49.5%(掺稻壳试样),51.3%(掺棉杆试样),74.7%(掺稻草试样)和76.8%(掺麦秆试样),分析指出,掺加秸秆会显著降低水泥力学强度的原因一方面是秸秆浸出液对水泥水化硬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秸秆密度小,导致水泥硬化浆体中起力学强度作用的组分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水泥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级铁粉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罗驹华 张少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工业废水毒性强、难降解,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体健康,其治理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关注。微纳米级铁粉在水处理方面展现了优越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介绍了近年来微纳米级铁粉在不同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作用机理,并对其研究... 工业废水毒性强、难降解,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体健康,其治理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关注。微纳米级铁粉在水处理方面展现了优越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介绍了近年来微纳米级铁粉在不同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作用机理,并对其研究及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粉 水处理 微米级 纳米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钛酸镁陶瓷粉体的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加芳 罗驹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4-518,546,共6页
钛酸镁粉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具有很高的品质因素(Q值)和较低的介电常数,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纳米钛酸镁粉体的主要制备技术,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机械力化学法等,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发展现状、优势及不足。... 钛酸镁粉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具有很高的品质因素(Q值)和较低的介电常数,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纳米钛酸镁粉体的主要制备技术,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机械力化学法等,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发展现状、优势及不足。最后,指出了纳米钛酸镁粉体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镁 纳米粉体 陶瓷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灰比对磷酸钾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徐选臣 邵云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6-241,共6页
通过测试不同水灰比的含复合缓凝剂的新型磷酸钾镁水泥(MKPC)浆体的凝结时间、流动性和水化过程温度变化,测试其硬化体的抗压强度、分析硬化体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水灰比对MKPC浆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对MKPC的抗压强度... 通过测试不同水灰比的含复合缓凝剂的新型磷酸钾镁水泥(MKPC)浆体的凝结时间、流动性和水化过程温度变化,测试其硬化体的抗压强度、分析硬化体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水灰比对MKPC浆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对MKPC的抗压强度和微观结构有显著影响;存在最佳的水灰比范围(0.10,0.11),使MKPC硬化体的结构较完善和后期抗压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钾镁水泥(MKPC) 水灰比 水化温度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MnZn铁氧体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驹华 王加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98,共4页
以MnO2、Fe2O3和ZnO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锰锌铁氧体粉体。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粒径减小主要发生在初期,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细颗粒会凝聚成团聚体,破碎与凝聚过程最后达到动态平衡;高能球磨可使原料比表面积变大,无序程度增加,键... 以MnO2、Fe2O3和ZnO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锰锌铁氧体粉体。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粒径减小主要发生在初期,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细颗粒会凝聚成团聚体,破碎与凝聚过程最后达到动态平衡;高能球磨可使原料比表面积变大,无序程度增加,键能减小,从而导致内部贮能的增加,并可得到均匀混合物,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化学反应。高能球磨40h的物料,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1200℃)煅烧即可生成单相锰锌铁氧体。对于未粉磨的样品,温度必须要达到1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法 锰锌铁氧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镍纳米合金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驹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18-1020,共3页
Fe-Ni alloyed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reducing their salt with NaBH4.Structures,particle features,oxidation behavior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D,DSC,SEM and VSM.The results ... Fe-Ni alloyed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reducing their salt with NaBH4.Structures,particle features,oxidation behavior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D,DSC,SEM and VSM.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heated at 500℃ under N2,the sample is converted from armphous alloy to crystal state.The nanoparticles are spherical and chainlike.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is 30nm.The samples are stable in air at room temperature.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 coercives force is 89.6emu·g-1 and zero,respectively.The samples exhibited superaramagnetiz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铁钴镍合金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超细钛酸镁粉体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加芳 罗驹华 李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26,共4页
以碱式碳酸镁、二氧化钛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合成超细钛酸镁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差热分析仪等对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晶粒形貌、固态相变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球磨过程的进行,物料很... 以碱式碳酸镁、二氧化钛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合成超细钛酸镁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差热分析仪等对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晶粒形貌、固态相变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球磨过程的进行,物料很快细化,球磨30 h后,粉体粒径在2~5μm。高能球磨破坏了粉体的晶体结构,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混合物粉体的比表面积增加,球磨时间达到30 h时,粉体呈现无定形状态,粉体经热处理结晶生成钛酸镁,结晶温度大大降低,由1000℃降到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镁 机械力化学 碱式碳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