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工废水两相厌氧——二级好氧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邹敏 蒋永伟 +2 位作者 曹蕾 陆继来 闵毅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6-49,共4页
针对苏南某化工企业油漆、涂料、树脂和高沸点溶剂等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浓度化工废水处理,中试结果表明:当两相厌氧COD负荷为5.6 kg/(m3·d),一级好氧COD负荷1.47 kg/(m3·d),二级好氧负荷COD 0.035kg/(m3·d),且废水... 针对苏南某化工企业油漆、涂料、树脂和高沸点溶剂等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浓度化工废水处理,中试结果表明:当两相厌氧COD负荷为5.6 kg/(m3·d),一级好氧COD负荷1.47 kg/(m3·d),二级好氧负荷COD 0.035kg/(m3·d),且废水温度高于20℃时,两相厌氧—二级好氧生化系统的COD平均去除率高于95%;工程化应用表明: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运行稳定、处理成本低的优点,当废水温度维持在20℃以上时,两相厌氧—二级好氧生化系统COD平均去除率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废水 两相厌氧 二级好氧 混凝沉淀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低碳经济理念引入水利行业的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黄海田 闵毅梅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6,83,共5页
介绍低碳经济的基本原理,初步建立了低碳水利的概念。探讨发展低碳水利的必要性,提出了水利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各个工作阶段体现低碳模式的途径,给出了树立低碳水利理念、培养低碳水利人才、建立低碳水利政策和机制、形成低碳水... 介绍低碳经济的基本原理,初步建立了低碳水利的概念。探讨发展低碳水利的必要性,提出了水利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各个工作阶段体现低碳模式的途径,给出了树立低碳水利理念、培养低碳水利人才、建立低碳水利政策和机制、形成低碳水利工作制度、制定低碳水利技术规程、考核低碳水利指标等发展低碳水利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水利模式 江苏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太湖蓝藻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君薇 张丽娟 +1 位作者 周宇昆 张效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5,共13页
我国东部地区的湖泊深受蓝藻水华的影响,监测可产生毒素的藻种类及其浓度对于水质安全预警与管理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形态学方法无法鉴别藻类产生毒素及嗅味物质的潜在趋势。为综合评估湖泊及其水源水体的藻类有毒代谢物发生风险,采用... 我国东部地区的湖泊深受蓝藻水华的影响,监测可产生毒素的藻种类及其浓度对于水质安全预警与管理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形态学方法无法鉴别藻类产生毒素及嗅味物质的潜在趋势。为综合评估湖泊及其水源水体的藻类有毒代谢物发生风险,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方法对太湖产毒微囊藻基因、产毒柱孢藻基因和产2-甲基异莰醇基因进行监测,同时采用盘式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以及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微囊藻毒素、柱孢藻毒素和2-甲基异莰醇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水体各项蓝藻产毒基因水平与相关藻毒素浓度具有良好相关性。由蓝藻产毒基因/藻种基因丰度的比值可知,高丰度的微囊藻菌株不具有产藻毒素的潜力,而绝大多数柱孢藻都含有产毒素的基因,表明采用产毒基因的拷贝数预测藻种的产毒能力更准确。不同类型的产毒藻基因在太湖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差异,产毒微囊藻基因在9月达到浓度峰值,在太湖西部浓度更高,而产毒柱孢藻和产2-甲基异莰醇基因则在7—8月达到峰值,在中部和东部维持较高浓度。太湖的饮用水源地2-甲基异莰醇风险显著高于微囊藻毒素和柱孢藻毒素。因此,分子生物监测和评估可为蓝藻预警与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毒素 嗅味物质 太湖 微囊藻毒素 柱孢藻毒素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税刍议 被引量:3
4
作者 闵毅梅 尤立进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环境税 税收征管 税费改革 税率设计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厌氧反应器处理中药提取废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汪林 罗轶群 +5 位作者 张炜铭 吕路 王林平 徐敬生 赵昕 代鹏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59,共4页
应用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处理中药提取废水。从有机物去除率、产气效率及颗粒污泥增殖等方面评估了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个多月的启动运行,该系统的COD去除率平均达到98%以上,出水COD<500 mg/L,COD容积负荷高达25 kg/(m^3&#... 应用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处理中药提取废水。从有机物去除率、产气效率及颗粒污泥增殖等方面评估了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个多月的启动运行,该系统的COD去除率平均达到98%以上,出水COD<500 mg/L,COD容积负荷高达25 kg/(m^3·d),甲烷产率为0.31 L/g COD。水力停留时间为12~24 h,系统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粒径增大到1.8~2.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废水 高效厌氧反应器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马塘拓浚工程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明园 韩龙喜 樊陆欢 《水资源保护》 CAS 2013年第6期36-40,共5页
根据走马塘拓浚工程实施前后的地形变化,建立拓浚河道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河道拓浚前后走马塘典型河段的水动力变化情况,并分析拓浚工程对河道水动力特征的影响和拓浚工程的水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拓浚工程的实施使得区域流速及... 根据走马塘拓浚工程实施前后的地形变化,建立拓浚河道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河道拓浚前后走马塘典型河段的水动力变化情况,并分析拓浚工程对河道水动力特征的影响和拓浚工程的水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拓浚工程的实施使得区域流速及断面横向流速分布变得均匀,对水环境改善有一定的正效应;河道拓浚工程的实施,短期内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但对浮游动物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从长期影响结果趋势来看,拓浚工程有利于水生生境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河道拓浚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底泥质量的改善,减少底泥污染物的含量,减少河道内源释放,对水质改善有正面效应;拓浚工程对底栖生物生境具有严重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底栖生境将会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拓浚工程 生态效应 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走马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de type F(K)沸石对Cd^(2+)的吸附性能研究
7
作者 蒋澄宇 喻江山 陈晨 《绿色科技》 2014年第3期40-42,共3页
利用粉煤灰合成了Linde type F(K)沸石吸附重金属Cd2+,考察了吸附剂量、初始pH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Cd2+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数据模拟。结果表明:吸附剂量、初始pH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均对Cd2+的去除率影响... 利用粉煤灰合成了Linde type F(K)沸石吸附重金属Cd2+,考察了吸附剂量、初始pH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Cd2+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数据模拟。结果表明:吸附剂量、初始pH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均对Cd2+的去除率影响显著。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不断增大,Cd2+去除效果不断提高,饱和吸附量逐渐减小。初始pH值为7时沸石吸附Cd2+的去除率为100%。反应温度越高,沸石吸附Cd2+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Linde type F(K)沸石对Cd2+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离子 粉煤灰 LINDE TYPE F(K)沸石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原子催化剂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龙婷婷 孟皓 +1 位作者 郭枭杰 周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61,共5页
综述了单原子催化剂(SACs)传统的制备方法以及近年来提出的更高效、完善的新方法,总结了其在电化学、光催化、加氢还原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新的展望和挑战。
关键词 单原子催化剂 催化剂制备 电化学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放尖 李文青 +1 位作者 周君薇 王庆九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6期5-8,共4页
介绍了美国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类型及适用范围、申领门槛及流程、内容及执行情况,指出美国通过实施预建许可证与运营许可证制度,实现了对新、改建固定污染源及现有固定污染源的全过程监管。结合我国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 介绍了美国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类型及适用范围、申领门槛及流程、内容及执行情况,指出美国通过实施预建许可证与运营许可证制度,实现了对新、改建固定污染源及现有固定污染源的全过程监管。结合我国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法律支撑、加强计量体系建设、加大许可证执行力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 固定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